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張天一第一次做白事道場

字數:3244   加入書籤

A+A-


    話說張天一讀書不行,學這些做死人道場的東西還挺快。王玄真給他的書沒幾天就看熟了,雖然背不下來,但看著書能讀得很溜利。不要認為這很容易,這些書全是毛筆寫的手抄本。裏麵有很多繁體字,生僻字,張天一都不認識。王玄真也不教,仍給張天一一本康熙字典,讓他自己查。
    在張天一來王玄真家六七天的樣子就遇到了白事道場。正月二十三這天中午,村裏劉水生的母親何氏去世。何氏七十有五,也算壽終正寢。劉水生決定請王玄真為他母親做兩天道場。
    王玄真帶著張天一和守道觀的老劉頭來到劉水生家。到了劉水生家後,王玄真就帶著張天一開始布置法壇。老劉頭開始做靈牌和引靈幡。所謂法壇就是一張八仙桌,桌麵鋪上紅布,桌麵下四方圍上黃幔。黃幔上繡有仙鶴,白雲,有的還繡有一對仙童。桌子後上方懸掛祖師爺畫像,也有掛太乙救苦天尊畫像的。靈牌由一張一尺見方的紅對拆將開口方粘住。用三根香穿插其中,插在一塊十多公分長的對破的芭蕉杆上。不一定非用芭蕉杆,主要是芭蕉杆好插。靈牌正麵寫上新故劉何氏老孺人之位。如果死的是男子就寫某某某老大人之位。靈牌後麵右邊寫三魂猶在,左邊寫七魄尚存。引靈幡全長有四尺多長,係於一根小木棒`上。做法事時孝子拿在手裏引魂用。引靈幡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幡頭由紅紙做成三角形狀,幡身中白紙對折成十幾公分寬兩尺多點長方形。兩邊上粘上兩公分寬的紅紙包邊,中間空白處剪出特定的圖案,用毛筆從幡頭開始畫上特定的符號一直延伸到幡身兩紅紙邊底部。後來王玄真告訴張天一,那畫的符號其實是符頭,幅身空白處其實是剪的一道引魂符的符體。用白紙剪出七條一公分寬,兩尺來長的紙條粘於幡身下構成幡尾。這樣引靈幡就做成了。布好法壇後,王玄真見張天一毛筆字寫的還行,於是叫張天一用白紙寫了個橫幅掛於大門前。上書:“沉痛悼念劉何氏老孺人八旬千古”。還用黃紙寫了幅惋聯貼於大門兩邊。
    在這期間又有三人陸續到來。先來的一個叫趙本元,另一個叫張誠。兩人都住在鎮上,趙本元以前是鎮上戲劇團的司鼔,後來戲劇團解散就跟著道士做法事。張誠家在鎮上做小生意,父親以前跟過唐有金做法事,他也算子承父業。最後來的是蔣詩遠,一個近八十歲的老頭,走路有點蹣跚。是王玄真安排人騎車去接的。他一來就對王玄真抱怨:“都說了讓你找新人,我都一大把年紀了。你是想要我命啊!家裏人都不讓我出來做這個了。”王玄真笑道:“您老別生氣,這不剛找了一個嗎?”說著把張天一介紹給蔣詩遠。接著又說道:“別看這小夥子年輕,會吹嗩呐,字寫的也還可以,門口的字就是他寫的。隻是沒做過這個,讓你老帶帶。”張天一趕忙上前扶著蔣詩遠坐下。蔣老微笑著點點頭,算是認可。
    做完這些王玄真就開始測算下葬日期。然後,幾個就開始打響鑼鼓,吹響法螺,一開始做法事。張天一以前跟幺爺學嗩呐時,張父就給張天一買了一個。做法事時,張天一坐蔣詩遠下首,每遇到要吹嗩呐時,蔣詩遠就提前告訴張天一要吹什麽曲子。問張天一會不會,會的就讓張天一吹。不會的蔣詩遠才吹 。結果有很大一部分張天一會,不會的,蔣詩遠也在法事中途空閑時主動教張天一。整個法事下來,張天一也學了個八九不離十。至於法師所念到的經文張天一雖然不能完全背下來,但翻著書也能跟上。
    法事道場科儀的內容包括開路、接亡、念經,散花,破地獄、破血河,關亡,閉殮、發喪、落坑、燒靈、清宅、安神等。所謂開路就賴是指為死者開通去陰槽地府的冪路。包括點香,念咒,起水,請神,燒化玄元路引等步驟。其中念咒時應腳踏禹步,手捏法訣。接亡是接到新故亡人過奈何橋。要用三根長條凳在門口搭成一座法橋,每條凳子上都要點上香燭。掌壇道士手執引靈幡在前,孝子端靈牌於後,在法橋每處點有香燭的位置都要停留祭拜。當然這過程少不了吹打唱。這兩樣都在何氏死亡當天就做完了。到了第二天就是念經。其實現在大多民間道士都不會念渡人經,都是念一些道家經典,有的還念佛教的金剛經。但王玄真是正統道教傳人,這過程自然會念度人經的。念經先要起經懺,就是所有道士都吹吹打打,掌壇師和孝子於壇前祭拜。還有孝子跪於壇前獻供等。過後就是念經,每人一段,連新手張天一都念了一段。晚飯前念經結回束,然後拜懺。拜懺和起經懺差不多。結束後吃晚飯。晚飯後連著進行散花、破地獄、破血河、關亡等科儀。散花時掌壇師要領著其他幫壇師傅和孝子、孝女按東、南、西、北、中五方穿行。這過程較為累人,蔣詩遠老人自然沒有跟著,而是讓張天一代替,還江張天一打缽。之前王玄真自然告訴了張天一打法。整個過程都沒有出太多差錯。就連最後每個人都需輪流說幾段散花文,張天一也說的很是流利。其實,張天一第一天到王玄真家。王玄真都把散花文給了張天一讓他背。當天張天一就背了幾段,這些都自然難不住他。破地獄就是破除亡人的地獄之災的科儀。破血河隻有女性死亡才做,就是破除女子的血河之災的科儀。至於關亡則是關閉幽冥之門,讓亡人再也無法回到陽間。關亡前還得執聖杯問保卦。要把亡人身前身後事問的明明白白,讓亡人不帶遺憾怨念離開人間。聖杯很多電視裏都見過,黃牛角狀。從中對切成兩半。執聖杯時兩半合在一起向上仍出,讓其自由下落,落地後,兩平麵朝上為陽卦,兩平麵朝下為陰卦,一麵朝上、一麵朝下為聖卦。第三日早上起靈上山。王玄真定下的是寅時發喪,卯時上山。發喪前要先閉殮,閉殮就是封棺的儀式。封棺前還會叫孝子孝女上前看親人最後一眼。由於出殯當天隻有兩個時段要吹嗩呐,分別是發喪前,和送葬的路上。並且這兩個時段對吹什麽曲子沒要求。吹你會的就行。所以今天蔣詩遠老人沒來,在王玄真家睡覺。王玄真閉殮時,就叫張天一在大門外對著遠方吹嗩呐。其實,就是為了通知幫忙抬喪的,要去送葬的趕快來得了。發喪就是把棺材抬出堂屋的儀式。移出堂屋後,放在院裏的兩條板凳上。棺材一旦抬起在放入墓室前就不能落地。發完喪,王玄真就一手拿振魂鈴,一手拿令牌清宅。王玄真邊搖鈴,也用令牌敲擊牆壁。孝子劉水生則拿著掃把跟在後麵,每一處掃一點垃圾。主家每間屋都要這樣走一遍。最後王玄真提著垃圾燒到大路口。做完這些就差不多天亮了。這時,就到了抬棺上山的時候了。最前麵的一人也走邊丟黃紙,就是丟買路錢,後麵一人放鞭炮,再後就是孝子劉水生端著靈牌,打著引靈幡。後麵是八個抬棺匠抬著棺材跟在後麵,其他送葬的人跟在棺材後。道士走最後麵吹吹打打。這時是打鑼鼓和吹嗩呐這交替進行的。當然還是張天一負責吹嗩呐。到了地方,把棺材放在墓室裏就是落坑。這時道士吹吹打打,抬棺匠負責放棺材。放好棺材後抬棺匠負責封墓蓋土。道士則在旁邊燒靈。燒靈時,在旁邊用石灰畫一個大圈,把紙糊的靈房燒給死人的房子),靈牌,引靈幡等一切燒給死人的東西都放入圈內點火引燃。道士在一旁吹吹打打唱頌經文。燒靈後孝子孝女等所有後人還要跪在靈前接富貴米。即道士一邊說一些吉利話,一邊抓一把米放在後人的衣兜裏。這裏要注意,道士要問你要貴還是要富,正確回答是富貴都要。接完富貴米後徑直回家,準備開席。道士也跟著回主家,如果主家供有神龕,則需安神。即是主家做了法事,驚擾了神靈需要祭拜,安撫。整個法事都很順利。張天一的表現也相當不錯。連幾個幫壇師傅都說張天一並不像是第一次做這事。事後王玄真還給了張天一兩百元分潤。
    這一章寫得有點長,也沒寫靈異事件。其實現實中哪有那麽多靈異事件。要是主角第一次參加法事就遇靈異事件,不知有多倒黴。另外,我是想借此介紹一下家鄉的喪葬習俗。
    喜歡鄉村道士請大家收藏:()鄉村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