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篇 觀察日記與藏頭詩
字數:4481 加入書籤
午休時間,張濤獨自在教室整理筆記。薛珅的書包敞開著放在鄰座,裏麵露出一個熟悉的黑色筆記本——那本曾經記錄"張濤觀察日記"的本子。
張濤左右看看,確定沒人注意,悄悄把本子抽出來。自從知道薛珅對自己的特殊關注後,他就對這個筆記本又怕又好奇。
翻開第一頁,原本的"張濤觀察日記"標題被劃掉,取而代之的是"star小組全息記錄"。下麵的分類不再是單純的行為觀察,而是四人互動的詳細分析。
張濤快速瀏覽著最新記錄:
"10月25日,小組學習效率提升12。薑凡在張濤詢問時不自覺地重複解釋3遍平常不超過1遍)。陳希創作速度在張濤在場時提高15,錯誤率下降。張濤本人...此處被塗黑)"
翻到下一頁:
"情感變量監測:
薑凡:原情感表達頻率0.3次小時,現提升至1.2次小時+300),主要觸發因素:張濤在場。
陳希:詩歌創作中"光"、"溫暖"等意象使用率上升47。
張濤:此處又被塗黑)
自我觀察:原計劃每日記錄,但近期出現多次"忘記記錄"現象,原因待分析。"
張濤的臉燒了起來。薛珅還在觀察他們,但方式已經變了——不再是冷冰冰的研究,而是...帶著溫度的記錄。
"偷看別人日記是不道德的。"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
張濤嚇得差點把本子扔出去。薛珅站在他身後,金絲眼鏡反射著窗外的光,看不清眼神。
"對不起!我隻是..."張濤慌亂地合上本子,"你寫了我們..."
"嗯。"薛珅接過筆記本,隨手翻看,"數據收集。"
"但你塗黑了一些部分..."
薛珅的耳尖微微發紅:"無關信息。"他頓了頓,"或者...太相關的信息。"
兩人之間的空氣突然變得粘稠。張濤想起筆記本上那些被塗黑的段落,心跳加速——薛珅到底寫了什麽不能讓他看到的內容?
"給。"薛珅突然從包裏拿出另一本筆記本,"四人共享的。陳希提議的,說可以記錄"非數據化的互動"。"
這本筆記本的封麵是星空圖案,裏麵已經有不少內容。張濤翻開第一頁,是陳希飄逸的字跡:
"當四顆星星決定共同發光,
宇宙必須重新繪製星座圖。
——c.h."
往後翻,有薑凡工整的物理公式推導,薛珅複雜的情感變量圖表,還有一些空白的頁麵等著被填滿。張濤找到最新寫滿的一頁,是四人昨天討論數學題的記錄,不同筆跡交織在一起,像一場無聲的對話。
"你也可以寫。"薛珅推了推眼鏡,"任何想法...或感受。"
張濤拿起筆,猶豫了一會兒,最終寫下:"今天早上和薑凡在圖書館聽鋼琴曲。他喜歡德彪西的《月光》。——s.t."
薛珅看了記錄,嘴角微微上揚:"情感表達頻率+1。"
"什麽?"
"沒什麽。"薛珅合上筆記本,"陳希說午休後在屋頂等我們。帶了新寫的詩。"
屋頂是四人最近發現的秘密基地。當張濤和薛珅爬上天台時,薑凡和陳希已經在那裏了。陳希靠著水箱,小辮子在風中輕輕搖晃;薑凡則坐在邊緣,雙腿懸空,手裏捧著一本書。
"遲到兩分鍾。"陳希假裝嚴肅地說,"按規矩要懲罰。"
"什麽規矩?"張濤疑惑。
"我剛定的。"陳希笑著遞給他一張紙,"讀我新寫的詩。大聲點。"
張濤接過紙,清了清嗓子:
"江河入海流不息,
凡星亦可耀夜空。
沉思數字與玫瑰,
濤聲依舊伴月明。"
讀完後,天台一片安靜。薑凡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薛珅則突然搶過詩稿,仔細端詳。
"藏頭詩。"薛珅指出,"豎著看第一字。"
張濤再次閱讀:
江凡思濤
河星數聲
入可字依
海耀與舊
流空玫伴
不夜瑰月
息中明
"薑凡、薛珅、張濤..."張濤念出來,然後驚訝地看向陳希,"你把我們名字藏進去了!"
陳希得意地眨眼:"還有我自己。"江河"的"江"和"陳"拚音開頭都是"c"。文學把戲而已。"
薑凡罕見地笑了:""凡星亦可耀夜空"...我喜歡這句。"
"因為寫的就是你。"陳希靠過去,故意撞了下薑凡的肩膀,"低調但耀眼的星星。"
薛珅還在研究那首詩:""沉思數字與玫瑰"...理性和詩意的結合。準確。"
張濤則盯著最後一句——"濤聲依舊伴月明"。月光與濤聲,永恒相伴。他想起今早與薑凡共聽的《月光》,臉又熱了起來。
"所以,"陳希環視三人,"喜歡你們的角色詩嗎?"
"角色詩?"張濤問。
"嗯哼。薑凡是夜空中堅定的星辰,薛珅是數字與玫瑰的矛盾體,我是奔流不息的江河..."陳希笑著戳戳張濤的額頭,"而你,是永遠陪伴的濤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薑凡突然合上書:"不準確。"
"嗯?"陳希挑眉。
"張濤不隻是陪伴。"薑凡的聲音很輕,但字字清晰,"他是...讓其他元素產生反應的那個催化劑。"
薛珅點頭表示讚同:"數據支持這個比喻。"
張濤不知該如何回應這樣的評價,隻能低頭盯著自己的鞋尖。陳希大笑著摟住他的肩膀:"看啊,我們的催化劑害羞了!"
午休結束的鈴聲拯救了張濤。四人收拾東西準備下樓,薑凡走在最後。當張濤回頭時,發現薑凡正將那張詩稿小心地夾進課本裏,動作輕柔得像在對待什麽珍寶。
這個小小的舉動,比任何直白的讚美都更讓張濤心跳加速。他突然理解了薛珅筆記本上那些被塗黑的內容——有些感受太過鮮明,反而無法用文字承載。
下午的化學課上,四人一組做實驗。當張濤不小心加錯試劑時,薑凡不動聲色地遞來中和劑;薛珅精準地報出反應時間;陳希則一邊記錄一邊在實驗報告角落畫了個小小的爆炸圖案,旁邊寫著"張濤的特效反應"。
張濤假裝生氣地搶過報告要修改,卻在看到三人忍笑的表情後自己也笑出來。陽光透過實驗室的窗戶灑在四人身上,將這一刻鍍成了金色。
放學後,張濤在共享筆記本上新添了一頁:
"10月26日,常規化學實驗。失誤三次,被嘲笑兩次,笑出來五次。最棒的校園日。——s.t."
翻到前一頁陳希的詩,他再次默念那些藏著四人名字的詩句,胸口湧動著溫暖的洋流。也許,他想,不需要什麽複雜的定義。就這樣,四個人,在平凡的日子裏,尋找屬於彼此的位置,已經足夠美好。
喜歡轉入尖子班的日常請大家收藏:()轉入尖子班的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