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孫破虜討逆傳(一)

字數:3632   加入書籤

A+A-


    孫堅,字文台,是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相傳是孫武的後代。《吳書》裏記載,孫堅家世代在吳地做官,住在富春,祖墳在城東。墳上常常出現奇怪的光芒,還有五色雲氣,向上連接到天上,蔓延好幾裏地。大家都跑去看,村裏的老人互相議論說“這不是普通的雲氣,孫家恐怕要興旺起來了!” 等到孫堅的母親懷著他的時候,夢見自己的腸子出來繞著吳地的昌門,醒來後很害怕,就把這事告訴了鄰居家的老太太。鄰居老太太說“怎麽知道這不是吉祥的征兆呢?” 孫堅出生後,容貌不一般,性格豁達,喜歡有氣節、不平常的事。
    孫堅年輕時做過縣裏的小吏。十七歲那年,他和父親一起坐船到錢唐,正好遇上海賊胡玉等人從匏裏上岸搶劫商人的財物,正在岸上分贓,過往的行人都停下腳步,船隻也不敢前進。孫堅對父親說“這些海賊可以攻打,請讓我去討伐他們。” 父親說“這不是你能對付的。” 孫堅卻提著刀上了岸,用手向東西方向指揮,好像在分派士兵包圍賊寇似的。海賊們遠遠看見,以為是官兵來抓捕他們,立刻丟下財物四散逃跑。孫堅追上去,砍死了一個海賊才回來,父親大為吃驚。從此,孫堅出了名,郡府征召他,讓他代理縣尉。
    會稽郡的妖賊許昌在句章起兵,自稱陽明皇帝,《靈帝紀》說許昌稱他的父親是越王,他和兒子許韶煽動各縣的人,聚集了好幾萬人。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招募精壯勇敢的人,得到一千多人,和州郡的軍隊合力討伐並打敗了他們。這一年,是熹平元年。刺史臧旻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皇上下詔書任命孫堅為鹽瀆丞,幾年後調任盱眙丞,後來又調任下邳丞。《江表傳》記載,孫堅先後在三個縣輔佐治理,在所到之處都有好名聲,官吏百姓都親近依附他。鄉裏的老朋友,還有好事的年輕人,來來往往的常常有幾百人,孫堅接待安撫、供養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弟一樣。
    中平元年,黃巾賊首領張角在魏郡起兵,假托有神靈保佑,派遣八個使者用善道教化天下人,卻暗地裏互相勾結,自稱黃天泰平。三月甲子日,三十六方的人同時起兵,天下人紛紛響應,他們焚燒郡縣官府,殺害地方長官。《獻帝春秋》說,張角稱天公將軍,他的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寶的弟弟張梁稱人公將軍。漢朝派遣車騎將軍皇甫嵩、中郎將朱俊率軍討伐他們。朱俊上奏請求任命孫堅為佐軍司馬,那些跟隨孫堅在這下邳的鄉裏年輕人都願意跟著他。孫堅又招募了各路商人以及淮河、泗水一帶的精兵,總共一千多人,和朱俊一起奮力作戰,所到之處沒人能阻擋。《吳書》說,孫堅乘勝深入敵軍,在西華打了敗仗。孫堅受傷從馬上掉下來,躺在草叢裏。軍隊潰散,沒人知道孫堅在哪裏。孫堅騎的那匹青白色的馬跑回營中,趴在地上嘶鳴,將士們跟著馬在草叢中找到了孫堅。孫堅回到營中十幾天,傷口稍微好些,就又出去作戰。
    汝水、潁水一帶的賊寇被打得走投無路,逃去據守宛城。孫堅獨自抵擋一麵,登上城牆率先攻入城內,眾人於是像螞蟻一樣跟著他往上爬,最終大敗賊寇。朱俊把孫堅的功勞詳細上報,朝廷任命孫堅為別部司馬。《續漢書》記載,朱俊,字公偉,是會稽人,年輕時好學,做過郡裏的功曹,被推舉為孝廉、進士。漢朝因為他討伐黃巾的功勞任命他為車騎將軍,後來多次升遷做到河南尹。董卓見到朱俊,表麵上很親近接納他,心裏卻忌憚他,朱俊也暗地裏防備著。關東起兵後,董卓商議遷都,朱俊總是阻止他。董卓雖然害怕朱俊,但又貪圖他的名氣大,就上奏任命他為太仆來做自己的副手。朱俊被召見卻不肯接受任命,還進言說“國家不應該遷都,那樣一定會讓天下人失望,促成崤山以東地區的聯盟,我看不出這樣做有什麽可行之處。” 有關官員責問他“召您來接受任命您卻拒絕,沒問遷都的事您卻談論它,為什麽呢?” 朱俊說“做相國的副手,不是我能勝任的。遷都不是好計策,是我急需說的。推辭我不能勝任的職位,進獻我認為緊急的事情,這是我應該做的。” 有關官員說“遷都的事,起初沒有這個計劃,就算有,也還沒公開,您是從哪裏聽說的?” 朱俊說“相國董卓跟我說的,我是從相國那裏聽來的。” 有關官員沒能難住他,朝廷上下都稱讚佩服他。後來朱俊擔任太尉。李傕、郭汜互相攻打,劫持了天子和公卿,朱俊性格剛強,當即發病去世。
    邊章、韓遂在涼州作亂。中郎將董卓前去征討,沒有立下功勞。中平三年,朝廷派遣司空張溫代理車騎將軍,向西討伐邊章等人。張溫上奏請求讓孫堅參與軍事,駐軍長安。張溫用詔書召見董卓,董卓過了很久才來見張溫。張溫責備董卓,董卓的回答很不恭敬。孫堅當時也在座,上前小聲對張溫說“董卓不怕獲罪,還像鴟鳥一樣張大嘴巴說大話,應該以召見他卻不按時到為由,按軍法把他斬了。” 張溫說“董卓向來在隴、蜀一帶很有威名,現在殺了他,我們向西進軍就沒有依靠了。” 孫堅說“您親自率領朝廷的軍隊,威名震動天下,為什麽要依靠董卓呢?看董卓說的話,不把您放在眼裏,輕視上級,沒有禮節,這是第一條罪。邊章、韓遂飛揚跋扈這麽多年,本該及時進軍討伐,可董卓卻說不行,阻撓軍隊,使大家產生疑慮,這是第二條罪。董卓接受任命卻沒有功勞,被召見還拖延停留,卻還傲慢自大,這是第三條罪。古代的名將,拿著斧鉞統率眾人,沒有不果斷斬殺來顯示威嚴的,所以司馬穰苴斬了莊賈,魏絳殺了楊幹。現在您對董卓留情,不馬上殺他,損害威嚴和刑法,就在這裏體現出來了。” 張溫不忍心采取行動,就說“您暫且回去吧,董卓會懷疑的。” 孫堅於是起身出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邊章、韓遂聽說大軍快到了,黨羽紛紛離散,都請求投降。軍隊返回後,議事的人認為軍隊沒有和敵人正麵交鋒,就沒有評定功勞賞賜,但聽說孫堅列舉了董卓的三條罪狀,勸說張溫殺他,沒有不歎息的。朝廷任命孫堅為議郎。當時長沙的賊寇區星自稱將軍,聚集了一萬多人,攻打城邑,朝廷就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孫堅到郡後,親自率領將士,施展謀略,一個月左右,就打敗了區星等人。《魏書》說,孫堅到了郡裏,郡中的人都被震懾服從,他任用賢良的官吏,告誡官吏們說“好好對待善良的百姓,處理官府的文書,一定要遵循規矩,把盜賊的事交給我。” 周朝、郭石也率領部眾在零陵、桂陽起兵,和區星互相呼應。孫堅於是越過郡界去征討,三個郡都安定下來。漢朝根據孫堅前後的功勞,封他為烏程侯。《吳錄》說,當時廬江太守陸康的侄子做宜春縣長,被賊寇攻打,派使者向孫堅求救。孫堅整頓軍隊前去救援。主簿進言勸阻,孫堅回答說“我作為太守沒有文德,就以征伐立功,越過郡界討伐賊寇,來保全別的地方。如果因此獲罪,在天下人麵前有什麽可慚愧的呢?” 於是進軍前去救援,賊寇聽說後就逃跑了。
    漢靈帝駕崩後,董卓獨攬朝政,在京城橫行霸道、肆意妄為。各州郡紛紛發起義兵,想要討伐董卓。《江表傳》記載,孫堅聽到這個消息,捶著胸脯感歎道“當初張公要是聽了我的話,朝廷現在就不會有這場災難了。” 孫堅也起兵響應。
    荊州刺史王叡向來對孫堅無禮,孫堅路過荊州時就把他殺了。根據《王氏譜》記載,王叡字通耀,是晉朝太保王祥的伯父。《吳錄》裏說,王叡之前和孫堅一起征討零陵、桂陽的賊寇,因為孫堅是武官,說話很輕視他。等到王叡起兵想討伐董卓時,他向來和武陵太守曹寅不和,還揚言說要先殺了曹寅。曹寅害怕了,就偽造了一份案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傳給孫堅,列舉王叡的罪過,讓孫堅逮捕王叡並執行刑罰,之後把情況上報。孫堅立刻按照檄文率領軍隊襲擊王叡。王叡聽說軍隊來了,登上城樓觀望,派人詢問他們想幹什麽,孫堅的前鋒回答說“士兵們長期作戰很勞苦,得到的賞賜不夠買衣服,到使君這裏再請求些錢財罷了。” 王叡說“刺史難道會吝嗇嗎?” 就打開倉庫,讓他們自己進去看,知道有沒有遺漏的。軍隊進到樓下,王叡看見孫堅,驚訝地說“士兵們自己來求賞,孫府君怎麽會在裏麵?” 孫堅說“我接到使者的檄文要誅殺您。” 王叡說“我有什麽罪?” 孫堅說“罪在你什麽都不知道。” 王叡走投無路,刮下金屑喝下去自殺了。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