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爪哇風雲
字數:2912 加入書籤
馬六甲港的晨霧還沒散盡,了望手的呐喊就刺破了海麵的寧靜:“大人!東南方向發現艦隊!至少二十艘船,掛著荷蘭旗!”
蕭如薰猛地登上“鎮遠號”的桅杆了望台,望遠鏡裏,荷蘭艦隊像一群黑壓壓的蝗蟲,正順著季風朝馬六甲駛來。最前頭的三艘蓋倫船格外紮眼,船身比“阿姆斯特丹號”還要龐大,甲板上的火炮數量密密麻麻,看模樣正是巴達維亞的主力艦隊。
“陳麟!”蕭如薰對著傳聲筒高喊,聲音因急促而有些沙啞,“讓‘威遠’‘靖海’號列左翼,‘平波’‘破浪’號列右翼,所有戰船炮口對準荷蘭旗艦!告訴岸上的宋應星,把大將軍炮架在碼頭製高點,等荷蘭人進入射程就開火!”
陳麟的回應很快傳來,帶著金屬碰撞的脆響:“末將領命!保證讓紅毛夷有來無回!”
甲板上頓時忙碌起來,士兵們扛著炮彈往炮位跑,火藥的硝石味混著海風的鹹,在空氣中彌漫開來。蕭如薰握著望遠鏡的手微微用力,鏡身冰涼的觸感讓他冷靜了幾分——荷蘭人的艦隊雖多,但他們的蓋倫船轉向笨重,隻要利用馬六甲海峽的狹窄地形,就能把對方的優勢變成劣勢。
辰時剛過,荷蘭艦隊進入了明軍的射程。
“開炮!”宋應星在岸上高喊,八門神威大將軍炮同時轟鳴,鐵彈像黑色的驚雷,掠過海麵砸向荷蘭艦隊。最前頭的荷蘭旗艦“鹿特丹號”躲閃不及,船身被命中兩彈,木屑飛濺中,甲板上的荷蘭水手慘叫著倒下,海水順著彈孔“咕嘟咕嘟”地湧進船艙。
荷蘭人立刻展開反擊,蓋倫船的主炮噴出火光,鐵彈在明軍船隊中炸開。“平波號”的船尾被命中,燃起熊熊大火,水兵們提著水桶瘋了似的撲救,海水混著汗水在甲板上匯成小溪。
“左翼船隊繞到荷蘭人後麵!”蕭如薰對著傳聲筒怒吼,“別讓他們把陣型展開!”
五艘福船像靈活的魚群,借著海風的助力,迅速繞到荷蘭艦隊的側後方。鳥銃手們趴在船舷邊,鉛彈雨點般射向荷蘭戰船的甲板,荷蘭人顧此失彼,原本整齊的陣型漸漸亂了。
“大人,您看!”了望手突然高喊,“荷蘭人的船在往淺灘靠!他們想逃!”
蕭如薰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幾艘荷蘭戰船正試圖轉向,往馬六甲海峽東側的淺灘逃竄。那裏水淺礁多,明軍的巨艦無法追擊,一旦讓他們逃到淺灘,再想圍殲就難了。
“讓‘破浪號’追上去!”蕭如薰果斷下令,“用火箭筒燒他們的船帆!”
“破浪號”立刻加速,船尾的火炮對準荷蘭戰船的帆纜。幾枚火箭拖著青煙竄出,精準地命中船帆,帆布瞬間燃起大火,火借風勢,很快就把整艘船變成了火炬。荷蘭水手們紛紛跳海逃生,卻被明軍的鳥銃手一一射殺,海麵上飄滿了橙白藍三色的布料碎片。
午時三刻,荷蘭艦隊的陣型徹底崩潰。
三艘蓋倫船被擊沉,五艘戰船燃起大火,剩下的十二艘船見勢不妙,紛紛掛起白旗,調轉船頭往爪哇方向逃竄。蕭如薰站在“鎮遠號”的甲板上,望著荷蘭人倉皇逃竄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場仗,他們贏了,但這隻是開始,爪哇的巴達維亞才是荷蘭人在南洋的老巢,要想徹底掌控南洋,必須拿下那裏。
“清點傷亡!”蕭如薰對陳麟下令,“讓宋應星趕緊修船,咱們休整三日,然後直撲巴達維亞!”
陳麟擦著臉上的血汙,興奮地喊道:“末將這就去!弟兄們都等著跟紅毛夷算賬呢!”
這時,張萬邦帶著幾個華商匆匆登上“鎮遠號”,手裏捧著個木盒。打開一看,裏麵竟是一疊嶄新的海圖,上麵用紅筆標注著爪哇島的暗礁和淺灘。“大人,這是咱們華商多年來在爪哇航行的海圖,巴達維亞港的布防都標在上麵了,荷蘭人的炮台位置、糧倉所在地,一點都不差!”
蕭如薰拿起海圖,指尖在巴達維亞港的位置輕輕摩挲。海圖上的線條雖然粗糙,卻凝聚著華商們的心血,有了這張圖,進攻巴達維亞就多了幾分勝算。“張會長,多謝了。等拿下巴達維亞,我奏請朝廷,讓你當南洋華商總會的會長,統管所有通商事務。”
張萬邦激動得連連作揖:“多謝大人!小人一定為大人效力,為大明效力!”
三日後,馬六甲港的船塢裏一片忙碌。
宋應星帶著工匠們日夜趕工,修補受損的戰船,給火炮加裝新的炮架。漢斯和荷蘭工匠們也忙得熱火朝天,他們改良了明軍的火箭筒,在箭頭上裹上浸了火油的麻布,殺傷力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蕭如薰站在船塢邊,看著“鎮遠號”的船底被重新塗上桐油,柚木的船板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陳麟走過來,手裏拿著份花名冊:“大人,弟兄們都準備好了,願意跟您去巴達維亞的,一個都沒少!還有兩百個馬來族的漢子,也主動要求參軍,說是要報仇雪恨!”
蕭如薰接過花名冊,上麵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這些日子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他想起在仰光誓師的清晨,想起新加坡海峽的廝殺,想起馬六甲城的煙火,心裏突然湧起一股熱流——這些人,是他征服南洋的底氣,是大明在南洋的根基。
“傳令下去,明日辰時啟航!”蕭如薰的聲音堅定有力,“目標,巴達維亞!”
次日清晨,三十艘戰船再次揚帆。陽光穿透晨霧,照在“鎮遠號”的龍旗上,鮮紅的旗幟在風中舒展,像一團燃燒的火焰。蕭如薰站在船尾,望著馬六甲城漸漸遠去,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這一次,要把荷蘭人徹底趕出南洋,讓大明的旗幟,飄揚在每一片南洋的海域上。
船隊駛入印度洋時,海風漸強,帆布被風灌得飽滿。蕭如薰望著碧藍的海麵,仿佛看到了巴達維亞港的輪廓,看到了荷蘭人驚恐的眼神,看到了大明的龍旗,最終插在了巴達維亞的城堡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