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四)

字數:3873   加入書籤

A+A-


    後來甘寧跟隨大軍攻打皖縣,擔任升城督。他手持繩索,親自攀城而上,身先士卒,最終攻破城池俘獲朱光。論功行賞時,呂蒙功勞最大,甘寧次之,被任命為折衝將軍。
    後來曹操出兵濡須,甘寧擔任前部督,奉命前去襲擊敵軍前鋒營寨。孫權特意賞賜米酒和各種菜肴,甘寧把這些酒菜全部分給手下一百多名士兵享用。大家吃飽喝足後,甘寧先用銀碗斟酒,自己喝了兩碗,然後斟滿酒遞給都督。都督趴在地上,不敢立刻接酒。甘寧把雪亮的刀放在膝蓋上,厲聲嗬斥道“你受主公器重,和我甘寧比起來怎麽樣?我甘寧尚且不怕死,你為什麽偏偏怕死呢?” 都督見甘寧神色嚴厲,立刻起身行禮接過酒碗,依次給每個士兵都斟了一銀碗酒。到了二更時分,全軍銜枚出擊偷襲敵營。敵軍受到驚擾,紛紛撤退。甘寧因此更加受重視,孫權給她增兵兩千人。(《江表傳》記載曹操出兵濡須,號稱有四十萬步兵騎兵,在長江邊飲馬示威。孫權率領七萬人馬應戰,讓甘寧帶領三千人擔任前部督。孫權秘密命令甘寧,讓他夜裏攻入魏軍大營。甘寧挑選了一百多名精銳士兵,徑直來到曹操營寨下,讓士兵拔掉防禦鹿角,越過營壘進入營地,斬殺了幾十名敵軍。北方軍隊驚慌鼓噪,舉起的火把像星星一樣多,而甘寧已經返回自己營中,讓士兵奏起軍樂,高呼萬歲。當晚甘寧去見孫權,孫權高興地說“這足以嚇住那老家夥了吧?不過是想看看你的膽量罷了。” 當即賞賜甘寧一千匹絹、一百口刀。孫權說“曹操有張遼,我有甘寧,足以與之抗衡了。” 雙方對峙一個多月後,北方軍隊就撤退了。)
    甘寧雖然粗獷勇猛、喜好殺人,但性格開朗豪爽且有謀略,輕視財物、敬重士人,能夠厚待英勇的士兵,士兵們也願意為他效命。建安二十年,他跟隨孫權攻打合肥,恰逢軍中發生瘟疫,大部隊已經撤離,隻剩下車下虎士一千多人,加上呂蒙、蔣欽、淩統和甘寧,跟隨孫權在逍遙津北岸。張遼偵察到這個情況,立即率領步兵騎兵突然殺來。甘寧拉弓射箭迎擊敵軍,與淩統等人拚死作戰。激戰中甘寧厲聲質問為什麽不奏軍樂助威,那激昂的氣勢令人振奮,孫權特別讚賞他的表現。(《吳書》記載淩統怨恨甘寧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淩操,甘寧常常防備著淩統,避免與他見麵。孫權也命令淩統不許報複甘寧。曾經在呂蒙家中聚會飲酒,酒喝到興頭上,淩統起身用刀起舞。甘寧站起來說“我甘寧能舞雙戟。” 呂蒙說“甘寧雖然能舞,卻不如我舞得巧妙。” 於是手持刀盾,站在兩人中間隔開他們。後來孫權知道淩統的心思,就命令甘寧領兵轉移到半州駐守。)
    甘寧廚房有個仆人犯了過錯,逃到呂蒙那裏求救。呂蒙擔心甘寧會殺了他,所以沒有立刻送還。後來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見呂蒙的母親,正要進入內堂時,呂蒙才把那個仆人交還給甘寧。甘寧向呂蒙保證不會殺他。可剛回到船上,甘寧就把仆人綁在桑樹上,親自拉弓把他射死了。做完這事後,他命令船工加固船纜,自己脫下衣服躺在船中。呂蒙得知後大怒,擊鼓召集士兵,想上船攻打甘寧。甘寧聽到動靜,故意躺著不起來。呂蒙的母親光著腳跑出來勸阻呂蒙說“主上待你如親骨肉,把大事托付給你,怎麽能因為私人恩怨就想攻打殺死甘寧呢?甘寧要是死了,就算主上不追究,你作為臣下也是不合禮法的。” 呂蒙向來非常孝順,聽了母親的話,立刻怒氣全消,親自來到甘寧船上,笑著喊道“興霸,老母親正等你吃飯呢,快上來!” 甘寧感動得淚流滿麵,抽噎著說“我辜負了你啊。” 隨後和呂蒙一起回去拜見呂母,大家歡樂地宴飲了一整天。
    甘寧去世後,孫權對他的死深感痛惜。他的兒子甘瑰,因犯罪被貶到會稽郡,沒過多久就死了。
    淩統,字公績,是吳郡餘杭縣人。他的父親淩操,輕生重義且有膽氣,孫策剛起兵時,淩操常跟隨征戰,總是衝鋒在前、勇冠全軍。後來擔任永平縣長,平定治理山越,使奸猾之徒收斂惡行,升任破賊校尉。等到孫權統領軍隊,淩操跟隨討伐江夏。進入夏口時,他身先士卒攻破敵軍前鋒,乘輕舟獨自前進,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
    淩統十五歲時,身邊有很多人稱讚他,孫權也因為淩操為國捐軀,任命淩統為別部司馬,代理破賊都尉,讓他統領父親原來的軍隊。後來淩統跟隨孫權攻打山賊,孫權攻破保屯後先返回,剩下麻屯的一萬山賊,由淩統和督將張異等人留下來圍攻,約定日期攻城。攻城前,淩統和督將陳勤聚會飲酒,陳勤剛猛任性,借著擔任酒監的機會,欺淩在座的所有人,罰酒也不講道理。淩統痛恨他的傲慢無禮,當麵指責他,不服從他的命令。陳勤憤怒地辱罵淩統,甚至連他的父親淩操也一起辱罵,淩統淚流滿麵卻不回應,眾人因此散去。陳勤借著酒勁更加凶狠無禮,又在路上辱罵淩統。淩統忍無可忍,拔刀砍傷陳勤,陳勤幾天後就死了。到了該攻打麻屯時,淩統說“我隻有戰死才能贖罪。” 於是激勵士兵,親自冒著箭雨石彈衝鋒,他所攻打的一麵城牆,很快就被攻破,其他將領乘勝進軍,終於大敗山賊。返回後,淩統自己到軍正那裏投案自首。孫權讚賞他的果敢堅毅,讓他用戰功贖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後來孫權再次征討江夏,淩統擔任前鋒,和自己交好的幾十名勇士共乘一條船,常常離開大部隊幾十裏。船駛入右江後,淩統斬殺了黃祖的將領張碩,俘獲了船上全部人員。返回後向孫權報告,隨即率領軍隊日夜兼程,水陸並進集結。當時呂蒙打敗了黃祖的水軍,而淩統率先攻打城池,於是大獲全勝。孫權任命淩統為承烈都尉,他和周瑜等人在烏林抵禦並打敗曹操,隨後攻打曹仁,升任校尉。淩統雖然身在軍旅,卻能親近賢才、接納士人,輕視財物、重視道義,有國士的風範。後來又跟隨孫權攻破皖縣,被任命為蕩寇中郎將,兼任沛相。他和呂蒙等人向西奪取三郡,從益陽返回後,又跟隨孫權前往合肥,擔任右部督。當時孫權撤軍,前鋒部隊已經出發,魏將張遼等人突然出現在逍遙津北岸。孫權派人追趕召回先頭部隊,但軍隊已經走遠,趕不上了。淩統率三百名親信衝入敵陣,保護孫權突圍。敵軍已經毀壞了橋梁,橋梁隻剩下兩塊木板相連,孫權策馬飛奔過橋,淩統又返回迎戰,身邊的人全部戰死,他自己也身受重傷,殺死幾十名敵軍後,估計孫權已經脫險,才撤退。此時橋梁已斷,退路被阻,淩統身披鎧甲偷偷潛行。孫權登上船後,看到淩統又驚又喜。淩統因親信沒有一人返回而悲痛不已,難以自控。孫權拉著他的衣袖為他擦淚,說“公績,死去的人已經無法挽回,隻要你還在,還怕沒有人手嗎?”(《吳書》記載淩統傷勢很重,孫權就把他留在船上,給他換上全新的衣服。他的傷勢全靠卓氏的良藥,才得以保全性命。)後來淩統被任命為偏將軍,孫權給他的兵力比原來增加了一倍。
    當時有人向孫權推薦淩統的同郡人盛暹,說盛暹在氣節操守方麵超過淩統。孫權卻說“能達到淩統的水平就足夠了。” 後來孫權在夜裏召見盛暹,淩統已經睡下,聽說盛暹來了,立刻起身整理衣服出門迎接,拉著盛暹的手一起進屋。他就是這樣愛惜賢才、毫無嫉妒之心。
    淩統認為山裏還有很多身強力壯的人,可以用威勢恩德來招撫他們,孫權就讓他去東部地區招納並討伐不服管教的人,還命令各屬城凡是淩統需要的物資,都要先供給再上報。淩統向來愛護士兵,士兵們也都仰慕他。他招募到一萬多名精兵,路過家鄉餘杭縣時,步行走進縣衙大門,見了縣吏手持版牘恭敬行禮,對親戚故舊,更是恩情深厚。事情辦完正要離開時,淩統卻不幸病逝,年僅四十九歲。孫權得知消息後,拍著坐榻起身,悲痛得無法自控,接連幾天減少飲食,一說起淩統就流淚,還讓張承為他撰寫祭文和墓誌銘。
    淩統有兩個兒子淩烈和淩封,當時都才幾歲,孫權把他們接到宮中撫養,疼愛程度和自己的兒子一樣。有賓客進見時,孫權就招呼兩個孩子過來說“這是我的虎子啊。” 等他們長到八九歲時,孫權讓葛光教他們讀書,每十天就讓他們練習騎馬。後來追論淩統的功勞,封淩烈為亭侯,交還他父親原來統領的軍隊。後來淩烈因犯罪被免去爵位,淩封又承襲爵位並統領軍隊。(孫盛評論說看孫權對待士人的態度,真是費盡心思,想要他們拚死效力。為周泰的傷痕流淚,讓陳武的妾室殉葬,為呂蒙請求保全性命,撫養淩統的孤兒,如此委屈自己苦心經營。所以他雖然沒有顯著的美德和仁政,卻能在荊吳地區頑強立足,割據稱帝多年,也是有原因的。但霸王的事業,應該著眼於大處和長遠,所以古代帝王要建立德義的根基,擴大誠信和順的疆域,製定治理的綱領,明確貴賤的秩序,政令簡明才能保持長久,體係完備才能成就大功,怎麽能專注於瑣碎的事務,隻追求眼前的利益呢?俗話說 “即使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之處,但用來成就遠大事業恐怕會行不通”,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