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鑒雲閣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昌泰帝做事還是很靠譜的,地龍翻身期間不止爾雅一個官家夫人施粥行善。
因此除了爾雅外,他還挑了好幾個人名聲響的夫人給了賞賜,爾雅混在其中倒也不顯眼。
收了昌泰帝的好處爾雅自然要幹事,她開始投錢大量製作水銀鏡。
第一批她製作的都是十分華貴的鏡子,先把京城的世家貴族一網打盡。
在水銀鏡正式售賣前,爾雅先開始了造勢。
她放出風聲,讓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皇上得到幾麵照人纖毫畢現的銀鏡。
爾雅命人把此事傳的神乎其神,流言誇大其詞,甚至有人說出了能照鬼神的話。
就在流言傳到最鼎沸,眾人對照人更清晰的銀鏡最好奇時,爾雅在京中的開的“連鑒雲閣”終於開張。
當然最開始售賣的水銀鏡肯定是限量的,一共也沒幾麵。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再好的東西,人手一個也就不金貴了。
也正是因為稀少,所以想要銀鏡的人才多。
畢竟皇上和皇後都在用的鏡子,誰不想擁有一個同款呢。
另外,爾雅在售賣銀鏡一事上也用了點手段。
她在店中擺放了五麵造型不同,但都華貴異常的銀鏡。
並聲明這五麵鏡子都有玄度法師親自為其開過光,能辟邪除穢。
自從地龍翻身後,玄度法師的名聲就名噪一時,是人人敬佩的大師。
所以在爾雅的水銀鏡橫空出世後,眾人看到這鏡子照人如此清晰已經大為驚訝。
又聽說這樣的鏡子當今陛下和皇後娘娘都在用,加之玄度法師親自為其開光。
頓時想要得到它們的人不計其數,也不惜代價。
爾雅並沒有自己定價售賣,而是在每個銀鏡旁邊都擺放了一個花瓶。
想要得到銀鏡的人可以向店裏的小二要一張白紙,在白紙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及報價。
三天後,報價最高的人就可以得到銀鏡。
這種無聲拍賣的方式讓想要得到銀鏡的人都生怕自己出價不夠高,鏡子被別人買走。
於是眾人都卯足了勁,直接給出了自己心中的最高價。
在這種情況下,五麵鏡子中最高的一個竟然賣到了一萬兩的高價。
底下人報上來時,爾雅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
一麵鏡子居然能賣到一萬兩,京城有錢的人還真多。
不過在看到報價的人是京城遠近聞名的大商人時,爾雅又淡定了起來。
這位沈市伯家裏啥都不多就是錢多,聽說他家錢多的能夠用黃金鋪滿院子。
他花一萬兩買塊鏡子也實在沒什麽好稀奇的。
之前京城還有傳言說他花一萬兩給秦樓楚館的花魁贖身呢。
爾雅慶幸還好這次拍賣水銀鏡沒有限製買家身份。
且她在拍賣水銀鏡之前就放出話來,鑒雲閣會對每一位買家的身份都進行保密。
爾雅比誰都清楚,當官的私下貪汙受賄的多的是。
偏偏在外個個還都做出廉潔公正的模樣。
如此一來,這些貪官花錢買東西必然要有所顧忌,不能太高調,讓人知道他是個大貪官。
鑒雲閣若是肯對每位買家的身份進行保密,有些人也就少了點顧忌,花起錢來也更痛快。
同時,也免得有些故作清高的文人一聽說有商人也買了銀鏡,就覺得失了格調,不願買了。
鑒雲閣的第一批五麵水銀鏡最終共賣出了四萬三千四百兩白銀的高價。
隻憑著五麵鏡子就把爾雅的前期投資全部賺了回來,爾雅對此十分滿意。
不過她沒留下這些錢,而是一股腦全送給了昌泰帝。
昌泰帝收到錢,聽人說了爾雅的售賣方式,驚訝水銀鏡暴利的同時。
又覺得爾雅真是個天生的商人的賺起錢來還真是花樣百出。
接下來爾雅也沒有寫作素把水銀鏡推銷全國,如今水銀鏡還是個稀罕物。
又是獨家售賣,連個搶生意的都沒有,她不想那麽快就讓水銀鏡變得家家戶戶都能用上。
所以鑒雲閣開始每月隻做一次生意的售賣模式。
為了讓別人認為水銀鏡製作非常困難,製作手續極其複雜,製作成本也十分高昂。
鑒雲閣對外宣稱水銀鏡製作十分難得,以目前的水準,每月最多隻能做三麵鏡子出來。
因為太過珍貴,所以鑒雲閣不會給任何一麵鏡子定價。
鑒雲閣出產的每一麵水銀鏡,都由它的主人為其定價。
你覺得它值多少錢,你就出多少錢,最後價高者得。
鑒雲閣不會透露每一麵鏡子的買家,但會透露每一麵鏡子的售價。
且每月都會將售賣水銀鏡總售價的百分之一用於做善事,比如施粥,或者捐給京城的慈幼安等。
如此新奇的售賣方式,讓鑒雲閣每逢“開價”那日都極其熱鬧,也極具討論度。
甚至連京城小報都跟著插一腳,每次鑒雲閣“開價”的第二天。
京城小報都會報道,本月鑒雲閣三麵鏡子一共賣出了多少錢。
隻是鑒雲閣這種售賣方式,雖然熱鬧,每麵鏡子也能賣出高價。
但終究賣的鏡子太少,賺的錢有限。
爾雅很快就不滿足隻賺這點錢,但是她又不能自己壞自己的規矩,放出更多的鏡子售賣。
於是她起了在各府城開鑒雲閣分店的想法。
京城是沒搞頭了,可大周地方大著呢。
鑒雲閣的水銀鏡以及售賣方式已經通過京城小報傳及全國各地。
京城以外的人早就好奇,這個京城小報上提及的水銀鏡究竟照人有多清晰。
也對鑒雲閣的售賣方式十分稀奇,若是鑒雲閣在各大府城開門售賣水銀鏡,相信也一樣能得到熱烈歡迎。
爾雅說幹就幹,第一家分店她遠在了青州。
那裏是她的老家,資源人脈都不缺。
可惜水銀鏡的生意她已經和昌泰帝合夥了。
昌泰帝又是個隻收錢不出力的,什麽事都要爾雅操心。
不然爾雅一定會選擇與榮家人合作,榮家的人脈資源遍及全國。
跟他們合作特別省心,榮家還從來不坑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