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血濺當場

字數:5378   加入書籤

A+A-


    殘陽如血,潑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趙誌皋的轎子在午門外被侍衛攔下。老首輔掙紮著掀開轎簾,七竅似乎都在滲血——今早金殿上那口鬱結的血,終究是沒咽下去。
    “讓開!”他拄著棗木拐杖猛敲地麵,“老夫要見陛下!”
    領頭的錦衣衛千戶抱臂冷笑:“趙大人,陛下歇駕了。您老還是請回吧,別惹得大家難堪。”
    “難堪?”
    趙誌皋咳出一口血沫,濺在千戶的繡春刀上,“盧受那閹狗用鴉片毒壞陛下龍體,廢黜太子,紊亂朝綱,你們竟助紂為虐?!”
    趙誌皋作為三朝元老,又是皇帝老師,錦衣衛也真不敢動他。
    就在這時,一陣環佩叮當聲由遠及近。鄭貴妃扶著福王朱常洵的手,在一眾宮女太監簇擁下走來,轎輦前的宮燈將地磚照得鋥亮。
    “喲,這不是趙首輔嗎?”
    鄭貴妃掀起轎簾,金鑲玉簪在暮色中晃出冷光,“怎麽在這兒?可是有本要奏?”
    趙誌皋猛地抬頭,看見朱常洵那張油光滿麵的臉,氣得渾身發抖:“貴妃娘娘!福王殿下!太子何罪之有?陛下被盧受蒙蔽,你們……你們想謀逆嗎?”
    朱常洵縮了縮脖子,躲到鄭貴妃身後。鄭貴妃卻笑了,聲音甜膩如蜜:“趙大人說什麽胡話呢?陛下聖明,廢儲乃是為江山社稷著想。倒是您,三番五次衝撞聖駕,還私藏人證,莫不是想謀反?”
    “謀反?”
    趙誌皋突然狂笑起來,笑得眼淚鼻涕齊流,“我趙誌皋輔佐三朝,嘔心瀝血,竟被你們這群奸佞指為謀反?!”他轉向錦衣衛千戶,“把我押去永壽宮!我要當麵問陛下!你們給我滾開!”
    千戶被他眼中的血絲嚇住,一時竟不敢上前。鄭貴妃見狀,朝身後的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太監立刻尖著嗓子喊道:“趙誌皋咆哮宮禁,意圖行刺!來人啊,拿下!”
    “慢著!”
    突然一聲怒喝,顧天埈帶著十幾個言官從左順門衝出來,人人手中都捧著奏折。“趙大人是國家柱石,誰敢動他?!”顧天埈衝到趙誌皋麵前,擋開錦衣衛的刀,“今日我們聯名彈劾盧受,就是拚了這烏紗帽不要,也要為太子鳴冤!”
    雙方在午門對峙,刀光劍影映著殘陽,氣氛緊張得如同弓弦。趙誌皋看著眼前這群激昂的後輩,突然覺得胸口一熱,又是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濺在顧天埈的官服上。
    “趙大人!”顧天埈慌忙扶住他。
    趙誌皋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幾乎嵌進肉裏,渾濁的眼睛裏湧出淚水:“天埈……告訴太子……”
    他的手指顫抖著指向奉天殿的方向,那裏曾是他耗盡畢生心血的地方,“還有……蕭國公……台灣……”
    話音未落,他頭一歪,再也不動了。
    “趙大人!”“首輔大人!”
    言官們發出一片哭喊。鄭貴妃嫌惡地皺起眉頭,揮了揮手:“人死了還髒了這地方,拖出去。顧天埈,你們聚眾鬧事,革職查辦!”
    顧天埈抱著趙誌皋漸漸冰冷的身體,看著鄭貴妃和朱常洵在宮燈簇擁下遠去的背影,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他知道,從老首輔倒下的這一刻起,大明王朝的天,真的要塌了。
    永壽宮的偏殿裏,朱翊鈞正靠在軟墊上吸食福壽膏。盧受跪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為他裝填煙膏,煙槍燃燒的“滋滋”聲在寂靜中格外刺耳。
    “陛下,”盧受低聲道,“趙誌皋……在午門外咽氣了。”
    朱翊鈞猛地嗆了一下,黑褐色的痰又湧了上來。盧受連忙用繡帕接住,心裏卻暗自冷笑——這老匹夫,早該死了。
    “死了……也好。”朱翊鈞喘著氣,眼神迷離,“省得天天在朕耳邊聒噪……”
    “陛下聖明。”盧受拍馬屁道,“趙誌皋勾結東林黨,意圖為廢太子翻案,死有餘辜。倒是福王殿下,聽聞太子被廢,特意進獻了十車江南貢品,說是為陛下分憂呢。”
    “福王……好孩子……”朱翊鈞露出傻笑,“該賞……重賞……”
    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跑進來,跪地磕頭:“陛下,鄭貴妃娘娘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讓她進來。”朱翊鈞揮了揮手,煙槍從指間滑落,砸在金磚上發出悶響。
    鄭貴妃提著裙擺走進來,身後跟著朱常洵。她先是關切地問了朱翊鈞的身體,然後話鋒一轉:“陛下,趙誌皋雖死,但東林黨人還在,顧天埈他們在午門鬧事,恐怕……”
    “怕什麽?”朱翊鈞打了個哈欠,“廢了太子,他們還能翻天?”
    “陛下,”朱常洵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兒臣聽說,蕭如薰在台灣練兵,還跟紅毛夷人通商,怕是……怕是有不臣之心啊。萬一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打回來……”
    “蕭如薰?”朱翊鈞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仿佛瞬間清醒了過來,“他還敢回來?當年若不是朕饒他一命,他早該……”
    盧受連忙接話:“陛下息怒。蕭如薰遠在台灣,不足為慮。倒是眼下,該讓福王殿下多為陛下分憂才是。”他頓了頓,故意壓低聲音,“聽說南京的沈一貫和魏國公徐弘基,跟蕭如薰當年走得很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句話像一根針,刺破了朱翊鈞最後一道防線。他猛地坐起身,抓住盧受的手:“快!傳旨!命南京守備太監嚴密監視沈一貫和徐弘基,敢有異動,格殺勿論!”
    “陛下聖明!”盧受和鄭貴妃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得意。
    鄭貴妃趁熱打鐵:“陛下,如今太子被廢,國不可一日無儲。福王仁孝聰慧,不如……”
    “準了!”朱翊鈞不等她說完就打斷道,“傳朕旨意,立福王朱常洵為太子,監國理政!”
    朱常洵“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激動得聲音都在顫抖:“兒臣……謝陛下隆恩!”
    盧受也跟著磕頭:“陛下英明!太子監國,實乃大明之福!”
    朱翊鈞看著眼前這對母子和這個閹人,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剛剛下的這道旨意,不僅徹底斷絕了朱常洛的後路,也將大明王朝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而此刻的午門外,趙誌皋的屍體才剛剛冷……
    顧天埈將趙誌皋的屍體運回府中時,天已經完全黑了。老首輔的夫人和兒孫們哭得死去活來,府中的幕僚和門生也紛紛趕來吊唁,靈堂裏一片哀慟。
    “顧大人,”趙誌皋的長子趙元僖紅著眼睛拉住他,“家父的死,定是盧受那閹狗害的!我們不能就這麽算了!”
    顧天埈擦了擦眼淚,沉聲道:“元僖兄放心,趙大人的血不會白流。我已派人去南京聯絡沈大人和魏國公,一定要為趙大人報仇,為太子殿下翻案!”
    “可是,”
    趙元僖憂心忡忡地說,“如今福王監國,盧受專權,我們勢單力薄,如何是好?”
    顧天埈環顧四周,看著這些忠良之後,突然提高了聲音:“當年張居正先生變法,阻力重重,可他還是堅持下來了。趙大人臨終前讓我們保住,我們豈能辜負他的期望?”
    他從懷中掏出趙誌皋留下的玉佩和文書,“大家看,隻要我們救出太子送到台灣,總有一天,我們能殺回京城,清君側,除奸佞!”
    “對!殺回京城,清君側,除奸佞!”眾人齊聲喊道,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就在這時,一個家丁匆匆進來稟報:“大人,門外有個叫李進忠的公公求見,說是……有太子殿下的口信。”
    顧天埈和趙元僖對視一眼,都感到有些意外。“讓他進來。”顧天埈沉聲吩咐。
    李進忠穿著一身普通太監的服飾,低著頭走進來,看見靈堂裏的景象,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連忙跪下磕頭:“小人給趙大人磕頭了。”
    “李公公,”顧天埈扶起他,“太子殿下怎麽樣了?”
    李進忠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殿下被關在宗人府,盧受派了重兵看守,還說……過幾日要給殿下‘送藥’。殿下讓小人來告訴顧大人,他說趙大人的文書已經收到了,讓您盡快想辦法救他出去,他要去台灣找蕭國公。”
    “送藥?”顧天埈心中一緊,知道這是要滅口了,“李公公,你可有什麽辦法?”
    李進忠從袖中摸出一把鑰匙,低聲道:“這是宗人府偏院的鑰匙,小人好不容易才弄到手。今晚三更,我會在宗人府後牆等你們,隻要能把殿下接出來,我自有辦法送他出京。”
    顧天埈接過鑰匙,緊緊握住李進忠的手:“李公公,你這是冒著生命危險啊!”
    “為了殿下,小人萬死不辭!”李進忠的語氣格外的冷靜,“顧大人,事不宜遲,今晚就動手吧!”
    顧天埈點了點頭,看向趙元僖:“元僖兄,能否借我幾個精壯的家丁?”
    “沒問題!”趙元僖立刻喊道,“來人!讓趙武、趙勇他們帶刀跟顧大人走!”
    很快,幾個身強力壯的家丁來到靈堂前,各個手持利刃。顧天埈看著他們,又看了看趙誌皋的靈位,心中暗暗發誓:趙大人,您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您的血白流,一定會把太子殿下安全送到台灣!
    而此刻的永壽宮裏,盧受正對著銅鏡,小心翼翼地戴上一頂新做的烏紗帽。旁邊的小太監諂媚地說:“公公,這頂帽子真合適,比以前那頂氣派多了。”
    盧受對著鏡子笑了笑,眼中卻閃過一絲陰鷙:“氣派?這才隻是開始。等除掉了朱常洛,扶持福王登基,咱家還要戴更高的帽子呢!”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