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瓊林宴

字數:8490   加入書籤

A+A-


    打馬遊街後是瓊林宴,瓊林宴是皇上賜宴新科進士。
    新科進士要著官服,按名次入場,入場時還伴隨著宮廷樂聲,硬生生讓衛辭有一種走紅毯的感覺。
    瓊林宴是皇上主持,瓊林宴最重要的儀式就是賜花。
    皇上會為所有的新科進士賜花,隻是名次不一樣,賜的花也不一樣。
    衛辭是狀元,皇上賜他的花,除了四朵鮮花外,另還有黃金所製的金花。
    榜眼的花是白銀所製,探花就是銅的了。
    二甲三甲隻有鮮花,皇上賜下花後,新科進士要把花戴到帽子上,這下衛辭是不得不戴了。
    接著皇上又命人宣讀聖諭,因為文人喜歡拉幫結派。
    比如一個主考官都可以扯什麽座師房師,但新科進士最終是皇上定的排名。
    所以現在他們都是天子門生,瓊林宴上的聖諭也是著重強調“天子門生”,君臣關係。
    接著皇上舉杯賜酒,眾人跪下謝恩,然後將酒一飲而盡,以示皇恩浩蕩。
    喝藥酒後衛辭仔細看了眼手中的酒杯,這個酒杯宴後是允許帶走當傳家寶的。
    接著就是賜宴,瓊林宴是皇上賜宴,換句話說就是皇上請客。
    因此宴席上的菜肴極為珍貴,什麽罕見上什麽,菜色一道比一道貴。
    吃飯的時候還有樂舞助興,皇上賜完宴後就走了,他不可能陪著新科進士把飯都吃完。
    倒是太子為了顯示自己的禮賢下士,一直在上首坐著,臉上掛著親切的笑意。
    衛辭觀察這位儲君年紀在三十歲左右,氣度不凡,相貌端正。
    皇上是個顏控,他選出的太子,相貌定不會太拿不出手。
    接著就是太子也說了幾次場麵話,並舉杯與眾進士共同飲酒。
    不過從始至終他都沒有走下座位,更沒有主動和哪個進士說話。
    皇上還好好的坐在龍椅上,太子自然不敢也不會故意做出拉攏新科進士的舉動。
    大家吃吃喝喝,雖然有些拘束,但總得說來還是很開心的。
    酒好菜好,隻要注意不在宴席上出醜即可。
    瓊林宴後,按規矩來說衛辭就可以啟程回鄉祭祖了。
    朝廷給每個新科進士回鄉祭祖的假期,每個新科進士還賞牌坊銀三十兩。
    考中進士後自然更可以在家鄉建進士牌坊,錢都不用自己出,而是朝廷給。
    衛辭思鄉心切,打算立刻啟程回家。
    程佑安卻還要準備館選考試,如今衛辭已經是翰林修撰,他祭祖回來後就可以直接到翰林院報到。
    但程佑安不行,他這次勉強進入二甲,在二甲末尾。
    按照規矩,他有資格參加翰林院的館選。
    翰林院清貴,因為有非翰林不入閣的規矩在,所以他們的進入方式有些嚴格。
    想進翰林院,要麽在每三年一次的殿試中被皇上點中一甲。
    要麽新科進士中二甲進士參加館選考試,
    三甲同進士是沒有資格參加館選考試的。
    館選考中的進士,才可入翰林院當個庶吉士。
    庶吉士沒有品級,也沒有月俸銀,隻有點糧食補貼。
    庶吉士就像翰林院的實習生,沒有正式名分,也沒有工資。
    庶吉士想要轉正就要在翰林院當滿三年值,然後再參加一次散館考試。
    考中的可以留在翰林院當一個正七品的編修。
    也就是現在榜眼和探花的官職,然後再過三年,運氣好的話可以官升一級,變成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所以衛辭如今已經領先同科的進士們至少六年了。
    他省了六年時光,直接就是翰林院修撰。
    這樣算來,狀元還是贏在起跑線的。
    就在衛辭踏上歸程後,他考中狀元的消息才慢悠悠的傳回青州。
    古代交通不方便,新科進士的消息已經是快馬加鞭傳到各州府。
    青州的知府楊知府得到消息,知道他們青州出了一個連中六元的衛辭後頓時大喜。
    他的治下出了幾百年都難得一見的六元郎,這也是他的功績啊。
    楊知府立刻命人去衛家報喜,得知衛辭的老家在章陽縣後。
    他又命人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送到章陽縣知縣手裏。
    爾雅與衛嶽如今還在青州,楊知府命人敲鑼打鼓的上門。
    報喜的人還沒來之前,爾雅就已經有了預告。
    她這幾天總是心神不寧,情緒有些亢奮。
    尤其是算到殿試放榜日的時候,直覺告訴她,衛辭考的十分不錯。
    爾雅靜不下心的時候便詢問衛嶽:
    “你說咱家衛辭會不會考個狀元回來啊?”
    衛嶽聞言也忍不住失笑,並打趣道:
    “我覺得咱家衛辭那張臉更適合探花。”
    聽到衛嶽這話爾雅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呸!烏鴉嘴!衛辭肯定是狀元,說不定連中六元呢。”
    這話讓衛嶽樂不可支:
    “你這當娘的口氣可真大,探花都還不滿足了。
    讓我說咱兒子能中就行,才不拘什麽名次,就是不中他回來我養著他也高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爾雅懶得搭理這麽沒出息的爹,她兒子可是穿越男頻的龍傲天,怎麽可能不中。
    爾雅算著日子焦急的等待,還總忍不住幻聽,是不是有鑼鼓聲往衛家來。
    衛嶽看她坐立不安,索性帶她去逛街聽說書。
    因此,楊知府命人敲鑼打鼓的來衛家報喜時。
    男主人女主人根本沒在家,家中隻有王嬸一個人在。
    衛辭帶爾雅去的是青州最大的茶樓,說書先生正在講莫欺少年窮的故事。
    莫欺少年窮是整個青州最受說書先生喜歡的小說。
    原因無他,一是觀眾愛聽,二是這本書節奏極好,三則是情緒強烈。
    每當說書先生講起此書,台下的人都能跟著說書先生的節奏走,或聽的義憤填膺,或揚眉吐氣。
    爾雅之前也聽過劉秀才中狀元之類的說書,台下觀眾的反應遠沒有這麽強烈。
    衛嶽點了茶水瓜子點心,爾雅坐在下麵邊喝茶邊聽著台上說書先生繪聲繪色的講述。
    就在台上的說書先生講到故事最精彩之處時,突然有人動靜極大的闖了進來。
    來人極為焦躁,跑的太快一衝進來刹不住車當即就撞到了桌椅,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
    台下正在聽故事的觀眾被這動靜吵得都忍不住皺起眉頭,然後將視線轉移了過去。
    爾雅與衛嶽也將看了過去,這才發現闖進來的人竟是他們店裏的黑子。
    黑子是衛嶽為花容閣招的夥計之一,為人伶俐,十分擅長察言觀色,是個天生的銷售奇才。
    就是人太黑了,爾雅一開始覺得店裏的夥計這麽黑,會讓客人望而卻步。
    畢竟一個胭脂水粉店,店裏的夥計都這麽黑,那店中的產品好像也沒什麽說服力。
    但衛嶽卻堅持將他留了下來,後來爾雅才發現這是個銷售奇才。
    若是在現代,絕對能做大公司的銷冠。
    爾雅和衛嶽看到黑子冒冒失失的闖進來俱是一驚,以為店裏發生了什麽事。
    衛嶽連忙起身走了過去,看到衛嶽黑子滿臉狂喜之色。
    還沒等衛嶽開口詢問他為何冒冒失失來此,他就大聲道:
    “東家,少爺他考中狀元了!”
    “你說什麽?!”
    驚喜來的太突然,衛嶽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可他身後茶樓中聽說書的客人卻有人“唰”的一聲站了起來。
    連說書先生聽到這話傅停止了說書,一臉驚詫的看向黑子。
    黑子看衛嶽還有些不敢相信,又大聲說了一遍:
    “東家,你快回去吧,楊知府派來報喜的人都在家中呢,咱們少爺考中狀元了!
    報喜的人說咱們少爺還是六元及第,是大周開國以來第一個!”
    此言一出,頓時整個茶樓都轟動了,他們青州出狀元,還是六元及第。
    就連茶樓的老板都飛速跑了出來。
    衛嶽還有些不可置信,他如在夢中,隻覺一切都那麽不真實。
    爾雅坐在座位上更是心髒“怦怦”直跳,衛辭中狀元了,還是六元及第。
    爾雅隻覺腦海中炸開了煙花,也呆愣住,遲遲不能回神。
    直到茶樓老板跑到衛嶽麵前,待看清衛嶽的臉後他神色一喜,這不是花容閣的東家嗎。
    他連忙拱手道喜:
    “衛掌櫃大喜,令公子真是厲害啊,為賀衛公子高中狀元,您今天的單小店給您免了。”
    衛嶽這才回過神後,他也朝茶樓老板拱手,並未拒絕老板的好意:
    “多謝彭掌櫃,今日衛某家中還有事,先走一步,改日再會。”
    爾雅此時也站起來三步做兩步走了過來,衛嶽回頭拉住了爾雅的手。
    夫妻二人也顧不上什麽其他的,立刻就趕回家中。
    二人離開茶樓後,整個茶樓都炸開了,此時在坐的客人連聽書都忘了。
    熱烈的討論青州新出的狀元,眾人紛紛打聽著這是誰家出狀元了。
    聽到有人說衛嶽與爾雅兩人是花容閣的東家,一時眾人都開始討論,要不要去花容閣買點東西沾沾喜氣。
    要知道這可是六元及第,在古人眼中,這絕對是文曲星下凡啊。
    與此同時,正著急趕回家的爾雅,隻覺一路都仿佛踩在了雲朵中,腳下輕飄飄的。
    她都不知自己怎麽回的家,回到家中時,不大的衛家此時圍滿了人。
    有官府報喜的衙差,還有周圍看熱鬧的鄰居。
    王嬸已經燒好了茶水,正在給報喜的衙差倒茶。
    這些平時眼高於頂,根本看不起老百姓的衙差在衛家沒有一絲傲氣。
    都笑的親切和藹,就連麵對給他們倒茶的王嬸態度都十分客氣。
    爾雅與衛嶽趕回家後,立刻打賞了賞錢,又在門口撒了喜錢,放了鞭炮。
    周圍鄰裏的恭喜聲不絕於耳,說話一個比一個誇張,什麽文曲星下凡,封侯拜相的話都出來了。
    接下來的幾天衛家都沒得安寧,凡是與衛嶽爾雅交好的人家,個個都送了重禮前來恭喜。
    點頭之交的也不請自來,還有花容閣旁邊的商戶也湊了份子,非說要喝進士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衛辭還沒回來,進士酒現在也不能擺,隻能先欠著。
    緊接著衛嶽之前看好的一個山頭,價格一直沒談好。
    衛辭考中狀元的消息一出,人家居然主動退讓了一步。
    衛嶽買山頭是找人看了此處風水還行,想買了此山以後做衛家族人的墓地。
    除了買山頭外,他還買了一塊很大的宅基地,準備建祖宅和祠堂。
    如今衛辭已經考中進士,不能再做個沒有來曆的人。
    衛辭是有品級的官員,爾雅想著尋族一事他著人去做效率會更高。
    在爾雅與衛嶽的千盼萬盼中,衛辭終於回到了青州。
    衛辭此次回來乘坐的是官船,不要錢,倒是省了幾十兩銀子。
    不過也就這一次,朝廷無論是賜牌坊銀也好,還是金榜題名後是新科進士祭祖的假期也罷,
    歸根究底是讓天下人看到,考上進士是何等的風光,從而激起天下人讀書的上進心。
    所以送新科進士回鄉的官船十分舒適風光,每到一處碼頭就會敲鑼打鼓,告訴別人這是新科進士回鄉祭祖的官船。
    岸邊還有百姓圍觀,有時候衛辭還要當作吉祥物是船頭站一站,讓百姓看到狀元郎的風采。
    若是走陸路回鄉的進士也同樣風光,鑼鼓開道,還有人舉著木製朱漆金字的官銜牌,經過的地方還有地方官員出來迎接。
    總之朝廷會盡最大的努力給新科進士體麵。
    有很多底層官員一輩子最風光的時候就是此時了。
    衛辭到達青州時也不是悄無聲息的,楊知府派了青州的通判鄭大人前來接他。
    如今衛辭已經是官身,所以鄭通判一看到衛辭就拱手滿臉笑意道:
    “衛大人一路辛苦,楊大人已經備好了接風酒,還請衛大人賞臉。”
    鄭通判是正六品官員,衛辭是從六品翰林院修撰,按理來說鄭通判是比衛辭高半級的。
    但京官天然比地方官員高半級,且衛辭如今又在天下學子最向往的翰林院任職,最是清貴不過。
    所以鄭通判不敢在衛辭麵前擺什麽長官架子。
    明眼人都能看出衛辭將來的前程比他寬廣的多。
    且就憑他是陳閣老徒孫這一個身份,連楊知府都要敬衛辭三分。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