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帝王棋局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五月初八,子時三刻。
    姚文蔚在睡夢中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他披衣起身,推開房門,隻見司禮監隨堂太監李芳站在門外,身後跟著兩名錦衣衛。
    "姚大人,皇爺召見。"李芳的聲音又尖又細,在深夜裏顯得格外刺耳。
    姚文蔚心頭一跳,連忙道:"容下官更衣。"
    "不必了。"李芳一擺手,"皇爺說,就這樣去。"
    姚文蔚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中衣,心中驚疑不定。深夜急召,又不讓更衣,這是福是禍?
    兩名錦衣衛一左一右夾著他出了府門。夜色如墨,隻有幾盞燈籠在風中搖晃,照出幾人忽長忽短的影子。
    紫禁城的角門罕見地開著,幾個侍衛肅立兩側,見他們到來,無聲地讓開一條路。姚文蔚跟著李芳穿過重重宮門,心跳越來越快——這不是去乾清宮正殿的路,而是通往後麵的暖閣。
    暖閣外,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正在等候。見姚文蔚到來,他微微點頭:"姚大人來了,皇爺等著呢。"
    姚文蔚剛要行禮,張誠卻一把拉住他:"皇爺吩咐了,免禮。直接進去吧。"
    暖閣內隻點了幾盞宮燈,光線昏暗。萬曆皇帝朱翊鈞穿著一件素色道袍,正坐在窗前把玩一枚白玉棋子。見姚文蔚進來,他頭也不抬地道:"來了?"
    姚文蔚"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臣姚文蔚叩見皇上。"
    "起來吧。"皇帝的聲音出奇地溫和,"賜座。"
    一名小太監搬來一個繡墩,放在離皇帝五步遠的地方。姚文蔚謝恩後,小心翼翼地坐了半邊屁股。
    "賜茶。"
    又一名小太監捧著一個茶盞過來。姚文蔚連忙雙手接過,卻在接觸的瞬間差點脫手——那茶盞滾燙無比,幾乎拿不住!
    皇帝終於抬起頭來,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怎麽,姚愛卿不喜歡朕賜的茶?"
    姚文蔚的掌心火辣辣地疼,卻不敢放下茶盞:"臣...臣不敢。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茶太燙,臣...臣怕失儀。"姚文蔚的額頭滲出冷汗。
    皇帝輕笑一聲,將手中的白玉棋子"啪"地按在棋盤上:"茶燙,那就等等再喝。朕今日叫你來,是有話要問。"
    姚文蔚如蒙大赦,連忙將茶盞放在身旁的小幾上:"臣恭聽聖訓。"
    "昨日你在朝會上提議封蕭如薰為王..."皇帝慢慢說道,手指在棋盤上輕輕敲打,"是真心覺得他該封王,還是另有所圖?"
    姚文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皇帝這是在試探他!
    "回皇上,臣...臣確實是認為蕭如薰功高蓋世..."
    "是嗎?"皇帝突然打斷他,眼中寒光一閃,"那你可知,異姓封王意味著什麽?"
    姚文蔚的手微微發抖:"臣...臣愚鈍..."
    "意味著裂土封疆,意味著與朕平起平坐!"皇帝的聲音陡然提高,"你身為禦史,難道不知太祖"異姓不得封王"的鐵律?"
    姚文蔚慌忙跪倒在地:"臣知罪!臣一時糊塗..."
    "起來。"皇帝的聲音又恢複了平靜,"朕沒怪你。"
    姚文蔚戰戰兢兢地站起來,卻不敢再坐。
    皇帝指了指棋盤:"會下棋嗎?"
    "略...略知一二。"
    "那你說說,這盤棋,黑子該如何走?"皇帝指著棋盤問道。
    姚文蔚湊近一看,發現這是一盤殘局。黑子大龍被困,眼看就要被白子屠戮殆盡。
    "這..."姚文蔚擦了擦額頭的汗,"黑子恐怕...恐怕無力回天了..."
    "錯。"皇帝拿起一枚黑子,"啪"地落在棋盤邊緣一處看似無關緊要的位置,"置之死地而後生。"
    姚文蔚定睛一看,驚愕地發現這一子落下後,整個棋局竟然活了——黑子雖然犧牲了大龍,卻在外圍形成了新的勢力範圍。
    "姚愛卿,"皇帝意味深長地看著他,"你說蕭如薰是這盤棋上的哪顆子?"
    姚文蔚如遭雷擊,瞬間明白了皇帝的用意——蕭如薰就是那顆要被犧牲的大龍!
    "臣...臣明白了。"姚文蔚深深低下頭。
    "明白什麽了?"皇帝的聲音突然冷了下來。
    姚文蔚的膝蓋一軟,又跪了下去:"臣定會已陛下馬首是瞻..."
    皇帝搖搖頭,突然換了個話題:"茶涼了吧?喝了吧。"
    姚文蔚看向那杯茶,茶盞已經不冒熱氣了。他雙手捧起,一飲而盡——茶雖涼,卻驚覺茶水依然滾燙,燙得他喉嚨火辣辣地疼,卻不敢有絲毫表露。
    "味道如何?"皇帝問道。
    "回皇上,好...好茶。"姚文蔚強忍著疼痛答道。
    皇帝笑了:"茶如人心,表裏不一可不好。"說著,他指了指姚文蔚放在幾上的奏折,"你彈劾蕭如薰侵占民田、私開馬市,證據確鑿嗎?"
    姚文蔚的背脊一陣發涼:"臣...臣有證人..."
    "證人?"皇帝冷笑一聲,"是寧夏那個因貪汙被蕭如薰杖責的知縣,還是那個因走私被沒收貨物的商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姚文蔚大驚失色——皇帝竟然已經查得一清二楚!
    "臣...臣..."
    "姚文蔚,"皇帝突然直呼其名,"你知道朕為什麽深夜召你嗎?"
    姚文蔚搖頭,汗水已經浸透了中衣。
    "因為朕想知道,"皇帝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你到底是忠於朕,還是另有所圖。"
    姚文蔚重重叩首:"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鑒!"
    "那就好。"皇帝站起身,走到窗前,"蕭如薰的事,你繼續辦。不過..."他轉過身,目光如刀,"朕要的是鐵證!"
    "臣明白。"
    "去吧。"皇帝揮揮手,"茶喝完了,話也說完了。"
    姚文蔚如蒙大赦,連忙叩頭退出。走到暖閣門口時,皇帝突然又叫住他:
    "對了,宋應昌病了,兵部的事暫時由石閣老署理。你...明白嗎?"
    姚文蔚渾身一顫:"臣...臣明白。"
    走出暖閣,夜風一吹,姚文蔚才發現自己全身已經濕透。張誠還等在門外,見他出來,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姚大人,茶好喝嗎?"
    姚文蔚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好...好喝。"
    張誠點點頭:"皇爺賞的茶,自然是好的。"說著,他湊近一步,壓低聲音,"宋應昌突發惡疾,口不能言,手不能書,已經告老還鄉了,真是...可惜啊。"
    姚文蔚的瞳孔猛地收縮——宋應昌倒台e了!
    "是...是啊,真可惜..."他幹巴巴地應道。
    走出紫禁城,東方已經泛白。姚文蔚看著自己紅腫的掌心,突然明白了那杯茶的含義——皇帝是在警告他:我能讓你捧燙手的茶,也能讓你捧燙手的山芋。
    蕭如薰就是那個山芋。而現在,這個山芋已經牢牢粘在了他的手上。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