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推行1
字數:4465 加入書籤
消息傳回京城,衛辭正在燈下修改丈量田畝的細則。
進喜說起這事時,語氣裏帶著幾分興奮
“大人,如今誰再敢罵您,百姓第一個不答應!”
衛辭放下筆,望向窗外。
“這不是為了我。”
衛辭輕聲道,
“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日子。”
而那些躲在深宅大院裏的世家,聽聞大興縣的事。
再想著街頭巷尾百姓對衛辭的擁護,氣的摔杯砸盞。
輿論戰贏得勝利後,衛辭也沒停止腳步,他在朝堂上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勢力。
衛辭深知,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隻有所有人一起動起來,朝堂上下一心,才能讓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還要歸功於先帝喜歡實幹型人才,所以如今能立於朝堂上的酒囊飯袋不多。
眼下朝中對於衛辭想要推行稅製改革一事,大臣們無非分三類。
一是衛辭這些年發展的黨羽,他們對於衛辭要推行的新政,自是鼎力支持的。
二則是畏懼衛辭的勢力保持中立的,對於這類人衛辭能發展發展,發展不了就威脅了逼他們站隊自己。
三就是稅製改革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跳腳大罵的一些人了。
對於這類人衛辭也不客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京城小報》上指名道姓寫他們的家族及他們本人拚命反對稅製改革。
就是因為他們的反對,稅製改革一直進行不下去。
這個消息一出,百姓們瞬間怒了。
他們繳人丁稅早就繳的不耐煩了,如今朝中終於出了個好官要取消人丁稅。
這些貪官汙吏竟然不同意,真是太壞了!
之前他們怎麽煽動百姓罵衛辭,如今衛辭就怎麽煽動百姓罵他們。
罵這些人罵的比秦檜還可惡,還該死!
涉及自身的利益,百姓們罵起來自然咬牙切齒,真心實意,都不用衛辭給錢收買。
都是當官的,誰的名聲也經不起這樣敗壞。
為了不再被罵,朝堂上的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甭管心裏怎麽想,嘴上都是鼎力支持新政。
很快支持稅製改革這件事就成了政治正確。
你鼎力支持才是好官,否則就是跟秦檜一樣讓百姓唾棄唾罵的官員。
朝堂上再無人反對後,下一步就是選地區進行試點。
稅製改革不能說改就改,要先選一個地方先行實驗。
確保這項稅製真的能減輕百姓壓力的同時,也不會讓國庫少收大量稅銀。
衛辭深知試點的重要性,隻有試點成功了,稅製改革才能全麵推行,否則,隻能半途夭折。
試點的時候,也是也是那些反對的世家最後的動手時候。
所以試點的選擇便尤為重要,這件事,衛辭別人都信不過。
這些年他在地方任上雖然也培養了很多人手。
但衛辭不敢保證,這些人能經受住世家的威逼利誘。
能讓他放心信任的隻有一人,那就是跟他有幾十年兄弟情義,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的程佑安。
早在幾年前,衛辭就已經把程佑安調去了常州府做通判。
為了不被人抓把柄,那次他都沒有陪平平安安回鄉參加童試。
去年,他又剛剛將程佑安升任常州府正五品同知。
有程佑安在常州,衛辭相信他一定會親力親為把新政完美推行下去。
另外,常州府知府又是衛辭的人,有程佑安監督,他想背叛都不敢。
等新政成功後,衛辭也剛好給程佑安再記一功,順理成章給他升職。
五品同知的位置,在衛辭看來還是有些太低了。
衛辭把新政的試點地區放在了常州府,然後一紙書信快馬加鞭送去了常州。
……
江南的夏季總是裹著潮濕的熱意,程佑安站在常州府衙的回廊下。
手裏捏著剛算好的稅冊,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廊外的雨淅淅瀝瀝,打在青石板上濺起細碎的水花。
倒像是在為他此刻的心情伴奏,既有推行新政的審慎,又藏著幾分不負所托的篤定。
“大人,各縣的丈量結果都匯總齊了。”
主簿抱著厚厚的賬冊進來,額角還帶著薄汗,
“吳江那邊報上來的田畝數,比去年造冊時多出三成,都是從前被豪族隱瞞的私田。”
程佑安接過賬冊,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數字。
這些數字背後,是他帶著衙役們挨村挨戶丈量土地的日夜。
是頂住地方士紳明裏暗裏的刁難,更是衛辭在京城給他撐著的那片天。
衛辭給他書信寫的很是鄭重江南是魚米之鄉,也是藏汙納垢之地。
你要做的,不是和稀泥,是把土地攤開了、亮透了。
讓每一寸田都承擔該有的稅,讓每一個窮苦百姓都卸下不該有的擔子。
他跟衛辭是多年的好兄弟,程佑安深知,衛辭把此事交給自己,說明他最信任的就算是自己,他絕不能讓衛辭失望。
他翻開稅冊最後一頁,那裏記著新政推行後的首月稅收。
比去年同期的人丁稅加田賦總和,竟多出了兩千兩。
更重要的是,底下附了各縣呈報的“無稅戶”名單,密密麻麻寫滿了貧苦農戶的名字。
這些人從前為了逃人丁稅,要麽讓孩子隱姓埋名,要麽背井離鄉。
如今終於能堂堂正正地在戶籍上寫下家人的名字。
“把這份賬冊快馬送進京,給衛大人親啟。”
程佑安合上賬冊,語氣裏帶著釋然,
“另外,讓各縣貼出告示,凡隱瞞田畝者三日之內自首可免罰,逾期者抄沒田產,嚴懲不貸。”
主簿領命而去,程佑安這才鬆了口氣。
這些日子,他已經把江南的世家豪族,地方鄉紳能得罪的全得罪了。
那些士紳們,一開始還想用重金賄賂他。
後來見軟的不行又來硬的,夜裏往他住處扔石頭。
到處散播謠言說他“收了衛辭的銀子,要刮江南的地皮”。
程佑安隻當沒聽見,該丈量的土地一寸不少,該收的稅一分不鬆。
為了殺雞儆猴,還抓了兩個抗稅最凶的秀才,直接革了功名,枷號示眾三日。
最激烈的時候,他甚至想過哪怕先斬後奏砍幾個人頭,他也要成功把新政推行下去。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