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坑人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A+A-


    衛辭選擇先從生活中方方麵麵入手,他不僅要宣傳讀書人的尊貴。
    他還要讓普通百姓看清,讀書人能得到多少好處和尊重。
    若是百姓出門買個米麵布匹,到酒樓吃個飯或住宿。
    發現凡是讀書人都更受尊重,連付的錢都比他們少,他們不會不平衡嗎?
    他們不會期待自己的孩子成為那些受人尊重的讀書人中的一員嗎?
    隻要他們肯把孩子送到學堂,那靜江的學子將來總會量變產生質變的。
    衛辭摘下自己隨身佩戴的玉佩遞給呂寧道:
    “你的想法真讓本府感動,你是本府見過最宅心仁厚,樂善好施的學子。
    隻是可惜了你商戶子的出身,這塊玉佩本府便送給你留作紀念吧。”
    聞聽此言,呂寧激動的手足無措,連忙雙手接過了衛辭遞給他的玉佩。
    沒想到知府大人竟然如此看重自己,又是感動衛知府的知遇之恩。
    又覺得知府大人真是伯樂,識得自己這匹千裏馬。
    等一回家他就將此事告知了呂為先,並說知府大人已經同意了他的想法。
    呂為先聽到呂寧的話卻是眼前一黑,此時他早已經想通了衛辭把呂寧帶在身邊的原因。
    無非就是把呂寧當個吉祥物,讓他們知道他對讀書人的看重。
    為了讓衛知府滿意,這段時間他們四大家族已經出了一筆銀子,資助靜江學堂的建設。
    也做出了重視晚輩讀書的行為,沒想到衛知府還是不滿意,要這樣坑人。
    靜江雖說文風不盛,讀書人不多,但大幾千,上萬人總是有的。
    以後他們到呂家的產業花銷,他們都折半,那要賠多少錢?
    而且呂家這樣做,普通百姓看到有這樣的好事,定會有更多的人把孩子送去讀書。
    以後他們要花銷折半的客戶豈不是更多?
    屆時靜江讀書人是多了起來,可他們呂家卻要賠死了!
    衛知府也太狡猾了些,明知道這種提議呂家人萬不可能同意,所以就故意拉上呂寧。
    現在呂寧已經代表呂家人在知府麵前提出了這個餿主意。
    若是他們出爾反爾不同意,這不是現成的借口讓知府整治他們。
    這一刻呂為先真是後悔的腸子都青了,早知如此,他絕不會讓呂寧這個蠢貨跟在衛辭身邊。
    呂為先再好的涵養這次也沒忍住,指著呂寧大罵了一頓。
    質問他有沒有想過,這樣做他們呂家要賠多少錢。
    呂寧聞言卻是心中不服,他覺得伯祖父就是個奸商。
    隻是讓呂家所有的產業在接待讀書人時折半而已,不就是少掙點。
    這樣一來,對他們呂家的名聲也有好處啊。
    伯祖父卻隻知道盯著一點錢看,真是掉進錢眼了。
    他們呂家家大業大,少賺點又怎麽了?
    呂為先如何看不出呂寧臉上的不服,他跟這個蠢貨也說不通,憤怒之下,直接把呂寧趕走了。
    呂寧走後他又開始發愁,一時不知此事該怎麽辦?
    這一刻,他都有點思念杜知府了。
    杜知府雖然貪財,但他們隻要每年定時送錢過去,其他時候杜知府倒也好說話。
    衛知府雖然不要他們的錢,可他能折騰啊。
    而且衛知府做事從來不是隻針對某一家,現在他通過呂寧坑了呂家。
    恐怕呂家不能隻讓自己的產業對讀書人優惠,還要勸得其他三個家族也要這樣做。
    否則豈不是他們呂家辦事不力,要知道因為現在呂寧跟在衛知府身邊。
    現在他們呂家已經算是衛知府的親信,如今知府有了示意,有些事他們不做也要做。
    一想到此,呂為先恨不能直接掐死呂寧算了。
    頹廢過後,卻又不得不重振旗鼓,然後老老實實去辦事。
    這是沒法子的事,眾所周知,民不與官鬥。
    沒過多久,很快靜江的百姓就發現他們周圍許多店鋪都開始格外親近讀書人。
    哪怕是滿身補丁的讀書人到店中花銷,不僅店中掌櫃小二態度更加殷勤,結賬時他們還主動給折讓。
    不僅如此,現在人人還都在傳知府大人十分喜歡讀書人。
    眾所周知,自從衛知府來靜江後,府學課業好的學子讀書不僅不用花錢,還有獎金拿。
    現在連在靜江吃飯買東西,他們都能比普通人便宜了。
    一時間讀書人的尊貴深入人心,再不用任何宣傳。
    且不止於此,轉眼間到了四月,府試開考的時間。
    每年的二月份,各縣會開始縣試,通過縣試的學子,可以到府城參加府試。
    而通過府試的學子,叫做童生。
    府試由各府的知府,知州,或同知主考。
    眼下衛辭是靜江的知府,靜江的府試自然是他主考。
    此次府試衛辭也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盡可能的錄取貧寒出身的學子。
    若想讓廣大百姓主動送孩子進學堂讀書科考,那就要讓他們看到更多的希望。
    以前杜知府在,出身貧寒的學子很難能考取功名。
    現在是衛辭在,貧寒學子中榜的機會大大增加。
    許多學堂的夫子甚至連沒到火候的學生也送來考試了。
    他們還叮囑自己的學生道:
    “你原還不到火候,但你出身卑微,若是不趁著衛知府還在位的時候前去考試。
    等衛知府離開靜江,咱們靜江新換個像杜知府一般的知府。
    那你此生考取童生和秀才的希望就渺茫了,所以你必須要抓住每一個機會。”
    這些夫子的行為讓靜江的其他學子越發認識到衛知府是個多麽好的清官。
    他們都把衛辭當做自己的信仰和目標,發誓將來要成為像他一樣的官員。
    也正是有這些底層學子在,衛辭在靜江的口碑越發神化。
    等將來他離開此地多年,他的傳說還經久不散。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