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曹爽傳
字數:2463 加入書籤
曹爽,字昭伯,年少時便因身為宗室子弟,為人謹慎持重,備受明帝曹叡的喜愛。彼時,曹叡尚在東宮為太子,與曹爽相處甚密,對他關懷備至。等到明帝即位,曹爽仕途順遂,先是被任命為散騎侍郎,憑借自身的能力與宗室身份,一路遷升,先後擔任城門校尉、散騎常侍,後又轉任武衛將軍,所受的恩寵與待遇遠超常人。
明帝病重之時,將曹爽喚至臥榻前,委以重任,任命他為大將軍,賜予假節鉞的權力,令其都督中外諸軍事,並兼管尚書事。曹爽與太尉司馬懿一同接受遺詔,肩負起輔佐年幼少主的重任。明帝駕崩後,齊王曹芳即位,曹爽的權勢進一步提升,被加任侍中,改封為武安侯,食邑多達一萬二千戶,還被賜予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的特殊禮遇。這些特權使得曹爽在朝堂上地位尊崇,無人能及。
在丁謐的謀劃下,曹爽向天子進言,奏請下詔將司馬懿轉任為太傅。表麵上,這是用尊崇的名號抬高司馬懿的地位;實際上,他們企圖讓尚書奏事時,先經過曹爽,以便曹爽掌控事務的輕重緩急,進而獨攬大權。《魏書》記載:曹爽讓弟弟曹羲上表說:“臣已故的父親曹真,侍奉過三代君主,在朝中擔任要職,外出則為上將。先帝因臣是宗室後裔,對臣獎掖提拔,讓臣掌管禁軍。然而,臣往前沒有積累忠誠恪守的功績,往後也缺乏像羔羊般奉公守法的氣節。先帝病重時,臣雖奔波侍奉,為其嚐藥治病,卻未能讓先帝的病情有所好轉,實在慚愧。如今,臣與太尉司馬懿一同接受遺詔,心中既慚愧又惶恐,不知如何是好。臣聽聞虞舜選拔賢才,以稷、契為先;成湯褒獎功臣,以伊尹、呂尚為首。審慎選拔、廣泛舉薦人才,使優劣各得其所,這確實是輔佐君主、治理百姓的重要原則,也是記錄功勳、酬報功臣的典範,自古以來從未缺失。如今臣才疏學淺,卻位居朝臣之首,自覺越次,心中愧疚不安。因此,臣鬥膽竭盡愚誠,陳述實情。天下通行的道理有三條,即品德、爵位、年齡。司馬懿原本就憑借高尚的品德和公正的處事方式,身居高位,其名聲足以鎮服眾人,道義足以表率臣下,此為其一。他胸懷大略,文韜武略兼備,屢立征伐戰功,遠近之人皆對其歸功,此為其二。他征戰歸來,親受先帝遺詔,輔佐皇室,朝廷內外都對他寄予厚望,此為其三。再加上他年高德劭,能夠治理國家,熟悉朝政;論品德,他超過吉甫、樊仲;論功績,他勝過方叔、召虎。這諸多優點,司馬懿都兼而有之。臣空有虛名卻位居其右,天下人恐怕會認為臣因宗室身份而得到偏袒,隻知進身而不知退讓。陛下聰慧英明,若能明察臣的這番話,臣認為應當任命司馬懿為太傅、大司馬。這樣一來,對上能彰顯陛下進賢的英明,對中能凸顯司馬懿的文武才能,對下也能讓臣免受他人的指責。”於是,明帝讓中書監劉放、令孫資起草詔書說:“昔日吳漢輔佐光武帝,有平定四方的大功,被任命為大司馬,其聲名至今為人稱道。太尉司馬懿為人正直,功蓋天下,先帝此前多次想給他更換職位,卻因種種原因未能長久施行,所以一直拖延。如今大將軍舉薦太尉為大司馬,既符合先帝的本意,又體現了推讓賢能、崇尚功勳的美德,是為了彰顯賢良、區分等級、順應長幼秩序。即便如周公旦、召公奭尊崇薑太公呂望那樣,也不過如此!朕對此非常讚賞。朕想到先帝深知君子樂天知命,些許疑慮不足為懼,但又顧慮到柏人、彭亡這類讖語,所以才猶豫不決,未能如願。這也充分體現了先帝敬重大臣、恩愛深厚的心意。昔日周成王設立太保、太傅等官職,近代漢顯宗任命鄧禹為太傅,都是為了優待尊崇賢能之士,必有其深意。現任命太尉司馬懿為太傅。”)
曹爽得勢後,他的弟弟曹羲被任命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兼侍講。其餘諸弟也都憑借列侯的身份在皇帝身邊侍從,能夠自由出入宮廷。曹家兄弟權勢顯赫,恩寵無人能及。
南陽的何晏、鄧颺、李勝,沛國的丁謐,東平的畢軌,這些人在當時都頗有名聲,一心追逐權勢。明帝在世時,認為他們為人浮華,不務實際,便對他們加以壓製貶黜。等到曹爽掌權,這些人又得到重用。鄧颺等人想讓曹爽在天下樹立威名,勸說他征伐蜀漢,曹爽聽信了他們的建議。司馬懿極力勸阻,卻未能阻止曹爽的行動。
正始五年,曹爽親率大軍西進長安,征調六七萬士兵,從駱穀進軍攻打蜀漢。當時,關中地區以及氐、羌等少數民族負責轉運軍糧,但由於路途遙遠、條件艱苦,牛馬騾驢累死無數,百姓和少數民族在道路上痛哭流涕。曹爽的軍隊進入駱穀數百裏後,發現蜀軍憑借山勢險阻,堅守不出,曹軍無法前進。曹爽的參軍楊偉見狀,向曹爽分析當前形勢,認為應當盡快撤軍,否則必將失敗。《世語》記載:楊偉,字世英,是馮翊人。明帝修建宮室時,楊偉進諫說:“如今修建宮室,砍伐百姓墓地上的鬆柏,毀壞碑獸石柱,這是對逝者的冒犯,會讓孝子傷心,不能成為後世的典範。” )鄧颺卻與楊偉在曹爽麵前爭論起來,楊偉憤怒地說:“鄧颺、李勝這樣做會敗壞國家大事,應當斬首!”曹爽聽後很不高興,但也沒有聽從楊偉的建議。《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對夏侯玄說:“春秋時期,對德行高尚、責任重大的人要求更嚴格。昔日武皇帝曹操兩次進入漢中,幾乎遭遇大敗,這你是知道的。如今興平一帶地勢極為險要,蜀軍早已占據有利地形。如果我軍前進無法與敵軍交戰,後退又被截斷退路,必然會全軍覆沒。到時候,誰來承擔這個責任!”夏侯玄聽後十分害怕,將這番話轉告給曹爽,曹爽這才決定撤軍。費禕率領蜀軍進兵占據三嶺,截斷曹爽的退路。曹爽的軍隊為了通過,在險地與蜀軍展開苦戰,曆經艱難才得以逃脫。此次出征,為轉運物資征用的牛馬幾乎死光,羌、胡等少數民族心生怨恨,而關右地區的人力、物力也因此消耗殆盡。)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