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烏丸鮮卑東夷傳(七)
字數:5185 加入書籤
部從事吳林認為樂浪原本統轄韓國,便分割辰韓八國歸屬樂浪,但因官吏翻譯存在差異,臣智們激怒韓人,攻打帶方郡的崎離營。當時太守弓遵、樂浪太守劉茂興兵討伐,弓遵戰死,二郡最終攻滅韓地。
馬韓的風俗缺乏綱紀,國邑雖有主帥,但各部落雜居,無法有效統禦。人們沒有跪拜的禮節,居住在草屋土室中,形狀像墳墓,門戶開在上方,全家共處一室,沒有長幼男女的區別。他們下葬時有槨無棺,不懂得乘坐牛馬,牛馬都用於喪葬。以瓔珠為財寶,有的縫在衣服上作為裝飾,有的掛在脖子耳朵上,不把金銀錦繡當作珍寶。
馬韓人性格強悍勇猛,光著頭紮著發髻,像赤膊的士兵,穿著布袍,腳蹬皮革拖鞋。國中有事或官家讓築城時,年輕勇健的人都在脊皮上鑿洞,用大繩穿過,再插上一丈多長的木鍁,整天呼喊著幹活,不覺得疼痛,既用來鼓勵勞作,也以此顯示健壯。每年五月播種完畢,祭祀鬼神,聚在一起歌舞,晝夜飲酒不止。他們的舞蹈幾十人相隨起舞,腳踏地高低起伏,手足配合,節奏類似鐸舞。十月農忙結束後,也這樣慶祝。
馬韓人信奉鬼神,每個國邑都選一人主祭天神,稱為天君。各國又有別邑,叫做 “蘇塗”,立起大木,懸掛鈴鼓,用來祭祀鬼神。那些逃亡到蘇塗的人,都不會被送回,他們喜好做強盜。設立蘇塗的意義,有點像佛教的浮屠,但所行善惡不同。北方靠近郡縣的各國稍懂禮俗,遠處的就像囚徒奴婢聚集在一起。這裏沒有其他珍寶,禽獸草木大致與中原相同,出產大栗,像梨一樣大,還出產細尾雞,尾巴都有五尺多長,男子時常有文身。
還有州胡在馬韓西邊的大海島上,人稍矮小,語言與韓不同,都像鮮卑人一樣剃光頭,隻穿皮衣,喜好養牛和豬。他們的衣服有上衣無下衣,差不多像裸體。乘船往來於韓國進行貿易。
辰韓在馬韓東邊,老人世代相傳,說他們是古代逃亡的人躲避秦朝勞役來到韓國,馬韓把東邊的地界割給他們。辰韓有城柵,語言與馬韓不同,稱國為 “邦”,弓為 “弧”,賊為 “寇”,行酒為 “行觴”,互相稱呼為 “徒”,有點像秦人的語言,不隻是燕、齊的名物。他們稱樂浪人為 “阿殘”,因為東方人叫 “我” 為 “阿”,認為樂浪人原本是他們的殘餘人,所以現在有稱他們為 “秦韓” 的。起初有六國,逐漸分為十二國。
辰韓土地肥美,適合種植五穀和水稻,懂得養蠶桑,製作縑布,乘坐牛馬。嫁娶有禮儀風俗,男女有別。用大鳥的羽毛送葬,意思是想讓死者靈魂飛揚。(《魏略》說他們建造房屋,橫累木頭,有點像牢獄。)國內出產鐵,韓、濊、倭都從這裏取鐵,各種貿易都用鐵當錢,就像中原用錢一樣,還供給樂浪、帶方二郡。風俗喜好歌舞飲酒,有瑟,形狀像築,彈奏也有音曲。孩子出生,就用石頭壓頭,想讓頭變扁,現在辰韓人都是扁頭。男女接近倭人,也文身,擅長步戰,兵器與馬韓相同。他們的風俗,行人相逢,都停住讓路。
弁辰與辰韓雜居,也有城郭,衣服居處與辰韓相同,語言風俗相似,但祠祭鬼神不同,設置爐灶都在戶西。其中的瀆盧國與倭國接界。十二國也有王,那裏的人身材都高大,衣服潔淨,留長發,也製作寬幅細布,法律風俗特別嚴峻。
在帶方郡東南的茫茫大海中,倭人依傍山海島嶼建立城邑。這裏原本有百餘個小國,漢朝時曾有來朝見的,如今通過使者翻譯能溝通的有三十國。從帶方郡到倭國,沿著海岸水路前行,經過韓國,忽南忽東,行七千餘裏到達北岸的狗邪韓國,再渡過千餘裏的海域,便抵達對馬國。
對馬國的大官稱 "卑狗",副官稱 "卑奴母離"。此國地處孤島,方圓四百餘裏,境內山險林深,道路如同禽獸足跡。全國千餘戶人家,沒有良田,靠海產維持生計,常乘船到南北各國買賣糧食。再向南渡過千餘裏的 "瀚海",到達一個大國,官職設置與對馬國相同,方圓三百裏,多竹木叢林,有三千多戶,雖有田地但耕種仍不足食用,也需到南北各國買糧。又渡過一海千餘裏,抵達末盧國,有四千餘戶,濱臨山海居住,草木茂密,行走時前麵的人都被遮住。末盧人喜好捕魚采鮑,無論水多深,都能潛入水中獲取。
從末盧向東南陸路行五百裏到伊都國,官稱 "爾支",副官為 "泄謨觚柄渠觚 ",有千餘戶,世代有王,都歸屬女王國,是郡中使者往來時常停留的地方。東南行百裏到奴國,官稱" 兕馬觚 ",副官" 卑奴母離 ",有二萬餘戶;東行百裏到不彌國,官稱" 多模 ",副官" 卑奴母離 ",有千餘戶;南行水路二十日到投馬國,官稱" 彌彌 ",副官" 彌彌那利 ",約五萬餘戶;再南行水路十日、陸路一月,便到達邪馬壹國,這是女王的都城,官有" 伊支馬 彌馬升彌馬獲支 奴佳鞮",約七萬餘戶。從女王國向北,戶數裏程尚可記載,其餘旁國偏遠隔絕,無法詳知。依次有斯馬國、已百支國、伊邪國等,直到女王境界的盡頭。女王境界以南有狗奴國,男子為王,官職有 "狗古智卑狗",不歸女王管轄。從帶方郡到女王國,全程一萬二千餘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倭國男子無論老少都黥麵文身。自古以來,他們的使者到中國,都自稱 "大夫"。傳說夏後少康之子封於會稽,斷發文身以避蛟龍之害,如今倭國水邊之人喜好潛水捕魚蛤,文身也是為了鎮服大魚水禽,後來漸漸成為裝飾。各國文身各不相同,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別。按路程計算,倭國應當在會稽、東冶以東。
倭國風俗不淫亂,男子都露出發髻,用木綿布裹頭。衣服是橫幅布料,隻是結束相連,幾乎沒有縫合。婦人披發屈髻,做衣服如同單被,在中央穿洞,從頭套下穿著。他們種植禾稻、苧麻,養蠶繅絲,出產細苧布、縑帛綿絮。境內沒有牛、馬、虎、豹、羊、鵲。兵器用矛、盾、木弓,木弓下短上長,竹箭有的鐵鏃有的骨鏃,所用之物與儋耳、朱崖相同。
倭地氣候溫暖,冬夏都吃生菜,都赤腳行走。有房屋,父母兄弟分開睡臥,用朱丹塗在身上,如同中國用粉。飲食用籩豆,用手取食。人死之後,有棺無槨,封土成塚。剛死時停喪十餘日,期間不食肉,喪主哭泣,他人則歌舞飲酒。下葬後,全家到水中沐浴,如同洗發洗身。
他們渡海到中國,常讓一人不梳頭,不除蟣虱,衣服垢汙,不食肉,不近婦人,如同服喪之人,稱為 "持衰"。如果出行吉利,就一起酬謝他的生口財物;如果有疾病或遭暴害,就想殺了他,認為他持衰不謹慎。倭國出產真珠、青玉,山中產丹,樹木有楠、杼、豫樟等,竹子有筱簳、桃支。有薑、橘、椒、蘘荷,卻不知用作滋味。有獼猴、黑雉。
倭國風俗,行事往來,有所作為,就灼骨占卜以占吉凶,先告所卜之事,辭如龜卜之法,看火裂之紋占兆。聚會坐起,父子男女無別,人性嗜酒。(《魏略》說他們風俗不知正歲四節,隻以春耕秋收計算年紀。)見了尊敬的大人,隻拍手相當於跪拜。人們長壽,有的百歲,有的八九十歲。風俗是國中大人物都有四五個妻子,下等民戶有的兩三個妻子。婦人不淫亂,不妒忌。不盜竊,很少有爭訟。犯法者,輕者沒收妻子兒女,重者滅其門戶。宗族尊卑,各有差序,足以相互臣服。征收租賦,有邸閣,國國有市,交易有無,由 "大倭" 監督。
從女王國以北,特置一大率,檢察諸國,諸國都畏懼他。大率常治所在伊都國,在國中如同刺史。女王派使者到京都、帶方郡、各韓國,以及郡使到倭國,都要在渡口搜查,傳送文書賜遺之物到女王處,不得差錯。下等民戶與大人物在道路相逢,要退避入草中。傳辭說事,或蹲或跪,兩手據地,以示恭敬。回應聲說 "噫",如同 "然諾"。
倭國原本由男子為王,可七八十年前國家陷入混亂,各部落相互攻伐多年,最終共同擁立了一位女子為王,名叫卑彌呼。她精通鬼道巫術,很能迷惑眾人,雖已年長卻沒有丈夫,由弟弟輔佐治國。自從她成為女王後,很少有人能見到她真容。她身邊有上千名婢女侍奉,隻有一個男子負責飲食,替她傳遞話語、出入宮禁。女王居住的宮室樓觀,外麵有城柵嚴密設防,常有士兵持械守衛。
在女王國向東渡海千餘裏的地方,還有其他屬倭種的國家。再往南有個侏儒國,那裏的人身高隻有三四尺,距離女王國四千多裏。東南方向還有裸國和黑齒國,乘船需要一年才能到達。綜合來看,倭國地處大海中的洲島之上,島嶼有的隔絕有的相連,周圍海域約五千多裏。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派大夫難升米等人到帶方郡,請求麵見天子朝貢,太守劉夏派官吏將他們護送到京都。這年十二月,皇帝下詔書回複倭女王說" 製詔親魏倭王卑彌呼帶方太守劉夏派使者送來了你的大夫難升米、次使都市牛利,以及你所進獻的男奴四人、女奴六人、班布二匹二丈,都已收到。你所在之地極為遙遠,卻派遣使者前來貢獻,可見你的忠孝之心,我很讚賞。現在封你為親魏倭王,賜金印紫綬,封裝好交給帶方太守轉授給你。你要安撫好百姓,勉力盡忠盡孝。你的使者難升米、牛利遠涉重洋,路途辛勞,如今任命難升米為率善中郎將,牛利為率善校尉,賜銀印青綬,朕親自接見慰問賞賜後送他們回國。
現在賞賜你絳地交龍錦五匹、絳地縐粟罽十張、蒨絳五十匹、紺青五十匹,作為對你所獻貢品的回禮。另外再特賜你紺地句文錦三匹、細班華罽五張、白絹五十匹、金八兩、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真珠和鉛丹各五十斤,都封裝好交給難升米、牛利帶回去,你可以讓國中百姓都看看,讓他們知道朝廷顧念你,所以鄭重地賞賜你這些好物。"(臣鬆之注" 地 "字應為" 綈 ",漢文帝穿的皂衣就稱為弋綈。這個字寫法不規範,若非魏朝的失誤,就是傳寫時寫錯了。)
正治元年,太守弓遵派建忠校尉梯俊等人捧著詔書和印綬前往倭國,正式冊封倭王,並攜帶詔書賞賜的金、帛、錦罽、刀、鏡、彩物等,倭王於是派使者上表答謝皇恩。正治四年,倭王又派大夫伊聲耆、掖邪狗等八人前來,進獻奴隸、倭錦、絳青縑、綿衣、帛布、丹木、犭付、短弓矢等。掖邪狗等人被授予率善中郎將印綬。
正治六年,皇帝下詔賜給倭使難升米黃幢,由帶方郡轉授。正治八年,太守王頎到任。當時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一向不和,便派倭使載斯、烏越等人到郡裏訴說雙方互相攻擊的情況。朝廷派塞曹掾史張政等人攜帶詔書和黃幢,任命難升米為使者去告諭雙方。
就在此時,卑彌呼女王去世,國人給她修建了巨大的墳墓,直徑達一百多步,殉葬的奴婢有一百多人。之後改立男王,但國中百姓不服,相互誅殺,當時就殺了一千多人。於是又立卑彌呼的同族女子壹與為王,她十三歲繼位,國中才安定下來。張政等人用檄文告諭壹與,壹與派倭大夫、率善中郎將掖邪狗等二十人送張政等人回國,同時前往朝廷,獻上男奴女奴三十人,白珠五千顆,孔青大句珠二枚,異文雜錦二十匹。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