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劉表治荊與荊州風雲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劉表聽後,讚歎道:“子柔蒯良)的話,如同雍季的高論;異度蒯越)的計策,恰似臼犯的謀略。”於是,他讓蒯越派人誘騙宗賊。這一招果然奏效,來了五十五個宗賊首領,劉表毫不留情,將他們全部斬殺,收編了他們的部眾,有些還直接編入自己的軍隊。隻有江夏的張虎、陳生率領眾人占據襄陽,負隅頑抗。劉表便派蒯越和龐季單槍匹馬前往襄陽勸降。蒯越和龐季憑借著智慧和勇氣,成功說服張虎、陳生,江南地區終於平定。
袁術在南陽時,與孫堅聯合,企圖奪取劉表的荊州,派孫堅攻打劉表。在激烈的戰鬥中,孫堅不幸被流矢射中,當場身亡,孫堅的軍隊也隨之潰敗。袁術失去了孫堅這員大將,實力大減,再也無力戰勝劉表。
後來,李傕、郭汜控製了長安,他們想拉攏劉表作為外援,便任命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並授予假節的權力。天子遷都許昌後,劉表雖然也派使者向朝廷進貢,但在私下裏,他卻與袁紹暗中勾結。治中鄧羲認為劉表此舉不妥,勸諫他說:“將軍此舉可能會引起朝廷的不滿,還望您三思。”劉表卻不以為然,回答道:“我對內沒有荒廢向朝廷進貢的職責,對外也沒有背叛盟友,這是天下通行的大義,你為何要感到奇怪呢?”鄧羲見劉表不聽勸告,便以生病為由辭官隱退,直到劉表去世,他都沒有再出仕。
張濟率領軍隊進入荊州境內,攻打穰城。在戰鬥中,張濟被流矢射中,不治身亡。荊州的官員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前來祝賀。劉表卻一臉嚴肅地說:“張濟是因為走投無路才來到這裏,我們作為主人,沒能以禮相待,還與他交戰,這並非我的本意。我隻接受吊唁,不接受祝賀。”他還派人收納了張濟的部眾。那些士兵們聽聞劉表如此寬厚,都十分高興,於是心甘情願地服從劉表的指揮。
然而,長沙太守張羨卻背叛了劉表。張羨是南陽人,之前擔任零陵、桂陽長時,很得江、湘一帶百姓的民心,但他性格倔強,不太順從劉表。劉表平時不太看得起他,對他也沒有太多禮遇。張羨因此心懷怨恨,最終起兵反叛。劉表得知後,派兵圍攻長沙,可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後來,張羨因病去世,長沙人擁立他的兒子張懌。劉表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攻破張懌,成功吞並了長沙。此後,他又向南收複了零陵、桂陽,向北占據了漢川。至此,劉表的勢力範圍擴展到數千裏,擁有十幾萬軍隊,成為了荊州地區的霸主。
在治理荊州的過程中,劉表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州界的賊寇被肅清後,他設立學官,廣泛招攬儒士,讓綦毋闓、宋忠等人撰寫五經章句,後人稱之為“後定”。在劉表的治理下,荊州在亂世中一度保持著相對的穩定,成為了許多人避難的樂土。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雙方劍拔弩張,局勢一觸即發。袁紹深知這場戰爭的勝負關乎自己的生死存亡,於是派人向劉表求助,希望他能出兵相助。劉表答應了袁紹,卻並未真正派出一兵一卒,同時也沒有去援助曹操。他心裏打著自己的算盤,想要在江漢之間擁兵自保,坐觀天下局勢的變化。
從事中郎韓嵩和別駕劉先見劉表如此猶豫不決,心急如焚,趕忙勸諫道:“如今天下豪傑紛爭不斷,曹、袁兩雄對峙,將軍您手握重兵,已然成為決定天下走向的關鍵人物。如果將軍想要成就一番大業,現在正是乘他們兩敗俱傷的好時機;如果不想有所作為,也必須選擇一方來依附。可如今將軍擁兵十萬,卻隻是安坐觀望。您既不幫助賢能的一方,又無法在雙方之間促成和解,這樣下去,兩邊的怨恨都會集中到您身上,到時候將軍可就無法保持中立了。曹操英明睿智,天下的賢才俊士都紛紛歸附於他,依目前的形勢來看,他必定能擊敗袁紹。等曹操獲勝後,揮師南下進攻江漢,恐怕將軍難以抵擋。所以為將軍考慮,不如帶領荊州歸附曹操,曹操必定會感激將軍的恩德。這樣將軍不僅能長享富貴,還能福澤後世,這才是萬全之策啊。”
劉表的大將蒯越也讚同韓嵩和劉先的看法,在一旁勸說劉表。劉表聽了眾人的話,心中更加糾結,拿不定主意。最後,他決定派韓嵩前往曹操那裏,探探虛實。
韓嵩臨行前,對劉表說道:“明達之人能審時度勢,次一等的人能堅守氣節。我韓嵩願做個堅守氣節的人。既然已侍奉將軍,君臣名分已定,我自當以死效命。依我看,曹操英明非凡,定能成就大業。如果將軍能順應天子,歸附曹操,荊州必定能享百世之利。若您主意已定,派我前去,我萬死不辭。但倘若您還沒拿定主意,而我到了京師,天子封我官職,那我就成了天子的臣子,雖然曾是將軍的舊部,但從那時起,我便要遵從天子的命令,就不能再隻為將軍效死了。還望將軍慎重考慮,不要讓我陷入兩難的境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表沒有把韓嵩的話放在心上,堅持派他前往。韓嵩到了曹操那裏後,親眼見識到了曹操的威嚴與賢德。回到荊州後,他極力向劉表陳述曹操的種種優點,還勸說劉表把兒子送到曹操那裏做人質,以示誠意。
劉表聽了韓嵩的話,懷疑他已經被曹操收買,背叛了自己,頓時大怒,想要殺掉韓嵩。他拷問跟隨韓嵩一同去的人,想找出韓嵩背叛的證據。好在眾人都證明韓嵩並無二心,劉表這才暫時打消了殺他的念頭。據《傅子》記載,韓嵩回來後如實向劉表講述在曹操處的所見所聞,盛讚朝廷和曹操的恩德。劉表認定他心懷二意,於是召集數百名下屬,陳兵相見,準備斬殺韓嵩。劉表憤怒地指責韓嵩:“韓嵩,你竟敢懷有二心!”眾人都嚇得不行,紛紛示意韓嵩趕緊謝罪。韓嵩卻鎮定自若,說道:“是將軍辜負了我,我從未辜負將軍!”接著,他把之前對劉表說的話又複述了一遍。劉表怒火中燒,他的妻子蔡氏趕忙勸諫:“韓嵩是荊州有名望的人,而且他說的都是實話,實在沒有理由殺他。”劉表這才罷手,將韓嵩囚禁起來。)
劉表表麵上看起來溫文爾雅,一副儒雅的樣子,可內心卻多疑猜忌,這件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後來,劉備在四處碰壁之後,前來投奔劉表。劉表念及劉備的名聲,對他厚禮相待,好酒好菜招待,還撥給他兵馬,讓他屯駐在新野。但劉表卻沒有真正重用劉備,沒有聽取他的謀略和建議。
《漢晉春秋》記載,曹操征討柳城時,劉備敏銳地察覺到許昌空虛,趕忙勸說劉表趁機襲擊許昌。劉表卻猶豫不決,最終沒有采納劉備的建議。曹操得勝歸來後,劉表懊悔不已,對劉備說:“當初沒聽你的話,錯失了這麽好的機會。”劉備安慰他說:“當今天下分裂,戰火不斷,機會總是有的。如果以後能把握好時機,這次的失誤也不算什麽。”)
建安十三年,曹操親率大軍征討劉表。大軍還未抵達荊州,劉表卻突然一病不起,最終在憂慮中病逝。
劉表在世時,他和妻子都偏愛小兒子劉琮,一心想讓劉琮繼承家業。蔡瑁、張允等人也支持劉琮,他們結成黨羽,在一旁推波助瀾。為了給劉琮掃清障礙,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劉表的長子劉琦外派為江夏太守。就這樣,劉琮在眾人的擁護下,成為了劉表的繼承人。從那以後,劉琦和劉琮之間便有了深深的隔閡,兄弟二人漸漸走向對立。
據《典略》記載,劉表病重時,劉琦心急如焚,趕忙回來看望父親。劉琦向來孝順,他的一片孝心卻被蔡瑁、張允看在眼裏,他們擔心劉琦見到劉表後,父子之間的感情會讓劉表改變主意,重新考慮繼承人的問題。於是,他們對劉琦說:“將軍派您鎮守江夏,那是國家東邊的重要屏障,責任重大。現在您放下江夏的事務回來,肯定會惹將軍生氣,讓他的病情加重,這可不是孝順的做法。”說完,他們便把劉琦攔在門外,不讓他進去。劉琦無奈,隻能流著淚離開。)
曹操大軍壓境,荊州危在旦夕。蒯越、韓嵩以及東曹掾傅巽等人聚在一起,商議對策。他們一致認為,投降曹操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紛紛勸說劉琮歸附曹操。劉琮卻有些不甘心,他說道:“如今我們占據著整個荊州,守護著先君的基業,坐觀天下局勢,難道不可以嗎?”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