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回京

字數:5354   加入書籤

A+A-


    正在碼頭等候的衛辭聽見兩聲“爹爹”脆亮呼喚,快步穿過碼頭攢動的人群。
    他身著石青色盤領袍,腰間玉帶束得周正。
    有些淩厲的眼神,在看見船舷邊兩個小少年的身影時,眼尾霎時軟了下來。
    平平安安迫不及待從船上下來往衛辭身邊走。
    平平從船上下來後,還不忘把手裏的牛皮小本子往身後藏。
    安安卻一臉高興的跟衛辭說著這一路的收獲:
    “爹,我們帶了揚州的菊籽回來,祖母說能種出金紅色的花。”
    衛辭剛要開口回應兩個孩子,身後傳來妻子何琇瑩的輕喚:
    “平平,安安!”
    兩個孩子這才注意母親也來了,何琇瑩身穿月白繡折枝玉蘭花的褙子,鬢邊簪著顆圓潤的珍珠。
    見兒子們下船,她連忙走過來張開手臂,把兩人都一把摟進懷裏。
    “娘的兒,可算回來了。”
    她聲音發顫,摸了摸平平的頭發,又捏捏安安略瘦了些的臉頰。
    眼眶中含著淚意問道,
    “路上沒鬧你們祖父祖母吧?瞧這小臉,黑了也瘦了。”
    “沒鬧!”
    安安率先從何琇瑩懷裏掙脫出來,一臉乖巧的回答,
    “我還幫祖父看船呢!老梢公教我識風向,說將來能當舵手!”
    平平也從何琇瑩懷裏掙出來,把藏在身後的小本子遞過去:
    “娘你看,我記了一路的遊記,山東的筆鋪有紫毫,梁溪評彈唱白蛇傳,臨清的磚比城牆還硬......”
    “都知道了,我的小秀才。”
    何琇瑩接過本子,看著上麵工整的字跡,一時眼眶更熱了。
    這時衛嶽扶著爾雅下了船,衛辭上前幫忙攙扶著他們下船,嘴上還念叨著:
    “爹,娘,你們這一路暈船了沒?家裏外婆外公身體如何?
    舅舅舅母過的怎麽樣?還有那個我還沒見過麵的小表弟,書讀的怎麽樣?”
    聽到衛辭的一連串問題,衛嶽一時都不知道先從哪回答。
    他伸手拍了拍衛辭的肩膀,目光掃過他的臉,沉聲道:
    “我們都好,你外婆外公,舅舅舅母身體也都好。
    倒是你,怎麽瞧著比去年清減了。”
    衛辭笑笑:
    “今年有些苦夏。”
    爾雅瞅著一旁的何琇瑩看著兩個孩子眼眶通紅,也忍不住輕聲勸她:
    “孩子們都好好的,你倒先紅了眼,快擦擦眼淚,別哭了。”
    何琇瑩連忙擦了擦淚:
    “娘說的是,我不哭了,馬車就在那邊,鋪了厚棉墊,咱們先回家。
    廚房燉了人參烏雞湯,還給孩子們做了桂花糕,是按娘您教的方子做的。”
    說話間,接船的差役已把行李搬上馬車。
    衛辭看行李中還有兩匹馬十分納悶:
    “怎麽還帶了兩匹馬回來?”
    平平得意的挑起眉頭:
    “爹,那可是千裏馬,是榮爺爺送我們的。”
    衛辭聽到這話忍不住有點想歪,千裏馬可價值千金,榮家怎麽突然送這麽重的禮?
    他入閣後,地方官員送些禮恭賀倒也無妨。
    但不能太過貴重,像千裏馬這樣的,明顯有些超標了。
    知子莫若母,看到衛辭的神情爾雅一下就猜到了他的所思所想,立刻道:
    “放心吧,不是白送的,我拿那對穀紋玉璧回禮了。”
    衛辭這才放下心,對爾雅道:
    “讓娘親破費了。”
    說完衛辭扶著衛嶽和爾雅上了頭一輛車。
    何琇瑩則帶著兩個孩子坐了另一輛。
    車廂裏鋪著駝色毯子,安安剛坐下就掀開簾子往外看。
    見碼頭的船漸漸遠了,又小聲問:
    “娘,以後咱們什麽時候還能坐船出去玩啊?”
    何琇瑩把他摟進懷裏:
    “等你爹可以請探親假時,咱們一家去江南,還坐這船,好不好?”
    安安聽到這話又開心起來。
    馬車駛過通州渡口,漸漸駛入京城地界。
    街景從田埂變成了青石板路,路邊的鋪子掛起了幌子。
    賣糖畫的小販吹著銅哨,京腔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馬車很快到了衛家門口,朱漆大門敞開著,門房領著下人們候在階前。
    見馬車停下,連忙上前問候,幫忙搬行李。
    衛辭先扶衛嶽和爾雅下車,何琇瑩則牽著兩個孩子。
    剛走到院裏,就有丫鬟捧著熱茶迎上來:
    “老太爺,老夫人,你們先喝口熱茶歇歇。”
    進了正廳衛嶽剛坐下,就對衛辭道:
    “這次院試,徽州學政特意送來書信,說平平安安功底紮實,不比你當年差。”
    衛辭笑著點頭:
    “兒子在京裏也聽說了,前些日子兒子可以天天聽同僚賀喜呢。”
    他又轉向兩個孩子,
    “平平是小三元,安安是廩生,都該賞。說吧,你們想要什麽?”
    平平立刻舉手:
    “我要學騎射,爹你要給我請最好的騎射師傅。”
    以前衛辭和爾雅都覺得平平安安年紀還小,沒怎麽讓他們騎馬。
    這次回鄉平平安安在榮家的馬場玩的痛快,回來也不想放棄。
    安安跟著點頭:
    “我也是,我還想學打馬球呢。”
    衛辭聞言挑了挑眉,看了眼身旁的母親。
    見爾雅臉上帶著笑意,便轉向兩個孩子道:
    “騎射可不是鬧著玩的,得吃得了苦。
    晨起練馬,不論寒暑都得堅持,你們能做到?”
    平平梗著脖子道:
    “能!練騎射能強身健體,我還想跟著師傅學箭術,做到‘文武兼修’!”
    安安也連忙保證:
    “我也能堅持!”
    爾雅看兩個孩子態度堅決,是真心喜歡,開始考慮建個跑馬場。
    何琇瑩也插話道:
    “我娘家就有好的騎射師傅,聽說以前還是禁軍教頭,教孩子很有一套。
    隻是打馬球,那得湊齊人,孩子們年紀小,別再磕著碰著。”
    衛辭沉吟片刻,才緩緩道:
    “騎射請師傅也是應該的,至於打馬球,”
    他看向安安,
    “等你們騎術練紮實了在說,現在可不許去城外的馬球場湊熱鬧。”
    城外的馬球場魚龍混雜,什麽人都有,衛辭不想讓平平安安去那種不穩定的場合。
    他與爾雅的想法不謀而合,也在想著建一個自家的馬場,別的不說,起碼安全。
    平平安安都乖乖點頭,平平詢問衛辭:
    “爹,那我們明日就能開始學嗎?”
    衛辭皺眉:
    “急什麽,剛回府,先歇兩日,把路上的乏氣緩過來。
    過幾天讓你娘把師傅請回家再學不遲。”
    說完他又看向衛嶽,
    “爹,您看這樣安排妥當嗎?”
    衛嶽點頭:
    “男孩子學點騎射也好,強身健體,也能磨磨性子。
    隻是別耽誤了讀書,每日晨讀、練字的功課,一樣都不能少。”
    “孫兒記下了!”
    平平和安安齊聲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