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買地

字數:8528   加入書籤

A+A-


    爾雅說幹就幹,不等衛辭與衛嶽回來就跟鄰居家商定。
    以三千二百兩的價格把鄰居家的宅院買了下來。
    盛世房價漲得快,尤其是京中的房子,那是一年一個價。
    不過房子漲的再多有找房款在,投資買房也掙不了錢。
    衛家的房子其實也不算小,隻是不夠氣派。
    如今爾雅把旁邊鄰居的房子也買了下來,她打算好好規劃一下。
    把房子好好修繕下,什麽花園書房花廳衣帽間都搞起來。
    她還打算弄一個暖房出來,養點花種點菜,以後冬天也能吃上新鮮的青菜。
    如果條件允許她還能弄個浴池出來,以後冬天可以泡溫泉。
    還有涼亭,春天賞花,夏天賞雨,秋天賞雪,冬天賞雪,想想就風雅愜意。
    爾雅想的很多,興致一上來她立刻就跑到書房去畫設計圖。
    結果畫來畫去發現想要的東西太多,這麽一搞地方又不夠了。
    於是爾雅又將目光轉向衛家後麵的人家,要是他們也賣房子就好了。
    不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衛家後麵的那戶人家是大理寺右少卿,正四品的官職。
    人家在大理寺混的如魚得水,還盼著衛家賣房子他們好接手呢。
    等到下午衛辭下值,衛嶽也從外麵回來,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爾雅把買房子的事說了出來。
    衛嶽聽完很高興,說等他忙完了這陣他幫爾雅規劃布局。
    衛辭則說起這段時日刑部辦了不少案子,抄了不少官員的家。
    等案子完結,朝廷會把那些大臣的家私拿出來售賣。
    本來他還想著挑一個好的買了,他們直接搬家,現在母親買了鄰居的院子也行。
    爾雅聽到這個消息眼前一亮,她問衛辭:
    “那些官員的家私中有京郊的良田嗎?這些年娘一心想買點京郊的良田,奈何都買不到。”
    衛辭點頭:
    “有,娘你放心,等案子完結了我親自給你挑好的買。”
    爾雅聞言十分高興,她們家這些年吃的糧食蔬菜還有雞鴨魚肉大都是何琇瑩陪嫁的良田莊子上產的。
    爾雅一直不好意思,覺得她們一家都是靠兒媳婦的嫁妝養著。
    可奈何京郊的良田實在不好買,京城官員太多。
    在大街上扔塊磚頭都可能砸到個四品官,沒有關係沒有人脈上哪買良田去。
    要不上次爾雅也不會連林田都買,如今衛辭升了刑部侍郎。
    這個官職也算得天獨厚,能近水樓台幹嘛不用呢。
    衛辭也沒讓爾雅失望,刑部的案子一完結他就親自挑了距離城中不算遠的二百畝良田買了下來。
    田地一買下來爾雅就極為興奮,眼下鑒雲閣的生意已經走上正軌,不需要常常過去看著。
    爾雅索性連改建宅子的事都放了下來,拉著衛嶽去京郊查看新買的良田。
    衛辭挑的田地十分不錯,聽說這塊地以前是溫閣老的。
    如今他倒台了家產全部充公,又被官府拿出來售賣。
    衛辭直接截胡,在官府放出來前低價買下。
    其實還有更好的,但被刑部尚書江正卿先買走了。
    衛辭買的這兩百畝田地附近沒建農莊,爾雅覺得可惜。
    沒有農莊怎麽養雞鴨魚鵝呢,於是她在附近的村莊又買了塊地準備建農莊。
    以後在農莊附近再挖一片池塘,不僅能養魚養鴨養鵝,還能種藕。
    還有竹子也要種起來,等春天就有筍吃了。
    爾雅想的很好,等農莊建好以後天熱了她就搬過來住。
    衛辭聽到爾雅說要建農莊的事也很讚同,他說這塊地離皇上在京郊的行宮不遠。
    京城一到盛暑天熱的人受不住,所以皇上一到夏季喜歡到行宮去住。
    他以前官位低不用時時伴君也就罷了,如今他官位高了。
    以後皇上到行宮避暑若是召見他的話,他這跑來跑去也麻煩。
    若是爾雅在郊外的農莊建好了,他夏季也能去住。
    衛辭這麽一說,爾雅便計劃這京郊的農莊要設計的更精致些。
    以後她們一家說不定每年都要過去住幾個月的。
    規劃著在京郊建農莊時,爾雅偶爾也會去看看自己的“學區房”。
    這套學區房還是她在京郊買的第一塊地,如今建了各種大小不一的院子。
    托皇家學院的福一點都不愁租,且周邊設施配套齊全。
    自從皇家學院建起來後,各大商戶以及周邊農戶小攤販聞風而來。
    還有人跟爾雅一樣,買了周圍的地建房子租售。
    如今曾經十分荒涼的郊區,因為皇家書院的設立已經變得十分繁華了。
    爾雅抽出空過來逛逛,這片“學區房”什麽都好,就是租戶流動頻繁。
    每年都有學生畢業退租,前兩天又有兩家人退租。
    不過有人退就有人來租,左右她也不缺租戶。
    爾雅在附近小攤上逛了會,買了幾個新鮮的小玩具,打算帶回去哄平平安安玩。
    轉頭卻在集市上遇到了熟人,此人正是當年她在青州結識的謝書蘅。
    爾雅當初故意與她結識,也是因為她的公公受聘成為了皇家書院的夫子。
    那時爾雅先跟謝書蘅交好,以後有了孫子說不定能走她的關係進皇家書院讀書。
    如今一轉眼她已經真的有孫子了,就是不知謝書蘅怎麽會出現在此?
    她的夫君小封大人不是徽州任縣令嗎?難不成調回京城了?
    爾雅滿心疑惑,但麵上卻是揚起笑意,一臉驚喜的迎上前跟謝書蘅打招呼:
    “謝夫人,真是好巧啊,居然能在這見到你,你什麽時候來京的?”
    謝書蘅也沒想到今日竟能在這遇到昔日曾幫過她一把的宋夫人。
    當初兩人初相識她正身處落魄,宋夫人對她沒有絲毫嫌棄。
    反而十分欣賞她,還讀過她在閨中所作的詩,後來是無條件幫了她一次。
    謝書蘅並不是不知感恩的人,這些她一直記在心中,想著有一日能還上這份人情。
    隻是後來沒過多久,公公受聘到皇家書院教書,走了關係把丈夫調入京中做官。
    她也就隨丈夫回到了京中,本以為沒機會再見到宋夫人。
    誰曾想會突然在此處重逢,謝書蘅頓時又驚又喜:
    “宋夫人,真的是你,我來京有兩年了,倒是你何時來的京城,我竟不知。”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有他鄉遇故知,爾雅雖與謝書蘅僅一麵之緣。
    但謝書蘅對她一直十分感激,更因為爾雅對她詩詞的讚賞,引她為知己。
    如今能在這裏遇到爾雅,謝書蘅自然是萬分高興的。
    爾雅告訴謝書蘅她兒子如今已經升為刑部侍郎,她跟著兒子來京居住。
    謝書蘅是後宅女子,加之這段時日日夜照顧丈夫,消息並不精通。
    聽到爾雅的兒子升官了,當即為她高興。
    兩人找了個茶樓,在雅間敘舊。
    謝書蘅對爾雅很有好感,所以對她也沒什麽隱瞞,向她說起這兩年的經曆。
    當年爾雅向她引薦了沈夫人後,她倒也抓住機會跟沈夫人搭上了話。
    為了讓丈夫在官場上更進一步,她與丈夫幾乎散盡家財給楊知府送了厚禮。
    誰知那楊知府竟是個隻收禮不辦事的。
    禮他收了,丈夫的官職卻是動也沒動一下。
    後來丈夫不忿此事,卻又拿楊知府無可奈何,竟生生氣病了。
    好在沒過多久,公公受聘皇家書院任教授的消息傳來。
    聽說了他們夫妻的事,公公四處奔走,將丈夫調進了京中任職。
    如今謝書蘅的丈夫小封大人在順天府任正六品大興知縣。
    雖說依舊是知縣,在京中的知縣和地方的知青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首先級別就高一級,更不要說京官本就天然高地方官半級。
    加上小封大人來京後,有親爹的照應,也算混的如魚得水。
    如今封大人在皇家書院授課,這裏王孫貴族的孩子不要太多。
    誰能不給他這個老師點麵子,看在封大人的麵子上,也不會有人再為難小封大人。
    尤其是溫首輔倒台後,封家的日子就更好過了。
    謝書蘅也終於揚眉吐氣,過了幾天順暢日子。
    隻是前段時日地龍翻身,她公婆受了點驚嚇,所以她這個做兒媳婦的前來此處照應。
    卻沒想到竟會在此遇到了爾雅,說起此事謝書蘅就高興。
    激動之下她抓住爾雅的手,興奮道:
    “宋姐姐,咱們真是有緣分,竟然還能在京中再聚。”
    爾雅笑著點頭,再過幾年平平安安也要上學了。
    謝書蘅這個關係她可要維護好,不然想讀皇家書院都找不到門路。
    爾雅也向謝書蘅說起這兩年她的經曆,得知她當祖母了,謝書蘅笑著向他道喜。
    兩人閑聊間,爾雅得知謝書蘅的公公封大人對目前的住處不滿意。
    封大人如今在皇家書院教書,自然要住在這附近才方便。
    可因為皇家書院的建立,如今這附近的地皮房子都貴的很。
    封家前幾年遭受重創,如今自然是拿不出多少錢在此買房子的。
    因此封大人老兩口一直在此租房居住,但對目前租的房子封大人一直不是很滿意。
    謝書蘅此次來伺候公婆,也是要為兩位老人重新租戶寬敞的院子。
    但看了好幾處謝書蘅都不是很滿意,爾雅聽完謝書蘅發愁的事頓時心中一動。
    她在此地就有宅院出租,反正她也想跟封家拉關係。
    何不低價租一套宅院給封大人兩口子,也讓謝書蘅更念自己的情。
    以後平平安安上學也更好開口求封家出力。
    想到此爾雅當即對謝書蘅道:
    “你這有什麽好愁的,可是巧了,我在此地就有幾套宅院在出租。
    若是封大人不嫌棄,你們盡可去挑一套來住。”
    爾雅此話一出謝書蘅十分意外,之前她對衛家也做過了解。
    不是說衛家出身農家嗎,怎麽在這裏還有宅院出租。
    京中多少有人脈的大官都在此地弄不到房子呢。
    謝書蘅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開口詢問爾雅:
    “宋姐姐,你在此地怎麽會有房子出租?”
    爾雅也沒什麽好瞞著謝書蘅的:
    “這事說起來也是走運,當初皇家書院還沒開始籌建,我就在這附近買了塊林田。
    原是想著改造成良田種些糧食,不曾想沒過幾天就聽說此處要建書院。
    我就把林田收拾收拾,建了幾套宅院,走,我帶你去看看。
    你要是有喜歡的就挑一套給封大人住,可千萬別跟我客氣。”
    謝書蘅哪好意思再占爾雅的便宜,當即便推拒起來。
    爾雅一臉不高興:
    “左右這邊的房子我也是要出租的,給誰住不是住,你跟我還客氣什麽。”
    說完她就拉著謝書蘅去看房子,爾雅的房子距離此地很近,幾步路就到了。
    爾雅當初在此地建房子時就已經知道以後在此處租房子的人都是朝中有權有勢的大臣。
    所以在建房子之初不僅用的都是考究的材料。
    同時還特別注重環境布置,主打一個雅致清幽。
    爾雅帶著謝書蘅來到一間空下來的宅院。
    這套小四合院青瓦覆頂,黛牆圍合,宛如一方靜謐的璞玉,藏於胡同深處。
    推開朱漆木門,迎麵是一座磚雕影壁。
    精致的祥雲紋與纏枝蓮映襯的整套宅院更加雅致,也將院外喧囂悄然隔絕。
    繞過影壁是天井中央,老槐樹枝椏橫斜。
    細碎的陽光透過密葉灑落,在青磚地麵上織就浮動的金斑。
    東廂窗前,一架紫藤垂落,串串花穗隨風輕晃。
    偶有花瓣墜入石臼形的魚缸,驚起錦鯉擺尾。
    西屋簷下懸著竹簾,竹影搖曳間,隱約可見屋內博古架上青瓷瓶中插著幾枝粉花。
    南牆根下,幾盆蘭草靜立,葉片修長如劍,沾著清晨未散的露珠,與階前青苔相映成趣。
    廊下還有一石桌,忽有麻雀落於其上,嘰嘰喳喳幾聲,又撲棱棱飛向遠處。
    隻餘滿院寂靜,唯有風過簷角銅鈴,叮咚聲似從時光深處傳來。
    爾雅引著謝書蘅將院子看了一遍,謝書蘅沒想到這套院子居然這麽漂亮。
    無論是環境還是空間大小,亦或地理位置都讓她滿意的不得了。
    她公公是個文人,文人對於居住的地方最看重的不就是一個“雅”字嗎。
    這套小院鬧中取靜,再雅致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