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七)

字數:4051   加入書籤

A+A-


    當初留讚當將領時,每次臨戰前都會先披散頭發、對著上天呼喊,接著大聲唱歌,手下士兵也跟著一起唱,唱完才出兵作戰,每次都能打贏。等到這次戰敗,他歎息著說:“我打仗有自己的章法,現在卻病成這樣,這本來就是命啊!” 最後還是被魏軍殺害,當時七十三歲,百姓們都為他感到悲痛惋惜。他的兩個兒子留略、留平,後來也都成了東吳的大將。)
    就在這一年,蜀國派使者來東吳訪問。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人,想趁著使者來訪、大臣們聚會的時候殺了孫峻,可事情泄露,孫儀等人自殺,受牽連而死的有幾十人,連公主孫魯育孫權的另一個女兒)也被卷了進來,慘遭殺害。
    後來孫峻想在廣陵今江蘇揚州附近)修築城池,朝中大臣都知道廣陵地勢不適合建城,可都怕孫峻,沒人敢說。隻有滕胤直言勸諫,讓他別建城,孫峻根本不聽,最後城池也沒建成。
    第二年,投降東吳的文欽勸說孫峻征討魏國,孫峻派文欽和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谘,從江都今江蘇揚州附近)出發,進入淮河、泗水流域,打算攻打青州、徐州。孫峻和滕胤一起到石頭城今江蘇南京附近),為軍隊送行。孫峻帶著一百多個隨從,進入呂據的軍營。看到呂據的軍隊紀律嚴明、陣容整齊,孫峻心裏很反感,借口心口疼離開了。後來他又夢見被諸葛恪打,嚇得生了病,最後去世了,當時才三十八歲,臨終前把後事托付給了孫綝孫峻的堂弟)。
    孫綝,字子通,和孫峻是同一個祖先。他的父親孫綽,曾任安民都尉。孫綝一開始隻是偏將軍,等到孫峻去世,他被任命為侍中、武衛將軍,總領朝廷內外軍事,接替孫峻掌管朝政。
    呂據聽說這事,心裏特別害怕 —— 他本就對孫綝突然掌權不服氣,於是聯合幾位軍隊將領,一起簽名上奏,推薦滕胤擔任丞相。可孫綝根本不按他們的意思來,反而改任滕胤為大司馬,讓他接替呂岱去武昌駐守。呂據見狀,幹脆率軍返回都城,還派人給滕胤送信,想和他一起廢掉孫綝。
    孫綝很快就聽說了這個計劃,立刻派堂兄孫慮帶兵去江都攔截呂據,又派宮中使者傳令給文欽、劉纂、唐谘等人,讓他們聯合出兵攻打呂據。同時,他還派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去見滕胤,表麵上是讓滕胤配合捉拿呂據,實際上是暗示滕胤趕緊動身去武昌,別摻和這事。
    滕胤心裏清楚,這是孫綝要對自己動手了,索性把華融、丁晏扣留下來,同時整頓軍隊保護自己。他又召來典軍楊崇、將軍孫谘,告訴他們孫綝要作亂,還逼著華融等人寫信質問孫綝,想讓孫綝理虧。可孫綝根本不理這一套,反而上奏說滕胤謀反,還許諾給將軍劉丞封爵,讓劉丞率領騎兵火速圍攻滕胤。
    滕胤沒辦法,又劫持了華融等人,逼著他們偽造皇帝詔書調兵。華融等人不肯屈服,滕胤一怒之下,把他們全殺了。《文士傳》記載:華融,字德蕤,是廣陵郡江都縣人。他的祖父為了躲避戰亂,搬到山陰縣的蕊山下居住。當時皇象也住在山陰,吳郡人張溫來向皇象求學,想找個地方住。有人告訴張溫:“蕊山下有個叫華德蕤的人,雖然年紀輕,但品行好、有誌向,你可以去他家住。” 張溫就住在了華融家,每天和華融一起討論學問。後來張溫擔任選部尚書,就提拔華融為太子庶子,華融也因此名聲漸起、職位提升。華融的兒子華諝,曾任黃門郎,後來和華融一起被殺。二兒子華譚,以口才好、善辯論聞名,在西晉時擔任秘書監。)
    麵對孫綝的圍攻,滕胤卻麵不改色,依舊像平常一樣有說有笑。有人勸他:“不如率軍衝到蒼龍門皇宮的門),將士們看到您親自出來,肯定會背棄孫綝投靠您。” 當時已經是半夜,滕胤一方麵還在等呂據的軍隊,另一方麵也不忍心帶兵攻打皇宮,就隻是安撫手下將士,說 “呂據將軍已經在附近了,很快就到”。將士們都信任滕胤,願意為他拚死抵抗,沒有一個人逃走。
    那天夜裏刮著大風,一直等到天亮,呂據的軍隊也沒來。孫綝的大軍卻越聚越多,最終攻破了滕胤的營地,殺了滕胤和他手下幾十名將士,還滅了滕胤的三族。裴鬆之評論說:孫綝雖然凶狠暴虐,但和滕胤之前並沒有過節。滕胤要是當時順著孫綝的意思,去武昌駐守,不光能躲過眼前的災禍,還能長久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性命,可他偏要冒險對抗,最後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實在讓人惋惜!)
    之後,孫綝升任大將軍,被授予符節,封為永寧侯。掌權後的他越發自負傲慢,做了很多不合禮儀的事。當初,孫峻的堂弟孫慮,曾參與誅殺諸葛恪的謀劃,孫峻特別看重他,提拔他當了右將軍、無難督,還授予他符節和儀仗傘蓋,讓他參與處理朝廷百官的事務。可孫綝對待孫慮,遠不如孫峻那麽優厚,孫慮心裏怨恨,就和將軍王惇密謀殺掉孫綝。結果事情敗露,孫綝殺了王惇,孫慮走投無路,隻好服毒自殺。
    後來,魏國大將軍諸葛誕在壽春今安徽壽縣附近)反叛,守住城池向吳國請求投降。吳國派文欽、唐谘、全端、全懌等人,率領三萬人前去救援。魏國鎮南將軍王基率軍包圍了諸葛誕,文欽等人奮力突圍,才進入壽春城。魏國又調集朝廷內外二十多萬大軍,加強了對壽春的包圍。
    吳國又派朱異率領三萬人駐守安豐城今安徽霍邱附近),為文欽等人牽製魏軍。魏國兗州刺史州泰在陽淵今安徽霍邱附近)抵禦朱異,朱異戰敗撤退,還被州泰追擊,死傷了兩千多人。孫綝於是大規模調兵,駐守在鑊裏今安徽巢湖附近),又派朱異率領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再次攻打魏軍,把糧草物資留在了都陸今安徽霍邱附近)。
    朱異率軍駐守在黎漿今安徽壽縣附近),派將軍任度、張震等人招募了六千名勇士,在營地西邊六裏的地方搭建浮橋,趁夜渡河,修築了偃月形的營壘。可這營壘很快就被魏國監軍石苞和州泰攻破,吳軍隻好後退到地勢高處防守。朱異又製作車箱式的營壘,向魏軍的五木城今安徽壽縣附近)推進,結果又被石苞、州泰打敗,隻好撤軍返回。
    更糟的是,魏國太山太守胡烈率領五千名精銳士兵,從小路偷襲都陸,把朱異留在那裏的糧草物資全燒了。孫綝得知後,又給了朱異三萬人馬,逼他拚死作戰,可朱異不肯再出兵。孫綝勃然大怒,在鑊裏殺了朱異,之後派弟弟孫恩去救援壽春,可等孫恩趕到,諸葛誕已經戰敗,孫恩隻好率軍返回。這次救援,孫綝不僅沒能救出諸葛誕,還損失了大量士兵,又親手殺了朱異這樣的名將,朝廷內外沒人不怨恨他。
    當時孫亮已經開始親自處理朝政,經常對孫綝的做法提出質疑,孫綝心裏越來越害怕。他返回建業後,就稱病不上朝,在朱雀橋南邊修建了一座大宅,還派弟弟威遠將軍孫據進入蒼龍門負責皇宮宿衛,讓弟弟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闓分別駐守各個軍營,想通過控製軍隊、把持皇宮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孫亮心裏本就不滿孫綝專權,於是借著追查公主孫魯育被殺的真相,指責虎林督朱熊、朱熊的弟弟外部督朱損,說他們當初沒有糾正孫峻的過錯,隨後下令讓丁奉去虎林殺了朱熊,在建業殺了朱損。孫綝進宮勸諫,孫亮根本不聽。
    之後,孫亮就和公主孫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秘密商議,想除掉孫綝。可孫亮的妃子,是孫綝堂姐的女兒,她把這個計劃偷偷告訴了孫綝。孫綝立刻率領士兵連夜突襲全尚的府邸,又派弟弟孫恩在蒼龍門外麵殺了劉承,隨後率軍包圍了皇宮。《江表傳》記載:孫亮召來全尚的兒子、黃門侍郎全紀,秘密謀劃說:“孫綝專權跋扈,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裏。之前我下令讓他趕緊率軍上岸,去支援唐谘等人,他卻把軍隊留在湖裏,一步都不上岸;還把戰敗的責任推給朱異,擅自殺了朱異這樣的功臣,事先連奏報都沒有;現在又在朱雀橋南邊建大宅,再也不上朝見我。他這麽肆無忌憚、毫無畏懼,我實在忍不下去了。現在我打算除掉他,你父親是中軍都督,讓他偷偷整頓兵馬,我會親自到朱雀橋,率領皇宮宿衛、虎騎營和左右無難營的士兵,一起包圍孫綝的府邸。到時候我會寫一道詔書,下令讓孫綝手下的人都解散,不準反抗,這樣就能輕鬆拿下他。你去跟你父親說,一定要保密,別讓你母親知道 —— 女人不懂大事,而且你母親是孫綝的堂姐,萬一不小心泄露消息,後果就嚴重了。” 全紀接受命令後,把計劃告訴了全尚。可全尚沒什麽遠見,轉頭就跟妻子說了這事。全尚的妻子趕緊派人偷偷告訴了孫綝。孫綝連夜調兵,準備廢黜孫亮,等到天亮時,軍隊已經包圍了皇宮。孫亮又氣又急,上馬拿起弓箭就要衝出去,說:“我是大皇帝孫權)的嫡子,在位已經五年了,誰敢不聽我的命令!” 身邊的侍中、近臣和乳母一起拉住他,不讓他出去。孫亮氣得兩天沒吃飯,罵自己的妃子說:“你父親糊塗無能,壞了我的大事!” 他又召見全紀,全紀說:“我父親沒能謹慎地執行陛下的詔令,辜負了陛下,我沒臉再見陛下了。” 說完就自殺了。孫盛評論說:《孫亮傳》裏說孫亮從小就聰明,要是他真的聰明,應該先和全紀密謀,而不是讓妃子知道計劃。《江表傳》詳細記載了消息泄露的原因,更符合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