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榮譽與致敬

字數:2412   加入書籤

A+A-


    榮譽與致敬
    醫院禮堂的穹頂漏下細碎的陽光,深秋的銀杏葉穿過玻璃窗,在紅色地毯上投下斑駁光影。顧承川的白大褂熨得筆挺,卻遮不住後頸新換的鎮痛膏藥邊緣 —— 那是昨夜整理患者資料時,因久坐留下的印記。他盯著主席台中央的展櫃,裏麵陳列著從醫三十年的舊物:磨破的聽診器、泛黃的出診記錄、編號 “237” 的報廢人工心髒原型機。
    “下麵,宣讀顧承川教授從醫三十年功績。” 院長的聲音在禮堂回蕩,手中的燙金證書折射出微光,“主導研發國產磁懸浮人工心髒,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核心技術的國家;建立 327 個基層醫療站,足跡遍及全國 23 個省份;推動‘心髒守護者’計劃,讓 1.2 萬名偏遠地區患者重獲新生……”
    陳陽作為患者代表第一個上台。他穿著筆挺的西裝,胸前的人工心髒檢測儀閃爍著穩定的綠光。“八個月前,我在 icu 數著天花板的裂痕等死,” 年輕人的聲音發顫,突然解開西裝,露出貼身穿的白色背心,上麵用記號筆寫著 “活著真好”,“是顧主任帶著團隊,用這顆‘中國心’,把我從死神手裏搶了回來。” 他舉起份泛黃的病曆,首頁貼著顧承川的手寫批注:“陳陽,27 歲,程序員,喜歡看星空 —— 建議冥想室增加銀河投影模式。”
    張大媽拄著拐杖走上台時,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老人胸前別著人工心髒患者聯誼會的徽章,腕間的銀鐲叮當作響。“顧大夫救過俺三次命,” 她抹了把眼角的淚,從布包裏掏出個搪瓷杯,“這是七年前他在青岩村送我的,說喝薑茶能驅寒。” 杯子內壁結著細密的茶垢,底部用紅漆歪歪扭扭寫著 “張桂芳”—— 那是顧承川怕她弄丟,親手刻的名字。
    最讓顧承川動容的是阿強的發言。這個曾經的山區患者,如今穿著白大褂,懷裏抱著女兒。“去年我背著娃翻山,突然心口發緊,” 他指著胸口的檢測儀,“是顧主任遠程指導,用竹篾和羊毛氈做了臨時保溫層,救了我們父女倆。” 小女孩突然掙脫父親,往顧承川手裏塞了顆酸角:“顧爺爺,這是俺們山上的,甜!”
    同事代表李小南走上台時,懷裏抱著個鐵皮盒。“這是顧主任的手術筆記,” 他翻開泛黃的紙頁,上麵貼著 237 張報廢原型機的照片,每張角落都有紅筆批注,“他總說,每個失敗品都是患者的倒計時,容不得半點馬虎。” 年輕人突然舉起支磨舊的聽診器,膠管上的裂紋清晰可見,“這是他用了二十年的‘戰友’,今天,他把它交給了我。”
    阿依古麗的發言帶著邊疆的風沙氣息。她穿著褪色的藏青工裝,馬靴上還沾著昆侖雪水。“在零下 40c的牧區,顧主任把自己的羽絨服剪開,給新生兒做保溫箱,” 她舉起幅唐卡,上麵畫著顧承川戴著白大褂,背後是展翅的雄鷹,“牧民們說,他是雪山的第二個太陽。”
    當院長將 “醫學終身成就獎” 獎牌交到顧承川手中時,全場屏息。獎牌是枚銀色聽診器造型,背麵刻著 “仁心永動” 四個小字 —— 那是用 327 個患者的指紋拚成的。顧承川摸著獎牌上凹凸的紋路,突然想起李建國臨終前的話:“承川,醫生的勳章,該刻在患者的生命裏。”
    學生們的致敬來得突然。虎娃帶著青岩村的孩子們衝上舞台,每人手裏捧著個玻璃瓶,裏麵裝著各地的泥土:青岩村的紅土、昆侖山的雪粒、雲南梯田的黏土。“顧爺爺,” 虎娃的聲音帶著哭腔,“俺們把您去過的土地都裝來了,以後您走到哪兒,心跳聲都有根!”
    退休儀式的最後,顧承川站在展櫃前,輕輕撫摸那支舊聽診器。李小南突然帶著團隊全體立正,年輕醫生們胸前的工作牌左胸處,都別著個小小的 “川” 字標記 —— 那是後勤科連夜趕製的。“全體向顧教授敬禮!” 李小南的聲音哽咽,二十三個標準的醫禮,讓禮堂的空氣都在震顫。
    暮色漫進禮堂時,顧承川的白大褂口袋裏多了二十三個小禮物:陳陽的幸運石、張大媽的薑茶包、阿強女兒的酸角、虎娃的千紙鶴…… 他摸著李建國的老懷表,表蓋內側的 “仁心” 二字,與展櫃裏的人工心髒模型遙相輝映,仿佛在訴說:真正的榮譽,從不在頒獎台上,而在每個被守護的生命裏。
    散場時,張大媽拽住顧承川的袖口,往他手裏塞了雙千層底布鞋:“俺們納了三個月,沒繡花,就是結實。” 老人的手背上,人工心髒的檢測儀泛著微光,與顧承川眼中的淚光,共同照亮了醫學最溫暖的底色 —— 那是用三十年光陰,在每個患者心裏,刻下的永不褪色的致敬。
    喜歡醫河長路請大家收藏:()醫河長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