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烏丸鮮卑東夷傳(八)
字數:4969 加入書籤
氐人有王的曆史由來已久。自漢朝開發益州、設置武都郡後,氐人被排擠,分散到山穀之間,有的在福祿,有的在汧、隴左右。氐人並非單一族群,自稱是盤瓠的後代,有青氐、白氐、蚺氐等分支,這是因他們的服色而得名。他們自稱為 “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原王朝封拜。
建安年間,興國氐王阿貴、白項氐王千萬各有部落萬餘戶。建安十六年,他們跟隨馬超作亂。馬超戰敗後,阿貴被夏侯淵攻滅,千萬率部西南入蜀,其餘部落無法離開,全部投降。朝廷將氐人前後兩端的部落遷徙到扶風、美陽,即如今安夷、撫夷二部護軍所管轄的地方。那些原本安分守己的氐人,被留在天水、南安界,由如今的廣魏郡管轄。
氐人風俗獨特,語言與羌、胡不同,各自有姓,類似中原姓氏。他們衣著喜好青、絳色,能織布,擅長農耕,飼養豬、牛、馬、驢、騾。婦女出嫁時穿 “衽露”,邊緣裝飾類似羌人,衽露的樣式類似中原的袍,都編發。由於與中原人雜居,很多人懂漢語,但回到本部落就說氐語,嫁娶風俗類似羌人,這就是過去所說的在街、冀、豲道的西戎。如今氐人雖由郡國統一管轄,但各村落中仍有王侯存在,武都地陰平街左右,也有萬餘落氐人。
貲虜本是匈奴人,匈奴稱奴婢為 “貲”。建武年間匈奴衰落,奴婢們逃亡,藏匿在金城、武威、酒泉北的黑水、西河東西一帶,畜牧逐水草,時常劫掠涼州,部落逐漸增多,有數萬人,與東部鮮卑不同。他們族群混雜,有大胡、丁令,也有羌人雜處,因為原本就是逃亡的奴婢。漢魏之際,其首領有檀柘,檀柘死後,其支係首領南近在廣魏、令居界,有禿瑰多次反叛,被涼州刺史誅殺。如今有劭提,有時投降,有時遁去,常為西州道路之患。
敦煌西域的南山中,從婼羌西至蔥嶺數千裏,有月氏餘種蔥茈羌、白馬、黃牛羌,各有酋豪,北與西域諸國相接,不知地域廣狹。傳聞黃牛羌各有種類,懷孕六月就生產,南與白馬羌相鄰。
西域諸國,漢初開辟道路時有三十六國,後分為五十餘國。建武以來,相互吞滅,如今有二十道。從敦煌玉門關入西域,以前有二道,如今有三道
南道從玉門關西出,經婼羌轉西,越蔥嶺,經縣度,入大月氏。
中道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故樓蘭,轉西詣龜茲,至蔥嶺。
新道從玉門關西北出,經橫坑,避開三隴沙及龍堆,出五船北,到車師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轉西與中道合龜茲。
南道西行,且誌國、小宛國、精絕國、樓蘭國皆並屬鄯善;戎盧國、扞彌國、渠勒國、皮山國皆並屬於寘;罽賓國、大夏國、高附國、天竺國皆並屬大月氏。
臨兒國,據浮屠經記載,其國王生浮屠。浮屠即太子,父名屑頭邪,母名莫邪。浮屠身服黃色,發青如青絲,乳有青毛,蛉赤如銅。莫邪夢白象而孕,及生,從左肋出,生而有結,墮地能行七步,此國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經,所說就是此人。浮屠經中記載的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間、比丘、晨門,都是弟子的稱號。浮屠經所載與中國老子經內容有相通之處,有人認為老子西出關,到西域天竺教化胡人,浮屠的弟子別號共有二十九種,不能詳細記載,所以略說如此。
車離國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在天竺東南三千餘裏,地勢卑濕暑熱,王治沙奇城,有別城數十,人民怯弱,被月氏、天竺擊敗降服,地域東西南北數千裏,人民男女皆長一丈八尺,乘象、駱駝作戰,如今月氏對其征收賦稅。
盤越國一名漢越王,在天竺東南數千裏,與益州相近,其人矮小與中國人等同,蜀地商人曾到過那裏,南道向西到極處轉東南就到了這裏。
中道西行,尉梨國、危須國、山王國皆並屬焉耆;姑墨國、溫宿國、尉頭國皆並屬龜茲;楨中國、莎車國、竭石國、渠沙國、西夜國、依耐國、滿犁國、億若國、榆令國、捐毒國、休修國、琴國皆並屬疏勒。自此以西,有大宛、安息、條支、烏弋。烏弋一名排特,這四國依次在西方,本國沒有增減。前世誤以為條支在大秦西,如今其實在東;前世又誤以為條支強於安息,如今條支反而役屬安息,號為安息西界;前世還誤以為弱水在條支西,如今知弱水在大秦西;前世又誤以為從條支西行二百餘日接近太陽落山處,如今知從大秦西才是近日所入處。
大秦國一號犁靬,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從安息界安穀城乘船,直截海西,順風二月到,風遲或一歲,無風或三歲到達。其國在海西,故俗稱海西。有河出其國,西又有大海。海西有遲散城,從國下直北至烏丹城,西南又渡一河,乘船一日乃過;西南又渡一河,一日乃過。共有大都三,從安穀城陸道直北行之海北,複直西行之海西,複直南行經之烏遲散城,渡一河,乘船一日乃過,周回繞海,凡當渡大海六日乃到其國。國中有小城邑合四百餘,東西南北數千裏,王治濱側河海,以石為城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大秦土地上有鬆、柏、槐、梓、竹、葦、楊柳、梧桐等各種樹木,民俗田種五穀,畜乘有馬、騾、驢、駱駝,也養蠶。大秦民俗多奇幻表演,如口中出火,自縛自解,跳十二丸等巧妙技藝。其國無常主,國中有災異,就另立賢人以為王,而流放故王,故王也不敢怨。其俗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穿胡服,自稱本是中國的一支,常想通使於中國,但安息貪圖中間利益,不能通過。其俗能寫胡書,製度上,公私宮室為重屋,有旌旗擊鼓,白蓋小車,郵驛亭置如中國。從安息繞海北到其國,人民相屬,十裏一亭,三十裏一置,終無盜賊,但有猛虎、獅子為害,行道不群則不得過。
大秦國王置小王數十,所治城周回百餘裏,有官曹文書。王有五宮,一宮間相去十裏,王平旦到一宮聽事,至日暮一宿,明日複至一宮,五日一周。置三十六將,每議事,一將不至則不議。王出行,常使從人持一韋囊自隨,有告白者,受其辭投囊中,還宮乃省為決理。以水晶作宮柱及器物,作弓矢。
大秦的別枝封小國,有澤散王、驢分王、且蘭王、賢督王、汜複王、於羅王等,其餘小王國甚多。國出細絺,作金銀錢,金錢一當銀錢十。有織成細布,稱用水羊毳製成,名曰海西布。此國六畜皆出水,也有用木皮或野繭絲作的,織成氍毹、毾{登毛}、罽帳等都很好,顏色比海東諸國更鮮豔。又常得到中國絲,解以為胡綾,所以多次與安息諸國在海中交市。海水苦不可食,所以往來者很少到其國中。
大秦山中出九色次玉石,一曰青,二曰赤,三曰黃,四曰白,五曰黑,六曰綠,七曰紫,八曰紅,九曰紺,今伊吾山中有九色石,即其類。陽嘉三年時,疏勒王臣盤獻海西青石、金帶各一。又今西域舊圖雲罽賓、條支諸國出琦石,即次玉石也。
大秦多金、銀、銅、鐵、鉛、錫、神龜、白馬、朱髦、駭雞犀、玳瑁、玄熊、赤螭、辟毒鼠、大貝、車渠、瑪瑙、南金、翠爵、羽翮、象牙、符采玉、明月珠、夜光珠、真白珠、虎珀、珊瑚、赤白黑綠黃青紺縹紅紫十種流離、璆琳、琅玕、水精、玫瑰、雄黃、雌黃、碧、五色玉、黃白黑綠紫紅絳紺金黃縹留黃十種氍毹、五色毾、五色九色首下毾 {登毛}(氈)、金縷繡、雜色綾、金塗布、緋持布、發陸布、緋持渠布、火浣布、阿羅得布、巴則布、度代布、溫宿布、五色桃布、絳地金織帳、五色鬥帳,以及一微木、二蘇合、狄提、迷迷、兜納、白附子、薰陸、鬱金、芸膠、薰草木十二種香。
大秦道既從海北陸通,又循海而南,與交趾七郡外夷相鄰,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異物。前世隻知有水道,不知有陸道,如今大致如此,其民人戶數不能詳細知曉。自蔥嶺西,此國最大,置諸小王甚多,所以記錄其屬大者。
澤散王屬大秦,治所在海中央,北至驢分,水行半歲,風疾時一月到,最與安息安穀城相近,西南到大秦都不知裏數。驢分王屬大秦,治所去大秦都二千裏,從驢分城西到大秦渡海,有飛橋長二百三十裏,渡海道西南行,繞海直西行。且蘭王屬大秦,從思陶國直南渡河,乃直西行到且蘭三千裏,道出河南,乃西行,從且蘭複直西行到汜複國六百裏,南道會汜複,乃西南到賢督國。且蘭、汜複直南,有積石,積石南有大海,出珊瑚、真珠。且蘭、汜複、斯賓阿蠻北有一山,東西行。大秦、海西東各有一山,皆南北行。賢督王屬大秦,治所東北去汜複六百裏。汜複王屬大秦,治所東北去於羅三百四十裏,需渡海。於羅屬大秦,治所在汜複東北,渡河,從於羅東北又渡河,斯羅東北又渡河,斯羅國屬安息,與大秦相接。
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有修流沙,流沙西有大夏國、堅沙國、屬繇國、月氏國,四國西有黑水,這是所傳聞的最西之處。
北新道西行,至東且彌國、西且彌國、單桓國、畢陸國、蒲陸國、烏貪國,皆並屬車師後部王,王治於賴城,魏賜其王壹多雜守魏侍中,號大都尉,受魏王印。轉西北則是烏孫、康居,本國沒有增減。
北烏伊別國在康居北,又有柳國,又有岩國,又有奄蔡國一名阿蘭,皆與康居同俗,西與大秦、東南與康居相接,其國多名貂,畜牧逐水草,臨大澤,過去羈屬康居,如今不屬。
呼得國在蔥嶺北,烏孫西北,康居東北,勝兵萬餘人,隨畜牧,出好馬,有貂。堅昆國在康居西北,勝兵三萬人,隨畜牧,亦多貂,有好馬。丁令國在康居北,勝兵六萬人,隨畜牧,出名鼠皮,白昆子、青昆子皮。這三國,堅昆在中央,俱去匈奴單於庭安習水七千裏,南去車師六國五千裏,西南去康居界三千裏,西去康居王治八千裏。有人認為此丁令即匈奴北丁令,而北丁令在烏孫西,似乎是不同的種別。又匈奴北有渾窳國,有屈射國,有丁令國,有隔昆國,有新梨國,說明北海之南自有丁令,非此烏孫之西丁令。烏孫長老說北丁令有馬脛國,其人音聲似雁騖,從膝以上身頭是人,膝以下生毛,馬脛馬蹄,不騎馬而走疾馬,為人勇健敢戰。
短人國在康居西北,男女皆長三尺,人眾甚多,去奄蔡諸國甚遠,康居長老傳聞常有商人到過此國,距離康居約萬餘裏。
魚豢議論說世人認為池塘中的魚不知江海之大,浮遊之物不知四時之氣,為什麽呢?因為它們所在地方小、生命短。我如今廣泛閱覽外夷大秦諸國的記載,仍覺得眼界大開,何況鄒衍所推演、《大易》《太玄》所測度的呢!隻是限於處在牛蹄般的小水窪,又沒有彭祖的長壽,無法借著景風迅遊,騎著騕褭遠觀,隻能勞神眺望三辰,而思緒飛向八荒之外罷了。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