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賀全呂周鍾離傳(二)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孫權還賞賜給賀齊一輛有帷幔的馬車和一匹駿馬。宴會結束後,孫權特意停下自己的車駕,讓賀齊先上車。賀齊連忙推辭,說不敢這樣做。孫權讓身邊的侍從扶著賀齊上車,還命令引導的官吏和士兵,按照賀齊在新都郡擔任太守時的儀仗規格,護送他出發。孫權看著賀齊的車隊離開,笑著對身邊的人說“人就該努力啊!要是不長期積累德行、勤奮做事,這樣的榮耀是得不到的。” 直到賀齊的車隊走了一百多步遠,孫權才下令讓自己的車駕返回。
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豫章郡東部出了亂子 —— 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人帶頭造反,一下子聚集了一萬多人。賀齊奉命率軍征討,很快就平定了叛亂。他處死了彭材這些帶頭鬧事的頭目,剩下的人見勢不妙,紛紛投降。賀齊從投降的人裏挑選出身體強壯、身手好的編入軍隊,剩下的則登記為戶籍,讓他們安心種地過日子。憑借這次平叛的功勞,賀齊升任奮武將軍。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賀齊跟著孫權去征討合肥。當時合肥城裏的魏軍主動出城迎戰,吳將徐盛在戰鬥中受了傷,手裏的長矛也丟了。賀齊趕緊率領中軍衝上去抵擋魏軍,不僅打退了敵人,還幫徐盛找回了丟失的長矛。(《江表傳》記載孫權征討合肥失利後撤軍,在逍遙津北邊被魏將張遼突襲,差點陷入絕境。當時賀齊正率領三千士兵在津南接應,看到孫權遇險,趕緊帶兵支援。等孫權登上大船安全後,召集眾將設宴飲酒。席間,賀齊突然離開座位,流著淚說“陛下您是一國之主,行事本該穩重謹慎。今天這事,差點就釀成大禍,我們這些下屬都嚇得魂飛魄散,感覺天塌地陷一樣。希望您能把這次教訓記一輩子!” 孫權趕緊走過去,親自擦幹賀齊的眼淚,愧疚地說“真是太慚愧了!我一定牢牢記住,不隻是把它寫在衣帶上提醒自己。”)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 216 年),鄱陽郡百姓尤突接受了曹操授予的官印綬帶,煽動當地百姓造反。陵陽、始安、涇縣(都在今安徽境內)的人也紛紛響應尤突。賀齊和陸遜一起率軍征討,很快就打敗了尤突的叛軍,斬殺了幾千人。剩下的叛軍嚇得不敢再反抗,丹楊郡的三個縣也都乖乖投降。這次平叛,賀齊和陸遜挑選出八千名精銳士兵補充軍隊。戰後,賀齊被任命為安東將軍,封為山陰侯,奉命駐守長江沿線,管轄範圍從扶州一直到皖縣(今安徽潛山)。
黃武初年(公元 222 年左右),魏國派曹休率軍進攻東吳。賀齊因為行軍路線遠,比約定時間晚到了一些,隻好在新市(今安徽當塗附近)駐紮下來,準備抵禦魏軍。剛好趕上在洞口(今安徽和縣附近)駐守的吳軍,遭遇大風,很多船隻被吹翻,士兵淹死了一半,剩下的將士個個臉色慘白,軍心大亂。幸好賀齊的軍隊還沒渡江,完整地保留了實力,其他將領都把他當作依靠,軍心才漸漸穩定下來。
賀齊這人生活上喜歡奢華講究,尤其在軍事裝備上特別舍得下功夫 —— 他手下軍隊的鎧甲、兵器都做得極為精良。他乘坐的戰船,船身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還塗著紅漆;船帆是青色的,船幔是深紅色的;船上的盾牌、戈矛都畫著鮮豔的花紋;弓箭也全都選用最好的材料製作。他率領的戰船排列起來,遠遠望去像連綿的小山一樣壯觀。曹休等人看到賀齊的軍隊陣容整齊、裝備精良,心裏十分忌憚,隻好率軍撤退。賀齊也因此升任後將軍,被授予符節,兼任徐州牧。
早些年,有個叫晉宗的將領,原本駐守在戲口(今安徽安慶附近),後來帶著手下人投降了魏國,被魏國任命為蘄春太守(今湖北蘄春)。晉宗投降後還不安分,打算偷襲東吳的安樂縣(今湖北黃岡附近),把留在安樂縣的人質(當時將領的家屬常被當作人質留在後方)搶走。孫權覺得這事特別丟人,又氣又恨。當時軍隊剛打完仗,正是六月盛夏,天氣炎熱,孫權決定出其不意攻打晉宗,於是下詔讓賀齊統領麋芳、鮮於丹等人,突襲蘄春。賀齊果然不負所望,順利活捉了晉宗。四年後,賀齊去世。他的兒子賀達和弟弟賀景,在當時都很有名氣,是東吳的優秀將領。(《會稽典錄》記載賀景擔任滅賊校尉時,治理軍隊既嚴格又懂得體恤士兵,手下的兵器裝備也極為精良,在當時堪稱第一,可惜他英年早逝。賀達性格比較任性,經常因為直言不諱得罪人,所以雖然立了不少戰功,卻沒能獲得太高的爵位。但他為人輕視財物、重視道義,膽識和勇氣都超過常人。賀達的兒子賀質,後來官至虎牙將軍。賀景的兒子賀邵,在史書中有專門的傳記記載。)
再說說全琮,他字子璜,是吳郡錢唐縣(今浙江杭州)人。他的父親全柔,在漢靈帝時期被推舉為孝廉,後來擔任尚書郎右丞。董卓作亂時,全柔棄官回鄉,州府征召他擔任別駕從事,朝廷還特意下詔書任命他為會稽東部都尉。孫策來到吳郡後,全柔率先率軍歸附,孫策上表推薦全柔擔任丹楊都尉。孫權擔任車騎將軍時,任命全柔為長史,後來又調任桂陽太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有一次,全柔讓全琮運幾千斛米到吳郡,打算賣掉換些財物。可全琮到了吳郡後,卻把米全部分給了別人,空著船回了家。全柔氣得火冒三丈,全琮趕緊跪下磕頭,解釋說“我覺得您要換的那些東西不是急需的,可現在有很多士大夫正處在危難之中,急需救助,所以我就把米分給了他們,沒來得及提前向您稟報。” 全柔聽了這話,反而覺得兒子有膽識、有擔當,對他刮目相看。(徐眾評論說按照禮儀,兒子侍奉父親,不能有私人財產,也不能擅自施舍財物,這是為了維護父親的權威。全琮擅自動用父親的財物來博取名聲,不符合父子間的禮儀。臣鬆之則認為子路曾問孔子 “聽到該做的事要不要立刻去做”,孔子回答 “有父親兄長在,要先請示”。全琮擅自分散父親的財物,確實不符合做兒子的規矩。但當時士大夫們的性命危在旦夕,情況緊急,他權衡輕重後,先救別人的急難,這和戰國時馮諼為孟嚐君 “市義”、西漢汲黯擅自開倉放糧救濟百姓是一類情況,徐眾說他 “博取名聲”,可能是誤解了他的本心。)
當時中原地區的士人紛紛躲避戰亂南下,投靠全琮的有上百人。全琮拿出家裏所有的財物接濟他們,和大家共享物資,他的名聲也因此傳遍了遠近各地。後來孫權任命全琮為奮威校尉,給了他幾千士兵,讓他去討伐山越。全琮趁機招募兵馬,組建了一支一萬多人的精銳部隊,駐守在牛渚(今安徽馬鞍山采石磯),後來逐漸升任偏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劉備的大將關羽率軍圍攻樊城、襄陽。全琮向孫權上疏,提出了征討關羽的計策。當時孫權已經和呂蒙暗中謀劃偷襲關羽,擔心計劃泄露,所以把全琮的奏疏壓了下來,沒有回複。等到活捉關羽後,孫權在公安(今湖北公安)設宴慶功,回頭對全琮說“你之前就提出征討關羽的計策,我雖然沒回複你,但今天這場勝利,也有你的功勞啊!” 於是封全琮為陽華亭侯。
黃初元年(公元 2101novel.com 年),魏國派水軍大舉進攻洞口,孫權派呂範統領眾將抵禦。當時吳軍和魏軍的軍營遙遙相對,魏軍多次派輕便的戰船突襲吳軍。全琮總是身披鎧甲、手持兵器,日夜不停地防備,不敢有絲毫鬆懈。沒過多久,魏軍幾千人乘船從江中出動,全琮率軍迎擊,大敗魏軍,還斬殺了魏軍的將軍尹盧。戰後,全琮升任綏南將軍,進封為錢唐侯。黃初四年(公元 223 年),全琮被授予符節,兼任九江太守。
黃初七年(公元 226 年),孫權來到皖縣,派全琮和輔國將軍陸遜一起率軍進攻曹休,在石亭(今安徽桐城附近)大敗曹休。當時丹楊、吳郡、會稽三郡山區的百姓又起兵造反,攻占了多個縣城。孫權於是從這三個郡中劃出地勢險要的地區,設立東安郡(今浙江富陽附近),任命全琮為東安太守。(《吳錄》記載全琮當時把郡府設在富春縣。)全琮到任後,明確賞罰製度,招撫引誘叛軍投降。幾年時間裏,就收服了一萬多人。後來孫權召全琮回牛渚駐守,東安郡也隨之撤銷。(《江表傳》記載全琮返回時,經過家鄉錢唐縣,特意修整祖先的墳墓。他出行時的儀仗隊伍,旌旗飄揚、節杖鮮明,在故鄉格外引人注目。全琮還邀請了同鄉的老朋友、宗族親戚聚會,拿出一千多萬財物分給大家,錢唐縣的人都為他感到榮耀。)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