第121章 鐵鎖沉江

字數:3963   加入書籤

A+A-


    五月的泗水河像塊蒙了灰的玉,河麵浮著層薄紗似的霧,沾在人臉上潮乎乎的。李琰扶著樓船的雕花欄杆往外看,手裏的黃銅羅盤轉得像走馬燈,指針尖都快磨出火星子了。船頭的老吳頭往水裏啐了口唾沫,絡腮胡子上掛著水珠:"陛下您瞧這霧色,跟俺爺爺說的一模一樣。他當年在漕幫當纖夫,常說泗水河底鎖著周鼎,九根鐵鎖鏈子比水桶還粗,專啃木頭船的龍骨呢。"
    這話剛落,船底突然傳來吱呀吱呀的刮擦聲,像有把生鏽的刀在刮船板。站在船頭的李光弼猛地抄起丈二長的蛇矛,"噗通"一聲紮進水裏。等他把矛杆拽上來時,矛尖勾著半截黑黢黢的鏈子,鏈環上坑窪窪的,刻著些蟲爬似的紋路。隨船的杜蘅趕緊湊過去,他是弘文館專門修史書的學士,鼻梁上架著副水晶老花鏡,眯著眼看了半天:"這是西周的金文!您看這幾個字,"子子孫孫永寶用",當年周天子祭天的時候,鼎器上常刻這話。"
    李琰剛要開口,就見河心突然翻起個大水渦,咕嚕咕嚕冒了十幾串水泡,三根水桶粗的青銅柱子從水裏冒出來,柱身上纏著黏糊糊的水草,在晨霧裏泛著青綠色的光。艙門吱呀一聲開了,婉兒裹著件灰撲撲的狐裘走出來,她臉色本就蒼白,被東邊的日頭一照,倒像是塗了層薄金。她扶著欄杆往下看,袖口滑露出半截手腕,腕子上戴著串沉香木手串:"陛下還記得《水經注》裏寫的"九磴蓮花漩"嗎?聽老人說,當年徐福奉秦始皇的命令沉鼎,就在這兒立了三根定水柱。"
    她這話還沒說完,就見一道紅影"唰"地閃過,蕭綰綰已經站到了船頭。這姑娘平時總愛穿身紅綢子衣裳,腰間掛著個鹿皮袋子,裏麵裝的全是磁砂。她伸手從袋子裏抓了把磁砂撒出去,那些細砂在半空裏聚成條線,"嗖"地纏住了青銅柱:"別管是不是周鼎,撈上來瞧瞧不就知道了?"
    船上的力士們立刻忙活起來,二十個人圍著絞盤喊號子,"嘿呦嘿呦"地轉著。青銅柱慢慢往上提,水珠順著柱子往下淌,砸在甲板上啪嗒作響。當第三根柱子露出水麵時,河底突然傳來"轟隆"一聲,像是打了個悶雷,整條樓船猛地往左邊傾斜,甲板上的盆盆罐罐稀裏嘩啦全滾到了水裏。老吳頭死死抱住舵盤,額頭上的汗珠子直往下掉:"壞了!怕是觸了河神廟的鎮水獸了!當年俺爹說過,這泗水河底的老龍......"
    "別慌!"王忠嗣大步走上前,他身上的明光鎧擦得鋥亮,腰間掛著柄鯊魚皮鞘的橫刀,"我帶幾個人下去看看。"說完他回頭點了三十個親兵,都是在黃河裏泡大的,水性極好。眾人脫了盔甲,隻穿短打,腰裏別著短刀,一個接一個跳進了水裏。
    水下渾濁得很,伸手隻能看見巴掌大的地兒。王忠嗣撥開水草往前遊,就見些亮晶晶的東西在水裏飄著,像夏天夜裏的螢火蟲——那是蕭綰綰撒的磁砂。李光弼跟在他身後,手裏舉著把陌刀,刀身寬寬大大的,在水裏撥拉著水草。突然,刀尖碰到了個硬邦邦的東西,他心裏一驚,湊近了一看,差點沒屏住呼吸——那是具骷髏,身上纏著碗口粗的鐵鏈,鐵鏈子深深嵌進骨頭裏,骷髏頭上還扣著個玉做的麵具,眼睛和嘴巴的地方挖著窟窿,在水裏泛著青白色的光。
    "是西周的人牲!"杜蘅在船上急得直跺腳,他探著身子往下看,差點把老花鏡掉水裏,"《禮記》裏寫過"祭川沉璧",當年祭河神的時候,要把玉璧和活人一起沉下去。這些骨頭,怕是當年殉葬的巫祝啊!"
    他這話剛說完,就見骷髏堆裏突然竄出個黑影子,足有一丈多長,渾身裹著亮晶晶的磁砂,腦袋上凸著兩個燈籠似的眼睛,張開嘴就朝王忠嗣撲過來。水裏躲不開,王忠嗣一扭身子,那東西擦著他的肩膀遊了過去,尾巴掃起的水花打得人臉生疼。
    "大帥,接著!"船頭有人喊了一嗓子,扔下來個用油紙包著的物件。王忠嗣在水裏翻了個身,伸手接住,撕開油紙一看,裏麵是麵青銅鏡子,鏡背上刻著八卦圖,邊緣還刻著"鎮軍"兩個字。他突然想起,這鏡子是當年李靖征突厥時用過的,聽說能鎮邪祟。王忠嗣把鏡子舉起來,就著水麵透下來的光一照,那團磁砂突然"轟"的一聲散開了,露出底下一個巨大的祭壇,壇麵刻著龜甲似的紋路,正中央立著個青銅鼎,有三條腿,鼎耳朵上鑄著兩條螭龍,嘴裏叼著珠子,鼎肚子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紋路,仔細一看,竟是九州的地圖。
    李光弼性子急,一見著鼎就想上去摸,他把陌刀伸過去,刀刃剛碰到鼎身,就見鼎裏"滋啦"一聲噴出股黑水,所過之處,周圍的魚蝦全翻了白肚皮,漂在水裏不動了。杜蘅在船上看得清楚,嚇得直拍大腿:"是陰腐水!《酉陽雜俎》裏寫過,周鼎在地底下埋久了,聚的全是陰氣,見了活物就化成毒水!"
    這邊水裏正亂著,那邊含冰殿的地窖裏也沒消停。婉兒和蕭綰綰被鎖鏈捆在一口青銅棺材裏,那鎖鏈黑黢黢的,看著像鐵又不像鐵,摸上去冷冰冰的,還帶著股子土腥味。棺材蓋上刻著些紅兮兮的紋路,仔細一看,竟是《黃帝內經》裏的經絡圖,兩人胸口各有個梅花形的烙印,正對著棺材上的"任脈督脈"兩個紅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姐姐知道這棺材的來曆不?"蕭綰綰突然笑了一聲,她的聲音像春天的溪水,聽起來清淩淩的,卻帶著股子涼氣,"當年宇文愷給隋煬帝煉長生藥,找了九十九對童男童女,全用這種磁髓鎖鏈捆在棺材裏。"她用指尖劃了劃棺材邊上的凹槽,指甲蓋在銅皮上刮出"吱呀"一聲,"你猜那些孩子的骨頭後來哪兒去了?"
    婉兒盯著棺材蓋上的星圖,那圖刻得密密麻麻的,每顆星都對應著底下的經絡點。她覺得胸口發悶,咳嗽了兩聲,吐出來的痰裏竟帶著血絲,那血是靛藍色的,濺在蕭綰綰的臉上,像開了朵小紫花:"大明宮丹鳳門前的青磚,天寶三年翻修的時候,摻了人骨粉。你聞聞這棺材,是不是有股子石灰味兒?"她頓了頓,又說,"你胸口的烙印是不是發燙?當年咱們泡在磁液裏,你總說像有螞蟻在爬。"
    蕭綰綰突然渾身一顫,她感覺到皮膚底下有東西在動,像有無數隻小蟲子在爬,從心口往四肢擴散。就在這時,棺材外傳來"哢嗒哢嗒"的機括聲,十八根細如牛毛的磁針從棺材頂紮下來,針尖泛著幽藍色的光。蕭綰綰尖叫一聲,身體猛地抽搐起來,她看見婉兒咬破了舌尖,一口血噴在棺材蓋上,那血珠竟在半空裏聚成了個河圖的形狀。
    "陛下,就是現在!"婉兒的聲音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她的眼睛死死盯著棺材頂。
    就在這時,地窖的穹頂"轟"的一聲塌了個窟窿,陽光"唰"地照進來,李琰握著柄龍泉劍跳了下來。那劍是唐太宗用過的,劍鞘上嵌著七顆寶石,在日光下閃著光。李琰一劍劈在棺材上,就見棺材蓋上的經絡圖突然發起光來,紅光像流水似的順著鎖鏈往上爬,將兩人胸口烙印裏的磁砂全吸進了劍身。
    與此同時,洛陽含嘉倉的地窖裏,王忠嗣舉著火把照亮四周。地窖裏一股子黴味兒,牆角堆著幾捆爛賬冊,老鼠在裏麵鑽來鑽去。李光弼用陌刀挑開一堆破席子,就見底下露出來幾塊黑黢黢的板子,拚在一起竟像是幅地圖,上麵用磁砂嵌著山河湖泊的形狀,在火光下泛著幽光。管糧倉的倉曹參軍哆嗦著指著板子:"範陽盧氏每月初七都運來三百石磁米,說是給邊軍做甲胄用......"
    他話沒說完,就聽見角落裏"悉悉索索"響了一聲。李光弼立刻轉身,陌刀寒光一閃,挑開了堆在牆角的麻袋。眾人定睛一看,地上滾出來一具屍體,身上裹著層亮晶晶的磁砂,頭發蜷曲,鼻梁高挺——竟是個倭國細作!那屍體胸口插著半截竹簡,上麵用朱砂寫著幾個字,歪歪扭扭的像蟲子爬:"徐福海圖藏於漕船龍骨。"
    "報——!"突然有個傳令兵衝進地窖,跑得滿頭大汗,"汴河三十七艘漕船同時起火!"話音未落,王忠嗣已經翻身上馬,他聽見夜風中飄來股焦糊味,仔細一聞,裏麵還夾雜著股子腥氣,像是磁砂燃燒時的味道。老吳頭跟在他身後,突然指著天上喊:"大帥您看!"
    眾人抬頭望去,隻見北鬥七星的第七顆——瑤光星,竟泛著通紅的光,比天邊的晚霞還要紅。杜蘅掏出懷裏的算籌,掐指算了算,臉色一下子變得煞白:"《漢書·天文誌》裏說"瑤光赤,兵戈起",這怕是安祿山要反了!"
    李琰握著劍柄的手緊了緊,他看見河麵上的霧漸漸散了,遠處的山峰輪廓清晰起來,像是誰用刀在天上刻了幾筆。周鼎還在水裏沉著,青銅柱上的水草被風吹得輕輕搖晃,像是在訴說著千年前的秘密。他知道,一場大仗,怕是在所難免了。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