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一)

字數:3390   加入書籤

A+A-


    劉繇,字正禮,是東萊郡牟平縣人。當年齊孝王的小兒子被封為牟平侯,他的子孫後代就在這裏安家落戶。劉繇的伯父劉寵,曾擔任漢朝的太尉。(《續漢書》記載劉繇的祖父劉本,精通經傳學問,博覽群書,被稱為通儒。他曾被推舉為賢良方正,擔任般縣縣長,最終在任上去世。劉寵,字祖榮,繼承了父親的學業,因為通曉經書、品行端正,被推舉為孝廉,光祿大夫考察他的德行後,任命他為東平陵縣令。劉寵任職幾年後,因為母親生病而辭官,當地百姓和士人拉住他的車駕、擋住車輪,道路都被堵塞了,車子無法前行。劉寵隻好在路邊亭子停下,換上便服悄悄離開,回家侍奉母親。後來他被大將軍府征召,逐漸升遷為會稽太守。他以身作則為下屬做表率,會稽郡治理得很好。朝廷征召他擔任將作大匠。山陰縣有百姓住在離郡治幾十裏的若邪山穀中,有五六個七八十歲的老翁,聽說劉寵要升遷,結伴來送他,每人帶了一百錢。劉寵見了,慰勞他們說“父老鄉親們何必辛苦自己遠道而來!” 老翁們都回答說“我們是山穀裏的粗人,一輩子沒到過郡縣官府。以前官吏常常上門征斂勒索,民間夜裏狗叫聲不斷,百姓整夜不得安寧。自從您到任以來,狗夜裏不叫了,官吏也很少到民間去,我們年老了還能遇到這樣的聖明教化,現在聽說您要離開,所以盡力來送您。” 劉寵向他們道謝,從中選了一枚大錢收下,所以會稽郡人稱劉寵為 “取一錢太守”。他的清廉就是這樣。劉寵前後在兩個郡任職,八次位居九卿,四次登上三公之位。家裏不收藏財物,沒有貴重的器物,平時飲食簡單,衣著樸素,乘坐破舊的車子、騎著瘦弱的馬匹,被稱為貧寒。三次離開相位,都回到家鄉。往來京城時,常常在路邊卸下馬車的驂馬,悄悄經過,沒人知道他是誰。劉寵曾經想在亭舍休息,亭吏阻止他說“我們整理了驛館,是為了等待劉公,您不能在這裏停留。” 劉寵於是離開繼續前行。他的廉潔節儉都是這類情況。後來因年老生病在家中去世。)劉繇的哥哥劉岱,字公山,曾任侍中、兗州刺史。(《續漢書》記載劉繇的父親劉輿,又名劉方,曾任山陽太守。劉岱、劉繇都有出眾的才能。《英雄記》說劉岱孝順友愛、仁慈寬厚,能虛心待人。)
    劉繇十九歲時,他的叔父劉韙被強盜劫持當作人質,劉繇挺身而出把叔父搶了回來,從此名聲遠揚。他被推舉為孝廉,擔任郎中,後被任命為下邑縣長。當時郡守把權貴親戚托付給他照顧,劉繇於是棄官而去。州府征召他到濟南任職,濟南相是中常侍的兒子,貪婪汙濁不守法紀,劉繇上奏朝廷罷免了他。平原人陶丘洪推薦劉繇,想讓州府推舉他為茂才。刺史說“前年已經推舉了劉公山,怎麽又要推舉劉正禮呢?” 陶丘洪說“如果明使君您之前任用了公山,之後又提拔正禮,這就好比在長途道路上駕馭兩條龍,讓千裏馬在千裏平原上馳騁,不也是很好的嗎!” 恰逢司空府征召他為掾吏,任命他為侍禦史,劉繇沒有就任。他到淮浦躲避戰亂,朝廷下詔書任命他為揚州刺史。當時袁術在淮南,劉繇畏懼他,不敢到揚州赴任。想要南渡長江時,吳景、孫賁把他迎到曲阿安置。袁術圖謀叛亂稱帝,攻占了各個郡縣。劉繇派遣樊能、張英駐守江邊來抵禦他。因為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官員,劉繇就逼迫他們離開。於是袁術自己任命了揚州刺史,和吳景、孫賁一起攻打張英、樊能等人,打了一年多也沒攻下來。朝廷下令加授劉繇為揚州牧、振武將軍,他擁有幾萬部眾。孫策東渡長江,打敗了張英、樊能等人。劉繇逃到丹徒,(袁宏《漢紀》說劉繇將要逃到會稽,許子將說“會稽富足充實,是孫策貪圖的地方,而且地處海邊偏遠之地,不能去那裏。不如去豫章,北邊連接豫州,西邊靠近荊州。如果收攏官吏百姓,派遣使者向朝廷進貢,和兗州刺史曹操取得聯係,雖然有袁術阻隔在中間,但他豺狼本性,不會長久的。您接受朝廷的任命,曹操、劉表一定會前來救援。” 劉繇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逆江而上向南據守豫章,駐守在彭澤。笮融(笮,音壯力反)先到了豫章,殺了太守朱皓,(《獻帝春秋》說這一年,劉繇駐守彭澤,又派笮融幫助朱皓討伐劉表任命的太守諸葛玄。許子將對劉繇說“笮融出兵,是不顧名義的人。朱皓為人真誠,應該讓他嚴密防備笮融。” 笮融到了之後,果然謊稱殺了諸葛玄,代替朱皓掌管郡中事務。)進入郡城居住。劉繇進軍討伐笮融,卻被笮融打敗,後來又重新召集所屬各縣的兵力,打敗了笮融。笮融戰敗逃進山中,被百姓殺死。劉繇不久後因病去世,時年四十二歲。
    笮融是丹楊人,起初聚集了幾百人,前去依附徐州牧陶謙。陶謙讓他督管廣陵、彭城的漕運,他卻放縱自己擅自殺人,截留三個郡的物資運輸來中飽私囊。他還大肆修建佛祠,用銅鑄造佛像,給佛像身上塗上黃金,披上錦緞彩衣,佛像周圍懸掛九層銅盤,下麵修建重樓閣道,可容納三千多人,讓所有人都學習誦讀佛經,命令轄區內和附近郡縣喜好佛教的人前來聽經,免除他們的徭役來招徠更多人,因此遠近各地前來的人有五千多戶。每次浴佛時,他都準備很多酒飯,在路上鋪排宴席,長達幾十裏,前來觀看和吃飯的百姓將近萬人,花費數以億計。曹操攻打陶謙時,徐州動蕩不安,笮融帶著一萬多男女、三千匹馬,逃到廣陵,廣陵太守趙昱以賓客之禮招待他。在此之前,彭城相薛禮被陶謙逼迫,駐守在秣陵。笮融貪圖廣陵的人口財物,趁著酒酣之時殺了趙昱,放縱士兵大肆搶掠,然後帶著財物離開。路過秣陵時殺了薛禮,之後又殺了朱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後來孫策向西討伐江夏,返回時路過豫章,收殮了劉繇的遺體並運送回去,很好地對待他的家人。王朗給孫策寫信說“劉正禮當初剛到揚州,沒能自己立足,實在是依靠您的家族幫助,才能渡江建立治所,安定下來。他到任時的禮儀,感激之情和情誼,始終都在。後來因為和袁家有嫌隙,漸漸產生矛盾。曾經的同盟,變成了仇敵,推究他的本心,實在不是他願意的。天下安定之後,他常常希望能夠和好,重新恢複往日的友好關係。一旦分離,真誠的心意沒能表明,他就突然去世,真讓人悲傷遺憾!我知道您用敦厚來勸勉輕薄之人,用恩德來回報怨恨,收殮屍骨、養育孤兒,哀悼死者、憐憫生者,拋棄過去的猜疑,保護未成年的孩子,這實在是深厚的恩情、重大的情分,是美好的名聲和豐厚的德行。從前魯國人雖然和齊國有怨仇,但不廢棄喪禮,《春秋》稱讚這件事,說他們懂得禮儀,這實在是優秀史官應該記載的,鄉校應該議論讚歎的。劉正禮的長子,很有誌向操守,想必會有與眾不同之處。您威嚴正盛、刑罰施行,再對他們施加恩德,不也是很優厚的嗎!”
    劉繇的長子劉基,字敬輿。他十四歲那年,為父親劉繇守喪,嚴格遵守喪禮的規矩,父親生前的部下送來財物慰問,他全都婉言謝絕。(《吳書》記載劉基遭遇諸多磨難,深陷困苦之中,卻能潛心鑽研學問,不把這些艱難當作憂愁。他和弟弟們同住時,常常晚睡早起,連妻妾都很少見到他的麵。弟弟們既尊敬又畏懼他,侍奉他就像對待父親一樣。他不隨便與人交往,家裏沒有雜亂的賓客。)劉基相貌英俊、儀表堂堂,孫權對他既喜愛又敬重。孫權擔任驃騎將軍時,征召他為東曹掾,後來又任命他為輔義校尉、建忠中郎將。孫權成為吳王之後,提拔劉基擔任大農。
    有一次孫權設宴飲酒,騎都尉虞翻喝醉了酒,冒犯了孫權,孫權氣得要殺他,怒火衝天。多虧劉基上前勸諫爭辯,虞翻才得以幸免。孫權在酷暑時節,曾在船上設宴,當時船樓上突然遇到雷雨,孫權用傘蓋遮住自己,又下令把另一把傘蓋也給劉基遮雨,其他人都沒有這種待遇。劉基就是這樣受到孫權的優待。後來他調任郎中令,孫權稱帝後,他改任光祿勳,參與處理尚書事務。劉基四十九歲時去世。後來孫權為兒子孫霸娶了劉基的女兒,賜給他們第一等的宅第,一年四季的賞賜,和全氏、張氏家族不相上下。劉基的兩個弟弟劉鑠、劉尚,都擔任騎都尉。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