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新時代

字數:8343   加入書籤

A+A-


    “陽光真刺眼,太過刺眼了。”
    1915年4月3日,隨著第二次巴黎公社的狂風落幕,春天悄然來臨。
    曾任克列孟梭內閣海軍大臣的喬治·萊格,如今因與杜梅爾格合作而轉任外務大臣,此刻他正站在通往波茨坦無憂宮的台階上,微微皺起眉頭,陽光熾熱,刺得他睜不開眼。
    今天,是法國曆史上最屈辱的一天。
    然而,升至高空的太陽卻仿佛在頌揚一個新時代——
    對法國而言無比殘酷的德意誌帝國時代,殘忍而又燦爛奪目。
    “早知道會變成這樣,我當初就不該接下什麽外務大臣的職位。”
    “哈哈,事已至此,誰都無法回頭。總得有人在條約上簽字。”
    “我同意。”
    陪同萊格作為全權大使前來的卡約,還有那位早已退役、卻代表法國軍方遠赴波茨坦的約瑟夫·霞飛,臉色陰沉地說道。
    萊格、卡約、霞飛,這三人今天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代表的身份,前來在柏林和談會議的結果上簽字。
    他們自然不願意來。
    誰願意在那將被後世千秋萬代銘記為法國衰落象征的條約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少,在體內流淌著法國血液的人中,不會有這種人。
    但總得有人,為這場戰爭畫上一個徹底的句號。
    總得有人,在經曆了戰敗、又被第二次巴黎公社風暴席卷之後,為這滿目瘡痍的法國帶來和平。
    約瑟夫·卡約,從戰爭時期開始便率先主張與德英和解;萊格,作為外務大臣,也是那個將地中海艦隊推進死地的始作俑者;而霞飛,作為前法國總司令,為了對戰爭的爆發與法國的慘敗負責,主動擔下了這背負罵名的重任。
    “真是......腳步都沉得難以挪動啊。”
    “萊格大臣......”
    然而,哪怕已立下覺悟,這三人依舊難以邁步登上台階。
    他們懼怕的,是那座冠著法國名字的無憂宮中,等待他們的命運。
    “......走吧。協約國的代表們,恐怕已經望眼欲穿地等著我們了。”
    但可惜的是,他們已經無法再拖延時間。
    萊格、卡約、霞飛三人歎了口氣,望向台階盡頭那座黃牆碧頂的無憂宮。
    三人邁開沉重的步伐,朝宮殿走去。
    為了徹底結束這一切,為了給戰爭畫上終結的句號。
    ......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日後將被後人稱作“無憂條約桑蘇西條約”的協議,將在今日正式簽署,這象征著這場多事之秋的大戰終於畫下了句號。
    嚴格來說,這隻是與法國之間的戰爭真正終結,至於與意大利的條約原定在美麗的舍恩布倫宮簽署)尚未敲定。
    然而,無論是象征意義,還是實質內容,今日的這份條約都遠遠重要於意大利那邊。對外交官而言,那份意大利條約不過是附帶的點綴罷了。
    就像世人都知道《凡爾賽條約》,但隨後摧毀哈布斯堡與奧地利的《聖日耳曼條約》,或讓匈牙利人至今耿耿於懷的《特裏亞農條約》,卻知者寥寥一樣。
    與意大利的協議,無疑也屬於這類後者。
    總之,今天,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將與以維也納體係與“美好時代”為象征的舊時代徹底決裂,迎來一個新的紀元——“桑蘇西體係”,亦或稱作“德意誌帝國時代”。
    “沒必要再拖延了吧,趕緊開始吧。”
    “哈哈哈!當然,比洛總理。”
    正如德國人民對這份條約充滿期待,比洛總理也早已按捺不住,嘴角帶著笑意催促盡快簽署。
    既然來自法國的賓客們也已就位,就更沒有再浪費時間的理由了。
    漢斯深吸一口氣,轉向代表們,緩緩開口道:
    “那麽,現在由我來簡要說明本條約的內容。”
    1.法國為補償協約國遭受的損失,需賠償450億法郎。
    2.法國將整個阿爾薩斯地區及洛林一半割讓給德國。
    3.法國將裏爾一帶與阿登部分地區割讓給比利時。
    4.法國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唯有阿爾及利亞因其被法國視為本土當然隻是借口)得以保留。
    5.法國陸軍限製在二十萬人以內這是巴黎公社時期獲準重建的兵力上限),並需拆除所有邊境堡壘與防線。
    6.法國需向協約國移交現有的重炮與坦克,並限製乃至禁止化學武器、坦克、飛機、重機槍的生產與持有。
    7.法國海軍現有艦艇將作為賠償移交協約國,並限製新軍艦建造。
    8.法國不得與俄羅斯、意大利等原盟國建立任何形式的結盟關係。
    此外,還有戰爭罪審判不過由於像普恩加萊等人已與協約國合作,而貝當、福煦等主要軍方人物也已流亡海外,該議程多半會不了了之)以及威爾遜遺留的國際聯盟創立等條款,因時間關係,暫且略過。
    眾人似乎都迫不及待地想簽完名早些回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總理閣下,想必您不會讓出第一個簽字的榮耀吧?”
    “那是當然。我可是為了今天特別定製了這支鋼筆呢。”
    在聽完條約內容後,萊格、卡約、霞飛三人雖極力維持鎮定,但比洛總理卻毫不掩飾地拿出一支看起來極其高檔的鋼筆。
    他麵帶燦爛笑容,在條約上鄭重其事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漢斯,簽名吧。”
    “是,總理閣下,我將懷著喜悅的心情簽字。”
    漢斯也緊隨其後,在條約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下來輪到英國。”
    “嗬嗬,我等這刻很久了。”
    聽漢斯一說,大衛·勞合·喬治也微笑著拿起鋼筆,在條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緊接著,愛德華·格雷大臣也簽了字。之後是奧地利匈牙利帝國的代表團,包括總理施蒂爾克與貝爾希托爾德,他們在英國之後完成了簽署。
    “......呼,真希望這時光能永遠停留。”
    替代威爾遜駐歐的美國國務卿布賴恩,也與美國代表團一同完成了簽署。他低聲感歎,仿佛不願返回本國。
    隨後,比利時、日本、x國等協約國代表陸續簽署了條約。
    “現在輪到法國了。”
    “......明白。”
    終於,輪到今天的主角、也是戰敗國的法國登場。
    自然,法國代表的神色都很沉重。
    一旦簽字,法國將失去幾乎所有殖民地,除了作為拉攏與獎勵保留的阿爾及利亞。
    洛林超過一半要歸德國,裏爾與部分阿登地區將歸比利時。
    高達四百五十億法郎的賠款要在二十五年內償清,海軍艦艇要以賠償形式交出,還要接受軍備限製與邊境非武裝化的屈辱。
    盡管比起當年法國強加於德國的《凡爾賽條約》,這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但對法國人而言,這仍是一場難以承受的夢魘。
    戰爭與第二次巴黎公社的動亂讓國家化為焦土,經濟一落千丈,政府信用也跌入穀底。
    此刻的法國人,沒人能不陷入絕望。
    “呼......”
    因此,無論是萊格、卡約,還是霞飛,拿起筆的手都在顫抖,但最終還是咬緊牙關,深吸一口氣,將筆尖落在條約紙上。
    唰──唰──
    隨著那一筆,桑蘇西條約正式簽訂。
    “好了,簽字吧。”
    “明,明白了。”
    兩周後的4月17日。
    意大利代表團也在哭喪著臉的狀態下,於舍恩布倫宮簽署了和平條約。
    至此,這場大戰,這場世界戰爭,在爆發兩年後,終於完全結束。
    當然,這是否是“最後一次世界大戰”,幾乎沒人會相信。
    ......
    “德意誌帝國萬歲!”
    “為了帝國與皇帝!”
    “看到了吧,法國佬!”
    隨著《桑蘇西條約》的簽訂,德國人苦苦等待的柏林和會結果終於揭曉,全國上下爆發出歡呼聲,眾人高舉酒杯,碰撞著啤酒杯暢飲,仿佛連酒都變得甘甜了。
    這場勝利得來不易,是以無數犧牲為代價換來的,自然也格外甘美。正因如此,所有人都祈願今後再也不會有戰爭降臨。
    “這下總不會再打仗了吧?”
    “那還用說?打得這麽大一場,誰還敢在歐洲挑事?這次戰爭的別名不就是‘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嘛。”
    “也是,法國佬都被揍了三回拿破侖戰爭、普法戰爭、世界大戰),再怎麽也該老實了。”
    樂觀的聲音在德國各地此起彼伏,仿佛整個國家都沉浸在戰爭不再的希望之中。
    當然,眾所周知,那不過是虛幻的希望罷了。
    可他們隻能那樣相信,也必須那樣相信。
    如果還要再經曆一次這樣的瘋狂戰爭,恐怕第一個瘋掉的就是他們自己。
    “不過如果殖民地能多拿點就好了。”
    “確實,雖然考慮到東歐和奧斯曼的收益,算是足夠了,但總歸還是有點可惜。”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在歡慶勝利。
    那些渴望更龐大德意誌帝國的人們,對這次所獲的領土和殖民地未如預期感到遺憾。
    當然,他們也清楚,從每年發行的殖民紀念勳章就能看出,殖民地頻繁的騷亂讓維持成本高得驚人。但人心總是貪婪的,有了一樣,自然就會想要更多。
    【滋滋──!親愛的德意誌帝國國民,大家好。】
    “咦?是漢斯·馮·喬。”
    “外交部長居然親自上廣播了?”
    漢斯自然也明白這些貪心之人的遺憾。為安撫人心、也為了德意誌帝國的未來,他早已與盟邦進行了長久的交涉和談判,並為此籌備良久。
    【首先,我要向為了帝國而在前線、在工廠、在醫院,以及社會各界灑下鮮血、汗水與淚水的國民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今日我站在各位麵前,是為了宣布由我帝國主導的全新關稅同盟。】
    “關稅同盟?”
    無論是在家中、在工廠、在啤酒館,還是在戰壕中,聽著收音機的人們臉上都浮現出一絲帶著期待的好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稅同盟,對德國人而言既熟悉又充滿榮耀。
    早在八十年前,也就是1834年,由普魯士主導的關稅同盟便在德意誌諸邦之間建立。
    這一製度,正是後來北德意誌聯邦乃至德意誌帝國的雛形。
    這段曆史足以讓德國人的心跳加速,也難怪他們會聚精會神地聆聽這位穩重且充滿自豪的人氣外交部長的廣播。
    【戰爭已經結束。仇恨敵人的時代已經結束。如今,為了重建化為灰燼的歐洲,為了不讓我們的子孫再承受戰爭的痛苦與悲傷,我們必須團結一致。】
    而在這一切的終點,正是由德意誌帝國主導的“歐洲聯盟”。
    那是漢斯描繪的藍圖,也是德意誌前行的最終目標。
    很巧合的是,在前世所知的歐盟裏,德國就因其強勢的主導地位而被戲稱為“第四帝國”。
    當然,這更像是個玩笑或嘲諷,現實遠沒有那般誇張。
    【為了歐洲的和平與繁榮,我們必須緊密團結。此次關稅同盟,就是邁出的第一步。】
    但第二帝國,確實擁有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實力。
    既然如此,又有何理由將這份力量束之高閣?
    誰說繼承了第二帝國的後輩,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目前,德國的友邦──奧匈帝國、波蘭立陶宛聯邦、烏克蘭、波羅的海王國、高加索三國、芬蘭、奧斯曼帝國,以及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黑山、比利時、盧森堡等,皆已表達加入本次關稅同盟的意願。】
    眾所周知,這些不是德國的衛星國,就是親德國家,又或是這次大戰後徹底被德國納入影響範圍的國家。
    自詡為“平衡守護者”的英國,麵對這一局麵也隻能歎息。
    畢竟,德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決定性貢獻,早已奠定了勝者的地位,任那群愛表現優越感的島國人再怎麽不甘,也無計可施。
    這次大戰,英國確實欠了德國不少。
    因此,與其在親戚麵前翻臉,不如閉緊嘴巴,換取自己出力更少卻分到更多殖民地的“補償”。
    【德意誌帝國將成為歐洲新的守護者,新的引領者。但這,還隻是開始。我們將為充滿希望的未來繼續前進。】
    “哇啊啊啊啊啊啊!”
    漢斯的演講令全體德國人為之沸騰。
    “凱撒帝國”的新時代,就此揭幕。
    ——————
    百萬字本書就可以進行多書名測試了,現征集本書的“新書名”,大家有什麽想法可以在本條後留言哦~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