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一)
字數:3319 加入書籤
程普,字德謀,是右北平郡土垠縣人。他早年在州郡做官吏,不僅相貌堂堂,還很有計謀,尤其擅長應對各種場麵。後來跟隨孫堅征戰四方,在宛城、鄧縣一帶討伐黃巾軍,又在陽人城打敗董卓的軍隊。無論是攻城還是野戰,他總是衝鋒在前,身上留下了不少戰傷。孫堅去世後,程普又追隨孫策來到淮南,跟著攻打廬江郡,成功攻克後,一起東渡長江。
孫策進軍橫江、當利口時,程普隨軍擊敗張英、於麋等敵軍,接著轉戰拿下秣陵、湖孰、句容、曲阿,每戰都立下戰功,孫策特意給他增兵兩千人、戰馬五十匹。後來進軍烏程、石木、波門、陵傳、餘杭等地,程普的戰功最為突出。孫策進入會稽郡後,任命程普為吳郡都尉,治所設在錢唐。後來調任丹楊都尉,駐守石城。他又率軍討伐宣城、涇縣、安吳、陵陽、春穀等地的賊寇,把他們全部擊潰。有一次孫策攻打祖郎,被敵軍重重包圍,程普帶著一名騎兵拚死護住孫策,兩人騎馬大喊著衝向敵陣,用長矛猛刺敵軍,賊兵被衝散,孫策才趁機突圍。後來程普被任命為蕩寇中郎將,兼任零陵太守,跟隨孫策在尋陽討伐劉勳,又在沙羨進攻黃祖,之後返回石城鎮守。
孫策去世後,程普和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在吳郡、會稽、丹楊三郡輾轉作戰,平定了那些不肯歸附的勢力。他又跟隨孫權征討江夏,回師途中經過豫章郡,奉命單獨討伐樂安縣。樂安平定後,他接替太史慈駐守海昬。後來與周瑜分任左右都督,在烏林大敗曹操,又進軍南郡,把曹仁趕走。孫權任命他為裨將軍,兼任江夏太守,治所設在沙羨,享受四個縣的賦稅收入。在孫權早期的將領中,程普年紀最大,當時人們都尊稱他為 “程公”。他生性喜歡施舍,對士大夫也很敬重。周瑜去世後,程普接替他擔任南郡太守。後來孫權把荊州分給劉備,程普又回到江夏郡任職,升任蕩寇將軍,不久後去世。(《吳書》記載程普曾處死幾百名叛亂者,把他們的屍體投入火中,當天就染上惡疾,過了一百多天就去世了。)孫權稱帝後,追念程普的功勞,封他的兒子程谘為亭侯。
黃蓋,字公覆,是零陵郡泉陵縣人。(《吳書》記載他是前南陽太守黃子廉的後代,家族分支遷徙,從祖父輩起遷居零陵,就在那裏安家落戶。黃蓋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遭遇不少艱難困苦,卻始終胸懷壯誌。即使身處貧賤,也從不把自己等同於平庸之輩,常常利用打柴的空閑時間學習寫字和兵法。)起初做郡裏的小吏,後來被推舉為孝廉,還受到三公官府的征召。孫堅發動義兵時,黃蓋前來投奔,跟隨孫堅在南方打敗山賊,在北方趕走董卓,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孫堅去世後,黃蓋又追隨孫策和孫權,常年身披鎧甲轉戰各地,出生入死攻破過許多城池。
當時山越人經常叛亂,凡是有賊寇作亂的縣城,朝廷總是派黃蓋去擔任縣令或縣長。石城縣的官吏特別難以約束,黃蓋到任後就安排了兩名掾吏,讓他們分別主管各部門事務。他告誡說“我這個縣令沒什麽文德,隻是靠軍功當官,不擅長文書治理。現在賊寇還沒平定,軍務繁忙,所有文書都交給你們處理,你們要監督各部門,糾正錯誤。你們批準的事務,處理結果要記錄在案,如果有奸詐欺騙行為,我最終不會隻用鞭杖處罰,希望你們各自盡心,不要成為眾人的反麵例子。” 起初官吏們都畏懼他的威嚴,早晚謹慎辦公;時間一長,他們見黃蓋不查看文書,漸漸開始縱容違規行為。黃蓋也察覺到外麵的懈怠,時常突擊檢查,查出兩名掾吏不少違法之事。於是召集所有官吏,先賜給他們酒食,然後拿出證據質問,兩名掾吏理屈詞窮,都磕頭認罪。黃蓋說“之前已經警告過你們,不會隻用鞭杖處罰,我說話算數。” 隨即下令處死了他們,全縣官吏都為之震動。後來黃蓋轉任春穀縣長、尋陽縣令,他先後治理過九個縣,每個地方都能平定安穩。升任丹楊都尉後,他壓製豪強、扶持弱小,山越人都誠心歸附。
黃蓋相貌威嚴剛毅,很會籠絡軍心,每次征戰,士兵們都爭先恐後衝鋒。建安年間,他跟隨周瑜在赤壁抵禦曹操,提出火攻的計策,具體經過在周瑜的傳記裏有記載。(《吳書》記載赤壁之戰中,黃蓋被流箭射中,當時天寒地凍,他落入水中,被吳軍士兵救起,沒人認出是他,就把他放在廁所的床板上。黃蓋強撐著喊了一聲韓當的名字,韓當聽到後說“這是公覆的聲音!” 立刻過來對著他流淚,解開自己的衣服給他換上,黃蓋才得以活命。)戰後被任命為武鋒中郎將。武陵郡的蠻夷反叛,攻打城邑,孫權就讓黃蓋兼任武陵太守。當時郡裏隻有五百士兵,黃蓋知道硬拚不行,就故意打開城門,等賊兵進入一半時突然發動攻擊,斬殺幾百人,剩下的都四散逃跑,逃回了自己的部落。黃蓋誅殺了叛亂首領,對歸附的人全部赦免。從春天到夏天,叛亂被徹底平定,連偏遠的巴、醴、由、誕等地的部落首領,都改變態度,前來行禮求見,郡內從此太平。後來長沙郡益陽縣遭到山賊攻打,黃蓋又率軍平定。朝廷加封他為偏將軍,他最終在任上去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黃蓋處理公務果斷利落,從不拖延積壓,吳地百姓都很懷念他。(《吳書》記載百姓還畫了黃蓋的畫像,一年四季祭祀他。)孫權稱帝後,追論他的功勞,賜他的兒子黃柄關內侯的爵位。
韓當,字義公,是遼西郡令支縣人。他擅長騎馬射箭,力氣過人,很早就受到孫堅的信任,跟隨孫堅征戰各地,多次冒著生命危險衝鋒陷陣,擒獲敵人,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吳書》記載韓當作戰勤奮勞苦,立下不少戰功,但因為出身軍旅仆役,與其他英豪相比地位較低,所以在孫堅在世時,一直隻做到別部司馬。)孫策東渡長江後,韓當跟隨討伐吳、會稽、丹楊三郡,升任先登校尉,得到兩千士兵、五十匹戰馬的編製。他跟隨征討劉勳,打敗黃祖,回師討伐鄱陽,兼任樂安縣長,山越人都畏懼服從他。後來以中郎將的身份和周瑜等人一起擊敗曹操,又和呂蒙聯手襲取南郡,升任偏將軍,兼任永昌太守。宜都之戰中,他和陸遜、朱然等人在涿鄉進攻蜀軍,大敗敵軍,調任威烈將軍,封都亭侯。曹真攻打南郡時,韓當負責守衛東南方向。他在外擔任統帥,能激勵將士同心固守,又尊敬服從上級監督,嚴格遵守法令,孫權很讚賞他。黃武二年,韓當被封為石城侯,升任昭武將軍,兼任冠軍太守,後來又加授都督稱號。他率領敢死隊和解煩兵一萬人,討伐丹楊郡的賊寇,將其擊潰。不久後韓當因病去世,他的兒子韓綜繼承爵位並統領他的軍隊。
韓當去世後,他的兒子韓綜繼承爵位並統領父親的軍隊。同年,孫權征討石陽,因為韓當剛去世,孫權體諒韓綜正處喪期,讓他留守武昌。可韓綜卻在任上荒淫無道、違法亂紀。孫權雖念及韓當的功勞沒有追究,但韓綜內心始終惶恐不安。(《吳書》記載韓綜早有叛逃之心,怕手下將士不從,就故意暗示他們去搶劫掠奪,事後又假意饒恕,讓這種歪風邪氣蔓延,成了往來商旅的大禍害。後來又謊稱收到朝廷詔書,借口部下搶劫被問責,揚言 “將吏以下人員,要全部逮捕治罪”,又故意表現出害怕牽連自己的樣子。手下人果然勸他“隻有逃走這條路了。” 於是韓綜就和親信密謀,借著為父親辦喪事的名義,把親戚中的姑母、姐姐們都嫁給手下將領,自己寵愛的婢妾也全賞賜給親近的侍從,殺牛飲酒歃血為盟。)他帶著父親的靈柩,挾持母親、家屬及部眾男女幾千人投奔曹魏。魏國任命他為將軍,封廣陽侯。此後韓綜多次侵犯吳國邊境,殺害百姓,孫權對他恨得咬牙切齒。東興之戰中,韓綜擔任魏軍前鋒,兵敗被殺,諸葛恪砍下他的首級送回吳國,在孫權的宗廟前獻祭告慰。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