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賀全呂周鍾離傳(四)

字數:3729   加入書籤

A+A-


    說完,呂岱就率軍出發,經過合浦郡(今廣西合浦附近)時,和戴良的隊伍匯合,一起向交址進軍。士徽聽說呂岱來了,果然嚇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麽辦,隻好帶著六個兄弟光著上身,出城投降。呂岱把他們全都斬殺,還把首級送到都城。士徽手下的大將甘醴、桓治等人,率領官吏百姓攻打呂岱,呂岱率軍奮勇反擊,大敗敵軍。戰後,呂岱被進封為番禺侯。朝廷也撤銷了廣州,重新把原來的地區合並為交州,和以前一樣。
    呂岱平定交州後,又進軍征討九真郡,斬殺和活捉的敵軍多達上萬人。他還派從事(官名)向南出行,宣揚東吳的教化恩德,連境外的扶南(今柬埔寨一帶)、林邑(今越南中部一帶)、堂明(今老撾一帶)等國的國王,都紛紛派使者來東吳進貢。孫權為了嘉獎呂岱的功勞,升任他為鎮南將軍。
    黃龍三年(公元 231 年),因為南方地區徹底平定,孫權下詔召呂岱回師,駐守長沙郡的漚口(今湖南長沙附近)。(王隱《交廣記》記載後來東吳又重新設立廣州,任命南陽人滕修為廣州刺史。有人跟滕修說,海邊有種蝦的蝦須能長到一丈長,滕修根本不信。後來那個人特意去東海,真的找到一根四丈四尺長的蝦須,封好後送給滕修,滕修這才相信了。)
    沒多久,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帶)的少數民族發動叛亂,到處騷擾百姓。孫權派呂岱和太常潘濬一起率軍征討,兩人齊心協力,很快就平定了叛亂。嘉禾三年(公元 234 年),孫權又下令讓呂岱接管潘璋的軍隊,駐守在陸口(今湖北嘉魚附近),後來又把他調到蒲圻(今湖北赤壁附近)駐守。
    嘉禾四年(公元 235 年),廬陵郡(今江西吉安附近)的賊寇李桓、路合,會稽郡東冶縣的賊寇隨春,南海郡的賊寇羅厲等人,同時起兵作亂,一時間南方各地人心惶惶。孫權再次下詔,讓呂岱統領劉纂、唐谘等將領,分兵討伐這些賊寇。隨春看到吳軍聲勢浩大,沒等交戰就主動投降了。呂岱不僅沒治他的罪,還任命他為偏將軍,讓他繼續統領自己的部眾,隨春後來也成了東吳的一員得力將領。李桓、羅厲等人負隅頑抗,最終都被呂岱斬殺,首級被送到都城示眾。
    孫權特意下詔書嘉獎呂岱,說“羅厲憑借險要地勢作亂,最終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李桓凶惡狡猾、反複無常,投降後又再次叛亂。之前朝廷多次派兵征討,好幾年都沒能活捉他們,要是沒有你的謀劃策略,誰能把這些賊寇頭目除掉呢?你忠誠勇武的氣節,在這件事上表現得更加顯著。首惡已經被消滅,大小賊寇都被震懾住了,剩下的小股勢力,也都被徹底鏟除。從今往後,國家再也不用為南方的局勢擔憂,長沙、廬陵、南海三郡恢複安寧,百姓不用再受戰亂驚嚇,還能把那些曾經作亂的百姓納入戶籍,讓他們繳納賦稅、服勞役,這實在是值得慶賀的事。我常常為此感歎,按照國家製度,獎賞不能超過一個月,具體該怎麽賞賜,你自己斟酌決定吧。”
    後來潘濬去世,呂岱接替他負責荊州的文書事務,和陸遜一起駐守在武昌,依舊兼任蒲圻督。沒過多久,廖式發動叛亂,率軍圍攻城池,零陵、蒼梧、鬱林等郡都受到騷擾,局勢再次緊張起來。呂岱來不及等孫權下詔,自己上表請求出兵平叛,隨後率軍星夜兼程向叛亂地區進發。孫權得知消息後,立刻派使者追上呂岱,任命他為交州牧,還派唐谘等將領率軍陸續出發,支援呂岱。經過一年的征戰,呂岱終於平定了叛亂,斬殺了廖式,以及他擅自任命的臨賀郡(今廣西賀州附近)太守費楊等人,連同他們的黨羽也被一網打盡,各郡縣恢複了秩序。呂岱隨後率軍返回武昌。
    當時呂岱已經八十歲了,可身體依然硬朗,處理公務從來沒有懈怠過,始終親自參與國家大事。奮威將軍張承給呂岱寫信,說“從前周公、召公輔佐周王朝,才有了《周南》《召南》這樣歌頌太平的詩歌;現在輔佐國家的,就是您和陸遜先生啊。你們兩人互相爭先為國家效力,又謙虛地互相禮讓,功勞靠謀略取得,教化與道義相合,君子們讚歎你們的品德,百姓們喜愛你們的仁政。加上您每天要處理大量文書,還要接待賓客,從早忙到晚,再累也不放下手頭的事,再辛苦也不說疲倦。我還聽說您上馬時,不用人攙扶就能一躍而上,這種身手比廉頗還厲害,做什麽事都這麽幹脆利落!《周易》裏說,禮儀講究恭敬,品德講究充實,您怎麽能把這些美德都集於一身呢!”
    等到陸遜去世,諸葛恪接替陸遜的職位,孫權把武昌的軍隊分成兩部分,讓呂岱統領右部,管轄範圍從武昌一直到蒲圻。後來呂岱升任上大將軍,孫權還任命他的兒子呂凱為副軍校尉,在蒲圻監管軍隊。孫亮即位後,又任命呂岱為大司馬。
    呂岱一生清廉正直、奉公守法,在每個職位上都有值得稱道的政績。他當初在交州任職時,連續好幾年都沒給家裏寄過錢,妻子兒女在家中忍饑挨餓。孫權聽說後,感歎不已,當著大臣們的麵責備說“呂岱遠在萬裏之外,為國家辛勤做事,家裏卻如此困難,我竟然一直不知道。你們這些輔佐我的大臣,就像我的手足和耳目,你們的責任在哪裏呢?” 於是下令給呂岱家增加賞賜,定期送去錢、米、布帛,從此成為常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早年,呂岱很看重吳郡人徐原(字德淵),徐原為人慷慨大方,有才華有誌向。呂岱知道他將來能有成就,特意送給他頭巾和單衣,經常和他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後來還向朝廷推薦提拔他,徐原最終官至侍禦史。徐原性格忠誠正直,喜歡直言不諱,每當呂岱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徐原都會當麵勸諫,有時還會在公開場合議論呂岱的過失。有人把這些事告訴呂岱,呂岱卻感歎說“這正是我看重德淵的原因啊!” 徐原去世後,呂岱哭得十分傷心,說“德淵是我的良師益友,現在他不幸去世,我以後還能從誰那裏聽到自己的過錯呢?” 當時的人都稱讚呂岱善於識人,能包容不同意見。
    太平元年(公元 256 年),呂岱去世,享年九十六歲,他的兒子呂凱繼承了爵位。呂岱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求用普通的棺材安葬自己,穿戴粗布做的頭巾和單衣,喪葬禮儀務必節儉,呂凱都一一遵照執行。
    再說說周魴,他字子魚,是吳郡陽羨縣(今江蘇宜興附近)人。周魴年輕時就熱愛學習,後來被推舉為孝廉,先後擔任寧國縣(今安徽寧國附近)縣長、懷安縣(今浙江衢州附近)縣長。錢唐縣(今浙江杭州)有個賊寇頭目彭式,聚集了一批人作亂,孫權任命周魴為錢唐侯相(相當於縣令)。周魴到任後,隻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斬殺了彭式和他的黨羽,因功升任丹楊西部都尉。
    黃武年間(公元 222229 年),鄱陽郡(今江西鄱陽附近)的賊寇頭目彭綺發動叛亂,攻占了多個屬縣。孫權任命周魴為鄱陽太守,讓他和胡綜一起率軍征討。兩人齊心協力,最終活捉了彭綺,把他押送到武昌。周魴因功被加封為昭義校尉。
    後來,孫權命令周魴暗中尋找隱居在山中、且被北方魏國熟知的舊族首領,讓這個人用詐降的方式引誘魏國大司馬、揚州牧曹休。周魴回複說“那些民間首領都是些小人物,不值得信任,萬一事情泄露,就沒法引誘曹休了。懇請陛下允許我派親信帶著七封書信去誘騙曹休。”
    第一封信是這樣寫的“我周魴能在這亂世中僥幸成為東吳的百姓,卻因為隔著大江,沒辦法向您(指曹休)表達敬意。我時常仰望北方的天空,這大概是天意安排吧。我能力微薄、名聲地位低微,雖然心懷對您的敬仰,卻沒機會向您表明心意。俗話說‘狐死首丘’,人都眷戀自己的故土,可我被東吳的製度束縛,沒法親自到您麵前表達誠意。我常常獨自抬頭向西眺望(魏國在東吳西北方向),沒有哪個夜晚不輾轉反側、歎息不止。現在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我終於能向您陳述多年的心願,要是沒有神靈的幫助,怎麽能有這樣的機會呢!我翹首以盼,願在萬裏之外托付自己的性命。我特意派親信董岑、邵南等人,假裝背叛東吳,把這封信交給您。當前的局勢變化,我會在另外的文書中說明,懇請您能像日月照耀大地一樣,看到遠方百姓的心意,讓我們這些願意歸順您的人,能有個依靠。”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