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馬玉琴的心意

字數:5480   加入書籤

A+A-


    張桂英的歌聲落下,靈堂裏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隨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紛紛誇讚張桂英的歌聲和這首新編的孝歌,既唱出了大家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唱出了許多人心中的遺憾。
    陳大建在一旁微笑著點頭,對張桂英豎起大拇指:“桂英,這首孝歌唱得好啊,唱出了咱們每個人的心聲。” 張桂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是想起自己爹娘,心裏頭有好多話,就借著這孝歌給唱出來了。”
    張桂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還有與她是女人有很大的關係,在村裏,之前都是男人在唱孝歌,女人唱孝歌,還是最近幾年開始時髦起來的,出現了專業唱孝歌的禮儀團隊,團隊裏有鼓手,孝歌手、鎖啦手,打鐃鈸的,而孝歌手裏麵的就有女人,三十多四十歲年紀的女人,聲音和男人特別像,一般人是區分不了的。
    張桂英最後兩句唱道:“孝歌唱到此為止,再有歌師請上場!”敲鼓的人連忙點了鼓:“咚咚咚咚……咚……咚……咚!”
    張恩福緩緩從人群中走出。說道:“不要冷場嘛,誰再來一首?”半天也沒有人應聲,張恩福繼續說道:“那我老頭子來一首吧!”眾人立刻附和,有人還鼓起掌來。
    張恩福在靈前站定,深吸一口氣,仰頭片刻,平複了一下情緒,緩緩開嗓:“月光照進咱的房,想起當年迎新娘。紅燭搖曳映臉龐,你的笑容暖心房 。” 他的聲音沙啞粗糙,像砂紙摩擦,卻飽含力量。這句質樸的歌詞,一下把眾人拉進了往昔歲月。
    旋律漸深,張恩福唱道:“田間地頭一起忙,汗水濕透舊衣裳。粗茶淡飯也飄香,有你日子不慌張。” 歌聲帶著曆經生活錘煉後的堅韌與執著,每一句都傾注了對往昔相伴歲月的眷戀。
    唱到往昔難忘的畫麵時,他的聲音開始顫抖,眼眶泛紅:“那次生病你忙前忙後,端湯送藥不嫌累。我卻疏忽你的憔悴,如今後悔難挽回 。” 字字句句,都被哀傷浸透,如泣如訴的歌聲裏,他與愛人相處的畫麵,在眾人眼前一一浮現。
    台下一片寂靜,老人們閉目聆聽,眼角淌著渾濁的淚水;年輕人神色凝重,沉浸在這份深沉的情感中。香煙的霧氣仿佛也被歌聲凝固,與旋律交織,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氛圍。
    最後,張恩福用沙啞的嗓音,緩緩唱出:“奈何橋邊你慢走,等我相聚再攜手。” 隨著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他微微顫抖的身軀似耗盡了所有力氣。但他的眼神中透著釋然,仿佛通過這首飽含深情的孝歌,完成了與愛人的最後對話,將心中的思念毫無保留地傾訴了出來。
    眾人知道,張恩福唱的是已故劉靜姝,不由眼眶濕潤,片刻之後,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陳嘉航的電話震動起來,他拿出來一看,是馬玉琴的消息,陳嘉航點開對話框,是馬玉琴通過微信給自己轉賬了貳萬元,接著還發來了一段文字:嘉航,我先給你轉兩萬,你先用著,如果後期還不夠的話,我再想辦法!
    陳嘉航一陣激動,連忙回複了一條消息:兩萬元已經收到,等喪事過後,我一定還你!
    很快,馬玉琴的消息回複了過來:你先用著,不著急還!
    屋裏的孝歌依然在進行著,一輛白色的網約車停在了門口,車門打開,從車上走下來兩個人,正是馬玉琴和馬老板。
    雖說已是三月,但天氣依舊有些寒冷,馬玉琴身著一件深灰色的長款呢子大衣,大衣的領口處圍著一條淺駝色的羊絨圍巾,圍巾的邊緣隨意地垂落在胸前,為她增添了幾分柔和與溫暖。呢子大衣的袖口露出一小截黑色的毛衣袖口,與整體的穿搭相得益彰,既顯穩重又不失時尚感。她下身搭配著一條黑色的直筒褲,褲型筆挺,將她的雙腿修飾得更加修長。腳上蹬著一雙黑色的低跟短靴,靴麵泛著微微的光澤,既保暖又方便行走。頭發被整齊地紮在腦後,露出白皙的脖頸,幾縷碎發在風中輕輕飄動。
    馬玉琴這樣的打扮更像一位都市成熟女性,在這略顯雜亂又充滿哀傷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出眾。陳嘉航不由心中蕩漾,那些因為父親離世而壓抑許久的情緒,在看到馬玉琴的這一刻,似乎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定在馬玉琴的臉上,看著她微微泛紅的臉頰,以及憂鬱的眼神,心裏一陣暖流湧動。而後,視線不自覺地順著她的脖頸滑落,看到那圍著淺駝色羊絨圍巾的領口,又順著大衣的線條,看到她搭配得恰到好處的黑色直筒褲和短靴。
    陳嘉航張了張嘴,原本想說的感謝的話此刻卻卡在了喉嚨裏,千言萬語最後隻化作一句帶著鼻音的 “玉琴,你來了”。他向前邁了一步,有種想要擁抱馬玉琴的衝動,他甚至已經伸出了雙手,卻又像觸電般在中途停住了。
    馬玉琴不由“噗嗤”一笑,款款走上前,向陳嘉航伸出了手,陳嘉航連忙伸出手握住馬玉琴的手,陳嘉航隻覺得馬玉琴的手柔軟而溫暖,細膩的觸感從掌心傳來,讓他心裏微微一顫。他下意識地握緊了些,仿佛握住了整個世界的溫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溫暖驅散了他這段時間以來的悲傷和陰霾,可在這悲傷與溫暖交織的情緒裏,他心底卻莫名生出一種壞壞的想法。他看著馬玉琴,心想,要是沒有這場變故,沒有這靈堂裏沉重的悲傷氛圍,此刻他們或許正漫步在城市的街頭,手牽著手,享受著屬於他們的甜蜜時光。他甚至幻想著能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帶著馬玉琴去看一場浪漫的電影,然後在散場後,趁著昏暗的燈光,偷偷在她的臉頰上印下一個吻。
    甚至,他腦海中還閃過一個梗 “壞” 的念頭,想要帶著馬玉琴逃離這一切,去一個隻有他們兩個人的地方,拋開所有的煩惱和悲傷,就那樣無憂無慮地生活一段時間。但很快,他就被靈堂裏傳來的孝歌和人們的低語聲拉回了現實,他為自己這些不合時宜的想法感到一絲愧疚,卻又無法完全抑製住內心對馬玉琴的渴望和依賴。他隻能緊緊地握著馬玉琴的手,仿佛這樣就能把那些複雜的情緒都傳遞給她,也從她那裏汲取繼續麵對這一切的力量。
    馬玉琴被陳嘉航這樣直直地看著,又感受著他手上傳來的力量,心裏像是揣了隻小兔子一般,“怦怦” 直跳。她能察覺到陳嘉航此刻的心裏所想,這讓她的心有些竊喜,有些心疼陳嘉航,心疼他在父親離去的這段日子裏獨自承受的巨大痛苦,竊喜的是在這樣的時刻,陳嘉航似乎對自己有了不一樣的依賴。
    當人處於脆弱狀態時,對身邊的人產生依賴是一種很常見且自然的心理反應。脆弱的時候,人們往往感到無助、不安或者缺乏力量去獨自應對各種困難和情緒,而身邊親近的人就像是一個避風港,能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安全感和實際的幫助。
    這種依賴可以表現為希望對方傾聽自己的煩惱、給予安慰和鼓勵,或者在生活中提供一些實際的支持和照顧。它有助於緩解脆弱時的痛苦情緒,讓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懷,重新獲得麵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然而,過度的依賴也可能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影響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或者給身邊的人帶來較大的壓力。所以,在依賴的同時,也需要逐漸培養自己應對困難的能力,保持適度的獨立。
    此刻,馬玉琴雪中送炭,無疑成了陳嘉航的避風港。
    馬玉琴想到自己曾經向陳嘉航表白,他卻因和林春羽的感情沒有明確的表態,馬玉琴心裏就一陣酸澀。但此刻,陳嘉航充滿悲傷和眷戀的眼神,她突然覺得之前的那些等待和彷徨似乎都有了意義。她忍不住在心裏想,是不是經曆了這場變故,陳嘉航會重新審視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不是在他內心深處,其實對自己也是有感覺的,隻是一直被過去的感情束縛著?
    馬玉琴微微紅了臉,眼神有些閃躲,卻又舍不得移開視線,想要把陳嘉航此刻的樣子深深地印在腦海裏。她在心裏默默發誓,不管陳嘉航最後做出怎樣的選擇,她都會在他身邊,陪他度過這段最難熬的時光。哪怕隻能以朋友的身份,隻要能看到他慢慢走出喪父之痛,重新快樂起來,她也就滿足了。
    旁邊的馬老板已經看出了端倪,二人在這種場合這樣的確不太合適,於是他咳嗽了一聲,陳嘉航連忙向他望去,今天的馬老板身著一套深黑色的西裝,凸顯出他挺拔的身材和穩重的氣質。筆挺的西裝外套沒有一絲褶皺,彰顯著主人對穿著的講究和對這場葬禮的重視。內搭的白色襯衫領口微微敞開,解開的第一顆扣子讓他看起來不至於太過拘謹,卻又不失莊重。搭配的那條藏青色領帶,紋理細膩,簡約而低調,與整體著裝相得益彰。
    下身的黑色西褲筆直垂墜,完美地修飾了腿部線條,搭配著一雙擦得發亮的黑色皮鞋,皮鞋的鞋麵上反射出微弱的光,映照出周圍哀傷的場景。馬老板還戴著一塊簡約的黑色手表,表帶貼合著手腕,表盤上的指針無聲地轉動,仿佛在記錄著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的頭發整齊地向後梳理,幾縷白發在燈光下格外顯眼,讓他看起來更添了幾分歲月沉澱後的成熟與穩重。他的眼神中透著關切與審視,看著陳嘉航和馬玉琴,那目光裏既有長輩對晚輩的關心,又有著對當下場合的考量 。
    陳嘉航說道:“馬叔,您好,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父親的葬禮!”陳嘉航說完,從兜裏掏出福貴煙,給馬老板遞上一支。
    馬老板接過煙,並沒有點上,對陳嘉航說道:“嘉航,我們給你父親帶了一些花圈、花籃,你去搬下來吧!”
    陳嘉航連忙道謝,隻見網約車的車頂綁著一個花圈,在司機的幫助下,陳嘉航將花圈從車頂取下來,司機打開後備箱,裏麵放了一個花籃,一踏厚厚的紙錢,看數量應該有十多斤,還有一掛圓形的鞭炮。
    馬老板走了過來,將這些物品逐樣拿了下來,挨個遞給陳嘉航,早有人替陳嘉航將這些東西拿去放好了,馬老板付了錢之後,網約車便開走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嘉航這才仔細的觀看花圈和花籃上麵的挽詞。花圈上的挽詞寫得蒼勁有力,內容為:“沉痛悼念陳大庚先生,音容宛在,浩氣長存。”下麵的小字署名為:孝侄女馬玉琴, 那字跡用白色的顏料書寫在黑色的綢緞上,黑白分明,顯得格外肅穆。每個字都仿佛承載著對逝者深深的緬懷,筆畫之間透露出一種莊重和悲痛之情。
    再看花籃上的挽詞,是用金色的絲線繡在紅色的綢帶上,“德範長存,永懷思念” 八個大字熠熠生輝,署名仍然是:孝侄女馬玉琴,金色的絲線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與紅色的綢帶相互映襯,雖有幾分亮色,卻絲毫沒有衝淡此刻悲傷的氛圍,反而更凸顯出對陳大庚品德的讚美和對他離去的不舍。
    陳嘉航看著這些挽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些挽詞不僅僅是幾個字,更是他們對父親的認可和懷念。他轉頭對馬玉琴說道:“謝謝你,玉琴,真的太有心了。” 馬玉琴輕輕說道:“別這麽見外,叔叔就像我的親人一樣,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馬老板也在一旁說道:“嘉航,你別太難過,把你爸的後事辦好,讓他安心地走吧。” 陳嘉航重重地點了點頭,將這份感激之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轉身和眾人一起繼續忙碌著葬禮的各項事宜,這些挽詞也如同一種精神寄托,陪伴著他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
    喜歡羽念春時好請大家收藏:()羽念春時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