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孫破虜討逆傳(六)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當時劉表派侄子劉虎和南陽人韓曦率領五千名手持長矛的士兵,來做黃祖的前鋒。孫策和他們交戰,把他們打得大敗。《吳錄》記載了孫策的表章“臣討伐黃祖,在十二月八日到達黃祖駐守的沙羨縣。劉表派將領援助黃祖,一起向我逼近。臣在十一日清晨部署部下,江夏太守兼建威中郎將周瑜、桂陽太守兼征虜中郎將呂範、零陵太守兼蕩寇中郎將程普、奉業校尉孫權、先登校尉韓當、武鋒校尉黃蓋等人同時進軍。臣跨馬衝入敵陣,親手敲響戰鼓,來統一作戰的節奏。官吏士兵們情緒激昂,奮勇作戰,鬥誌比平時高出百倍,大家心誌堅定,都爭相拚命。軍隊越過重重壕溝,速度快得像飛一樣。火在上風處燃起,士兵們在煙霧中衝鋒,弓弩一起發射,箭像雨點一樣密集。到了辰時,黃祖的軍隊就崩潰了。被刀鋒砍死的,被烈火燒死的,前麵沒有一個活著的敵人,隻有黃祖逃跑了。臣俘獲了他的妻子兒女共七人,斬殺了劉虎、韓曦以下共兩萬多人,還有一萬多人掉進水裏淹死,繳獲了六千多艘船,財物堆積如山。雖然劉表還沒被擒獲,但黃祖向來狡猾,是劉表的心腹,出外充當他的爪牙,劉表的囂張氣焰,全靠黃祖支撐,現在黃祖的家屬和部下都被消滅幹淨,劉表成了孤立無援的敗寇,如同行屍走肉。這實在都是朝廷神威遠揚,臣討伐有罪之人,才得以獻上這點微薄的功勞。”
當時袁紹的勢力正強大,而孫策已經吞並了江東,曹操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征討孫策,暫且想安撫他。《吳曆》記載曹操聽說孫策平定了江南,心裏很是忌憚,常常感歎 “這小瘋狗一樣的小子,實在難以和他抗衡啊”。於是曹操把自己弟弟的女兒嫁給孫策的小弟孫匡,又為兒子曹章娶了孫賁的女兒,還以禮征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另外命令揚州刺史嚴象推舉孫權為茂才。
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局勢緊張。孫策暗中計劃襲擊許都,把漢獻帝接到自己身邊。
當時有個叫高岱的人,在餘姚隱居。孫策命令會稽丞陸昭去迎接他,自己也放下架子等候。孫策聽說高岱精通《左傳》,就自己先研讀起來,想和他探討一番。有人跟孫策說“高岱覺得將軍您隻懂武功,沒什麽文才,要是您和他討論《左傳》,他說不定會故意說您不懂,那我的話可就應驗了。” 這人又去跟高岱說“孫將軍這人,討厭比自己強的人,要是他問您問題,您就說不知道,這樣才能合他的心意。要是您什麽都能說清楚,肯定會有危險。” 高岱信了這話,等和孫策討論《左傳》時,有時就回答說不知道。孫策果然發火了,認為高岱輕視自己,就把他關了起來。高岱的知心好友和當時的一些人,都露天坐著為他求情。孫策登上城樓,看見好幾裏地內都擠滿了人。他討厭高岱能籠絡人心,就把高岱殺了。高岱,字孔文,是吳郡人。他生性聰明通達,看輕錢財,重視道義。他結交賢士,發掘奇才,從那些還沒出名的人中挑選人才,所結交的八個人,都是世間的英雄豪傑。太守盛憲讓他做上計吏,還推薦他為孝廉。許貢來擔任郡守時,高岱帶著盛憲到許昭家避難,又去向陶謙求救。陶謙沒有馬上出兵,高岱急得形容憔悴,痛哭流出血來,連水都不喝。陶謙被他的忠誠壯烈打動,覺得他有申包胥那樣的義舉,就答應出兵,還寫信給許貢。高岱拿著陶謙的信回去,可許貢已經把他的母親關了起來。吳地的人無論老少都替他捏把汗,因為知道許貢向來記仇,高岱這一去肯定會被害。高岱卻說,在君主手下就該為君主辦事,而且母親在牢裏,按道理必須去,要是能見到許貢,事情自然能解決。於是他寫信說明情況,許貢立刻見了他。高岱口才敏捷,很會認錯道歉,許貢當時就放出了他的母親。高岱去見許貢前,跟友人張允、沈 < 目昬 > 說讓他們預先準備好船,因為他覺得許貢肯定會後悔,會派人來追。高岱一出來就帶著母親乘船從別的路逃走了。沒過多久,許貢果然派人去追,還命令追兵要是在船上追上了,就當場在江上把他們殺了,要是已經過了江就作罷。追兵和高岱走的不是一條路,高岱他們才得以幸免。高岱被殺的時候,才三十多歲。
當時還有個琅邪的道士叫於吉,之前住在東方,在吳郡、會稽一帶往來,建立了精舍,燒香讀道家書籍,製作符水給人治病,吳郡、會稽很多人都信奉他。孫策曾經在郡城的門樓上,召集各位將領和賓客,於吉卻穿著整齊的衣服,拄著一個小匣子,匣子上有漆畫,名叫仙人鏵,從門下快步走過。將領和賓客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下樓去迎接拜見他,負責接待賓客的人嗬斥也攔不住。孫策立刻下令把於吉抓起來。那些信奉於吉的人,都讓婦女去見孫策的母親,為於吉求情。孫策的母親對他說“於先生也幫軍隊祈福,醫治將士,不能殺他啊。” 孫策說“這小子妖言惑眾,能迷惑人心,害得各位將領都不顧君臣禮節,全都扔下我下樓去拜見他,不能不除掉他。” 將領們又聯名上書求情,孫策說“從前南陽的張津擔任交州刺史,舍棄前代聖人的典章教誨,廢除漢朝的法律,還曾經戴著紅色的頭巾,彈琴燒香,讀那些邪門歪道的書,說這樣能有助於教化,最後被南夷殺了。這一點好處都沒有,隻是各位還沒明白罷了。現在這小子已經該死了,別再浪費紙筆求情了。” 隨即催促把於吉殺了,還把他的頭掛在集市上示眾。那些信奉於吉的人,還不認為他是死了,說他是屍解成仙了,又繼續祭祀求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誌林》裏說當初漢順帝的時候,琅邪人宮崇到朝廷,獻上他的老師於吉在曲陽泉水邊得到的神書,那書是用白色的絲織品寫的,有紅色的界欄,名叫《太平青領道》,一共一百多卷。從順帝到建安年間,有五六十 years,於吉這時候差不多已經一百歲了,年紀那麽大,按禮儀是不該施加刑罰的。而且天子外出巡視,要是遇到百歲老人,會親自去看望,敬重老人來表示親近仁愛,這是聖明君王的最高教化。於吉的罪過還不至於死,卻被施以酷刑,這是錯誤的誅殺,不是什麽值得稱道的事。虞喜推測孫策去世的時間是建安五年四月四日。當時曹操和袁紹正在交戰,還沒分出勝負。根據夏侯元讓給石威則的信,那是袁紹被打敗以後寫的。信裏說“把長沙交給孫賁,把零陵、桂陽交給張津。” 這說明孫策死在前麵,張津死在後麵,不可能像前麵說的那樣有張津被南夷所殺的事,那隻是說張津死因的一種比喻罷了。臣裴鬆之按語太康八年,廣州大中正王範獻上《交廣二州春秋》。記載建安六年,張津還擔任交州牧。《江表傳》的記載像《誌林》說的那樣有不實之處。
《搜神記》裏說孫策想渡江襲擊許都,和於吉一起同行。當時正趕上大旱,到處都很炎熱幹燥。孫策催促將士們趕緊拉船,有時自己一早出去監督,卻看見很多將領官吏都在於吉那裏,孫策因此很生氣,說“我難道比不上於吉嗎,你們卻先跑去侍奉他?” 就派人把於吉抓了起來。於吉被帶來後,孫策嗬斥他說“天旱不下雨,道路難走,不能按時過江,所以我一早出來督促,可你卻不跟大家一起擔憂,安穩地坐在船裏裝神弄鬼,敗壞我的隊伍,今天非要除掉你不可。” 他讓人把於吉綁起來放在地上暴曬,讓他求雨,要是能感動上天在中午下雨,就赦免他,不然就殺了他。沒過多久,雲氣上升,很快就聚合成片,到了中午,大雨傾盆而下,溪澗都漲滿了水。將士們很高興,以為於吉肯定會被赦免,都去祝賀慰問。可孫策還是把他殺了。將士們都很悲痛惋惜,一起把於吉的屍體藏了起來。當天夜裏,忽然又有雲彩覆蓋在藏屍的地方;第二天早上去看,屍體已經不見了。關於於吉的事,《江表傳》和《搜神記》的記載不一樣,不知道哪個是對的。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