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太子被廢
字數:6046 加入書籤
                    紫禁城的晨霧還未散盡,奉天殿的銅鶴嘴裏已吐出第一縷香煙。朱常洛隔著丹墀,看見父王朱翊鈞被兩個小太監架著走上龍椅,明黃色的龍袍鬆垮地掛在骨瘦如柴的身上,像一麵被風吹皺的旗。
    “陛下駕到——”鴻臚寺卿的唱喏拖得老長,卻掩不住殿內此起彼伏的咳嗽聲。朱常洛攥緊了腰間玉帶,目光掃過班列中麵無表情的盧受。那閹人今日穿了身簇新的蟒紋貼裏,油光水滑的臉上掛著諂媚笑,袖口卻隱隱露出半截深褐色的帕子——那是今早伺候朱翊鈞吸食“福壽膏”時擦嘴用的。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太監尖著嗓子宣旨,話音未落,左都禦史楊漣已大步出列,手中賬簿拍得山響。
    “陛下!臣彈劾司禮監秉筆太監盧受,以毒惑主,紊亂朝綱!”
    楊漣的聲音震得殿角銅鈴輕顫,他將賬簿高舉過頂。
    “此乃盧受從萬曆二十三年至今的用藥賬簿,陛下每日吸食福壽膏從五分增至三錢,而據《本草綱目》記載,此藥‘久服成癮,傷神耗血’!盧受欺君罔上,罪該萬死!”
    “楊漣!”
    盧受尖叫著跳出來,珠串在胸前晃成一團白光。
    “你血口噴人!福壽膏乃南洋進貢的仙丹,陛下龍體欠安,用些補藥何罪之有?倒是你——”
    他猛地轉向朱常洛,三角眼放出凶光,“勾結東林黨人,私藏邊將密信,意圖不軌!”
    朱常洛心頭一緊。他知道盧受指的是趙誌皋留下的那個“蕭”字蠟丸,難道消息走漏了?
    “盧受休得胡言!”
    吏部尚書周嘉謨出列駁斥,“太子仁孝,朝野共知!倒是你盧受,每月從廣州十三行私運鴉片膏百斤,中飽私囊!”
    “夠了!”
    龍椅上的朱翊鈞突然拍案,咳出的黑痰濺在玉座扶手上,“吵什麽……成何體統……”他眼神迷離地掃視群臣,手指卻下意識地摳著龍椅縫隙——那是常年夾煙槍留下的痕跡。
    盧受見狀立刻跪行上前,從袖中摸出一疊文書,聲音哽咽:“陛下息怒!這是東廠剛剛搜出的‘太子罪證’,他與廢臣蕭如薰暗通款曲,圖謀不軌啊!”
    “蕭如薰?”朱翊鈞的瞳孔驟然收縮,五年前那個權傾朝野的名字像針一樣紮進他混沌的意識。他猛地抓住盧受的手,指甲幾乎嵌進肉裏:“蕭如薰……?”
    “陛下!”朱常洛再也忍不住,越班而出,“兒臣冤枉!他們要害兒臣啊……”
    “住口!”
    朱翊鈞突然暴怒,抓起案頭的玉鎮紙砸下來,“你……你果然私通蕭如薰!想逼宮嗎?”鎮紙擦著朱常洛耳畔飛過,砸在金磚上碎成兩半。
    殿內死寂。
    百官看著龍椅上那個形容枯槁卻眼神怨毒的帝王,看著他因毒癮發作而不停顫抖的手指,突然明白了什麽。盧受趁機膝行到朱翊鈞腳邊,聲音壓得極低,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陛下聖明。太子勾結邊將,意圖不軌,依大明律……當廢。”
    朱常洛渾身冰涼,看著父王緩緩抬起手,那隻曾經批閱過無數奏折的手,此刻正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他聽見自己的心跳如鼓,聽見楊漣在身後哭喊“陛下三思”,聽見周嘉謨怒吼“閹黨誤國”,卻都像隔著一層厚厚的霧。
    “準……準奏。”朱翊鈞的聲音輕得像歎息,“廢太子朱常洛為庶人,即刻……押入宗人府看管。”
    翊坤宮的暖閣裏,鄭貴妃正對著鎏金銅鏡描眉。侍女舉著西洋進貢的玻璃鏡,映出她眼角細密的紋路,卻掩不住眼底的精光。
    “娘娘,”貼身宮女蓮心躡手躡腳進來,“早朝散了,盧公公有信。”
    鄭貴妃頭也不抬,指尖蘸了口胭脂:“說。”
    “盧公公說,陛下準了廢儲,太子已押進宗人府。楊漣那夥人在殿外哭諫,被錦衣衛打了出去。”蓮心壓低聲音,“還有,趙誌皋那老東西帶著個船工闖宮,說要揭發福壽膏的事,被盧公公攔下來了。”
    “趙誌皋?”鄭貴妃放下眉筆,玉簪在發間輕輕晃動,“他還沒死?”
    “公公說,老首輔氣得渾身發抖,被侍衛架出去了。”蓮心遞上一疊銀票,“這是盧公公孝敬您的,說‘藥’下得及時,陛下今早還念叨著要給福王加俸呢。”
    鄭貴妃捏著銀票冷笑一聲,起身走到窗邊。窗外的海棠開得正盛,像一片燃燒的雲霞。她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還是個普通宮女時,如何在禦花園“偶遇”朱翊鈞,如何一步步爬上貴妃之位,又如何看著那個軟弱的太子朱常洛占著儲君之位。
    “福王呢?”她突然問。
    “福王殿下在府裏候著,說等您的旨意。”
    “讓他準備著。”鄭貴妃轉身,臉上露出一絲狠厲,“過幾日,該讓他嚐嚐龍椅的滋味了。”她頓了頓,又吩咐:“告訴盧受,趙誌皋那塊絆腳石,得趕緊搬開。還有,宗人府那邊,給我盯緊了,別讓那廢物跑了。”
    “奴婢明白。”蓮心福了福身,正要退下,鄭貴妃又叫住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等。”
    她從妝奩深處摸出一個錦盒,裏麵是一支鑲著紅寶石的金簪,“把這個給盧受送去,就說……‘藥’若用得好,將來的‘鐵券丹書’,少不了他的。”
    蓮心接過錦盒,觸到盒底冰涼的金屬,知道那是鄭貴妃早已備好的後手。她退出暖閣時,正看見福王朱常洵挺著肚子匆匆走來,臉上帶著按捺不住的興奮。
    “娘!”
    朱常洵嗓門洪亮,震得廊下的鸚鵡撲棱翅膀,“聽說太子被廢了?是不是真的?”
    鄭貴妃沒好氣地瞪他一眼:“慌什麽?飯要一口口吃,皇位也要一步步坐。”她拉著兒子進了內室,聲音壓得極低,“記住娘的話,待會兒盧受來了,什麽都別說,隻聽他安排。還有,你那個好哥哥……”她眼中閃過一絲殺意,“宗人府的‘藥’,該送了。”
    朱常洵打了個哆嗦,肥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知道母親說的“藥”是什麽——那是當年為了除掉朱常洛的生母恭妃,他們用過的同樣的手段。
    “娘……非得這樣嗎?”
    他有些猶豫。
    “非得這樣!”
    鄭貴妃猛地掐住兒子的手腕,指甲幾乎嵌進肉裏,“你忘了恭妃死的時候,朱常洛看你的眼神?你忘了蕭如薰當年是怎麽支持他當太子的?不除掉他,將來死的就是我們母子!”
    朱常洵被母親眼中的瘋狂嚇住了,連忙點頭:“娘說得是,兒子都聽您的。”
    鄭貴妃這才鬆開手,理了理兒子的衣領,語氣又恢複了平日的溫和:“乖孩子,很快,這天下就是你的了。”她望向窗外,陽光透過海棠花瓣,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宛如一副猙獰的麵具。
    宗人府的偏院陰冷潮濕,牆角結著厚厚的青苔。朱常洛被剝去了太子蟒袍,換上了一身粗布囚衣,手腳被冰冷的鐐銬鎖住。他靠在冰冷的牆壁上,聽著外麵巡邏兵甲葉摩擦的聲音,腦海裏反複回響著父王在金殿上那句話——“廢太子朱常洛為庶人”。
    “殿下!”牢門外突然傳來低喚,是他的貼身太監黃狗兒。小夥子眼睛紅腫,隔著柵欄遞進來一個窩頭和一碗涼水。
    “黃狗兒,”朱常洛嗓音沙啞,“外麵怎麽樣了?楊大人他們呢?”
    黃狗兒把窩頭塞進來,聲音帶著哭腔:“楊大人被打了二十廷杖,周大人也被削了職。顧大人他們都躲起來了,說……說要救您出去。”
    “救我?”
    朱常洛慘笑一聲,抓起窩頭啃了一口,粗糙的麥麩磨得嗓子生疼,“父王都信了盧受的鬼話,我還有什麽指望?”
    “殿下別灰心!”黃狗兒壓低聲音,“剛才李進忠公公偷偷來過,說……說讓您保重身體,他會想辦法。”
    “李進忠?”朱常洛一愣。那是司禮監一個不起眼的小太監,平日沉默寡言,怎麽會……
    “是啊,”黃狗兒點頭,“他說當年您還在東宮時,曾賞過他一件袍子,他一直記著恩呢。”
    朱常洛歎了口氣,不再說話。他知道,在這深宮裏,所謂的“恩情”有時比草芥還輕。他望著鐵窗外巴掌大的天空,想起趙誌皋留下的那個“蕭”字。
    東南……台灣……蕭如薰……
    就在這時,牢門“吱呀”一聲開了,兩個錦衣衛押著一個人進來。朱常洛抬頭一看,竟是吏部侍郎顧天埈!他臉上帶著血痕,官服也被撕破了,顯然剛受過刑。
    “顧大人!”朱常洛掙紮著想站起來,鐐銬卻嘩啦作響。
    顧天埈走到牢前,從袖中飛快地塞進來一個油紙包,低聲道:“殿下,這是趙首輔臨終前讓我交給您的。他……他被盧受氣死了。”
    “什麽?!”朱常洛如遭雷擊,踉蹌著後退半步,“趙大人他……”
    “噓!”
    顧天埈示意他小聲,“趙大人在金殿上拿出人證物證,想揭穿盧受的毒計,可陛下……陛下根本不聽,還罵他老糊塗。趙大人急火攻心,當場就……”顧天埈的聲音哽咽了,“他臨終前讓我告訴您,…………蕭國公在台灣等您。”
    朱常洛接過油紙包,觸手冰涼。他知道裏麵是什麽——一定是趙誌皋拚死留下的證據。他抬頭看向顧天埈,隻見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殿下,您放心,我已聯絡了南京的沈一貫大人和魏國公,他們會想辦法救您出去。您一定要活下去,為趙大人報仇,為大明王朝報仇!”
    說完,顧天埈對著朱常洛深深一拜,轉身跟著錦衣衛走了。牢門再次關上,發出沉重的響聲。朱常洛攤開油紙包,裏麵果然是一疊厚厚的文書,還有一枚刻著“蕭”字的玉佩。
    他緊緊攥著玉佩,冰涼的玉石硌得手心生疼。趙誌皋的死,父王的昏聵,盧受的奸惡,鄭貴妃的狠毒……一幕幕在眼前閃過。他突然想起父王醉酒時說的那句話:“洛兒,將來你做了皇帝,可不要像父王一樣,優柔寡斷啊!”
    是啊,不能再優柔寡斷了。
    朱常洛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從未有過的狠厲。他知道,從這一刻起,那個軟弱的太子朱常洛已經死了。活下來的,將是一個為複仇和生存而戰的庶人。
    “黃狗兒,”他低聲喚道,“去告訴李進忠,就說……我要見他。”
    牢門外,黃狗兒抹了把眼淚,重重地點了點頭。夕陽的餘暉透過鐵窗照進來,在朱常洛臉上投下半邊陰影,宛如一幅即將展開的血色畫卷。
    而此刻的奉天殿裏,朱翊鈞正貪婪地吸食著盧受遞來的煙槍,煙霧繚繞中,他喃喃自語:“蕭,蕭如薰……”
    盧受跪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陰鷙的笑。他知道,這出戲,才剛剛開始。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