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孫破虜討逆傳(五)

字數:3886   加入書籤

A+A-


    天下這個帝位,不能隨便覬覦,必須要有上天的幫助和人力的支持。商湯時有白鳩出現的吉祥征兆,周武王時有赤烏降臨的祥瑞,漢高祖起兵時有星星聚集的符兆,光武帝時有神光顯現的吉兆,這些都是因為百姓被夏桀、商紂的暴政折磨,被秦朝、王莽的徭役毒害,所以他們才能鏟除無道之人,實現自己的誌向。現在天下的問題不在於年幼的天子,也沒出現您該受命稱帝的征兆,卻想突然登上皇位,這是從未有過的事,這是第四點。
    天子的尊貴,天下的財富,誰不想要呢?但從道義上講不行,從形勢上看也做不到。陳勝、項羽、王莽、公孫述這些人,都曾南麵稱王,可沒有一個成功的。帝王的位置,不能非分地去期望,這是第五點。
    年幼的天子聰慧,要是能消除他身邊的威脅,去掉那些奸臣,必定能成就中興大業。能讓天子達到周成王那樣的盛世,自己也能像周公、召公那樣獲得美名,這才是我對您的期望啊。就算天子有什麽變故,也希望您能從宗室的親族中,挑選賢能的近親來繼承劉氏的統緒,鞏固漢朝的宗室。這樣才能把功勞刻在金石上,畫在丹青裏,讓福澤流傳無窮,名聲在音樂中傳唱。放棄這些不做,卻去做難成的事,想來以您的賢明,一定不忍心這樣,這是第六點。
    您家五代都擔任丞相,權力之重,勢力之盛,天下沒人能比得上。忠貞的人肯定會說,應該日夜思考如何扶持國家的危難,考慮國家的安危,以實現祖先的誌向,報答漢室的恩情。而那些忽視道義節操卻極力想奪權的人,會說天下的人不是自家的官吏就是門生,誰會不聽從自己?四方的敵人不是自己的對手就是被自己役使,誰能違抗自己?何不趁著世代積累的勢力,起來奪取天下呢?這兩種想法差別很大,不能不仔細分辨,這是第七點。
    聖明賢哲之人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們能審時度勢,謹慎行動。如果是難以實現的事,沒有把握的形勢,去做隻會激起各路敵人的鬥誌,引發眾人的反對,從公義上講不應該,從私利上看也不利,明智的人不會這樣做,這是第八點。
    世上很多人被圖讖緯書迷惑,牽強附會,拚湊文字來迎合自己的想法,要是為了討好上司而迷惑眾人,最終肯定會後悔,從古到今,這樣的事從未斷絕,不能不深入選擇,仔細思考,這是第九點。
    這九點,隻是我看到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彌補您可能遺忘的地方。忠言雖然不好聽,還希望您能留意聽取!”
    《典略》記載這是張昭的言辭。臣裴鬆之認為,張昭雖然名氣很大,但文采不如張紘,這封信肯定是張紘寫的。
    曹操上表推薦孫策為討逆將軍,封他為吳侯。《江表傳》記載建安二年夏天,漢朝派遣議郎王誧帶著戊辰詔書前來,詔書說“董卓叛逆作亂,危害國家和百姓。先將軍孫堅一心想平定討伐他,這個美好的願望沒能實現,但他的美德卻遠近聞名。孫策遵循善道,追求福運不偏離正道。現在任命孫策為騎都尉,繼承烏程侯的爵位,兼任會稽太守。”
    詔書還命令說“原左將軍袁術不顧朝廷恩德,犯上作亂,製造虛假的言論,想趁著戰亂欺騙百姓,起初聽到他的話還不相信。後來收到持節平東將軍兼徐州牧溫侯呂布呈上的袁術所造的迷惑眾人的妖妄言論,才知道袁術有梟鳥一樣的本性,竟然做出無道的事,修建王宮,設置公卿百官,祭祀天地,殘害百姓,造成的災禍極其深重。呂布前後多次上奏表明對朝廷的忠心,想要回去討伐袁術,為國家效力,請求給予特殊的獎賞。懸賞等待有功之人,隻有勤奮努力的人才能得到,所以就寵愛任命孫策,讓他繼承之前的封邑,再加上大郡,榮耀一起來到,這正是孫策奮力效命的時候。要盡快和呂布以及代理吳郡太守安東將軍陳瑀同心協力,同時進軍討伐袁術。”
    孫策覺得自己統領著兵馬,可隻以騎都尉的身份兼任郡守,顯得職位太輕,心裏想得到將軍的封號,於是就派人去暗示王誧。王誧領會了他的意思,就以朝廷的名義暫封孫策為明漢將軍。
    當時,陳瑀駐紮在海西,孫策接到詔書後整理行裝,準備和呂布、陳瑀配合行動。可走到錢塘時,孫策發現陳瑀在暗地裏謀劃襲擊自己。原來陳瑀派了都尉萬演等人偷偷渡過長江,把三十多個印信交給了丹楊、宣城、涇縣、陵陽、始安、黟縣、歙縣等險要縣城的賊寇頭目祖郎、焦已以及吳郡烏程的嚴白虎等人,讓他們做內應,打算等孫策的軍隊出發後,就奪取這些郡縣。
    孫策察覺了陳瑀的陰謀,立刻派呂範、徐逸去海西攻打陳瑀,把陳瑀打得大敗,還俘獲了他部下官吏士兵的妻子兒女共四千人。《山陽公載記》裏說陳瑀獨自騎馬逃到冀州,主動投靠了袁紹,袁紹任命他為故安都尉。
    《吳錄》記載了孫策上奏表謝恩的內容“臣資質淺薄,孤獨地駐守在邊境。陛下廣施恩澤,連細微之處都顧及到了,讓臣繼承爵位,還兼任有名的郡府官職。承受這樣的榮耀和恩寵,我實在擔當不起。興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我在吳郡曲阿收到袁術呈上的表章,他任命我為殄寇將軍;後來接到朝廷的詔書,才知道這是袁術擅自偽造的任命。我雖然馬上就放棄了這個職位,但心裏還是很惶恐不安。我十七歲時就失去了父親,擔心自己沒有能力繼承父業,害怕辜負了先輩的教誨。實在沒有霍去病十八歲建立功勳、世祖劉秀手下將領年輕時輔佐君主那樣的才能。我剛開始領兵的時候,還不到二十歲,雖然才能低下、膽小怯懦,不擅長軍事,但也想竭盡微薄的力量為國效力。袁術狂妄糊塗,作惡多端。我憑借朝廷的威嚴,奉命討伐有罪之人,希望一定能獻上捷報,來報答朝廷的任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臣裴鬆之按語本傳中說孫堅在初平三年去世,孫策在建安五年去世,孫策死的時候二十六歲,算起來孫堅去世時,孫策應該是十八歲,可這篇表章裏說十七歲,這就對不上了。張璠的《漢紀》和《吳曆》都記載孫堅在初平二年去世,這是正確的,而本傳的記載有誤。
    《江表傳》記載建安三年,孫策又派使者向朝廷進貢地方特產,數量比建安元年那次多了一倍。這一年,朝廷下詔書改封孫策為討逆將軍,改封他為吳侯。
    後來袁術去世了,他的長史楊弘、大將張勳等人率領部下想投靠孫策,可廬江太守劉勳半路截擊,把他們全都俘虜了,還收繳了他們攜帶的珍寶返回。孫策聽說這件事後,假意和劉勳結盟交好。
    劉勳剛得到袁術的部下,當時豫章上繚的宗族百姓有一萬多家在江東,孫策就勸劉勳去攻取這個地方。劉勳出發後,孫策率領輕裝部隊日夜兼程,突襲並攻下了廬江,劉勳的部下全部投降,隻有劉勳和他部下的幾百人投靠了曹操。
    《江表傳》記載孫策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和司空曹操、衛將軍董承、益州牧劉璋等人一起討伐袁術、劉表。軍隊整頓好正要進軍,恰逢袁術去世。袁術的堂弟袁胤、女婿黃猗等人害怕曹操,不敢駐守壽春,就一起抬著袁術的棺柩,帶著他的妻子兒女以及部下男女,到皖城投靠劉勳。
    劉勳的糧食很少,沒辦法救濟這些人,就派堂弟劉偕去豫章太守華歆那裏請求買糧。華歆所在的郡向來缺糧,就派官吏帶著劉偕到海昏上繚,讓各宗族首領一起拿出三萬斛米給劉偕。劉偕去了好幾個月,才得到幾千斛米。劉偕隻好回去向劉勳報告情況,讓劉勳派兵去襲擊奪取糧食。
    劉勳收到劉偕的信後,派兵偷偷進軍到海昏城下。宗族首領們得知消息,把城空著全都逃跑躲藏起來,劉勳一點東西也沒得到。當時孫策正在向西討伐黃祖,走到石城時,聽說劉勳輕率地去了海昏,就分派堂兄孫賁、孫輔率領八千人在彭澤等候劉勳,自己和周瑜率領兩萬人步行去襲擊皖城,很快就攻下來了,俘獲了袁術的工匠、樂隊和部下共三萬多人,還有袁術、劉勳的妻子兒女。
    孫策上表推薦汝南人李術擔任廬江太守,給了他三千士兵駐守皖城,然後把俘獲的人都遷到東邊的吳郡。孫賁、孫輔又在彭澤打敗了劉勳。劉勳逃到楚江,從尋陽步行到置馬亭,聽說孫策等人已經攻下了皖城,就投奔西塞。到了沂縣後,他築起營壘防守,向劉表告急,向黃祖求救。黃祖派太子黃射率領五千水軍援助劉勳。孫策又去進攻,把劉勳打得大敗。劉勳和劉偕向北投靠了曹操,黃射也逃走了。孫策收編了劉勳的兩千多士兵,得到一千艘船,於是進軍夏口攻打黃祖。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