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傳臚大典

字數:9302   加入書籤

A+A-


    殿試是在四月初,傳臚大典則在四月底。
    這一日所有金榜題名的貢士都早早進宮,按照春闈榜單名次站好。
    他們穿著新做好的紅色進士服裝,打扮的十分精神。
    等到待會傳臚大典開始,然後唱名聽到自己的名次後。
    狀元,榜眼,探花就要打馬遊街。
    那會是他們此生最風光的時候,可不要打扮的精神些。
    直到此時衛辭才有些忐忑,狀元的人選都是由皇上指定。
    萬一皇上看他不順眼,這種情況雖然極低,可凡事就怕個萬一。
    不過衛辭還是想多,很快就有太監過來點了五個人的名字。
    “宣衛辭,傅瑾瑜,莫東澤,汪長壽,胡安進殿!”
    衛辭記憶力好,他記得傅瑾瑜,莫東澤分別是會試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老師還跟他分析過這兩個人,傅瑾瑜是世家出身,他是齊魯傅氏的嫡係子弟。
    莫東澤跟自己很像,是農家子出身,不過他很小就被大儒看重,拜在大儒名下。
    至於汪長壽和胡安一個是會試的第六名,一個是第九名。
    看來殿試發揮的不錯,入了皇上的眼了。
    不過衛辭也有注意到這四個相貌都不如自己。
    想到老師說皇上是個重度顏控,衛辭心放下了一點。
    五人在太監的引路下,一步一步走上台階,進入太和殿。
    五人頭也不敢抬,走到該跪的地方倒頭就拜。
    皇上高居上首,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衛辭第一次感覺到一種端肅的壓力。
    先不說皇上是天下至高無上的君王,隻說較好的文武百官,最低的都要四品官員才有資格上朝。
    這麽多大人物聚在一起,他們沉默時,真的有一種無形的壓人的勢。
    衛辭強迫自己顯得鎮定從容一些,慢慢的他也真的鎮定從容起來。
    他身旁的傅瑾瑜是世家子弟出身,專門針對這種場景對他進行過培養,所以他此時倒也勉強能穩住風度。
    莫東澤就差點意思了,額頭上的細汗都出來了。
    汪長壽和胡安也忍不住有些顫抖。
    五人一進來皇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衛辭。
    沒辦法衛辭長身玉立,膚色白皙,五官俊美。
    五人站在一起就他最高,儀態最好,長的也最好看,完全符合皇上對文官的審美。
    建文帝立刻高興了起來,他唇角輕揚:
    “你是此次的會元衛辭?”
    衛辭連忙上前一步:
    “學生衛辭拜見陛下。”
    衛辭如今還不是官身,但因為他參加殿試時主考官是皇上,所以他也可對皇上自稱一句“學生”。
    建文帝聽衛辭說話字正腔圓,官話說的極好,聲音也清亮悅耳,頓時更加高興了:
    “不錯不錯,我朝第一個六元郎就該長這樣!”
    此言一出衛辭再也忍不住喜悅之意,他立刻下跪謝恩:
    “學生多謝皇上隆恩。”
    建文帝心情不錯,他本來還擔憂衛辭會不會長的太磕磣,毀了朝廷的形象。
    畢竟這是大周第一個六元及第者。
    他本想著若是衛辭長的太醜,那就算他已經連中五元,今天也不會點衛辭為狀元。
    可衛辭一進殿就給了他驚喜,這位會元生的俊美極了。
    果然他就說相由心生,才華橫溢的人長的絕不會差。
    看在臉和才華的份上,建文帝對衛辭態度十分和藹,他好奇道:
    “我聽陳愛卿說你過目不忘,可是真的?”
    既然陳閣老替他在皇上麵前吹了牛,衛辭自然不能下師祖的麵子。
    他沉聲回答:
    “回皇上,學生的確能把看過一次的東西都記住。”
    建文帝興致勃勃,就是一旁的大臣也都很感興趣。
    過目不忘這種技能據說是文曲星下凡才有的。
    衛辭連中六元,是大周第一個六元郎,若說他不是文曲星下凡,那就沒人配說是文曲星了。
    如今聽說他還自帶文曲星的技能,大家都想見識見識。
    建文帝命太監去宮中的藏書閣取了幾本市麵上根本沒有的古籍。
    讓衛辭每頁看一遍,然後把古籍收上來考他。
    果不其然衛辭的記憶力好的驚人,皇上隨便翻開一頁說出上句考他,他能馬上接出下句,甚至能說出在哪一頁第幾行。
    這下建文帝歎為觀止,就是在場的大臣都驚歎不已,滿眼羨慕。
    這技能對讀書人來說太實用了,哪個讀書人不想要啊。
    怪不得衛辭能年紀輕輕連中六元,有這技能在,他不中才是天理難容吧。
    接下來皇上又詢問衛辭記下的東西是不是一輩子都不會忘。
    衛辭說他可以對知識進行選擇性記憶,他想記的就能記住。
    他不想記的也可以忘掉,眾人聞言又酸了,這技能真的太好使了。
    接下來建文帝又觀察了傅瑾瑜,莫東澤和汪長壽以及胡安的長相。
    胡安相貌斯文,皮膚白皙,雖然長的不如衛辭,但也算清秀,建文帝直接點了他為探花。
    傅瑾瑜是世家子弟,相貌雖一般,可長身玉立,儀態也極好,建文點他為榜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於莫東澤和汪長壽,建文帝情不自禁皺眉。
    莫東澤太黑了,他是農家子,不知是不是從小下地曬的。
    建文帝雖然很欣賞他的文章,可他不想讓這樣的相貌做他的傳臚。
    傳臚就是二甲第一名,確定傳臚後,後麵學子的排名都是由傳臚唱名。
    至於汪長壽他太胖了,圓圓滾滾的,建文帝更不滿意。
    他在兩人之間猶豫一番後,竟然低頭命太監又喊了排名在後麵的五個學子進來。
    這下汪長壽和莫東澤都傻眼了。
    按理說他們五個先進來,前五名就該是他們五個才對啊。
    衛辭也有些忍俊不禁,這下他是徹底見識建文帝的顏控屬性了。
    還好還好,他這輩子托父母的福長的不錯。
    不然恐怕他這個六元的位置也保不住。
    太監很快又喊了五人進殿,建文帝在五人中點了相貌最清秀的做傳臚,其他人就是順著名次往下排。
    接下來皇上頒發旨誥旨,鴻臚寺的官員站出來宣旨,正是程有為:
    “朕於癸未年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第一名衛辭!”
    衛辭站出來跪下。
    程有為再唱:
    “第一甲第二名傅瑾瑜!”
    傅瑾瑜站出來跪在衛辭右邊,因為古人以左為貴。
    程有為繼續唱:
    “第一甲第三名胡安!”
    胡安站出來跪到傅瑾瑜的右邊。
    程有為接著唱道:
    “一甲第一名衛辭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
    一甲第二名傅瑾瑜,第三名胡安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三人異口同聲道:
    “臣謝皇上隆恩!”
    從此以後衛辭就是官身了,他是翰林院從六品修撰。
    三人謝恩後,程有為又道:
    “請傳臚官楚括出列,唱名。”
    這個楚括原是會試的第十三名,後來殿試策論寫的不錯,加之一筆字寫的極好,被皇上放到了第十名中。
    結果皇上看不上汪長壽和莫東澤做傳臚官,又喊了五人進殿。
    結果五人中楚括長的最好,他就一躍成傳臚官了。
    剩下來的名次都是由傳臚官唱名,等傳臚唱完名,傳臚大典就結束了。
    衛辭三人就可以換上他們對應的官服,然後打馬遊街。
    傳臚官唱完名就有鼓聲和樂聲響起,新科進士向皇上行大禮,皇上受完朝拜回宮。
    他們這些新科進士也就能退場了。
    隻不過衛辭傅瑾瑜胡安三人可以走宮中正門去打馬遊街。
    二甲三甲的進士隻能走側門真正退場。
    宮中的正門不是誰都能走的,隻有皇上和皇後才能走。
    傳臚大典後特許一甲三人從此門經過這是無上的光榮。
    要知道這個門那是連親王和閣老都不能走的。
    想光明正大走一回這個門,要麽造反當皇上,要麽就考中一甲。
    衛辭三人從此門經過時,其他人都暗暗羨慕,莫東澤更是心酸的眼淚都快要下來了。
    但凡他長的好看一點,今天走正門,打馬遊街就一定有他一個。
    後來莫東澤回去後就瘋狂迷戀上了美容,成為了京城花容閣的忠實vip客戶。
    直到七老八十都還向子孫念叨著當年因為容貌錯失三甲一事。
    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終於到了狀元遊街的時候,三人從紫禁城東華門出,沿東長安街遊行,最後到順天府衙。
    這一路全京城所有的百姓都可以來觀看,這也是京城的盛事。
    街道兩邊的茶樓酒樓都坐滿了人,平時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也能來觀看。
    茶樓酒樓的雅座都是提前一個月都被預訂完了。
    衛辭騎馬在第一個,街道兩邊的百姓極其熱情。
    他的前方鑼鼓開道,禦林軍在兩旁護送。
    敲鑼打鼓,鞭炮齊鳴,各種嗩呐聲,說話聲,吆喝聲,人聲鼎沸,熱鬧至極。
    待百姓看到遊街的隊伍來到,尤其是看到為首的衛辭後,頓時叫喊聲又翻了一倍。
    一瞬間各種鮮花荷包都衝衛辭砸了過來,還有女子的尖叫聲,簡直和現代追星也沒啥區別了。
    “今年的狀元郎長的真好看啊!”
    “狀元郎,看這邊!”
    “狀元郎接花!”
    “狀元郎這麽年輕,成婚了沒有啊!”
    “聽說狀元郎連中六元,六元及第呢!”
    衛辭被各種鮮花荷包砸的頭昏腦脹,還好這些東西都不重,砸人也不算疼。
    怪不得打馬遊街要禦林軍開道護送。
    要不是他們這些人身邊有禦林軍保護,衛辭都懷疑他會被人砸死。
    不過就是被人砸衛辭也是高興的。
    就是可惜他這麽熱鬧風光的時刻爹娘都不在,他們看不到了。
    衛辭高興又失落,這時剛好有一個荷包向他扔過來,正正好落到了他的手中。
    衛辭扭頭看去,一個相貌清麗的姑娘坐在茶館二樓正有些羞澀的看著他,荷包似乎就是她丟過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人聲鼎沸中衛辭衝她笑笑,然後轉頭繼續騎馬向前走。
    鮮花與手帕香囊絹花整整扔了一路,到最後衛辭都覺得身上滿是各種香味。
    圍觀的老百姓對衛辭這個狀元最是熱情,大多數人手裏的東西都是砸向了他。
    直到衛辭心血來潮轉頭向後看,卻看到他身後的傅瑾瑜官帽上竟插了一朵粉色的牡丹花。
    衛辭一愣,好像時下是流行男子頭上插花的。
    尤其是文人,這被認為是一件很風雅的事。
    之前衛辭在京中上街時,也看到過有男子頭上插花。
    男子頭上簪花在京中多見一些,在青州和江南的時候倒是少見。
    可傅瑾瑜今年都二十八了,他還蓄了胡須。
    如今頭上插一朵大粉牡丹,怎麽看怎麽別扭。
    還好他不黑,否則會更別扭的。
    這一刻衛辭突然有些理解了建文帝的顏控。
    今天若是打馬遊街的是汪長壽和莫東澤其中的一位,兩人一個黑一個胖,頭上若戴了花,那場麵衛辭有些不敢想。
    各種各樣數不清的鮮花往衛辭這邊扔,衛辭還聽到街道兩邊有人喊:
    “狀元郎戴花!”
    衛辭長的好,相比榜眼和探花百姓更想看到他戴花。
    衛辭看著圍觀百姓的熱情,卻無論如何不好意思真的接一朵花戴。
    傅瑾瑜聽到周圍人的喊聲也打趣衛辭:
    “狀元郎怎麽不戴花?難道一朵稱心的花都沒接到嗎?”
    衛辭卻道:
    “沒辦法,往我這擲的花實在太多了,都不知該接哪朵才好。”
    傅瑾瑜沒想到衛辭竟是這種不謙虛的性子,一時哈哈大笑,他今天春風得意,看到什麽都想笑。
    今天三人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圍觀的百姓尖叫討論。
    比衛辭前世見過那些粉絲追星時的場麵還誇張。
    眾人看到榜眼跟狀元說完話後哈哈大笑,都跟著歡呼騷動。
    傅瑾瑜笑完感歎:
    “怪不得人人都想金榜題名,打馬遊街呢,這感覺還真是不錯。”
    衛辭聞言心中感歎,也不看看朝廷為了辦這個場麵花了多少心思和銀子。
    為了表示對讀書人的敬重,也為了吸引百姓對科考的向往。
    朝廷甚至都不惜鼓勵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千金前來觀看新科進士打馬遊街的盛景。
    街道兩邊掛著的紅綢,開道護送的禦林軍。
    他們胯下騎的高頭大馬,一路不停的鞭炮。
    鑼鼓隊,舞獅舞龍隊,還有各種提前的宣傳。
    以及他們身上不知多少繡娘精心繡製的衣裳和帽子鞋子,哪個不花心思和銀子。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