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七)
字數:4982 加入書籤
輕捷剽悍的人就逃進險峻地帶,勾結聚集作惡。百姓財力空虛枯竭,哀號愁煩,愁煩就不從事生產,不從事生產就導致窮困,導致窮困就不樂於生存,所以溫飽急迫,就會產生奸邪之心而背叛的人增多。又聽說民間,不是居住之地稍微能自給自足的,生下孩子,大多不撫養;屯田的貧困士兵,也多有拋棄子女的。上天生育他們,而父母殺害他們,既害怕冒犯擾亂和諧之氣,觸動陰陽變化。而且殿下開創基業建立國家,是無窮的事業,強大的鄰國大敵不是短時間能消滅的,邊疆的經常守衛不是一個月的戍守,而士兵百姓減少損耗,後代不能養育,不是用來經曆長遠年代,取得成功的辦法。國家有百姓,就像水有船,安穩就會平安,擾亂就會危險,百姓愚昧卻不能欺騙,弱小卻不能戰勝,因此聖明的君主重視他們,禍福由他們決定,所以和百姓一同生息,觀察時機製定政策。現在地方長官是親近百姓的職務,卻隻把完成任務當作能力,隻顧解決眼前的急難,很少再用恩惠來治理,符合殿下像上天一樣覆蓋萬物的仁心,勤勉體恤百姓的德行的人。官府政治和民間風俗,一天天敗壞,逐漸衰頹,這種形勢不能長久。治療疾病要在還不嚴重的時候,消除禍患貴在還不深沉的時候,希望殿下稍微在日理萬機的空閑時間,留心思考省察,補救恢複荒蕪空虛的局麵,深入謀劃長遠計策,養育殘餘的百姓,豐富百姓財物的用途,和日月星辰一樣光明,與天地一樣崇高。這是臣駱統的最大願望,足以至死不朽了。” 孫權被駱統的話感動,對此非常留意。
駱統後來跟隨陸遜在宜都打敗蜀軍,升任偏將軍。黃武初年,曹仁攻打濡須,派副將常雕等人襲擊中洲,駱統和嚴圭共同抵禦並打敗了他們,被封為新陽亭侯,後來擔任濡須督。他多次陳述對國家有利的建議,前後上奏幾十次,所說的都很有道理,因為文字太多所以沒有全部記載。尤其是他指出在民間招募士兵會助長邪惡敗壞風俗,滋生離散叛逆的心思,急切應該停止這種做法,孫權和他反複討論,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駱統三十六歲時,在黃武七年去世。
陸瑁,字子璋,是丞相陸遜的弟弟。他年輕時熱愛學習,堅守道義。陳國人陳融、陳留人濮陽逸、沛郡人蔣纂、廣陵人袁迪等人,都家境貧寒卻有誌向,前來和陸瑁交往相處,(袁迪的孫子袁曄,字思光,撰寫《獻帝春秋》,說袁迪和張紘等人一起渡過長江,袁迪的父親袁綏擔任太傅掾,張超討伐董卓時,讓袁綏掌管廣陵事務。)陸瑁從自己不多的財物中分出甘美的食物,和他們共同分享,生活上保持同等水準。還有同郡人徐原,遷居到會稽,和陸瑁向來不相識,徐原臨死前留下遺書,把孤兒弱女托付給他,陸瑁為徐原修建墳墓,收養教導他的子女。另外陸瑁的堂叔陸績早逝,留下兩個男孩一個女孩,都是幾歲大的孩子,陸瑁把他們接來撫養,直到長大成人後才分開。州郡征召推舉他做官,他都沒有接受。
當時尚書暨豔大力宣揚對人物的褒貶,區分三署官員的等級,常常揭發別人隱秘的過失,來顯示對他們的責罰。陸瑁寫信對他說“聖人嘉獎善良憐憫愚鈍,忘記過失記住功勞,來成就美好的教化。加上現在帝王大業剛剛建立,將要統一天下,這正是漢高祖拋棄缺點錄用人才的時候,如果讓善人和惡人分流,推崇你們潁川每月初一品評人物的做法,確實可以整肅風俗闡明教化,然而恐怕不容易推行。應該遠學孔子的廣泛仁愛,中仿郭泰的寬宏濟世,這樣才對治國大道有好處。” 暨豔沒有聽從,最終因此失敗。
嘉禾元年,朝廷公車征召陸瑁,任命他為議郎、選曹尚書。孫權痛恨公孫淵的奸詐反複,想要親自率軍征討他,陸瑁上疏勸諫說“臣聽說聖明的君主治理遠方的夷族,隻是籠絡控製而已,不常久保有他們,所以古代劃分地域,稱邊遠地區為荒服,意思是模糊不定沒有常態,不能確保歸附。現在公孫淵是東部夷族中的小醜,躲在海邊角落,雖然長著人的麵孔,卻和禽獸沒有差別。國家之所以不惜財物珍寶遠道給予他,不是讚賞他的品德道義,實在是想引誘安撫、愚弄利用他,來謀取他的馬匹罷了。公孫淵驕橫狡猾,依仗地處偏遠違抗命令,這是蠻荒異族的常態,哪裏值得深深責怪?從前漢朝各代皇帝也曾專心處理外族事務,派遣使者散發財物,遍布西域,雖然時常有恭敬歸附的情況,然而漢朝使者被殺害,財物全部損失的情況,多得數不清。現在陛下忍不住憤恨的情緒,想要越過大海,親自踏上他的土地,群臣的愚見,私下認為不妥。為什麽呢?北方的敵人和我國,土地相連,如果有可乘之機,他們會立刻趕來。我們之所以渡海求取馬匹,違心順從公孫淵,是為了應對眼前的急難,消除心腹之患,卻反而放棄根本追求末節,舍棄近處治理遠方,因憤恨改變計劃,因激動調動軍隊,這正是狡猾敵人希望聽到的消息,不是我大吳的最好計策。另外用兵的方法,是用勞役使敵人疲憊,以逸待勞,得失之間,差別很大。況且遝渚距離公孫淵,路途還很遙遠,現在到達他的岸邊,兵力要分成三部分,讓強壯的進軍,其次的守衛船隻,再次的運送糧食,出征的人雖然多,卻難以全部用上;加上徒步背負糧食,長途深入,敵人境內多馬,會隨時攔截襲擊。如果公孫淵狡猾欺詐,和北方敵人沒有斷絕聯係,我們調動軍隊的時候,他們會互相援助。如果他確實孤立無援沒有依靠,因為畏懼恐慌向遠方逃竄,或許難以很快消滅。假使上天的懲罰在北方荒野拖延,山地的賊寇趁機起兵,恐怕不是萬無一失的長遠考慮。” 孫權沒有同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陸瑁又上疏說“戰爭,本來是前代用來誅殺暴亂,威懾四方夷族的手段,然而用兵都在奸雄已經消滅,天下太平無事,在朝堂上從容不迫,用多餘的時間商議的時候。至於中原大亂,各地相互牽製的時候,通常需要鞏固根基,愛惜人力物力,致力於自我休養,來等待鄰國敵人的漏洞,沒有在這種時候,舍棄近處治理遠方,使軍隊疲憊的情況。從前尉佗叛逆,冒用帝王稱號,當時天下安定,百姓富足,軍隊的數量,糧食的儲備,可以說是很多了,然而漢文帝仍然認為遠征不容易,慎重起兵,隻是派人告誡曉諭而已。現在凶惡的敵人還沒消滅,邊疆仍然有警報,即使有蚩尤、鬼方那樣的叛亂,也應當按事情的緩急來區分,不應該把公孫淵放在優先位置。希望陛下抑製威嚴停止計劃,暫時讓軍隊安寧,凝神靜氣暗中謀劃,作為以後的打算,天下百姓就太幸運了。” 孫權再次閱讀陸瑁的奏書,讚賞他言辭道理端正懇切,於是停止了出征。
起初,陸瑁的同郡人聞人敏在州郡受到的待遇,比宗族中的聞人修還好,隻有陸瑁認為不應該這樣,後來果然像他說的那樣(聞人敏失勢)。赤烏二年,陸瑁去世。他的兒子陸喜也涉獵文獻典籍,喜歡品評人物,孫皓在位時擔任選曹尚書。(《吳錄》記載陸喜,字文仲,是陸瑁的第二個兒子,進入晉朝後擔任散騎常侍。陸瑁的孫子陸曄,字士光,官至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陸曄的弟弟陸玩,字士瑤。《晉陽秋》稱讚陸玩器量寬宏文雅,官至司空,追贈太尉。)
吾粲,字孔休,是吳郡烏程人。(《吳錄》記載吾粲出生才幾歲,孤城有個老婦人見到他,對他的母親說“這個孩子有卿相的骨相。”)孫河擔任縣長時,吾粲是小吏,孫河非常賞識他的才能。孫河後來擔任將軍,能夠自己選拔屬吏,就上表推薦吾粲為曲阿丞,後來升任長史,治理地方有顯著名聲和政績。吾粲雖然出身低微,卻和同郡的陸遜、卜靜等人名聲相當。孫權擔任車騎將軍時,征召他為主簿,又調出京擔任山陰令,回京後擔任參軍校尉。
黃武元年,吾粲和呂範、賀齊等人一起率領水軍在洞口抵禦魏將曹休。正趕上刮起大風,各船的纜繩都被吹斷,船隻漂到岸邊,被魏軍俘獲,有的船隻翻沉淹沒,那些還沒沉沒的大船,水裏的幸存者都攀著船舷大聲呼救。其他官兵擔心船會傾覆,都用戈矛撞擊呼救的人不讓他們上船。隻有吾粲和黃淵讓船上的人接應救助他們,身邊的人認為船載重過大一定會沉沒,吾粲說“船要是沉了,我們就一起死!人家處境危難,怎麽能拋棄他們呢?” 吾粲和黃淵這樣救活了一百多人。
戰事結束返回後,吾粲升任會稽太守,征召隱士謝譚擔任功曹,謝譚以生病為由不來赴任,吾粲教導他說“應龍憑借能屈能伸顯神奇,鳳凰憑借美好鳴叫顯珍貴,何必一定要在天外隱藏身形,在深潭潛藏鱗甲呢?” 吾粲招募集合民眾,被任命為昭義中郎將,和呂岱一起討伐平定山越,入朝擔任屯騎校尉、少府,後來升任太子太傅。在二宮之爭時,吾粲直言不諱地堅持公正,明確嫡庶的分別,想要讓魯王孫霸出京駐守夏口,打發楊竺不許他留在都城。又多次把消息告訴陸遜,陸遜當時駐守武昌,接連上表勸諫爭辯。因此被孫霸、楊竺等人誣陷迫害,關進監獄處死。
朱據,字子據,是吳郡吳縣人。他相貌英俊,力氣很大,又能辯論詰難。黃武初年,被征召任命為五官郎中,補任侍禦史。當時選曹尚書暨豔,痛恨在位官員貪汙腐敗,想要淘汰他們。朱據認為天下還沒平定,應該用功勞掩蓋過失,不記缺點錄用人才,推舉清廉的人激勵汙濁的人,這樣就足以阻止惡行鼓勵善行,如果一下子貶斥罷免很多人,恐怕會有後患。暨豔不聽,最終失敗。
孫權感歎將帥人才缺乏,發憤歎息,追思呂蒙、張溫,認為朱據文武雙全,可以接替他們,從此任命朱據為建義校尉,領兵駐守湖孰。黃龍元年,孫權遷都建業,征召朱據娶公主為妻,任命他為左將軍,封雲陽侯。朱據待人謙虛,結交士人,輕視財物,樂於施舍,俸祿賞賜雖然豐厚卻常常不夠用。嘉禾年間,開始鑄造大錢,一枚當五百枚小錢。後來朱據的部下應當領取三萬緡錢,工匠王遂詐騙領走了這筆錢,典校呂壹懷疑是朱據實際領取了,拷打主管官吏,官吏死在杖下,朱據哀憐他無辜被殺,用厚棺安葬了他。呂壹又上表說朱據的屬吏為朱據隱瞞,所以朱據厚葬他。孫權多次責問朱據,朱據無法為自己辯白,就坐在草席上等待治罪。幾個月後,典軍吏劉助發覺了真相,說明是王遂領取的,孫權恍然大悟,說“朱據都被冤枉,何況普通官吏百姓呢?” 於是徹底追究呂壹的罪行,賞賜劉助一百萬錢。
赤烏九年,朱據升任驃騎將軍。遭遇二宮之爭,朱據擁護太子,說話懇切周到,道義之色顯露在臉上,誓死堅守立場。(殷基《通語》記載朱據爭辯說“臣聽說太子是國家的根本,本性仁厚孝順,天下人都歸心於他,現在突然責罰他,將會有意外的憂慮。從前晉獻公聽信驪姬的讒言而申生不能存活,漢武帝相信江充而戾太子冤死。臣私下擔心太子不能承受這樣的憂愁,即使將來建立思子之宮,也無法挽回了。”)於是被貶為新都郡丞。還沒到任,中書令孫弘就誣陷朱據,趁著孫權臥病在床,孫弘偽造詔書追賜朱據死,當時朱據五十七歲。孫亮在位時,朱據的兩個兒子朱熊、朱損各自又領兵,被全公主誣陷,都被處死。永安年間,朝廷追記朱據從前的功勞,讓朱熊的兒子朱宣繼承雲陽侯的爵位,娶公主為妻。孫皓在位時,朱宣官至驃騎將軍。
評論說虞翻是古代狂放正直的人,在末世固然難以免禍,然而孫權不能容納他,說明孫權不是胸懷寬廣的人。陸績對於揚雄的《太玄經》,就像孔子的左丘明,老子的莊周;以他這樣的棟梁之材,卻讓他去鎮守南越,不也是傷害人才嗎!張溫才華出眾,卻沒有足夠的智謀防備,因此招致艱難禍患。駱統闡明大義,言辭懇切道理充分,正趕上孫權閉目塞聽不采納。陸瑁篤守道義進行規勸,君子們都稱讚他。吾粲、朱據遭遇艱難,因為正直而喪失性命,真是可悲啊!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