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王樓賀韋華傳(七)
字數:2669 加入書籤
韋曜已經七十歲了,剩下的日子不多,懇請陛下赦免他的死罪,改成終身流放,讓他完成《吳書》的撰寫。這樣一來,這部書就能永遠流傳,傳給後代子孫。臣恭敬地呈上這封奏疏,叩首百下。”
可孫皓根本不聽華核的勸諫,最後還是殺了韋曜,把他的家屬流放到零陵郡(今湖南永州附近)。韋曜的兒子韋隆,也很有文學才華。
再說說華核,他字永先,是吳郡武進縣(今江蘇常州附近)人。最早的時候,他擔任上虞縣尉、典農都尉,憑著文學才能進入朝廷,擔任秘府郎,後來升任中書丞。
蜀國被魏國吞並後,華核趕到皇宮門口,呈上奏疏說“最近聽說敵軍像螞蟻一樣聚集,攻向西蜀邊境。西蜀地勢險要,臣本來以為不會有危險,可後來確實接到陸抗的奏表,說成都已經失守,蜀國君臣流亡在外,國家滅亡了。從前衛國被翟國滅亡,齊桓公幫衛國重建;現在蜀地離咱們這兒路途遙遠,沒法派兵救援,咱們失去了歸附的土地,放棄了進貢的屬國。臣雖然像草芥一樣卑微,心裏卻實在不安。
陛下聖明仁厚,恩澤能安撫遠方的百姓,突然聽到這樣的消息,肯定會感到悲痛。臣心裏滿是憂慮惆悵,恭敬地呈上這封奏疏,讓陛下知道情況。”
孫皓即位後,封華核為徐陵亭侯。寶鼎二年(公元 267 年),孫皓要修建新的皇宮,宮殿規模宏大,還用珍珠寶玉裝飾,花費的錢財不計其數。當時正是盛夏,農忙時節卻要征調百姓做工,種地和防守的事都荒廢了。華核趕緊上奏疏勸諫
“臣聽說漢文帝的時候,天下太平,秦朝的百姓因為能擺脫殘酷的暴政,歸順漢朝的寬厚仁政,都很開心。漢文帝減少徭役、簡化法令,和百姓一起開啟新的生活,還分封子弟做諸侯王,保衛漢朝。那時候,大家都覺得漢朝的基業像泰山一樣穩固,能傳千秋萬代。
可隻有賈誼,覺得當時有三件事值得痛哭流涕,六件事值得深深歎息,還說‘現在的形勢,就像把火放在堆積的柴草下麵,自己躺在上麵睡覺,火還沒燒起來就覺得安全’。後來漢朝發生的變亂,全像賈誼說的那樣。臣雖然愚笨,不懂大道理,卻私下拿過去的事,對照現在的形勢。
賈誼說‘再過幾年,諸侯王正值壯年,漢朝派去輔佐他們的太傅、丞相會稱病辭職,想靠這樣治理天下,就算是堯、舜也沒法安定’。現在強大的敵人(西晉)占據了九州的土地,擁有超過一半的百姓,熟悉打仗的戰術,憑著長期積累的軍事優勢,想和咱們爭奪天下 —— 這形勢就像當年楚漢相爭,勢不兩立,可比漢朝那些淮南王、濟北王的威脅大多了。
賈誼覺得該痛哭的事,和現在比起來還算緩和;他說的‘抱火臥薪’的比喻,到現在才真的緊急。大皇帝(孫權)看到前代的情況那樣,又看清現在的形勢這樣,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積累無數的儲備,體恤百姓、減輕繁重徭役,專心培養士兵 —— 因此不管官員大小,都感激皇恩,個個願意拚命效力。可惜天命還沒讓吳國統一天下,大皇帝就早早離開人世了。
從那以後,有權勢的大臣把持朝政,對上違背天意,對下違背眾人的意見,放棄了讓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隻追求一時的利益,多次發動戰爭,把府庫裏的財物都耗盡了,士兵勞累、百姓困苦,從來沒過上安穩日子。現在還活著的人,都是經曆戰亂留下的幸存者,是飽受苦難的百姓啊!
這導致軍事物資空虛匱乏,糧倉裏沒有足夠的糧食,賞賜的布帛,連冬天禦寒、夏天遮體都不夠,再加上百姓失去產業,家家戶戶都沒法養活自己。可北方的西晉卻在囤積糧食、休養百姓,專心盯著東邊的咱們,沒有其他需要防備的警報。
蜀國本來是咱們西邊的屏障,土地險要堅固,加上繼承了先主劉備的治理方法,大家都覺得它的防守足夠長久,沒想到才一個早上,就突然滅亡了。‘唇亡齒寒’,這是古人都害怕的事啊!交州的各個郡,是咱們國家的南方領土,交址、九真兩個郡已經失守,日南郡孤立危急,能不能保住還難說;合浦郡以北的地區,百姓都人心惶惶,借著躲避徭役的名義,很多人都叛逃了。可咱們在那裏的防守士兵越來越少,威懾力也越來越弱,臣常常擔心,隨時可能再發生變故。
從前海邊的敵人(指山越或其他沿海勢力)窺伺東邊的郡縣,抓了很多逃民,他們熟悉海上航行,憑著往年的經驗,沒有一天不搶劫騷擾。現在咱們前後都有麻煩,首尾都麵臨危險,這正是國家的危難時刻啊!實在應該停止修建新宮的工程,先做好防備的計劃,鼓勵百姓耕種養殖,救濟饑餓貧困的人。
臣隻怕農忙時節就要過去,春耕播種的時機快要錯過,萬一將來發生緊急情況,軍隊還沒整頓好。要是放著這些緊急的事不管,全力修建宮殿,突然遇到意外的戰亂,就得放棄築牆的工程,去應對烽火警報的緊急情況,驅趕心懷怨恨的百姓,讓他們去麵對刀槍的危險 —— 這可是敵人正好能利用的機會啊!就算咱們隻是堅守不戰,時間一長,軍糧也肯定會短缺,還沒等和敵人交手,士兵就已經疲憊不堪了。”
“從前商朝的太戊帝在位時,朝堂庭院裏突然長出了桑樹和穀子(古代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太戊帝心裏害怕,趕緊修養自身品德,最後不祥的征兆消失,商朝也重新興盛起來。還有宋景公的時候,火星(古代稱 “熒惑”,被認為是災星)停留在心宿(古代星宿名,對應帝王)的位置,宋國人都覺得這是災禍要來臨的跡象,可宋景公聽從了樂師和史官的建議,施行仁政,火星最終離開了心宿的位置,宋景公也因此延長了壽命。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白話三國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