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賀全呂周鍾離傳(五)

字數:3814   加入書籤

A+A-


    周魴寫給曹休的第二封信,字裏行間都透著 “委屈” 和 “急迫”“我周魴遠在東吳邊境,被大江隔開,根本沒機會沾到您魏國的恩澤教化。如今在深山峽穀裏,遠遠地向您傾訴心事,又怕您覺得我不合大義,不肯相信。可人心都是肉長的,計策也會跟著處境變,從古到今都是這個理。我當初在東吳做官、管理郡縣,本來挺滿足,也想著好好做事報答東吳,從沒二心。可誰能想到,最近突然遭了橫禍,災禍隨時可能降臨,比把雞蛋往石頭上扔還危險!往前走,我得選是繼續跟著東吳還是投奔您;往後退,搞不好就會被誣陷枉死。我雖然本事不大、地位不高,但活要活得明白、死要死得清白,可現在處境這麽糟,怎能不難受!我隻好學著古人,找真正值得托付的人,今天掏心掏肺跟您說這些,就盼著您能像春天的雨水滋潤萬物那樣,可憐我、救我急難,別再懷疑我,讓我能安心投靠您。要是這事走漏了風聲,我肯定會被處死,到時候一來辜負您的仁慈、壞了您的計劃,二來還會讓其他想歸順您的人不敢再動心思。懇請您多看看以前的事,可憐我的處境,認真考慮我說的話,趕緊給我個秘密回信。我會一直等著您的動靜,就盼著能早點收到您的回應。”
    第三封信裏,周魴故意編了個 “前車之鑒”,還摻了假情報,就為了讓曹休更信他“我之前接替的廣陵人王靖,以前也是鄱陽太守,就因為郡裏百姓叛亂,被孫權追責。王靖反複解釋,孫權卻根本不聽,他沒辦法,隻好偷偷計劃著投奔魏國,可倒黴事全讓他遇上了,計劃泄露,連小孩都被連累處死。我親眼看著王靖的下場,再看孫權這人行事 —— 他對誰都刻薄,就算暫時放過誰,最後也會找機會除掉。現在他又讓我管鄱陽郡,明著是要我‘戴罪立功’,其實就是等著抓我把柄,早晚要我命啊!我現在雖然還活著,可整天提心吊膽、焦慮得不行,真不知道自己能活幾天。人活在世上,就像白馬跑過縫隙一樣快,可我天天抱著恐懼過日子,這種苦誰能懂!我隻能把心裏話全說出來,哪怕因為我地位低賤您不肯信。還望您多仔細琢磨琢磨我的話。現在鄱陽郡的百姓,表麵上歸順東吳,暗地裏還躲在山裏,盯著機會想再叛亂,等他們真反起來,我這條命肯定就沒了。對了,孫權最近偷偷調遣將領,打算向北進攻呂範、孫韶帶人進淮河,全琮、朱桓往合肥去,諸葛瑾、步騭、朱然攻襄陽,陸遜、潘璋等人去打梅敷。孫權自己帶中軍去偷襲石陽,還派他堂弟孫奐去守安陸城,修倉庫、運糧食,準備軍需,又讓諸葛亮從西邊打關中。現在東吳江邊的將領幾乎全調走了,就剩三千來人守武昌。要是您能帶一萬兵馬從皖城南下到江邊,我就立刻率領官吏百姓當內應。之前這附近幾個郡,也有人想舉事投奔魏國,可都快成了又失敗,就是因為沒外援。要是您的大軍到了邊境,再向各縣城發文書,那些早就盼著歸順的百姓,誰不翹首以盼?懇請您上看天意、下看人心,再參考占卜的結果,就知道我之前說的話沒半句假!”
    第四封信裏,周魴故意裝出 “怕被懷疑” 的樣子,還想了個 “留人質” 的法子,讓戲演得更真“我派去的董岑、邵南,從小在我家長大,我對他們像對親兒子一樣信任,所以才特意讓他們帶信來,故意裝成背叛東吳的樣子。我們之間好多話都是眼神交流、心裏盤算,沒敢張嘴說,連家裏親人都不知道這事。我還特意囑咐他們,到了您那邊,就說是來投降的,好讓想投奔您的人都知道。我謀劃這事,全靠老天保佑 —— 要是成了,我就能活下來;要是不小心泄露了,我全家都會被滅門。我常常半夜對著天,向星星發誓,雖然我這點誠意不一定能感動上天,可我實在走投無路,隻能求老天幫忙了。派他們去的時候,我是又盼著事成又怕出事,人雖然活著,魂都快沒了,腦子也昏昏沉沉的。我私下裏怕您還沒完全相信我,要不您把董岑、邵南留下一個當人質,好讓您以後更放心。另一個可以帶著您的回信回來,回來後就說他是後悔背叛、主動回來認罪的 —— 東吳有規矩,後悔投降又回來的,都能免罪。這樣一來,兩邊都沒破綻,再也不會有閑話。我天天望著西邊(魏國方向)盼您回信,眼淚都掉在信紙上了。”
    第五封信裏,周魴又給曹休畫了個 “大餅”,把鄱陽百姓的 “心思” 和東吳的 “漏洞” 說得明明白白“鄱陽的百姓,其實大多性子直、膽子大,讓他們當兵服役,他們不一定樂意;可要是有人帶頭造反,他們一聽見動靜就會響應。現在他們表麵上歸順東吳,心裏的疙瘩還沒解開,躲在山裏草叢裏,叛亂的心思沒斷。而孫權現在正打算大舉進兵,把全國的兵力都調出去了,江邊空虛得很,軍營堡壘都沒人守,就剩幾個負責巡查的官。要是趁這時候鼓動百姓造反,一下子就能成事,可關鍵得有您的外援,咱們裏外配合才行,不然肯定成不了。要是您能從皖道進軍到江邊,我就從南岸的曆口當內應;要是您暫時到不了江邊,在百裏外駐紮也行,隻要讓這裏的百姓知道您的大軍到了,他們自然會主動行動。這裏的百姓不是不怕饑寒、喜歡打仗,而是被東吳的頻繁征討逼得沒辦法,都樂意歸順魏國,可之前好幾次想舉事,都因為沒外援、沒人響應,最後遭了災。要是您能讓石陽和青州、徐州的軍隊前後呼應,牽製住東吳的兵力,讓他們沒法很快撤退,那就再好不過了!我生在江淮一帶,熟悉這裏的情況,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機會,錯過就再也沒有了,所以才敢把心裏話全告訴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周魴的第六封信,特意挑孫權的 “痛點” 說,還把東吳的 “作戰計劃” 編得有模有樣,就為了讓曹休徹底放下戒心“孫權一直恨上次沒打下石陽城,這次他下了血本,召集了好多新兵,還讓潘濬去征調少數民族的人,湊了一大幫兵力。我偷偷聽說,他還定了個規矩攻城的時候,要把老弱殘兵放前麵,精銳部隊跟在後麵。他說要讓弱兵去填戰壕,好盡快攻破城池 —— 雖然能不能成還不好說,但他就是這麽打算的。我私下裏擔心,石陽城小,咱們的軍隊沒法在那兒久留,所以懇請您趕緊派兵來支援,這事一定要快、要隱秘。王靖的下場就擺在那兒,教訓還不夠近嗎?我現在能不能歸順您、能不能活下來,全看您了!要是您能及時派兵來,咱們肯定能成大事;要是您來晚了,我就會跟王靖一個下場。之前彭綺叛亂的時候,聽說您的大軍到了逢龍,咱們郡裏不管老人小孩都特別高興,都想跟著您立功。那時候要是您能多留一個月,大事早就成了,可惜您走得太快,孫權才能增兵專心打彭綺,彭綺最後才失敗。希望您能好好琢磨我說的這些話!”
    到了第七封信,周魴開始 “提要求”,這既是為了讓詐降更像真的,也是為了後續能穩住人心“現在要幹這麽大的事,不給大家封官賞爵,肯定沒人願意跟著幹。懇請您給我五十枚將軍印、五十枚侯爵印,一百枚郎將印,還有二百枚校尉印、二百枚都尉印。我好把這些印交給各個頭領,鼓舞他們的士氣。另外,再求您給幾十麵旗幟,作為咱們的標誌,讓山裏的士兵和百姓一眼就能看見,知道該跟誰、該走哪條路,徹底斷了他們的猶豫心思。還有,最近兩邊投降、叛變的人天天都有,消息傳得快,咱們這事必須保密。要是您看了我的信,千萬要藏好,別泄露出去。我知道您有謀略、考慮周全,肯定會多加防備,可我實在太著急了,一遍又一遍跟您說這些事,要是有冒犯的地方,還請您別怪罪。”
    除了給曹休寫信,周魴還專門給孫權上了一封密表,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現在北方有曹休這個賊寇,靠著黃河、洛水的險要地勢,一直對抗朝廷,占著北方土地不投降。我沒能想出奇計、推薦賢才,上不能幫陛下弘揚教化,下不能為國家出一點力,心裏急得像被捶打一樣,連睡覺都不安穩。陛下您像上天一樣包容,不怪我沒本事,還特意下命令,讓我想辦法引誘曹休。我當時就想,要是在郡裏找那些被曹休知道的山頭頭領去聯絡,一來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人,二來就算找到了,也怕他不可靠,不如我親自去騙曹休,這樣更穩妥。這可是我盼了好幾年的機會,趕上這千載難逢的時刻,我肯定會盡全力。我已經寫好了騙曹休的信,都附在後麵了。我知道自己沒有古人那樣靈活的計謀,又突然接受這麽重要的任務,心裏又慌又亂,怕自己太愚笨,辜負了陛下的信任,一直擔心得不行。我聽說唐堯順應天意,連普通人的意見都會采納,最後才成就大業。朝廷的計謀這麽周密,肯定能把曹休引進咱們的圈套,有神靈保佑,曹休一定會自己送上門來。到時候咱們的大軍把他團團圍住,一個都跑不了,威風像雷電一樣傳遍天下,這真是天下人的福氣!我恭敬地呈上這封表,把寫好的信也一起交上去,怕自己見識淺,寫得不好,心裏一直很惶恐。” 孫權看了密表後,立刻批準按計劃行事。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