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尚儀報恩

字數:5207   加入書籤

A+A-


    玄戈司衙署內,氣氛肅殺。
    監令沈知節下朝歸來,官袍未換,便即刻召集麾下。
    他心中有一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必須提前布局,以防不測。
    “左少監,即刻起,南北兩線所有情報匯總。
    尤其是邊軍糧草、軍械調配動向,給本官盯死了。
    絕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任何紕漏。”
    “是!”
    “右少監,你吩咐下去,皇城兵馬司指揮各坊武侯坊丁,加派人手巡防。
    各坊但有任何風吹草動、可疑跡象,必須立刻上報。”
    “是!”
    左右少監立刻應下。
    科舉舞弊一案太不尋常,也難怪監令大人如此慎重。
    沈知節深吸一口氣,聲音沉凝:
    “眼下這時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眾人齊聲應諾,旋即依令行事。
    衙署內頓時一片忙碌景象。
    腳步聲急促卻盡量放輕,交談聲壓得極低,一切忙亂中又透著經年累月形成的秩序。
    這般緊張,卻與司丞陳遠關係不大。
    他主要負責馬政,此刻正待在公廨裏。
    一抬頭,便看見李鍔那熟悉的身影又準時出現了。
    陳遠不由搖頭失笑:
    “你還真是每日雷打不動來點卯,都跟你說了,不必如此刻板。”
    李鍔站的筆直,聞言笑了笑:
    “不好讓你難做。
    太平無事時,怎麽著都無所謂。
    若正巧發生什麽意外,而我恰好不在,到時候難免吃掛落,牽連於你。”
    “嗬,”陳遠挑眉,“這是經驗之談?看來是在玄武軍裏挨過軍紀的揍?”
    “更早的時候了。”李鍔並未細說,顯然不願多提。
    陳遠瞄了眼門口,壓低聲音,“今日朝堂上的事,聽說了吧?”
    “大人指的是科舉舞弊?風波不小,但跟玄戈司、跟我又有什麽關係。”
    “話雖如此,還是謹慎些好。我這兒沒什麽事,你可自去。”
    李鍔卻未動,抱了抱拳:“倒有件事。”
    “之前奉命護送朔風二公主入京的人手,京營那邊總算鬆了口,允他們分三班輪流入鳳京休整。
    我今日領了一班人來,就在玄戈司衙署外候著。
    不知按照司內的規矩,他們是否也需要來點卯?”
    陳遠失笑:“是啊,好不容易來趟鳳京,不進城逛逛豈不可惜。
    點卯倒不必,有你這個上官就行了。
    但按照規矩,名錄還是需登記在冊,以備查驗。另外,”他神色嚴肅了些,
    “今日城裏出了大事,吃飯喝酒找樂子都行,但切記管住嘴、看住腿,莫與人衝突,莫議論是非。”
    “是,大人放心,我必嚴厲告誡他們,那……這就讓他們進來登記?”
    “去吧。”
    李鍔抱拳一禮,轉身退出典廄署。
    衙署外的巷角,一個胡麻餅攤子支在那裏,爐火正旺。
    新一爐餅子剛出爐,麵香混合著炙烤芝麻的焦香,彌漫在清冷的空氣中,勾得人肚裏饞蟲大作。
    三十多名風塵仆仆的軍漢,或蹲或站,正就著餛飩攤的碗勺,大口吃著胡麻餅。
    見李鍔出來,連忙站起。
    “都尉!”
    “嗯,”李鍔目光掃過一張張粗糙的臉龐,“都吃飽了?”
    “吃飽了!”眾人低聲應道,速度極快地將手中食物吞咽幹淨。
    有人咂咂嘴,“要不怎麽說鳳京好呢,這餛飩湯都比北地的鮮亮。”
    李鍔沒接話,隻是緩緩環視一周,目光從每一張臉上認真劃過。
    聲音壓得極低,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都準備好了嗎?”
    為首一名漢子重重點頭:“都尉,弟兄們早就等著了。”
    “好。”李鍔深吸一口氣,“隨我來!”
    轉身的刹那,他的視線與那胡麻餅攤的老板有過一瞬極短暫的相接。
    對方手上揉麵的動作未有絲毫停頓,隻眼睫極輕微地向下一斂,幾不可察。
    李鍔不再遲疑,領著這三十餘名沉默的漢子,邁著沉重的步伐,徑直走向玄戈司那森嚴的朱漆大門。
    步履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沉悶的回響,竟透出一股近乎悲壯的決絕。
    ……
    皇宮深處,尚儀局尚儀俞靜珩步履從容地走在一條僻靜的宮道上。
    此處靠近內廷庫房,平日往來多是些低階宮人與太監。
    偶遇一隊巡查的太監,為首的見她,忙躬身行禮:“俞尚儀。”
    俞靜珩神色淡然,微微頷首,語氣如常:
    “奉旨,查驗千秋節所用燈燭器皿是否妥帖,以免屆時出了差池。”
    她手中確也拿著一本厚厚的冊子,像是賬目清單。
    太監們恭敬讓路,目送她遠去。
    繞過幾重殿宇,在一處存放雜物的舊庫房前,俞靜珩停下腳步。
    左右環視確認無人後,迅速開啟門鎖閃身而入。
    庫房內灰塵遍布,她卻輕車熟路地走到最裏側,挪開幾個沉重的空木箱,露出後麵牆壁上一處極隱蔽的機括。
    用力按下,伴隨著一聲幾不可聞的輕響,地麵的一塊石板悄然滑開,露出一個向下延伸、漆黑幽深的洞口。
    這是一條皇宮密道,知之者甚少。
    當今陛下繼位倉促,大概也是不知的。
    早已在黑暗中等待的十二道身影,迅速魚貫而出。
    行動間悄無聲息,隻有身上那股經年累月淬煉出的肅殺之氣,瞬間充斥了這狹小的空間。
    俞靜珩麵色白了白,指著牆角一口碩大的木箱,聲音壓得極低:“快!”
    箱蓋打開,裏麵赫然是十二套麒麟衛的服飾與製式輕甲。
    作為掌管宮廷儀軌、部分內務的尚儀,弄到些侍衛衣物或許不算太難。
    但這鎧甲,尤其是宮廷侍衛的製式鎧甲,絕非易事。
    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才一點點、偷偷攢齊這勉強湊夠十二人的裝備。
    十二人無人開口,沉默如同磐石。
    迅速褪去身上衣衫,換上麒麟衛的甲胄。
    金屬葉片碰撞發出輕微的哢噠聲,在這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換裝完畢,為首一人走至俞靜珩麵前,抱拳一禮。
    那張臉,竟與麒麟衛中一名百戶有八九分相似,身形也經過刻意調整,幾可亂真。
    俞靜珩垂著眼眸,不願細看,隻飛快地低語:
    “今日南闕門通行口令是‘山河永固’,回令‘四海承平’。”
    宮中口令雖是絕密,卻也非每日不同,記錯口令的糊塗蛋比想象中多。
    久而久之自成一套輪換規律,若有心……總能摸到。
    緊接著,她遞出賬冊內夾著的紙張,展開後是由此地開始的皇宮輿圖。
    “麒麟衛各班的巡邏路線、途經各宮區域的時刻,以及皇宮的布局圖,皆列於紙上。”
    那領頭者再次抱拳,依舊沉默。
    俞靜珩側過身,讓開通路,深深地低下頭去。
    “麒麟衛”小隊步伐整齊地從她麵前經過,眨眼間便融入外麵宮殿的陰影之中。
    腳步聲漸遠,直至徹底消失。
    俞靜珩獨自留在原地,過了許久,才長長地呼出一口壓抑了太久的濁氣。
    十四年了,先太子當年的活命之恩……
    今日,終於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