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牽招傳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牽招,字子經,是安平觀津人。他十幾歲的時候,到同縣的樂隱那裏學習。後來樂隱當了車騎將軍何苗的長史,牽招就跟著他完成了學業。當時京都一片混亂,何苗和樂隱都被害了。牽招和樂隱的其他學生史路等人不顧危險,一起收斂了樂隱的屍體,護送他的靈柩回家。在途中,他們遇到了強盜,史路等人都四散逃跑。強盜打算劈開棺材,取出棺材釘子,牽招流著眼淚請求放過他們。強盜被他的行為感動了,就放過了他們。從此,牽招的名聲大振。
冀州牧袁紹征召牽招擔任督軍從事,還讓他兼任烏丸突騎的統領。有一次,袁紹的一個門客犯了軍令,牽招先斬後奏,袁紹覺得他很有魄力,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很賞識他。袁紹死後,牽招又侍奉他的兒子袁尚。建安九年,曹操圍攻鄴城。袁尚派牽招到上黨去,負責運送軍糧。還沒等他回來,袁尚就被打敗了,逃到了中山。
當時,袁尚的表兄高幹是並州刺史,牽招認為並州左邊有恒山的險要,右邊有黃河的天險,有五萬精兵,北麵有強大的胡人作為屏障,就勸說高幹迎接袁尚,一起合力觀察形勢的變化。但高幹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反而暗中想要加害牽招。牽招得知後,偷偷地離開了,但因為道路被阻隔,他無法追上袁尚,於是就向東投奔了曹操。曹操擔任冀州牧後,征召牽招擔任從事。
曹操準備討伐袁譚的時候,柳城的烏丸打算出兵幫助袁譚。曹操因為牽招曾經統領過烏丸,就派他去柳城。牽招到了柳城,正趕上峭王舉行盛大的集會,他打算派五千騎兵去幫助袁譚。同時,遼東太守公孫康自稱平州牧,派使者韓忠帶著單於的印綬,想要授予峭王。峭王在大會上問牽招:“從前袁公說受天子的命令,任命我為單於;現在曹公又說要向天子請示,任命我為真正的單於;遼東又帶著印綬來了。到底誰才是正確的呢?”
牽招回答說:“從前袁公奉天子的命令,有權任命和授予官職;後來他犯了錯誤,天子就命令曹公取代他。曹公說要向天子請示,任命你為真正的單於,這是正確的。遼東是下郡,怎麽能夠擅自任命和授予官職呢?”韓忠說:“我們遼東在滄海的東邊,擁有百萬大軍,還有扶餘、貊的支持。現在的情況是,強者為尊,曹操憑什麽說這樣的話呢?”
牽招斥責韓忠說:“曹公忠誠聰慧,輔佐天子,討伐叛逆,平定四方,你和你的君主愚昧頑固,現在依靠地勢險要和距離遙遠,違背天子的命令,擅自任命和授予官職,玩弄國家的神器,你們馬上就要被殺戮,還敢輕視和詆毀曹公?”說完就抓住韓忠的頭,往地上撞,拔出刀來想要殺了他。
峭王被嚇壞了,光著腳抱著牽招,請求他放過韓忠,左右的人都驚慌失色。牽招這才回到座位上,給峭王等人分析了成敗的形勢,禍福的歸屬,他們都跪在地上,恭敬地接受了他的教誨,於是辭退了遼東的使者,停止了出兵的準備。
曹操在南皮消滅了袁譚,任命牽招為軍謀掾,讓他跟隨自己討伐烏丸。到了柳城,任命他為護烏丸校尉。回到鄴城後,遼東送來袁尚的首級,掛在馬市示眾。牽招看到後,非常悲痛,就在袁尚的首級下設祭。曹操覺得他很有義氣,就推薦他為茂才。他跟隨曹操平定漢中後,曹操回到鄴城,留下牽招擔任中護軍。事情結束後,他又回到鄴城,被任命為平虜校尉,率領軍隊負責青州和徐州的軍事事務,攻打東萊的盜賊,殺死了他們的首領,東邊的領土恢複了平靜。
曹丕即位後,任命牽招為使持節護鮮卑校尉,駐紮在昌平。當時,邊境的百姓流離失所,躲藏在山林和沼澤中,還有很多人逃到鮮卑那裏,有好幾千人。牽招廣泛傳播恩德和信譽,招攬和引誘他們投降歸附。建義中郎將公孫集等人,率領他們的部下,都來歸順;他讓他們回到原來的郡縣。他還招撫了鮮卑的素利、彌加等十多個部落,讓他們歸順朝廷。
曹操準備征討吳國,把牽招召回。牽招回來後,正趕上軍隊已經解散,於是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後來又出任雁門太守。雁門郡位於邊境地區,雖然有偵察和防備的措施,但盜賊的搶劫行為一直沒有停止過。牽招一方麵教導百姓作戰布陣,另一方麵上表恢複烏丸五百多家的租調,讓他們準備鞍馬,派他們到遠方偵察。每當敵人侵犯邊境,他就率領軍隊迎擊,每次都能打敗敵人。這樣一來,官吏和百姓的膽氣越來越旺盛,邊境地區也變得安寧了。
牽招還采取離間計,讓敵人互相猜疑。鮮卑的大人步度根、泄歸泥等人和軻比能產生了矛盾,他們帶領三萬多家部落到郡裏靠近邊塞的地方。牽招命令他們回去攻擊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以及叛變的烏丸歸義侯王同、王寄等人,和他們結下了很大的怨仇。因此,牽招親自出兵,率領泄歸泥等人在雲中舊城討伐軻比能,大獲全勝。牽招聯合河西鮮卑的附頭等十多萬戶,修繕了陘北舊上館城,在那裏駐紮軍隊,鎮守內外。無論是大小敵人,都對他心悅誠服。那些叛變逃跑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敢藏匿,都把他們抓了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邊境地區的人們安居樂業,盜賊也平息了。牽招挑選有才能的人,送到太學去學習,回來後再互相傳授,幾年之間,學校教育蓬勃發展起來。郡裏治理的地方是廣武,那裏的井水又鹹又苦,百姓都要挑著擔子或者推著車到遠處去挑水,來回要走七裏路。牽招根據地勢,利用山陵的便利條件,開鑿山體,修建水渠,把水引入城內,百姓們得到了很大的好處。
明帝即位後,賜給牽招關內侯的爵位。太和二年,護烏丸校尉田豫出塞,在舊馬邑城被軻比能包圍,他派人向牽招求救。牽招立刻整頓兵馬,準備去救援田豫。並州的官員按照常規製度阻止牽招,但牽招認為田豫被圍困,不能被常規限製,於是自己上表說明情況,就出發了。他又同時發布檄文,說明形勢,說他將向西北方向襲擊敵人的老窩,然後再向東進軍,消滅敵人。
檄文送到後,田豫的軍隊士氣大振。他又把檄文放在敵人出沒的地方,敵人看了後非常害怕,部落之間互相猜疑,四散奔逃。牽招的軍隊到達舊平城時,敵人已經全部潰散逃跑了。軻比能又重新集結騎兵,來到舊平州塞北。牽招秘密行軍,發動突然襲擊,大獲全勝。牽招考慮到蜀國的諸葛亮多次出兵,而軻比能狡猾多端,他們可能會聯合起來,就上表請求做好防備。但議事的人認為距離太遠,沒有相信。正巧諸葛亮當時在祁山,果然派使者去聯合軻比能。軻比能到達舊北地石城,和諸葛亮遙相呼應。
皇帝就下詔讓牽招,讓他根據實際情況去討伐。當時軻比能已經回到漠南,牽招和刺史畢軌商議說:“胡人遷移沒有固定的地方。如果我們勞師動眾去追擊,速度跟不上。如果我們想秘密襲擊,但山高溪深,運輸糧食很困難,很難保密。可以讓守衛新興、雁門兩個要塞的將領,到陘北駐紮,對外可以鎮守安撫,對內可以讓士兵屯田,儲存糧食,等到秋冬季節馬匹肥壯,州郡的兵力集結起來,趁機征討,一定能取得全麵勝利。”還沒等實施,牽招就病逝了。牽招在郡裏任職十二年,威名遠揚。他治理邊境的政績,僅次於田豫,百姓都非常懷念他。而漁陽的傅容在雁門也有名望和政績,接替牽招之後,在遼東又建立了功業。
牽招的兒子牽嘉繼承了他的爵位。他的次子牽弘,也勇猛剛毅,繼承了牽招的風範,擔任隴西太守時跟隨鄧艾伐蜀立下戰功,鹹熙年間擔任振威護軍。牽嘉和晉司徒李胤是同母異父的兄弟,他早年就去世了。據《晉書》記載:牽弘後來擔任揚州、涼州刺史,因為果敢勇猛死在邊疆。牽嘉的兒子牽秀,字成叔。
《荀綽冀州記》說:牽秀有出眾的才能,性格豪爽俠義,很有氣魄,不到二十歲時就得到了好名聲。在太康年間,他受到衛瓘、崔洪、石崇等人的賞識,從新安令博士升任司空從事中郎。他和皇帝的舅舅黃門侍郎王愷一直互相輕視侮辱。王愷暗示司隸荀愷,讓都官誣陷牽秀在夜裏在道路上載著高平國守士田興的妻子。牽秀立刻上表訴說被誣陷的原因,指責王愷的醜惡行為,言辭尤其激烈。當時朝臣雖然大多證明了他的清白,但他的名譽還是因此受到了損害。後來張華請他擔任長史,逐漸升遷到尚書。河間王任命他為平北將軍,授予符節,在馮翊遇害。世人欣賞他的辭賦,惋惜他的才能。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