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哈裏發的反應
字數:3539 加入書籤
巴格達,阿拔斯王朝的心髒,智慧宮圖書館的靜謐與宮廷內的暗流洶湧形成鮮明對比。哈裏發穆塔瓦基勒正值盛年,以其對文化和建築的投入著稱,但此刻,他英俊的臉上卻布滿了雷霆般的怒容。
來自東方呼羅珊的緊急軍情,如同喪鍾般一聲接一聲敲響在他的禦座前。尼沙普爾失陷、圖斯易主、紮蘭德叛變、艾布·穆斯林主力被圍困於木鹿危城……一連串的噩耗幾乎讓他窒息。
“廢物!艾布·穆斯林這個廢物!還有紮蘭德那條養不熟的波斯狗!”穆塔瓦基勒猛地將精美的波斯銀杯砸在地上,醇厚的葡萄酒濺濕了華麗的地毯,“數萬大軍,經營多年的東方行省,竟然在短短時間內敗壞至此!唐人……那些東方的異教徒,竟敢如此猖狂!”
宮殿內,群臣噤若寒蟬,氣氛壓抑得可怕。誰都明白,丟失富庶的呼羅珊對帝國意味著什麽——不僅是巨大的財稅損失和戰略要地的淪陷,更是對阿拔斯王朝權威的致命打擊!
“必須立刻發兵救援!”宰相賈法爾硬著頭皮出列,“木鹿城絕不能失!否則整個東方將門戶洞開,唐人兵鋒甚至可能威脅到兩河流域!”
“救援?怎麽救?”一位年老的將領憂慮道,“從巴格達調兵,長途跋涉,等趕到木鹿,恐怕艾布·穆斯林早已城破人亡。而且,國內兵力亦不充裕,北非、敘利亞等地亦需鎮守……”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木鹿陷落,看著呼羅珊落入唐人之手嗎?”另一位激進的將領反駁,“必須立刻集結京畿衛戍部隊、敘利亞和亞美尼亞的駐軍,組建一支強大的遠征軍,由一位能征善戰、對哈裏發絕對忠誠的統帥率領,火速東進!即便不能完全擊退唐軍,至少也要接應艾布·穆斯林殘部突圍,保住有生力量,穩住陣腳!”
穆塔瓦基勒臉色陰沉地聽著爭論。他知道,出兵救援是必須的,但派誰去,能調多少兵,卻是大問題。京畿的軍隊不能輕易動用,各地的總督們也各有心思。更重要的是,他對前線將領的忠誠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連紮蘭德這樣戰功赫赫的將領都能叛變,其他人呢?
他的目光在殿內掃視,最終落在了一位一直沉默不語的年輕將領身上。圖倫·伊本·阿卜杜拉,突厥裔將領,出身奴隸衛隊古拉姆,作戰勇猛,更重要的是,他對哈裏發個人極其忠誠,在朝中根基不深,反而更依賴哈裏發的支持。
“圖倫!”穆塔瓦基勒沉聲道。
“臣在!”圖倫出列,他身形魁梧,眼神銳利,如同出鞘的彎刀。
“朕任命你為東方遠征軍統帥,授予你全權!即刻從京畿衛隊、敘利亞行省抽調三萬精銳,再征調輔兵兩萬,火速馳援木鹿!你的任務,是盡可能解救艾布·穆斯林,穩住東方戰線,將唐人擋在呼羅珊以東!可能做到?”
圖倫單膝跪地,聲音鏗鏘有力:“臣以性命向安拉和陛下起誓!必竭盡全力,擊退異教徒,收複失地!若不能成功,願戰死沙場,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好!”穆塔瓦基勒稍感欣慰,“朕會下令埃及、北非等地為你籌措糧草軍械。記住,速度要快!朕在巴格達,等待你的好消息!”
救援計劃就此定下。但集結軍隊、調配糧草需要時間,巴格達與木鹿之間山遙水遠,圖倫的援軍能否及時趕到,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木鹿城外,唐軍的包圍圈如同鐵桶一般。郭昕和蘇慶節嚴格執行李琰“圍而不攻,以困為主”的策略,並不急於發動傷亡慘重的攻城戰。他們深溝高壘,挖掘壕溝,設置拒馬,徹底隔絕了木鹿城與外界的聯係。
偶爾,唐軍會用巨大的投石車將烤熟的羊肉、香噴噴的胡餅甚至美酒拋入城內,同時用箭射入勸降信,上麵寫著:“爾等援軍遲遲不至,哈裏發已放棄爾等。何不早降,共享太平?美酒佳肴,豈不比餓死渴死強?”
這種心理戰術極其毒辣。城內守軍看著城外唐軍大吃大喝,自己卻因糧道被斷而不得不開始定額配給,甚至殺馬充饑,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嘩變和逃亡事件開始零星出現,雖然都被艾布·穆斯林用鐵血手段鎮壓下去,但恐慌和絕望的情緒如同瘟疫般蔓延。
艾布·穆斯林幾次組織精銳部隊試圖突圍,都被嚴陣以待的唐軍憑借優勢兵力和堅固工事打了回去,損失折將。他就像一頭被困在籠子裏的猛獸,空有利爪尖牙,卻無處施展,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力量被一點點耗盡。
蘇慶節和紮蘭德則沒有閑著。在主力圍城的同時,他們派出數支機動部隊,以木鹿城為中心,四處掃蕩清剿那些尚未投降的阿拉伯據點和小股部隊,招降納叛,不斷擴大控製區,將波斯的反抗火焰點燃到更廣闊的區域。越來越多的波斯貴族和百姓選擇站在莎赫爾娜茲公主和大唐一邊。
長安城中,李琰密切關注著前線的每一份奏報。他對圍城的進展很滿意,但對巴格達可能派出的援軍並未掉以輕心。
“告訴郭昕和蘇慶節,巴格達的援軍遲早會來。讓他們派出遠攔子,向西滲透偵查,務必掌握援軍的規模、路線和抵達時間。朕要他們以逸待勞,打一個漂亮的圍城打援!”
“是,陛下!”
後宮裏,阿史那雲自從那次校場騎射“爭寵”成功後,似乎找到了新的樂趣。她不再整日悶在宮裏生悶氣,而是時常穿著勁裝,不是去騎馬射箭,就是練習刀法,甚至還纏著李琰教她一些簡單的軍陣之道,美其名曰“將來也好為陛下分憂,說不定還能上陣殺敵呢!”
她這活潑潑、充滿生命力的樣子,確實讓李琰覺得耳目一新,比那些隻會柔聲細語的後宮女子更多了幾分趣味,寵幸她的次數也明顯增多。阿史那雲得意洋洋,仿佛打了一場勝仗。
上官婉兒則將這一切看在眼裏,隻是嫻靜地微笑,偶爾提醒阿史那雲注意分寸。她更多的是幫李琰整理來自各方的奏報,提出一些內政上的建議,展現著她不可或缺的智慧和作用。
莎赫爾娜茲公主則安靜地待在琉璃館,每日祈禱,關注著來自波斯的任何消息。她知道自己的價值係於前方的戰事和李琰的寵愛之上,因此更加小心謹慎,對李琰極盡溫存,對上官婉兒和阿史那雲也保持著謙卑和尊重,不敢有絲毫逾越。
而在地中海的卡特琳娜,行動更加大膽瘋狂。她集結了所能調動的全部力量,甚至聯合了一些與醫院騎士團有仇的柏柏爾海盜,對的黎波裏港發動了凶猛的夜襲。
戰鬥異常激烈。醫院騎士團的騎士們拚死抵抗,港內火焰衝天。卡特琳娜親自揮舞彎刀,紅裙如火,如同複仇女神般衝殺在前。最終,她成功焚毀了港內大半的船隻和囤積的物資,給予了醫院騎士團在地中海東岸勢力沉重一擊。
但她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兩艘心愛的戰船被擊沉,手下傷亡頗重。然而,還沒等醫院騎士團從震驚和憤怒中回過神來組織報複,卡特琳娜就已經帶著繳獲的戰利品和俘虜,迅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港口和騎士團無盡的怒火。
“大唐……又是大唐!”醫院騎士團大團長將所有的仇恨都記在了大唐的賬上,對威尼斯的懷疑也更深了。地中海的亂局,更加錯綜複雜。
風暴,正在從四麵八方,向著預定的中心,加速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