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故人

字數:4335   加入書籤

A+A-


    衛辭聽完孫嬤嬤的話,腦海中情不自禁浮現出了一個人,那就是秦妙清。
    如此未卜先知的人,除了秦妙清衛辭想不出第二個。
    衛辭早就確定秦妙清是重生者亦或穿書者,總之她有奇遇。
    也隻有她才能在何琇瑩還沒有身孕時,就料到何琇瑩會在什麽時機有孕。
    並提前收買好人手,悄無聲息想要何琇瑩的命。
    至於原因嗎衛辭也清楚,她是為了自己。
    不是衛辭普信,而是從之前在江南時她就曾無緣無故主動向他示好。
    連科舉舞弊這樣的事都能主動告知,更別說她後來還接近過娘親。
    衛辭也不知道為什麽,但秦妙清顯然對自己有執念。
    她想嫁給自己,為此不惜任何手段。
    衛辭眉頭緊皺,一時不知該如何對秦妙清。
    她出身高貴,再加上主動為亡夫守節。
    名聲極好不說,還有豪門世家的王府和夫家袒護。
    這樣的人,衛辭暫時是奈何不了她的,衛辭深覺麻煩,此事有些棘手。
    跪在下麵的孫嬤嬤看衛辭臉色變來變去,眉宇間滿是不耐煩。
    跟著衛辭變換的神情,孫嬤嬤心中也越發忐忑。
    事已至此孫嬤嬤已經不在乎自己的性命。
    可她不能不在乎自己孩子的命,枯瘦的手指深深掐進掌心,孫嬤嬤再次鼓起勇氣為家人求情:
    “大人,老奴願意以死贖罪,但求您不要怪罪老奴的親人。
    大人慈悲為懷,是深受靜江百姓愛戴的父母官。
    求大人看在老奴有不得已的份上,給老奴的家人一條活路!”
    孫嬤嬤邊說邊咣咣磕頭,衛辭卻沒有心軟,而是繼續問道:
    “那你後來怎麽聯係那男子?你可還記得那男子的長相?
    又是否知道那男子是做什麽的?住在何處?”
    孫嬤嬤絕望搖頭:
    “大人,那男子做事極為縝密,老奴隻見過他兩次。
    一次是他威脅老奴,第二次是他看老奴猶豫,給老奴送來弟弟的指骨。
    他沒給老奴主動聯係他的辦法,隻說讓老奴找機會害死小姐。
    他還說他有人在老奴身邊監視老奴,若是老奴沒按他說的做,老奴的弟弟就活不了了。
    至於他的長相老奴也偷偷觀察過,沒有任何特色不說。
    老奴覺得他應該還喬裝打扮過,在老奴麵前的根本不是他真正的容顏。”
    衛辭沒想到線索斷的這麽徹底,看來這些年秦妙清也長進了。
    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隻見過他一麵,就敢孤身把他攔在小巷子裏,無所顧忌的說科舉舞弊的小姑娘了。
    她有這心機手段不去宮裏宮鬥,反而偏偏盯著自己,真不知道她這執念哪裏來的。
    衛辭越想越煩躁,最後揮手讓人把孫嬤嬤帶下去了。
    至於她最後下場會是什麽衛辭也懶得操心。
    孫嬤嬤的賣身契不在自己手中,還是送回何家,由嶽母處置吧。
    畢竟是嶽母多年的心腹,總要讓她審審的。
    不過衛辭思及郭夫人兩次好心辦壞事,狠狠坑了何琇瑩一事。
    已經對郭夫人的手段十分失望,生活中就是這樣,日子過的好的人往往能力平平。
    因為卓越的能力除了極少數天生以外,大多數人都是經曆多了練出來的。
    郭夫人出身尊貴,在娘家就深受父母寵愛,少女時期又是有名的才女。
    嫁到何家後,因為何家人口簡單她也沒受過什麽磋磨。
    宅鬥水平自然也就拿不出手了。
    處理完孫嬤嬤,衛辭再次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公務上。
    眼下對他來說他最重要的事就是早些回京。
    在靜江的這幾年他的政績十分亮眼,無論是稅收還是人口亦或民風教化衛辭都是合格的。
    可惜自從陳閣老倒下後,內閣就是溫閣老的天下。
    衛辭這個曾經溫閣老宿敵的徒孫,自然也就不招吏部待見。
    哪怕他三年初考稱職,短時間內有溫閣老在他也很難升官了。
    莫說升官,連平調都難,不過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哪怕暫時不能升官,衛辭也不會擺爛,而是好好準備著。
    隻有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他才能穩穩抓住。
    當今聖上年紀畢竟大了,溫閣老再受寵幸又能風光多久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還要感謝當初秦妙清的不設防。
    衛辭當初在秦妙清身邊也安插了人手,結合這兩年他得到的京中風向。
    衛辭分析,當今皇上撐不了多久了。
    京中趙王與曾經的四皇子靖王的鬥爭已經接近白熱化,快要分出勝負了。
    等到分出真正的贏家,衛辭的機會就來了。
    而這個時間不會太久,衛辭等得起。
    果然不出衛辭所料,平平安安剛過百天,衛辭就收到了京中八百裏加急的消息。
    皇上病危,靖王被立為太子,趙王敗了。
    衛辭不在京中,感受不到黨政中那麽濃厚的血雨腥風。
    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靖王被立為太子還不算笑到最後。
    往往敵人臨死前的反撲是最可怕的。
    趙王在前太子還在位時就能與他分庭抗禮。
    好不容易費勁巴拉鬥到了前太子,卻被靖王撿了便宜。
    現在他十幾年的謀劃盡皆化為烏有,衛辭不信他會平靜接受自己的失敗。
    他多年鬥爭的累積經驗與資源絕對是不可估量的。
    若是他不甘心認輸,拚死也要反抗一把,那底蘊不夠的靖王還真不一定能接住。
    就算靖王接住了也要元氣大傷。
    衛辭因為秦妙清透露的消息,這些年與靖王還有聯係。
    比起趙王他自然也更想靖王上位,因此隻猶豫了一瞬,衛辭就寫了一封密信八百裏加急送去了東宮。
    離京城遠就是這樣不方便,收到消息比別人晚不說。
    更重要的是哪怕衛辭猜到了什麽,也不知道時間來不來的及。
    衛辭知道新任太子身邊一定有能人,他能想到的事太子身邊的人未必想不到。
    所以他寄一封信出去純粹是賣好,讓太子知道他是偏向他的。
    因此這封信就必須要在趙王臨死反撲之前讓太子看到才會有意義,否則就是馬後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