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進取的賈張氏 破浪行拓新局
字數:3489 加入書籤
兩位催更,加更一章
賈張氏坐在豆腐坊那略顯昏暗的辦公室裏,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眼睛緊緊盯著賬本上那不斷增長的數字,起初,這豆腐坊的巨大收益讓她心驚肉跳,可日子一長,如今她已是等閑視之。
居委會那幾個人,被她打理得明明白白。居委會王主任拍著胸脯明確表示:“張經理,在我們居委會,您就放一百個心!”王主任家的豆腐早就吃膩了,如今賈張氏隔三岔五就派人送去肉蛋、蔬菜,王家的生活質量那是急劇上升,一來二去,王主任和賈張氏關係愈發密切,兩人都姐妹相稱了。
這日,賈張氏一臉興奮,湊到王主任跟前,提議道:“姐啊,咱這豆腐坊可不能就這麽小打小鬧下去,得擴大規模,搞成豆製品加工場!銷售也不能隻盯著單位了,得麵向群眾。而且啊,這加工場把咱居委會轄區裏適齡沒工作的青年都收進來。”王主任一聽,心裏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當即滿口答應。
賈張氏敢這麽幹,那是有底氣的。之前啊,原料不足可把她愁壞了,李魁勇手下那些人采購黃豆的量有限,做出來的豆腐,連供應幾個單位都不夠。可如今不同了,保城的陳江河和李奎勇取得了聯係,今後黃豆不限量供應,而且價格低得超乎想象,這可助長了賈張氏的野心。
有了居委會王主任的背書,賈張氏決定放手一搏。她跑去居委會批緊鄰豆腐坊的用地,現在賬麵上資金雄厚,隻要是合法用於公事,她張經理個人簽字就行。接著,她找到張家莊的族長,調來了一支30多人的施工隊伍。短短半個月,一座嶄新的廠房拔地而起,比原來的豆腐坊足足大了二十倍還多。新建場房側麵還建了一排住房,當做職工宿舍。
原來李魁勇手下的人從采購轉為銷售,再加上新從居委會接手的社會待業青年,一共100多人。賈張氏統一發放印著“南鑼鼓巷豆製品場”字號的藍色工服,還統一配發了居委會的銷售人員證件。他們的任務就是用小車推著豆腐走街串巷去售賣,對象就是普通群眾。這些小車是通過易中海從軋鋼廠定製的,整整200輛,這陣仗震撼了易中海,也驚豔了整個大院。
清晨五點的南鑼鼓巷還浸在墨色裏,豆腐坊的燈火卻早已亮成一片星河。賈張氏裹著新做的藏藍風衣,胸前的“豆製品長”銅扣在汽燈下泛著冷光。她踩著膠靴穿過霧氣蒸騰的車間,手指拂過剛出模的嫩豆腐,雪白的表麵立刻顯出三道指痕。
“老劉家的,這批豆腐腦點得老了。”她突然停住腳步,聲音不大卻讓整個車間驟然安靜。負責點鹵的劉嬸手一抖,石膏水灑了半勺。
如今再沒人敢叫她“賈婆子”,連居委會王主任見麵都要笑著喊聲“張場長”。這個曾經為半斤糧票能跟人撕扯半天的寡婦,此刻正盯著溫度計皺眉:“七十五度下鹵,我說過多少次?重做!”
“廠長,這些...”劉嬸看著二十板已成型的豆腐,聲音發顫。
“倒給養豬場。”賈張氏掀開棉布簾子,寒風卷著豆香撲進來,“咱們的豆腐腦要嫩得能托住銅錢,這是招牌!”
“廠長,王主任帶人來了!”門房老周小跑著報告。賈張氏吐個煙圈,看著窗外那群深藍製服——居委會的娘子軍們正對著新廠房指指點點,領頭的王主任脖子上還係著她上月送的絲綢圍巾。
“姐妹兒!”賈張氏未語先笑,肉褶子裏都堆出殷勤,“正好新出的豆幹還沒裝箱,都嚐嚐鮮!”她朝庫房使個眼色,幾個小夥立刻抬出印著“南鑼鼓巷特供”的禮盒。王主任假意推拒兩下,轉頭對隨行幹部感慨:“看看人家張場長的覺悟!”
豆製品場的會議室裏,賈張氏正用鋼筆敲著財務報表。自從兼並了街道兩家小作坊,現在每日要消化三千斤黃豆。李魁勇坐在下首,新理的寸頭上還帶著理發店的雪花膏味。
“張廠長,東單菜市場的攤位談下來了。”他遞上合同,“就是工商局老周暗示要兩成幹股……”
“給他!”賈張氏突然提高嗓門,嚇得窗外偷聽的會計差點摔了算盤。她抓起茶杯灌了一口,茶葉沫子沾在牙上:“但要寫明是技術顧問費,按月給。”轉頭又對負責生產的侄兒厲聲道:“明天開始,所有送貨員隨時帶著居委會發的銷售人員證件!”
“場長,居委會王主任找您”“老姐姐,趕緊把賬本收拾收拾……”
暮色四合時,賈張氏蹲在新建的廁所旁抽煙。下午來的調查組翻遍了所有賬目,最終隻查出“超範圍經營”的小問題。她知道這是王主任提前透風的功勞,更明白那些沒被查到的“技術顧問費”才是真正的護身符。
第二天清晨,豆製品場破天荒地沒冒蒸汽。賈張氏穿著素日舍不得穿的的確良襯衫,正給區衛生局領導斟茶。她額頭的冷汗衝淡了頭油,卻還記得把“特殊顧問費”的賬本往對方公文包裏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廠長啊……”領導摩挲著鼓脹的公文包,突然換了稱呼,“聽說你們廠解決了不少待業青年?”
當廣播裏響起“本台記者報道”時,賈張氏正帶著全體職工大掃除。記者鏡頭前,她給新裝的更衣室剪彩,背後是閃閃發光的不鏽鋼操作台。當晚的新聞特別提到,這家“街道模範企業”如何嚴把質量關,甚至主動召回問題產品。
隻有秦淮茹看見,婆婆深夜在院裏燒了幾大摞單據。火光映著她浮腫的眼袋。
那天,豆製品廠門口掛上了“南鑼鼓巷副食品聯合公司”的銅牌。賈張氏與街道王主任共同揭牌。她真正成為張場長。
河水裹挾著枯葉向前流淌,對岸的軋鋼廠正響起下班的汽笛。她突然想起老賈下葬那天,自己曾在這河邊哭嚎:“往後可怎麽活啊!”如今答案就揣在她內兜裏:三張存折,加起來正好四位數。
風裏飄來油炸臭豆腐的香氣,那是廠裏新開發的產品。賈張氏深吸一口氣,把糧本撕成碎片撒進河裏。那些泛黃的紙片在漩渦中轉了幾圈,終於沉入水底,就像那些為半斤肉票折腰的歲月。
傻柱和何雨水搬進了通完風的閣樓,空出的房子,何雨水找到秦淮茹,說道:“淮茹姐,賈家就一間屋子,孩子都漸漸大了,住著多不方便啊,你帶著小當和槐花搬到我和我哥原來的屋子吧。”秦淮茹不敢自己拿主意,就跑去和賈張氏商量。
賈張氏看著秦淮茹,此時的她,其實已經不把這幾間房放在眼裏了,心裏還想著找機會買套房子呢。她心情複雜地看了看秦淮茹,最終還是同意了這個建議。她那異樣的眼神讓秦淮茹有些心虛,不自覺地低下了頭。就這樣,秦淮茹帶著小當和槐花搬進了原來的何家住宅。
現在秦淮茹時間充裕,常在家照看孩子,有事的時候就把孩子交給一大媽看管。賈張氏隔三岔五就買回肉蛋蔬菜,還時常買一大堆零食。秦淮茹給她養老錢,她都不屑於接,隨手就給秦淮茹一把票據,說道:“給我大孫子和孫女吃好些。”
喜歡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請大家收藏:()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