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郭淮傳

字數:3756   加入書籤

A+A-


    郭淮,字伯濟,是太原陽曲人。根據《郭氏譜》記載:郭淮的祖父郭全,曾擔任大司農;他的父親郭縕,曾任雁門太守。建安年間,郭淮被推舉為孝廉,隨後被任命為平原府丞。曹丕擔任五官將時,召郭淮擔任門下賊曹,後又轉任丞相兵曹議令史,跟隨曹操征討漢中。曹操返回後,留下征西將軍夏侯淵抵禦劉備,並任命郭淮為夏侯淵的司馬。夏侯淵與劉備交戰時,郭淮因病沒有出戰。夏侯淵戰死後,軍中一片混亂,郭淮收拾散兵遊勇,推舉蕩寇將軍張合為軍主,各營這才安定下來。
    第二天,劉備準備渡過漢水發動進攻。眾將都認為敵眾我寡,劉備又乘勝追擊,打算依水布陣來抵禦劉備。郭淮說:“這樣做隻能顯示我們的弱小,而無法挫敗敵人,這不是好的計策。不如遠離漢水布陣,引誘敵人渡河,等他們渡到一半時再發動攻擊,這樣可以打敗劉備。”於是郭淮布下陣勢,劉備見狀懷疑他不會渡河,郭淮於是堅守陣地,表明沒有撤退之意。郭淮將情況上報,曹操非常讚賞,授予張合符節,又任命郭淮為司馬。曹丕即王位後,賜給郭淮關內侯的爵位,又轉任鎮西長史。郭淮還兼任征羌護軍,協助左將軍張合、冠軍將軍楊秋討伐山賊鄭甘和盧水叛胡,全部平定了叛亂。關中地區開始安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黃初元年,郭淮奉命去祝賀曹丕即位,但在路上得了病,因此耽誤了行程。等到群臣聚會慶賀時,曹丕嚴肅地責備他說:“從前大禹在塗山會見諸侯,防風氏遲到,就被處死了。今天普天同慶,而你卻最晚到,這是為什麽呢?”郭淮回答說:“我聽說五帝先教導百姓用道德,夏朝政治衰敗後,才開始使用刑法。現在我生活在唐堯、虞舜的時代,所以我知道自己不會像防風氏那樣被殺。”
    曹丕聽了很高興,提拔他兼任雍州刺史,封他為射陽亭侯,五年後正式任命他為雍州刺史。安定的羌族大帥辟反叛,郭淮討伐並打敗了他,使他投降。每當有羌人、胡人來投降,郭淮總是先派人打聽他們的親屬關係,男女老少的人數,年齡大小等情況。等到見麵時,他能一一了解他們的情況,詳細詢問,大家都稱讚他像神明一樣。
    太和二年,蜀國丞相諸葛亮出兵祁山,派遣將軍馬謖到街亭,高詳駐紮在列柳城。張合攻擊馬謖,郭淮攻打高詳的營地,都取得了勝利。郭淮又在罕打敗了隴西的名羌唐,被加封為建威將軍。五年,蜀軍出兵鹵城。當時,隴右沒有糧食,大家商議從關中大規模運輸糧食。郭淮用威信安撫羌人、胡人,讓他們每家都出糧食,公平地征收糧食,軍糧足夠使用,郭淮被調任為揚武將軍。
    青龍二年,諸葛亮出兵斜穀,在蘭坑種田。當時司馬懿駐紮在渭南。郭淮推測諸葛亮一定會爭奪北原,應該先占據那裏,但商議的人都不這樣認為。郭淮說:“如果諸葛亮跨過渭河登上北原,連接北山的兵力,隔絕隴道,動搖百姓和少數民族,這對我們國家是不利的。”司馬懿很讚同他的看法,郭淮於是駐紮在北原。戰壕還沒修好,蜀軍就大舉進攻,郭淮迎頭痛擊。幾天後,諸葛亮大舉向西進軍,眾將都認為他要攻打西圍,隻有郭淮認為這是諸葛亮故意在西邊顯示力量,想讓我們重兵應對,他一定會攻打陽遂。當天晚上,蜀軍果然攻打陽遂,但郭淮早有防備,蜀軍無法得逞。
    正始元年,蜀國將領薑維出兵隴西。郭淮於是率軍前進,追擊到強中,薑維退兵後,郭淮討伐羌族的迷當等人,安撫了三千多柔然部落,把他們遷徙到關中充實人口。郭淮被升任為左將軍。涼州的休屠胡人梁元碧等人,率領二千多家族人歸附雍州。郭淮上奏請求讓他們居住在安定的高平,作為百姓的保障,後來因此設置了西州都尉。郭淮轉任前將軍,仍然兼任雍州刺史。
    郭淮在正始五年的時候,跟隨夏侯玄討伐蜀國,擔任前鋒。郭淮分析形勢後,認為情況對自己不利,果斷地撤軍,因此避免了重大失敗。回來後,朝廷授予他符節。
    八年,隴西、南安、金城、西平等地的羌族部落餓何、燒戈、伐同、蛾遮塞等聯合起來叛亂,他們圍攻城池,還向蜀軍求援。涼州的著名胡人治無戴也反叛並響應他們。討蜀護軍夏侯霸率領各軍駐紮在為翅。郭淮的軍隊剛到狄道時,大家都認為應該先討伐並平定罕,對內平息叛亂的羌人,對外挫敗敵人的陰謀。但郭淮推測薑維一定會來進攻夏侯霸,於是他率軍進入渢中,然後向南接應夏侯霸。
    薑維果然進攻為翅,正好郭淮的軍隊趕到,薑維被迫撤退。郭淮乘勝追擊叛亂的羌人,斬殺了餓何、燒戈,有超過一萬部落投降。九年,蛾遮塞等人駐紮在河關、白土舊城,憑借黃河阻擋官軍。郭淮在上遊虛張聲勢,卻秘密地在下遊渡河,占據白土城,發動攻擊,大獲全勝。治無戴圍攻武威,他的家屬留在西海。郭淮率軍直奔西海,打算趁機俘虜他的家屬,但治無戴得知後折返回來,雙方在龍夷以北交戰,治無戴被打敗並逃走。令居的惡賊在石頭山西邊,占據大道,切斷了朝廷使者往來。郭淮在返回途中討伐了他們,大獲全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薑維從石營出發,經過強川,向西去接應治無戴,他留下陰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築城池,聚集羌人作為人質。郭淮打算分兵攻打他們。眾將認為薑維的軍隊向西和強大的胡人聯合,廖化據守險要地勢,如果分兵兩路作戰,兵力就會減弱,進攻不能製服薑維,撤退又不能攻克廖化,這不是好辦法。不如合兵一路向西,趁胡人和蜀軍還沒有聯合,切斷他們之間的聯係,這是打擊敵人聯合的策略。
    但郭淮說:“現在去攻打廖化,出其不意,薑維一定會驚慌失措。等薑維趕來救援時,我們已經足以攻克廖化了。而且能讓薑維疲於奔命。我們的兵力不用遠征西方,胡人和蜀軍的聯合就會自行瓦解,這是一舉兩得的策略。”於是,郭淮派夏侯霸等人到遝中追擊薑維,自己率領各軍去攻打廖化。薑維果然急忙回援廖化,一切都在郭淮的預料之中。郭淮因此被進封為都鄉侯。
    嘉平元年,郭淮升任征西將軍,統管雍州、涼州的軍事。這一年,他和雍州刺史陳泰合作,使蜀國牙門將句安等人在翅上投降。嘉平二年,皇帝下詔說:“從前漢川之戰,差點全軍覆沒。郭淮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挽救了危局,他的功績記錄在王府中。他在關右三十多年,對外征討敵人,對內安撫百姓和少數民族。近年來,他打敗了廖化,俘虜了句安,功績顯著,我非常讚賞他。現在任命郭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符節和統管的職務仍然保留。”郭淮被進封為陽曲侯,食邑總共二千七百八十戶,他分出三百戶,封一個兒子為亭侯。
    據《世語》記載:郭淮的妻子是王淩的妹妹。王淩被殺後,他的妹妹也應當受到牽連。禦史前往逮捕她,郭淮手下的將領以及羌、胡的首領幾千人都叩頭請求郭淮上表留下他的妻子,但郭淮沒有答應。他的妻子上路時,沒有人不流淚,大家都握緊拳頭,想要劫持留下她。郭淮的五個兒子也磕頭流血請求父親,郭淮不忍心看,就命令手下追趕他的妻子。於是有幾千騎兵追趕,幾天後她就回來了。郭淮寫信給司馬懿說:“我的五個兒子思念母親,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沒有母親,就沒有五個兒子;沒有五個兒子,也就沒有我郭淮。現在我擅自把她追了回來,如果按法律說不通,我願意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罰,希望您能寬恕。”信送到後,司馬懿也寬恕了他。
    正元二年,郭淮去世,被追贈為大將軍,諡號為貞侯。他的兒子郭統繼承了他的爵位。郭統官至荊州刺史,去世後,他的兒子郭正繼承了爵位。鹹熙年間,開始建立五等爵位,因為郭淮在前朝建立了功勳,他的後代被改封為汾陽子。
    據《晉諸公讚》記載:郭淮的弟弟郭配,字仲南,很有名望,官至城陽太守。裴秀、賈充都是郭配的女婿。他的兒子郭展,字泰舒,有氣度和才幹,曆任官職都有政績,最後官至太仆。他的另一個弟弟郭豫,字泰寧,是相國參軍,很有名,但早逝。他的女兒嫁給了王衍。郭配的弟弟郭鎮,字季南,官至謁者仆射。郭鎮的兒子郭奕,字泰業。山濤在奏折中稱讚郭奕高雅簡樸,有高尚的氣量,曆任官職,最後官至雍州刺史、尚書。
    評價說:滿寵立誌剛毅,勇敢又有謀略。田豫為人清白,謀略清晰熟練。牽招秉持正義,英勇壯烈,威績顯著。郭淮的謀略精細周詳,影響了秦州、雍州。然而田豫的職位隻在小州,牽招最終隻是郡守,都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