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許麋孫簡伊秦傳(一)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許靖,字文休,是汝南平輿人。他年輕的時候,和堂弟許劭都很有名氣,倆人都有品評人物好壞的本事,可私下裏關係卻不咋地。
許劭在郡裏做功曹,故意排擠許靖,不讓他得到任用,許靖沒辦法,隻能靠給人磨馬維持生計。後來潁川人劉翊當了汝南太守,才舉薦許靖做了計吏,之後又被考察為孝廉,授官尚書郎,負責選拔官吏的事兒。
漢靈帝去世後,董卓專權,任命漢陽人周毖為吏部尚書,讓他和許靖一起商議,選拔天下的人才,淘汰那些品行不好的,提拔那些被埋沒的。他們推薦潁川人荀爽、韓融、陳紀等人擔任公、卿、郡守,任命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潁川人張谘為南陽太守,陳留人孔伷為豫州刺史,東郡人張邈為陳留太守,還調許靖去做巴郡太守,許靖沒去,後來補任了禦史中丞。
可韓馥等人到任後,都起兵回頭攻打京都,想殺董卓。董卓氣衝衝地對周毖說“你們說要提拔任用好人,我聽了你們的話,不想違背天下人的心意。可你們推薦的這些人,剛到任就反過來算計我,我哪裏對不起你們!” 說完就喝令周毖出去,在外麵把他殺了。
許靖的堂兄、陳郡相許瑒,又和孔伷合謀對付董卓,許靖害怕被株連殺害,就逃到孔伷那兒。《蜀記》裏說,許靖後來自己上表說“依附亂賊求活命,是我從感情上受不了的;可守著官職又會讓自己陷入危險,死了也不符合道義。我想古人在危難時會采取不同尋常的辦法,是為了成就大事。”
孔伷死後,許靖又去依附揚州刺史陳禕。陳禕死後,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向來和許靖有交情,所以許靖就去投靠他們。許靖收留撫恤親戚同鄉,打理救濟的事兒,表現得十分仁厚。
孫策東渡長江時,大家都逃到交州躲避戰亂,許靖坐在岸邊,先讓依附自己的人上船,連遠親都安排走了,自己才最後離開,當時看到這情景的人沒有不歎息的。
到了交址後,交址太守士燮對他十分敬重優待。陳國人袁徽也寄居在交州,他給尚書令荀彧寫信說“許文休是個有才華的傑出人物,智謀足夠用來謀劃事情。自從漂泊以來,和士人們在一起,每當有危難緊急的事兒,常常先考慮別人再考慮自己,和內外親族一起分擔饑寒。他管理同來的人,仁愛寬恕又有同情心,都有實際的事例,沒法一一細說。”
钜鹿人張翔奉王命出使交部,趁機想招募許靖,還想和他立下盟約,許靖拒絕了。許靖給曹公寫信說
“世道混亂,戰亂四起,我這沒本事又膽小的人苟且偷生,逃到蠻夷之地,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吉凶禮儀都荒廢了。以前在會稽,收到您的來信,言辭懇切,這麽久了我都沒忘。
那時候被袁術違抗命令、敗壞宗族的行為所逼迫,他煽動一群叛逆,讓水路陸路都被堵塞,我雖然心裏向著北方,卻沒法回去。正禮的軍隊撤退後,袁術的軍隊又攻過來,會稽被攻占,景興失去據點,三江五湖都成了敵人的地盤。我當時陷入困境,沒地方申訴。
隻好和袁沛、鄧子孝等人渡海,向南到了交州。途中經過東甌、閩、越等地,走了一萬裏,都沒看到漢朝的土地,在風浪中漂泊,斷了糧食就吃野菜,餓死的人很多,死去的超過一半。
到了南海後,和領守兒孝德見麵,才知道您忠義奮發,整頓軍隊,向西迎接天子,巡視中嶽。聽到這好消息,我又悲又喜,就和袁沛及徐元賢重新整理行裝,想北上荊州。可恰逢蒼梧各縣的夷、越人紛紛起兵,州府被攻破,道路阻斷,徐元賢被害,老弱之人也都被殺害。
我沿著河岸走了五千多裏,又遇到瘟疫,伯母去世,連同隨從的人,還有我的妻子兒女,一時間幾乎都沒了。後來互相攙扶著到了這個郡,算下來被兵禍和疾病害死的,剩下的不過十分之一二。百姓的艱難,辛苦的程度,實在沒法全部說出來!
我怕自己突然倒下,永遠成為逃亡的人,憂愁得睡不著吃不下。想依附朝廷的進貢使者,讓自己能回去,死在朝廷,可荊州的水陸都沒有渡口,交部的驛使也斷絕了。想上益州去,又有嚴密的防備,以前的官員,一個都不能進去。之前讓交址太守士威彥,深切地托付益州的兄弟,我自己也寫信過去,言辭懇切,可還是沒有回應。我雖然仰慕您的光輝,伸長脖子踮著腳盼望,可怎麽才能插上翅膀回去呢?”
我知道聖明的君主英明,明確授予您專權征討的重任,凡是那些叛逆之人,大多被您討伐,想來奮力競爭的人會同心協力,順從您的人會遵循同一規則。還有張子雲從前在京城,立誌輔佐王室,如今雖然身處偏遠地區,不能參與朝廷事務,也是國家的藩鎮,您的外部援助。(子雲,名叫張津,南陽人,是交州刺史。見於《吳誌》。)
如果荊、楚地區太平,帝王的恩澤傳到南方,您突然對張子雲發布命令,殷切地加以保護托付,讓我能借道從荊州出去,不然的話,我會再向益州的兄弟們介紹,讓他們接納我。倘若上天賜給我年歲,人們延緩我的災禍,能回到國家去死,解除逃亡的罪責,在九泉之下泯滅身軀,又有什麽遺憾呢!如果時局有艱險和容易之分,事情有順利和不順利之別,人的生命沒有固定的,要是去世了不能到達,就會永遠背負罪責,留在邊遠地區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從前營邱侯輔助周朝,持斧鉞專掌征伐,博陸侯輔佐漢朝,有虎賁軍負責警戒清道。(《漢書?霍光傳》說“霍光出城演練郎官羽林軍,路上稱為警蹕。” 不清楚虎賁軍的出處。)如今您扶持危難的國家,支撐將要傾覆的局勢,是國家的柱石,肩負著薑太公那樣的重任,兼具霍光那樣的權勢。五侯九伯,都在您的掌控之中,從古到今,臣子的尊貴沒有能比得上您的。
爵位高的人憂慮深,俸祿厚的人責任重,您占據著高位,處於責任重大的位置,話從嘴裏說出來,就是賞罰,心裏想的,就決定禍福。行事符合道義,國家就會安寧;行事違背道義,四方就會散亂。國家的安危,在於您;百姓的性命,係在您身上。
從華夏到蠻夷,都仰慕期待。您擔當這個重任,怎能不遠遠地考察典籍中國家興亡的緣由、榮辱的關鍵,拋棄忘掉舊怨,寬容平和地對待百官,審察衡量五種才能,為官職選擇合適的人?如果能得到合適的人,即使是仇人也一定要舉薦;如果不是合適的人,即使是親人也不授予官職。
來使國家安寧,來救濟百姓,事業成功,就會被譜寫成樂曲,刻在金石上記功,希望您努力!為國家保重自己,為百姓愛護自己。” 張翔怨恨許靖不接受自己的招募,搜查許靖寄出去的書信,全都扔到水裏。
後來劉璋就派使者招納許靖,許靖來到蜀地。劉璋任命許靖為巴郡、廣漢太守。南陽人宋仲子在荊州給蜀郡太守王商寫信說“文休灑脫不凡,有當世的才能,您應當以他為指南。”
(《益州耆舊傳》說王商,字文表,廣漢人,憑借才學聞名,在州裏有聲望。劉璋征召他為治中從事。當時帝王的道路隔絕,州的長官就像七國的諸侯一樣,而劉璋懦弱多疑,不能信任大臣。王商上奏勸諫劉璋,劉璋頗有感悟。起初,韓遂和馬騰在關中作亂,多次和劉璋的父親劉焉通信,到馬騰的兒子馬超又和劉璋互通消息,有聯合蜀地的意思。王商對劉璋說“馬超勇猛卻不仁愛,看到利益就不顧道義,不能把他當作唇齒相依的夥伴。老子說‘國家的利器,不可以展示給人看。’如今的益州,士人優秀百姓富足,有寶物出產,這是狡猾的人想要顛覆的地方,也是馬超等人向西觀望的原因。如果把他招引過來親近他,就如同養虎,將會給自己留下禍患。” 劉璋聽從了他的話,就拒絕了馬超。荊州牧劉表和儒者宋忠都聽說過他的名聲,寫信給王商表達殷勤的情意。許靖以品評人物著稱,到了蜀地,見到王商後稱讚他說“假使王商出生在中原,即使是王景興也不能超過他。” 劉璋任命王商為蜀郡太守。成都人禽堅有極其孝順的行為,王商表彰他的墳墓,追贈他孝廉的稱號。又為嚴君平、李弘建立祠堂撰寫銘文,來表彰先賢。修建學校推廣農業,百姓得到便利。在郡裏十年,在任上去世,許靖接替他。)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