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盛夏記事本

字數:1901   加入書籤

A+A-


    第一幕:豆漿坊的新客
    石磨坊二樓的木窗突然支開時,整條街的晨練隊伍都放慢了腳步。穿亞麻襯衫的男人往窗台擺了個粗陶花盆,蔫頭耷腦的薄荷草在晨風裏抖了抖葉子。
    "說是植物設計師。"沈芳往油鍋裏下著麻團,瞥見男人在拍周曉寧晾曬的紮染布,"今早問我要了半碗淘米水,說是能治紅蜘蛛。"
    林建國捧著《中國植物圖譜》路過,老花鏡滑到鼻尖:"那是紅蠟蚧。"話音未落,男人已經踩著人字拖下樓,手腕上的山桃核串子叮當作響。
    周曉寧第三次量錯旗袍腰線時,聽見閣樓傳來電鑽聲。男人正在往斑駁的磚牆上安裝立體種植架,綠蘿枝條垂落在她晾曬的月白綢緞上,洇出點點蒼苔色。
    第二幕:暴雨後遺症
    陳立秋發現工具箱長蘑菇是在周三清晨。黃褐色的傘狀菌類從扳手柄的皮革套裏鑽出來,帶著潮濕的朽木氣息。沈芳的煤爐怎麽也點不著,最後用豆漿坊的柴火灶煮了二十碗縐紗餛飩。
    "這是平菇,能吃的。"男人捏著蘑菇莖轉身,發現整條街的店主都舉著長黴斑的物件圍在石磨坊門口。周曉寧的繡線長了毛絨絨的綠黴,唐明遠的相紙粘連成塊,林建國的舊書扉頁爬滿褐色斑點。
    男人從褲兜掏出個噴霧瓶:"蘇打水兌丁香油,噴完曬三小時。"說著往自己紋身上噴了兩下,梧桐葉脈絡在陽光下泛起青綠光澤。
    第三幕:植物診療所
    夏琳把發黴的旗袍設計圖鋪在石磨坊台階上時,男人正用艾草煙熏烤舊書頁。煙霧繚繞中,林建國發現《本草綱目》的黴斑下藏著幅清代藥材圖——蟬蛻的位置畫著隻活靈活現的蟋蟀。
    "這是當年藥鋪學徒的惡作劇。"男人用鑷子夾起片枯葉,"就像你在《紅與黑》裏夾的銀杏書簽。"林建國手一抖,茶湯潑濕了褲管——那枚書簽是初戀女友留下的。
    周曉寧接過男人修複的繡線,發現黴斑處被補上了金絲菊刺繡。陳立秋工具箱裏的蘑菇變成醬爆菌菇蓋澆飯時,整條街都聞到沈芳特調的海鮮醬香。
    第四幕:移動菜園計劃
    男人在修車鋪頂棚種紅薯藤的消息,是快遞員小張在早餐攤宣布的。陳立秋看著自己補了十三次的石棉瓦變成立體菜園,工具箱裏多了包用舊輪胎改造的自動澆水裝置。
    "這叫海綿城市微縮模型。"夏琳舉著手機直播,鏡頭掃過旗袍鋪窗台的食蟲植物生態缸。唐棠把父親的老式相機改造成延時攝影設備,記錄下豆角須纏繞晾衣繩的全過程。
    爭議發生在周五傍晚。王奶奶發現自家晾曬的棉被上有泥土腳印,男人默默在公共天台搭起太陽能烘幹房。當第一床棉被帶著陽光的味道送回時,被角繡著朵含苞的梔子花。
    第五幕:暴雨重臨夜
    氣象台黃色預警響起時,男人正在幫林建國轉移古籍。他用防潮膜包書的手法像在給新生兒打繈褓,舊書頁裏的銀杏書簽突然飄落。暴雨砸在立體菜園的芭蕉葉上,奏出爵士鼓點的韻律。
    整條街的店主擠在石磨坊二樓,看男人用綠植排水係統化解積水危機。陳立秋的修車鋪變成了臨時水泵站,周曉寧的旗袍鋪提供吸水布料,沈芳的餛飩攤飄出紅糖薑茶的甜香。
    淩晨三點雨勢漸弱,男人在唐明遠的老照片上發現年輕時的母親——正是站在梧桐樹下手捧綠蘿的姑娘。晨光初現時,他悄悄把修複好的《紅與黑》放回書屋,夾頁裏的銀杏書簽閃著微光。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