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武文世王公傳上)
字數:7102 加入書籤
曹操武皇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卞皇後生了四個兒子:曹丕文皇帝)、曹彰任城威王)、曹植陳思王)和曹熊蕭懷王)。劉夫人生了兩個兒子:曹昂豐湣王)和曹鑠相殤王)。環夫人生了三個兒子:曹衝鄧哀王)、曹據彭城王)和曹宇燕王)。杜夫人生了兩個兒子:曹林沛穆王)和曹袞中山恭王)。秦夫人生了兩個兒子:曹玹濟陽懷王)和曹峻陳留恭王)。尹夫人生了一個兒子:曹矩範陽閔王)。王昭儀生了一個兒子:曹幹趙王)。孫姬生了三個兒子:曹上臨邑殤公子)、曹彪楚王)和曹勤剛殤公子)。李姬生了三個兒子:曹乘穀城殤公子)、曹整郿戴公子)和曹京靈殤公子)。周姬生了一個兒子:曹均樊安公)。劉姬生了一個兒子:曹棘廣宗殤公子)。宋姬生了一個兒子:曹徽東平靈王)。趙姬生了一個兒子:曹茂樂陵王)。
曹昂,字子修。他成年後被舉薦為孝廉。曹操南征時,曹昂隨軍出征,卻被張繡殺害,沒有留下後代。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昂被追封為豐悼公。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操的孫子曹琬曹均的兒子)被過繼給曹昂,繼承了他的爵位,被封為中都公。同年,曹昂又被追封為長子公。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昂被追加封號為豐悼王。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昂的諡號被改為湣王。嘉平六年公元254年),曹琬繼承了曹昂的爵位,被封為豐王。正元、景元年間,曹昂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二千七百戶。曹琬去世後,被諡為恭王。他的兒子曹廉繼承了爵位。
曹鑠,早年去世。太和三年公元229年),他被追封諡號。青龍元年公元233年),曹鑠的兒子曹潛繼承了他的爵位,但當年就去世了。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曹鑠的孫子曹偃繼承了爵位,封地有二千五百戶。青龍四年公元236年),曹偃去世,沒有留下後代,封國被廢除。正元二年公元245年),曹茂的兒子曹竦被封為陽都鄉公,繼承了曹鑠的後代。
曹衝,字倉舒,自幼聰明伶俐,五六歲時就展現出成人的智慧。有一次,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頭象的重量,但群臣們都沒有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刻下船身吃水的深度,然後用其他物品代替象,稱出這些物品的重量,就可以知道象的重量了。”曹操聽了非常高興,立刻按照曹衝的方法去做了。當時軍務繁忙,刑法嚴厲。有一次,曹操的馬鞍被老鼠咬壞了,管馬鞍的庫吏非常害怕,準備主動承認錯誤,但仍然擔心免不了一死。曹衝對他說:“你先等三天,然後再去認罪。”曹衝故意用刀劃破自己的衣服,假裝很不高興。曹操問他怎麽了,曹衝說:“世俗都認為老鼠咬衣服是不吉利的,我的衣服被咬了,所以我很擔心。”曹操笑著說:“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不用放在心上。”不久,庫吏報告馬鞍被咬的事情,曹操笑著說:“連我兒子的衣服都被咬了,更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於是沒有追究庫吏的責任。曹衝就是這樣仁愛聰慧,他多次幫助那些本應受刑的人,使他們免於處罰,這樣的事情前後有幾十次。曹操多次在群臣麵前稱讚曹衝,甚至有傳位給他的意思。曹衝十三歲那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他生病去世,曹操非常悲痛,親自為他祈禱。曹衝死後,曹操非常傷心,曹丕安慰曹操,曹操說:“這真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們的幸運。”曹操為曹衝聘娶了甄氏的亡女與他合葬,贈給他騎都尉的印綬,讓宛侯曹據的兒子曹琮過繼給曹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琮被封為鄧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衝被追贈諡號為鄧哀侯,又追加封號為公。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琮的爵位被提升,改封為冠軍公。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琮又被改封為己氏公。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衝的封號被提升為鄧哀王。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琮因為私造禁物,被削去三百戶,降為都鄉侯。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琮又恢複為己氏公。正始七年公元246年),曹琮被改封為平陽公。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曹衝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一千九百戶。
彭城王曹據,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被封為範陽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為宛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為公。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他被封為章陵王,但當年又被改封為義陽王。文帝曹丕考慮到南方氣候潮濕,同時因為曹據的母親環太妃是彭城人,於是將他改封為彭城王。後來他又被改封為濟陰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文帝下詔說:“古代先王建立國家,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製定製度。漢高祖劉邦在秦朝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郡,到了光武帝劉秀時,因為天下人口減少,就合並了一些郡縣。如今的情況,還不如光武帝時期。因此,改封諸王,都為縣王。”於是,曹據被改封為定陶縣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朝廷再次改封諸王,這次都以郡為國,曹據又恢複了彭城王的封號。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據因私自派人到中尚方製作禁物,被削去二千戶。當時朝廷的璽書上說:“彭城王,有司上奏,你派司馬董和帶著珠玉來到京師中尚方,製作了許多禁物,與工官勾結,出入近署,奢侈無度,違反了製度。朕對此感到不安。你是皇室的近親,地位重要,應該時刻學習典籍,勤奮誦讀,保持恭敬謹慎的態度,遵循正道。如果你偶爾犯了小錯,或許是因為一時疏忽,沒有意識到這是錯誤。《書》上說:‘隻有聖人不思考才會變得狂妄,隻有狂妄的人思考才能成為聖人。’古人留下這樣的告誡,就是為了讓我們時刻保持警惕。你隻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那些會損害德行的事情,就能保持高尚的品德;保持心態的平和,就能讓心靈寧靜;謹慎行事,就能避免過錯。這三點,你都能做到。現在,朕命令有司寬恕你,削去二千戶,以彰顯賞罰分明的製度。從前,伏羲、周文王創作《易經》,提出了‘悔過自新’的道理,孔子也說過,犯了錯誤能夠改正就是君子。希望你改過自新,努力做到這些。”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據被恢複了之前被削去的封戶。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四千六百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燕王曹宇,字彭祖。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被封為都鄉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為魯陽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為公。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被封為下邳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為單父縣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為燕王。明帝曹睿小時候和曹宇一起生活,對他一直特別喜愛。等到曹睿即位後,對他的寵遇和賞賜也比其他諸王要高。青龍三年公元235年),曹宇被征召入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他又回到鄴城。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夏天,曹宇再次被征召到京都。當年冬天十二月,明帝病重,任命曹宇為大將軍,托付後事。曹宇接受了任命四天後,他堅決辭讓;明帝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於是免去了他的官職。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夏天,曹宇回到鄴城。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五千五百戶。常道鄉公曹奐,是曹宇的兒子,後來繼承了大宗的皇位。
沛穆王曹林,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被封為饒陽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為譙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為公。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被封為譙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為譙縣王。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封為鄄城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為沛王。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四千七百戶。曹林去世後,他的兒子曹緯繼承了爵位。據《嵇氏譜》記載,嵇康的妻子就是曹林兒子的女兒。
中山恭王曹袞,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被封為平鄉侯。他從小好學,十幾歲時就能寫文章。每次讀書,身邊的文學侍從常常擔心他會因為過於用功而損害身體,多次勸他休息,但他因為喜歡讀書,無法停止。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他被改封為東鄉侯,當年又改封為讚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為公,他的官屬都來祝賀。曹袞說:“我們生長在深宮之中,不知道種田的艱辛,很容易變得驕奢放縱。你們既然為我的升遷而高興,也應該幫助我彌補不足。”每次兄弟們出去遊玩,曹袞總是獨自思考經典著作。文學侍從們互相說:“我們受命觀察王爺的言行,如果有過錯應該上奏,如果有善行也應該讓朝廷知道,不能隱瞞他的美德。”於是他們一起上表稱讚曹袞的美德。曹袞聽說後,非常驚恐,責備文學侍從說:“修身養性,是普通人應該做到的,你們卻上報朝廷,這隻會給我增加負擔。而且如果有善行,怎麽會不被知道,你們卻這麽著急上表,這不是在幫助我。”他就是這樣謹慎小心。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他被封為北海王。當年,黃龍出現在鄴城西邊的漳水,曹袞上書讚頌這一祥瑞。朝廷下詔賜給他黃金十斤,並說:“從前唐叔獻上嘉禾,東平王獻上頌文,這些都是皇室子弟讚美國家,以彰顯親族之間的和睦。王爺你深入研究經典,沉浸於道德真理之中,文采煥然,朕非常讚賞。希望你繼續謹慎修養品德,保持美好的名聲。”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袞被改封為讚王。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封為濮陽王。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袞到封地就任,他崇尚節儉,教導妃妾們紡紗織布,學習普通人家的事務。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冬天,他入朝。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他被改封為中山王。
當初,中山恭王曹袞來京城朝見的時候,不小心違反了京城的禁令。青龍元年公元233年),有關部門上奏了這件事。皇帝下詔說:“曹袞平時一向謹慎,這次是偶然犯錯,應該按照皇親的特殊規定來處理。”但有關部門堅持要嚴格處理。於是,皇帝下詔削去曹袞兩個縣的封地,共七百五十戶。當時的詔書上說:“中山王,有關部門上奏說你這次來朝,違反了交通禁令。朕考慮到皇親的情分,本想擱置官員們的議論,但法律是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不能廢棄。現在削去你的兩個縣,七百五十戶。古人說,克製自己,回歸禮儀,是聖人稱讚的仁德;早上犯了錯,晚上就改正,是君子的風範。希望你引以為戒,不要再犯,以免後悔。”曹袞非常擔憂和害怕,告誡自己的下屬要更加謹慎。皇帝讚賞他的態度,青龍二年公元234年),又恢複了他被削去的兩個縣。青龍三年公元235年)秋天,曹袞生病了。皇帝下詔派太醫去給他看病,殿中的官員和武士們帶著皇帝的手詔和珍貴的食品絡繹不絕地送去,還派了太妃和沛穆王曹林一起去看望他。曹袞病重時,囑咐他的下屬說:“我德行不足,卻蒙受皇恩,如今大限將至。我向來崇尚節儉,而朝廷也有終喪的製度,作為天下的榜樣。我死後,從入殮到安葬,一定要遵照詔書辦理。從前衛國的大夫蘧瑗葬在濮陽,我每次看到他的墓,都會想起他的遺風。我希望死後能安葬在他旁邊,沾染他的賢靈。按照禮儀,男子不能由婦人來料理後事。你們要抓緊時間建成東堂。”東堂建成後,他給它取名叫“遂誌之堂”,然後坐著轎子搬了進去。他又對他的兒子說:“你年紀還小,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早早當了君主,隻知道享樂,不知道辛苦。不知道辛苦,就容易驕傲奢侈,犯下過錯。你接待大臣,一定要以禮相待。即使是普通的老者,也應該回禮答謝。對待兄長要恭敬,對待弟弟要慈愛。如果兄弟中有不良行為,你要當麵勸告。如果不聽,就流著淚勸說;如果還不改,就告訴你的母親。如果還是不改,就上奏朝廷,並且辭去封地。與其守著寵位招來災禍,不如安守貧賤保全自身。這當然是指大罪惡,如果是小過失,就應當遮掩包容。唉,孩子,你要謹慎修養自身,對朝廷要忠誠,對太妃要孝敬。在內室,要聽從太妃的命令;在門外,要聽從沛王的教導。不要懈怠,以慰藉我的在天之靈。”當年,曹袞去世。皇帝下詔讓沛穆王曹林留下來,直到葬禮結束,並派大鴻臚持節主持喪事,宗正前來吊唁祭奠,贈送的喪葬用品非常豐厚。曹袞一生著有兩萬多字的文章,他的才華雖然比不上陳思王曹植,但愛好和興趣與曹植相當。他的兒子曹孚繼承了他的爵位。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三千四百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濟陽懷王曹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被封為西鄉侯。他早年去世,沒有留下後代。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沛穆王曹林的兒子曹讚繼承了曹玹的爵位和封地,但曹讚也早年去世,沒有留下後代。文帝曹丕又讓曹讚的弟弟曹壹繼嗣曹玹的後代。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玹被改封為濟陽侯。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玹的爵位提升為公。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玹被追封為濟陽懷公。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玹又被追封為濟陽懷王,曹讚被追封為西鄉哀侯。曹壹去世後,被諡為悼公。他的兒子曹恒繼承了爵位。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一千九百戶。
陳留恭王曹峻,字子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被封為郿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為襄邑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為公。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被封為陳留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為襄邑縣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又改封為陳留王。甘露四年公元259年),曹峻去世。他的兒子曹澳繼承了爵位。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四千七百戶。
範陽閔王曹矩,早年去世,沒有留下後代。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樊安公曹均的兒子曹敏被過繼給曹矩,繼承了他的爵位,被封為臨晉侯。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矩被追封為範陽閔公。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敏被改封為範陽王。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曹敏被改封為句陽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矩被追封為範陽閔王,曹敏被改封為琅邪王。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他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三千四百戶。曹敏去世後,被諡為原王。他的兒子曹焜繼承了爵位。
趙王曹幹,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被封為高平亭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封為賴亭侯,同年又被改封為弘農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他的爵位提升,改封為燕公。據《魏略》記載,曹幹又名曹良。曹良的母親是陳妾,他在三歲時母親就去世了。曹操讓王夫人收養了他。曹良五歲時,曹操病重,留下遺囑對太子曹丕說:“這個孩子三歲沒了母親,五歲又沒了父親,就托付給你了。”因此,曹丕對曹良非常親近,比對其他弟弟還要好。曹良年紀小,常常稱呼文帝曹丕為“阿翁”。曹丕對他說:“我是你的哥哥。”曹丕也常常為他的身世感到難過,甚至流下眼淚。據《三國誌》記載,按照母親的出身來排列兄弟的次序,而不是按照年齡大小,所以楚王曹彪雖然年齡比曹幹大,但在記載中卻排在曹幹之後。根據朱建平的傳記,我們知道曹彪比曹幹大二十歲。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幹被封為河間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為樂城縣王。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又改封為钜鹿王。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幹被改封為趙王。曹幹的母親在曹操生前很受寵愛,到了文帝曹丕繼位後,曹幹的母親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帝臨終時,還留下遺詔,因此明帝曹睿對曹幹常常給予特別的恩寵。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曹幹私下與賓客交往,被有關部門上奏。明帝賜給曹幹璽書告誡他,說:“《易經》上說‘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詩經》中也有‘大車揚灰’的警誡。從太祖創業以來,深知治亂的根源,看到存亡的關鍵,最初封諸侯時,用最恭敬謹慎的話來教導他們,用天下最正直的人來輔佐他們,常常提到馬援的遺訓,嚴格禁止諸侯與賓客交往,甚至把這種行為與犯妖言罪相提並論。這難道是為了疏遠骨肉嗎?隻是希望子弟們不要犯錯誤,百姓們不要受到傷害罷了。高祖即位後,謹慎處理國家大事,重申了諸侯不得朝見的命令。朕感於《詩經·常棣》的教化,讚賞《采菽》的義理,也按照詔書說‘若有詔令可以到京都’,所以命令諸王按照朝見的禮儀來京。然而,楚王和中山王都犯了交往的禁令,趙宗、戴捷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最近東平王又讓屬官毆打壽張的官吏,有關部門上奏,朕裁決削去他的縣。現在有關部門又說曹纂、王喬等人借著家族聚會的名義,聚集在王府,有的並不是時候,都違反了禁令。朕考慮到王還年幼,一向有恭敬順從的品性,加上受到先帝的臨終囑托,朕想弘揚恩典禮儀,延續到後代,何況最近就在王的身上呢?而且,除了聖人,誰能沒有過錯呢?朕已經下詔讓有關部門寬恕王的過錯。古人說:‘在看不見的地方也要謹慎,在聽不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最隱蔽的地方也能被看見,最細微的地方也能被察覺,所以君子要謹慎對待獨處。’叔父你帶頭遵循聖人的教誨,繼承先帝的遺命,戰戰兢兢,恭敬地履行職責,這才符合朕的心意。”在景初、正元、景元年間,曹幹的封地多次增加,總共達到五千戶。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