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二)
字數:3921 加入書籤
蔣欽,字公奕,是九江郡壽春縣人。孫策襲擊袁術時,蔣欽就跟隨左右侍奉。孫策東渡長江後,任命他為別部司馬,調撥軍隊歸他統領。蔣欽跟隨孫策征戰,平定吳、會稽、丹楊三郡,又隨軍平定豫章郡。後來調任葛陽縣尉,曆任三個縣的縣長,討伐平定盜賊,升任西部都尉。會稽郡冶縣賊寇呂合、秦狼等人作亂,蔣欽率軍征討,活捉呂合、秦狼,平定五個縣,調任討越中郎將,朝廷把經拘、昭陽兩縣作為他的奉邑。賀齊討伐黟縣賊寇時,蔣欽統領一萬兵馬,與賀齊合力作戰,平定了黟縣叛亂。蔣欽跟隨孫權征討合肥,魏將張遼在逍遙津北麵襲擊孫權,蔣欽奮力作戰立下戰功,升任蕩寇將軍,兼任濡須督。後來被召回都城,任命為右護軍,負責處理訴訟案件。
有一次孫權親臨蔣欽家中,見他母親用粗布帳子、淡青色被子,妻妾穿著布裙。孫權感歎他身居高位卻如此節儉,當即下令禦府為蔣欽母親製作錦被,更換帷帳,把蔣欽妻妾的衣服全都換成錦繡麵料。
起初蔣欽駐守宣城時,曾討伐豫章郡的賊寇。蕪湖縣令徐盛逮捕了蔣欽軍營中的官吏,上奏請求處死,孫權因蔣欽在外地作戰沒有批準,徐盛因此一直擔心蔣欽會報複自己。曹操出兵濡須時,蔣欽與呂蒙共同掌管各軍調度。徐盛常常害怕蔣欽借機陷害自己,可蔣欽卻總在公開場合稱讚他的才能。徐盛被他的品德折服,當時的人都讚美蔣欽的氣度。(《江表傳》記載孫權對蔣欽說“徐盛從前告發你,現在你卻推舉他,是想效仿祁奚那樣的賢人嗎?” 蔣欽回答“臣聽說舉薦人才不應心懷私怨,徐盛忠誠勤勉,剛強有力,有膽略才幹,是勝任萬人統帥的良才。現在天下大事尚未平定,臣應當幫助國家尋求賢才,怎敢心懷私恨而埋沒賢能呢!” 孫權十分讚賞他。)孫權討伐關羽時,蔣欽統領水軍進入沔水,返程途中病逝。孫權穿上素服為他舉哀,把蕪湖縣二百戶百姓、二百頃田地賞賜給蔣欽的妻子兒女。蔣欽的兒子蔣壹封宣城侯,領兵抵禦劉備有功,回師駐守南郡時,與魏軍交戰,戰死沙場。蔣壹沒有兒子,弟弟蔣休統領他的軍隊,後來因犯罪被剝奪兵權。
周泰,字幼平,是九江郡下蔡縣人。他與蔣欽一同跟隨孫策,擔任左右護衛,侍奉恭敬,多次作戰立功。孫策進入會稽郡後,任命他為別部司馬,調撥軍隊歸他統領。孫權喜愛周泰的為人,請求孫策讓周泰跟隨自己。孫策討伐六縣山賊時,孫權駐守宣城,手下衛兵不到一千人,他大意輕敵,沒有修築防禦工事,結果幾千名山賊突然來襲。孫權剛跨上馬背,賊兵的刀槍已經逼近身邊,有的刀刃甚至砍中了馬鞍,部下都驚慌失措。隻有周泰奮勇激昂,挺身而出保護孫權,膽氣超人,部下在他的帶動下也能上前作戰。賊兵散去後,周泰身上受傷十二處,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那天如果沒有周泰,孫權幾乎性命難保。孫策深深感激他,任命他為春穀縣長。後來周泰跟隨孫策攻打皖縣,討伐江夏,回師途中經過豫章郡,又被任命為宜春縣長,任職的地方都能享受當地的賦稅收入。
周泰跟隨孫權討伐黃祖立下戰功。後來與周瑜、程普在赤壁抵禦曹操,在南郡攻打曹仁。荊州平定後,領兵駐守岑縣。曹操出兵濡須時,周泰再次率軍迎戰,曹操撤退後,他留下駐守濡須,被任命為平虜將軍。當時朱然、徐盛等人都在他部下,卻不服氣受他統領,孫權特意巡視到濡須塢,趁召集眾將的機會,舉行盛大宴會。孫權親自斟酒到周泰麵前,讓他脫下衣服,孫權用手指著他身上的傷痕,詢問每條傷痕的由來。周泰逐一回憶當年作戰的地方作答,講述完畢後,讓他重新穿上衣服,繼續歡宴到深夜。第二天,孫權派使者把自己的禦蓋賞賜給周泰。(《江表傳》記載孫權握著周泰的手臂,淚流滿麵,稱呼他的字說“幼平,你為我兄弟作戰像熊虎一樣勇猛,不顧惜自己的性命,受傷幾十處,肌膚就像刻畫過一樣,我怎麽能不用骨肉親情待你,把兵馬重任托付給你呢!你是吳國的功臣,我要和你同榮辱、共患難。幼平你就放心大膽地做事,不要因為出身寒門就自卑退縮。” 當即下令把自己常用的禦幘青縑蓋賞賜給他。宴會結束後,孫權讓周泰帶著兵馬在前引導,奏起鼓角軍樂送他回營。)從此徐盛等人才真心服從周泰。
後來孫權打敗關羽,想要進軍謀取蜀地,任命周泰為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黃武年間周泰去世。他的兒子周邵以騎都尉身份統領軍隊,曹仁進攻濡須時,周邵作戰有功,又跟隨大軍打敗曹休,升任裨將軍,黃龍二年去世。周邵的弟弟周承統領軍隊,繼承爵位。
陳武,字子烈,是廬江郡鬆滋縣人。孫策在壽春時,十八歲的陳武前去拜見。他身高七尺七寸,身材魁梧,孫策一見就很賞識,讓他跟隨自己渡過長江。陳武隨軍征戰屢立戰功,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孫策打敗劉勳後,收納了很多廬江籍士兵,挑選其中的精銳編成部隊,任命陳武為這支精銳部隊的指揮官。陳武帶領這支隊伍作戰時所向披靡,從無敗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孫權掌管政事後,調任陳武為五校督。他為人仁愛寬厚,喜歡施舍助人,家鄉和外地的人很多都來依附他。陳武尤其受孫權的親近喜愛,孫權多次親自到他家拜訪。他屢立戰功,逐漸升任偏將軍。建安二十年,陳武跟隨孫權征討合肥,在激戰中奮勇戰死。孫權非常悲痛,親自前來參加他的葬禮。(《江表傳》記載孫權下令讓陳武生前寵愛的妾室為他殉葬,又賞賜二百戶人家作為陳武家的佃戶。孫盛評論說從前子車氏的三個良臣為秦穆公殉葬,秦國的軍隊從此失去戰鬥力;魏顆不讓父親的妾室殉葬,後來在戰場上打敗了秦國猛將杜回。禍福的報應,就是這樣明顯。孫權依仗權謀之術,讓活人為死人殉葬,吳國國運短促,不也是應該的嗎!)
陳武的兒子陳修有父親的勇武風範,十九歲時被孫權召見並加以勉勵,任命為別部司馬,撥給他五百名士兵。當時新兵中很多人逃跑叛變,而陳修安撫得法,士兵沒有一人逃走。孫權覺得他很不一般,任命他為校尉。建安末年,朝廷追錄功臣後代,封陳修為都亭侯,擔任解煩督。黃龍元年,陳修去世。
陳修的弟弟陳表,字文奧,是陳武的庶子,年輕時就有名氣,與諸葛恪、顧譚、張休等人一起在東宮侍奉太子,彼此關係很好。尚書暨豔也和陳表交好,後來暨豔獲罪,當時的人都隻顧著為自己辯解,對暨豔表麵敷衍,隻有陳表不這樣做,士人因此更加敬重他。陳表從太子中庶子做起,後來被任命為翼正都尉。哥哥陳修去世後,陳表的母親不肯侍奉陳修的母親(陳武的正妻),陳表對自己的母親說“哥哥不幸早逝,我現在掌管家事,應當侍奉嫡母。母親如果能為了我克製私情,順從嫡母,這是我最大的心願;如果母親做不到,我們就隻能搬出去另住了。” 陳表在大義上就是這樣公正。從此兩位母親深受感動,相處得和睦融洽。
陳表因為父親戰死沙場,請求擔任將領,領兵五百人。他想獲得士兵的效力,就全心全意地對待他們,士兵們都愛戴依附他,願意為他效命。當時有盜竊官府財物的案件,懷疑是無難營的士兵施明所為。施明向來強壯凶悍,官府嚴刑拷打,他寧死不肯招供,廷尉把情況上報孫權。孫權因為陳表能深得士兵之心,下詔把施明交給陳表,讓他按自己的方式查清實情。陳表立即為施明解開刑具,讓他沐浴更衣,準備了豐盛的酒食,用情誼引導他。施明深受感動,終於坦白認罪,並供出了所有同黨。陳表把情況上報孫權,孫權覺得他很有才能,想保全他的名聲,特意赦免了施明,隻誅殺了他的同黨。
後來陳表升任無難右部督,封都亭侯,繼承陳家的爵位。陳表一再推辭,請求把爵位傳給陳修的兒子陳延,孫權沒有同意。嘉禾三年,諸葛恪兼任丹楊太守,討伐平定山越,任命陳表兼任新安都尉,與諸葛恪互相配合。起初,陳表所受賞賜的二百戶佃戶,住在會稽郡新安縣。陳表查看這些人,發現他們都能成為優秀的士兵,就上疏推辭,請求把他們交還官府,充實精銳部隊。孫權下詔說“你父親為先帝立下大功,國家用這些賞賜他,你怎麽能推辭呢?” 陳表回應說“現在消滅國賊,為父親報仇,要以人才為本。白白讓這些精銳之人做奴仆,不是我的心願。” 他最終挑選這些人補充到自己的部隊中。當地官府把情況上報後,孫權非常讚賞他,下令各郡縣挑選正戶中的瘦弱百姓補充到佃戶的空缺。陳表在任三年,廣泛招納投降的人,得到一萬多名士兵。戰事勝利正要出兵時,恰逢鄱陽百姓吳遽等人作亂,攻陷城池,所屬各縣動蕩不安,陳表立即越過邊界前往征討,吳遽兵敗投降。陸遜任命陳表為偏將軍,進封都鄉侯,讓他向北駐守章坑。陳表三十四歲時去世,他的家產都用在了供養士兵上,去世時妻子兒女連安身的房屋都沒有,太子孫登為他們修建了住宅。陳表的兒子陳敖十七歲,被任命為別部司馬,撥給四百名士兵。陳敖去世後,陳修的兒子陳延又擔任司馬接替他。陳延的弟弟陳永,官至將軍,被封侯。當初被陳表感化的施明,從此改過自新,成為一名健將,最終官至將軍。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