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和平是如此甘美

字數:8368   加入書籤

A+A-


    “哇啊啊啊啊——!”
    “皇帝陛下萬歲!奧匈帝國萬歲!”
    “哈布斯堡,萬歲!”
    桑蘇西條約與美泉宮條約簽訂後的幾日。
    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依舊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到處都是身穿奧匈帝國特有華麗軍服、舉行凱旋遊行的士兵,人群的歡呼聲不絕於耳。
    這場戰爭的勝利不僅讓帝國的版圖進一步擴展,甚至還收複了被意大利奪去的威尼托,盡管並非本意,卻也因此得到了殖民地。
    因此,奧匈的臣民們滿麵笑容,高呼著皇帝的功德,盡情歡慶。但麵對這歡樂的一幕,弗朗茨·斐迪南的臉上卻寫滿了苦澀。
    “在這大好日子裏,您為何這般神情,叔父大人?”
    “卡爾......”
    聽到那帶著關切之意的聲音,弗朗茨·斐迪南轉過頭去,聲音的主人,是他十多年前故去的弟弟奧托的兒子,也是如今他的皇位繼承人——卡爾·弗朗茨·約瑟夫·路德維希·胡貝特·格奧爾格·奧托·瑪利亞大公。
    但皇帝的神色依舊不見明朗。
    兩人之間的關係雖然不像當年弗朗茨·約瑟夫與斐迪南那般緊張,但也遠談不上親近。
    畢竟,他自己明明有子嗣,卻因為那該死的門第不相當,不得不將皇位傳給侄兒,這份現實本就讓人難以接受。再加上自己的妻子索菲甚至連“皇後”之名都無法擁有,而卡爾的妻子——出身於波旁帕爾瑪家族的齊塔,卻是血統高貴、毫無瑕疵的完美女性,這種落差帶來的自卑與憤懣,即便是素以品格著稱的弗朗茨·斐迪南也難以完全釋懷。
    也因此,直到薩拉熱窩事件前,他對這個侄兒一直十分冷淡,那份冷漠,幾乎成了他對抗現實的不甘。
    “但如今,不能再如此了。”
    他不能重蹈叔父弗朗茨·約瑟夫的覆轍。
    就個人而言,弗朗茨·斐迪南其實更希望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馬克西米連,就算是勉強為之也在所不惜。但為了帝國的長遠穩定,繼承的安排必須合乎正統。
    他本身作為皇帝,其正統性就已略顯薄弱,如果再在繼承人問題上強行改易,隻會讓哈布斯堡王朝的尊嚴進一步受損。
    而若哈布斯堡垮台,那本就千瘡百孔的奧匈帝國也將隨之崩塌。
    這個帝國之所以能勉強維係,正是因為有哈布斯堡皇帝這尊“活著的傳說”鎮守在上。否則,奧匈帝國早就分崩離析。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奧匈帝國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因此,與過去完全不讓卡爾插手政務不同,弗朗茨·斐迪南這次毫不隱瞞地回答了侄兒的問題。
    既然他是繼承人,該知道的事就必須知道。
    “這次的勝利,不過是暫時延緩了帝國分裂的步伐。待時間一久,如今的狂熱散去,矛盾和紛爭遲早還會重新浮現。”
    而如何解決這些矛盾,使帝國安定下來,就是弗朗茨·斐迪南與卡爾接下來必須承擔的使命。
    這項任務,他們必須完成。
    “當然,如你所知,這並非易事。畢竟世上沒有誰都能滿意的方案,若想妥善協調各方、找出最合適的道路,必然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與努力。”
    尤其是那些一點也不願為其他民族作出讓步、哪怕一點既得利益也不肯放棄的匈牙利人,必須想辦法迫使他們低頭。
    否則,帝國的統一將永遠隻是空談。
    “不過,我們不是還有盟友德意誌帝國嗎?若能得到德國的支持與援助,帝國的整合也會輕鬆許多。”
    麵對卡爾這番天真之言,弗朗茨·斐迪南無奈地歎了口氣。
    這位侄兒固然聰穎,但終究還是經驗不足。
    “你說得不錯,德國確實是我們的盟友、我們的兄弟國家。但正因如此,我們更要謹慎提防。”
    如今奧地利國內,仍有許多人對“大德意誌”抱有幻想。
    而這股聲音,在奧匈依靠德國贏得戰爭後,變得更為高漲。
    已經有部分人因失望於虛弱的奧匈,開始向往德國、甚至移居其境內。
    這是弗朗茨·斐迪南與整個哈布斯堡家族都絕不能容忍的未來。
    一旦那樣的主張成為現實,奧地利將被納入德意誌帝國的版圖,哈布斯堡也會如同無數德國小邦的親王一般,淪為霍亨索倫王朝的附庸。
    “可是......漢斯·馮·喬公爵他真的會做出那種事嗎?他不是一直對我們奧匈態度友好嗎?”
    “你這話,是因為不了解他的本性,卡爾。”
    前些日子因戰功被封為公爵的漢斯·馮·喬,是俾斯麥的繼任者。此人誠然是個正直之士,弗朗茨·斐迪南自己也頗為欣賞他。
    但他終歸是霍亨索倫的忠臣,還是他們的親戚。
    為了德意誌帝國的利益,他絕不會猶豫去做任何必要之事。
    若哪一天奧匈動搖到不再對德國有利,那他會毫不猶豫的親手瓦解這個帝國,將奧地利吞並。
    “或許,如果當年在薩拉熱窩死的是我,而不是叔父......那樣的未來也未嚐不會成為現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弗朗茨·約瑟夫與漢斯·馮·喬的關係本就糟糕透頂,公爵那邊甚至有可能會主動出手。
    對弗朗茨·斐迪南而言,他所能做的,唯有感謝上天,讓那樣的未來終究隻是停留在“可能性”之中。
    “所以,我們必須盡快完成帝國的穩定與統一。而你,作為我的繼承人,從今往後也必須更加努力,全力以赴。”
    “我明白了,叔父。”
    聽著叔父終於承認他是繼承人的話,卡爾大公用力吞了口唾沫,鄭重地點了點頭,立下誓言。
    為哈布斯堡,也為守護祖先留給他們的帝國。
    ......
    戰爭結束後,皇室一家終於久違地團聚了。
    不僅是威廉皇儲一家,連那些已經成為國王的王子們也都齊聚一堂。
    “也許這將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你們的臉了。”
    正如威廉二世語氣中的不舍,從今天起,想要再見到兒子和兒媳,恐怕要過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威廉皇儲和皇儲妃塞西莉亞,以及漢斯和路易絲理所當然會留在德國,但其他王子和王妃們如今已是外國的國王與王後,從今天起將徹底離開德國。
    大家都知道,阿達爾貝特王子成為了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國王,與他的妻子薩克森邁寧根的阿德爾海德一同前往。
    奧斯卡王子原本壓根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國王,他當初還與下級貴族的伊娜·瑪麗·馮·巴塞維茨結了婚,但如今他已成為波羅的國王奧斯卡爾。
    而與奧爾加大公女結婚後,日子過得似乎特別幸福的約阿希姆,也將以俄羅斯和烏克蘭式的名字“約阿基姆”之名,徹底前往烏克蘭王國。
    之後,是那位最終還是出軌的奧爾登堡的索菲·夏洛特,以及因此離了婚的艾特爾·腓特烈王子,也將作為格魯吉亞的國王,前往那裏,成為薩卡特維洛的新王。
    順帶一提,他如今正與格魯吉亞古老王族、赫赫有名的巴格拉季昂家族的千金議婚。
    雖然是場政治聯姻,但正因如此,才有助於彌補一個外來王族在正統性上的不足。
    嘛,看艾特爾王子本人的態度,似乎對再婚也不怎麽抗拒,應該沒問題吧。
    隻是,像他哥哥一樣在戰爭期間家務事炸了鍋的奧古斯特·威廉王子......問題至今仍沒解決。
    他的妻子亞曆山德拉·維多利亞,名字又長,出身又顯赫,來自出過英國、丹麥、挪威、希臘王室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鬆德堡格呂克斯堡家族,若要離婚,原本理由再充分不過了——就像艾特爾王子那樣。
    但現實卻不容他輕易做出離婚的決定。
    “再說了,不和的理由也實在是......”
    因為王子的同性戀傳聞,王子和王妃要離婚?
    若是在原本德意誌帝國覆滅的曆史中,這事還說得過去。可現在若真傳出去,那就是徹頭徹尾的皇家醜聞。
    正因如此,霍亨索倫家族和格呂克斯堡家族雙方都希望就此揭過,得過且過。
    可奧古斯特·威廉王子與王妃亞曆山德拉·維多利亞之間的感情早已徹底冷卻,談話也總是兜兜轉轉,毫無進展。
    這種事漢斯是一點都不想摻和進去,就算真要摻和,也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
    結果,奧古斯特王子不僅成了兄弟中唯一沒當上國王的一個其實現在他也就隻能去亞美尼亞那種邊陲之地,自己看樣子也沒興趣),還依舊是威廉二世與奧古斯特皇後的心頭之憂。
    “你們如今都成為了一國之君,可千萬不要辱沒了霍亨索倫的姓氏,也不要辜負祖輩的名聲,要好好履行你們的職責和使命。”
    “是,父皇。”
    “還有,漢斯——現在你也清閑下來了,差不多該考慮要個老二了吧。”
    威廉二世一邊以父親、也以皇帝的身份,對兒子們這個國王、那個國王地給出忠告和祝福,一邊看向了某人。
    呃嗯,確實也該給小弗裏德裏克添個弟弟或妹妹了。
    獨生子總歸會寂寞的。
    “嗯,反正戰爭也結束了。就我個人來說......至少想要五個。”
    “???”
    等等,路易絲?親愛的?五個是不是......太多了?
    雖然以這個時代的標準來看還算正常......但,
    “我真的能應付得來嗎?”
    不知道啊。
    不過看路易絲那像獵人一樣閃閃發亮的眼神,某人的意見似乎已經無關緊要了。
    “漢斯,好好補補身子,多吃點有營養的。”
    “遵命。”
    不久前剛剛迎來長女亞曆山德琳,讓皇儲妃塞西莉亞成為五個孩子母親的威廉皇儲,用滿是同感的語氣十分真心地說道。
    嘶,看來,隻能做好覺悟了!
    小弗裏德裏克,替爸爸加油吧。
    .....
    “希望與榮耀之地啊,自由之母。身為您的子民,我們該如何頌揚您的聖名呢?and of ory, ot e exto thee, ho are born of thee)”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您的疆域將更加廣闊,更加遼遠。賜予您偉力的上帝,將賜予您更大的強盛!”
    與此同時,在協約國一員的英國,也響起了慶祝勝利、迎接凱旋的歌聲。
    尤其是大英帝國,在這場戰爭中擊敗了宿敵法國雖然多虧了德國),更進一步拓展了“日不落帝國”的版圖這也得感謝德國)。
    也就是說,舉國上下正沉浸在一種令人陶醉的民族自豪感中,而這種氣氛也蔓延到了唐寧街。
    “如此一來,‘英式和平’還能再延續一段時間了。”
    “哈哈,這可是毋庸置疑的事啊。”
    “這一切都多虧了勞合·喬治首相。”
    聽著身邊幕僚們不吝的溢美之詞,作為戰時首相帶領英國取得勝利的勞合·喬治嘴角微微上揚。
    ——是啊,這樣就夠了。
    雖然默許德國通過關稅同盟掌握了歐洲霸權,令重視均衡的英國人心中頗感苦澀,但作為交換,英國得以獲得大量殖民地,進一步擴張了帝國的版圖。
    就這程度而言,已是堪稱完美的妥協,作為戰時首相,他也可以自豪地說自己盡到了職責。
    當然,也有些目光短淺之人對德國勢力的急速擴張感到憂慮,但在勞合·喬治看來,與德國維持友好關係才是上策。
    “哪怕隻是為了日本和美國。”
    日本吞下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一半殖民地,已經壯大到連英國都不能忽視的程度;而美國雖因威爾遜總統而失了些顏麵,但借著戰爭大發橫財,正在迅速成長為超越英國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並且這兩個國家,仿佛有約在先般,開始做出一些令英國難以忽視的動作。
    沒錯,正是軍艦建造——偏偏又是戰艦!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他們到底想造出多少軍艦,但在“腓特烈大帝”號登場後引發的建艦競賽中已經吃盡苦頭的英國,已無法對此坐視不理。
    而如今想要單靠英國一國之力去製衡他們,已非易事。
    更別說,還有一個腦子徹底壞掉、英國必須徹底壓製的對手——蘇維埃俄國。
    “反正德國的勢力也擴展不了多遠,我本就留了法國和意大利這兩口氣,就是為了限製它。”
    再說,德國有可能伸手的北歐方向也無需擔心。
    無論是挪威、丹麥,還是瑞典,這些北歐國家在戰前戰後都堅持中立,未來也極可能維持這份立場。
    “所以現在,還是把重心放在戰爭創傷的修複上吧。”
    勞合·喬治一邊滿意地啜著紅茶,一邊輕聲自語。
    久違的和平,是如此甘美。
    ——轟!
    “首相閣下,不好了!”
    然而,勞合·喬治那小小卻確鑿的幸福,並沒有持續多久。
    “印、印度發生了大規模反英示威!”
    “噗——?!”
    如同往常一樣,幸福的時刻總是稍縱即逝。
    但至少,在印度問題上,這完全是英國咎由自取。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