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新秩序的萌芽
字數:3283 加入書籤
金州據點在廢墟上開始了艱難的重建。張謙采納的懷柔策略初顯成效。幾支由唐軍士卒和歸附土著向導組成的小隊,攜帶著絲綢、瓷器、鐵鍋和食鹽,深入周邊叢林與河穀,拜訪那些在“庫庫坎”聯盟崩潰後陷入觀望的部落。
起初,迎接他們的是警惕的目光和緊繃的弓弦。但當那些光滑如肌膚的絲綢、清脆悅耳的瓷器、以及能輕易烹煮食物的神奇鐵鍋展現在眼前時,戒備往往會被驚奇與渴望取代。唐軍使者謹記張謙的囑咐,態度謙和,反複強調“貿易”與“友誼”,並展示唐軍強大的武力隻是為了“保護朋友,懲戒敵人”。
一些較小的、長期受“庫庫坎”欺壓的部落率先動搖了。他們小心翼翼地用本地特產——色彩斑斕的鳥羽、珍貴的硬木、奇特的香料,甚至少量金沙,換取了夢寐以求的唐貨。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在雨林中傳開。越來越多的部落首領帶著好奇和試探,親自來到金州據點外圍,遠遠觀望著那麵飄揚的龍旗,以及龍旗下日漸興旺、秩序井然的營地。一種以唐帝國為主導、以貿易為紐帶的新秩序,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始悄然萌芽。
泰西封的王宮,並未因邊境暫寧而真正平靜。那夜與趙崇珣在月下的微妙交談後,安蘇娜女王心中那份異樣的情愫尚未理清,更現實的麻煩便接踵而至。
先是朝堂之上,幾位德高望重的舊貴族元老聯名上奏,以“國本攸關”為由,懇請女王盡早擇婿大婚,誕育子嗣,並“貼心”地列舉了幾位家世顯赫、血統純正的波斯青年才俊,甚至還包括一位與波斯王室有遠親關係的可薩汗國王子。
緊接著,市舶司的稅收賬目突然出現了幾處難以解釋的虧空,雖然數額不大,但發生在新政推行、各方矚目的關鍵時期,無疑是對安蘇娜威望的打擊。趙崇珣暗中調查,線索卻隱隱指向幾位表麵上對新政表示支持的中間派貴族。
安蘇娜明白,這是舊勢力換了一種方式的反撲。他們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叛亂,便利用傳統禮法和陰謀手段,試圖將她逼入聯姻的牢籠,或從經濟上動搖她的統治基礎。她召見趙崇珣,將聯名奏章摔在案上,怒氣中帶著一絲委屈“他們就這麽迫不及待地想給本王套上枷鎖嗎?”
趙崇珣拾起奏章,快速瀏覽,眉頭緊鎖。“大王,此乃陽謀。拒絕,則坐實‘不顧國本’之指責;應允,則恐王權旁落。”他沉吟片刻,“或可……以退為進。”
“如何以退為進?”
“大王可下詔,言明已慮及國本,正於宗室及功勳子弟中擇選賢良,然此乃終身大事,需慎重考察,非倉促可定。以此拖延時間。同時,全力徹查市舶司賬目,揪出幕後黑手,嚴懲不貸!隻要大王手握新軍,掌控財源,內有唐軍為援,外示遴選之態,彼輩縱有千般算計,亦難撼動大王分毫。”趙崇珣的分析冷靜而透徹。
安蘇娜看著他堅毅沉穩的臉龐,心中稍安,那股莫名的依賴感又加深了一層。她點了點頭,“便依都護之言。”然而,擇婿的詔書一下,無疑將她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未來的婚事,將更加牽扯各方神經。
長安東宮,太子李琮對良娣拉什米卡的專寵,終於引發了明顯的反彈。這日,一位出身太原王氏、同為太子低位階承徽的王氏,在向太子妃請安時,語帶尖酸地對拉什米卡說道“姐姐近日氣色真好,想必是殿下雨露恩澤深厚。隻是聽聞天竺之地炎熱,姐姐可要仔細身子,莫要……太過辛勞,染了暑氣才好。”話語中的嫉妒與排擠之意,昭然若揭。
拉什米卡性子溫和,不願爭執,隻是微微蹙眉,並未接話。但這話很快傳到了李琮耳中。他雖寵愛拉什米卡,卻也深知後宮平衡的重要性,尤其是這些世家女子背後所代表的勢力。
當晚,他依舊宿在拉什米卡宮中,極盡溫存。事後,他擁著香汗淋漓的她,手指纏繞著她的發絲,狀似無意地提起“拉娜,孤知你性情嫻靜,不喜爭鬥。隻是這宮中……人多口雜。日後若有人言語冒犯,你無需忍讓,可告知於孤,或稟明宸妃娘娘。”
拉什米卡依偎在他懷中,輕聲道“妾身明白。殿下放心,妾身隻願安心輔佐殿下,不願卷入是非。隻要殿下心裏有妾身,些許閑言碎語,妾身並不在意。”她越是這般懂事,李琮心中越是憐愛,卻也隱隱感到一絲壓力。為了平息可能的紛爭,他隨後幾日,不得不按捺住對拉什米卡的渴望,依次去了王氏等幾位低位妃嬪宮中留宿,以示“雨露均沾”。東宮的後庭,在看似平靜的水麵下,醋海微瀾,考驗著年輕太子的平衡之術。
文蘭的維京營地,拉格納最終做出了痛苦而現實的決定——放棄這個與土著衝突不斷、難以維係的第一處據點。在一個霧氣彌漫的清晨,維京人焚燒了無法帶走的木屋和雜物,將所有能攜帶的物資搬上長船,懷著複雜的心情,揚帆起航,沿著海岸線向南探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航行充滿了未知與風險。他們躲避著風暴,尋找著淡水,警惕著任何可能出現的海岸線。數周後,他們發現了一片巨大的河口三角洲,這裏地勢平坦,河流縱橫,物產似乎更為豐富,而且,暫時沒有發現密集的土著部落活動跡象。
“就在這裏!”拉格納指著這片肥沃的土地,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這裏將是我們新的家園!我們要吸取教訓,先穩固據點,謹慎探索,不能再重蹈覆轍!”維京人再次登陸,開始新一輪的拓荒。他們小心翼翼地建立營地,開墾土地,並派出了小股隊伍向內地謹慎偵察。這一次,他們祈禱著能與這片土地的主人,找到一種不同的相處方式。
長安,經過上官婉兒牽頭組織的詳細調研和激烈辯論,關於設立“陸海商稅協調司”的方案,終於有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雛形,呈報禦前。方案提出,不在中央設立一個淩駕於各部之上的新衙門,而是在戶部下設“陸路關稅署”與“海路市舶總署”,分別管理陸上絲路和海上貿易的稅收,並由一位戶部侍郎統籌協調,定期會商,確保政策平衡,避免惡性競爭。同時,鼓勵安西、南海兩地都護府根據本地情況,在朝廷定下的框架內,靈活製定吸引商旅的政策。
李琰仔細審閱了方案,對其務實和平衡的設計表示滿意。“準奏。”他朱筆一揮,“即著戶部依此方案施行。告訴安西的阿史那雲和南海的張謙,朕不管他們用何種方法,陸上駝鈴不能絕,海上帆影不能稀!五年之內,朕要看到兩條商路賦稅,皆翻一番!”
這道旨意,明確了帝國陸海並重的發展戰略,為未來的經濟擴張奠定了政策基礎。一場圍繞帝國財富命脈的變革,就此拉開序幕。
新秩序在血火後萌芽,舊勢力用陰謀反撲,東宮的平衡木小心翼翼,維京人踏上新的征途,而帝國的經濟巨輪則在爭吵後確定了雙軌並進的航向。開拓與守成,創新與傳統,在每一個角落激烈碰撞,塑造著這個日益龐大的帝國。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