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遠帆拓海下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A+A-


    “南洋郡王”的冊封聖旨傳遍南洋時,巴達維亞港的商鋪掛出了紅燈籠,蘇門答臘的部落青壯跳起了傳統戰舞,爪哇島的稻田裏,農人用稻穗擺出“大明萬勝”的字樣——連遠在澳洲達爾文灣的卡拉部落,都特意殺了兩頭野牛,用獸皮包裹著澳洲特產的紅寶石,派庫魯的弟弟帶著使團,跨越重洋趕來巴達維亞祝賀。
    蕭如薰穿著郡王蟒袍,站在城堡廣場的高台上,接受南洋各族百姓的朝拜。陽光灑在他腰間的郡王印璽上,和田玉的光澤與周圍士兵的甲胄反光交相輝映。庫魯的弟弟捧著紅寶石禮盒,單膝跪地,用生澀的漢語喊道“卡拉部落,永遠忠於大明!忠於郡王大人!”
    蕭如薰走下高台,親手扶起他,將一盒大明產的瓷器遞過去“回去告訴庫魯,等達爾文灣的學堂建好,我會派先生去教孩子們讀書。另外,宋應星已經派了工匠,去幫你們改進冶鐵爐,以後你們不僅能煉鐵,還能造農具,種更多的莊稼。”
    部落使團成員們激動得連連點頭,捧著瓷器的手微微顫抖——在澳洲,大明的瓷器是比黃金還珍貴的寶物,隻有部落首領才能擁有。
    慶典結束後,徐光啟拉著蕭如薰走進書房,從行李箱裏取出一本厚厚的輿圖,展開在案幾上。輿圖上不僅標注了南洋和澳洲的航線,還在最西側畫了片陌生的大陸,旁邊用小字寫著“歐洲以西,有新大陸,產金銀、棉花”。
    “這是西班牙商人偷偷賣給兵部的輿圖,”徐光啟指著新大陸的位置,聲音壓得很低,“皇上讓我帶給你,說南洋是大明的海上門戶,澳洲是糧倉,而這片新大陸,或許能成為大明的‘銀庫’。不過皇上也說了,眼下不用急著去探索,先把南洋和澳洲的根基紮穩,等水師再強些,再派船隊去看看。”
    蕭如薰盯著輿圖上的新大陸,手指輕輕劃過海岸線——他想起張萬邦說過,西班牙商人提到過“美洲”,那裏的銀礦比歐洲所有銀礦加起來還多。若是能與美洲建立通商關係,大明的白銀儲備會大幅增加,錢幣流通也會更順暢。“我明白皇上的意思,”蕭如薰將輿圖折好,放進錦盒,“先穩固現有據點,再逐步向外拓展。眼下最要緊的,是把印度的棉紡商路打通,還有澳洲的金礦和鐵礦,得盡快投產。”
    徐光啟點頭,又從懷裏掏出份奏折“對了,皇上還讓我給你帶了份旨意,允許你在南洋設立‘水師學堂’,從大明和南洋各族中選拔人才,培養水師將領。兵部已經選了十位經驗豐富的水師教官,下個月就會到巴達維亞。”
    蕭如薰心中一喜——南洋水師雖然日益壯大,但缺乏專業的將領,很多軍官都是從陸軍轉來的,對海戰戰術不夠熟悉。設立水師學堂,正好能彌補這個短板。“太好了!我這就讓人在巴達維亞城外選址,盡快把學堂建起來。另外,我打算從蘇門答臘、爪哇、澳洲的部落中選拔青壯入學,讓他們學習大明的軍事和文化,以後成為守護南洋的將領。”
    徐光啟笑著說“皇上就是這個意思,讓南洋各族融入大明,這樣南洋的根基才能永遠穩固。”
    接下來的一個月,蕭如薰忙著籌備水師學堂和澳洲金礦的開采事宜。宋應星派去的工匠傳回消息,達爾文灣的金礦純度很高,用簡易的淘金法就能提煉出黃金,預計每月能產出兩百兩黃金;印度的棉紡商路也順利打通,第一批大明絲綢運到阿格拉後,被莫臥兒王朝的貴族搶購一空,沙賈汗皇帝還特意派人送來一匹用金線繡成的地毯,作為回禮。
    然而,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馬六甲港的探子就傳來急報——葡萄牙人在馬六甲的通商點囤積了大量火炮和彈藥,還偷偷聯係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殘餘勢力,似乎在密謀偷襲馬六甲港。
    “葡萄牙人真是不知悔改!”蕭如薰接到急報時,正在水師學堂的工地上查看進度,聽到消息後,立刻召集陳麟、宋應星等人召開軍事會議。
    陳麟站在輿圖前,指著馬六甲海峽的位置“根據探子回報,葡萄牙人有五艘蓋倫船,還有三艘裝滿士兵的補給船,荷蘭殘餘勢力有三艘戰船,加起來一共十一艘船,估計有三千名士兵。他們打算在月底趁大潮時,偷襲馬六甲港的糧倉,斷咱們的糧道。”
    宋應星補充道“我已經把庫存的五十門火箭筒和二十門神威大將軍炮運到了馬六甲城頭,還在港口兩側的紅樹林裏埋了火藥桶,隻要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進入海峽,就能引爆火藥桶,阻斷他們的退路。”
    蕭如薰點頭,手指在輿圖上的馬六甲港畫了個圈“陳將軍,你率領‘鎮遠號’‘海晏號’‘定海號’‘拓海號’四艘主力戰船,隱蔽在馬六甲海峽東側的小島後麵,等敵人進入海峽,先用水雷炸沉他們的補給船,斷了他們的糧食和淡水;宋主事,你留在馬六甲城頭,指揮火炮攻擊敵人的戰船;另外,讓蘇門答臘和爪哇的聯防隊在沿海巡邏,防止敵人從側翼偷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命令傳達下去後,南洋水師和聯防隊立刻行動起來。陳麟率領四艘戰船,趁著夜色悄悄駛入馬六甲海峽東側的小島附近,將戰船隱蔽在紅樹林裏;宋應星則帶著工匠,在馬六甲港的城頭調試火炮,將火藥桶的引信與城頭的信號旗相連,隻要看到信號旗升起,就能立刻引爆火藥桶。
    月底的大潮如期而至,海麵上刮起了東南風,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艦隊借著風力,緩緩駛入馬六甲海峽。為首的葡萄牙戰船“聖瑪利亞號”上,指揮官迪亞斯站在甲板上,望著遠處的馬六甲港,臉上滿是傲慢——他認為,大明水師根本想不到他們會趁大潮偷襲,拿下馬六甲港易如反掌。
    “加快速度!隻要拿下糧倉,大明水師就會不戰自潰!”迪亞斯高聲下令,戰船的風帆被吹得鼓鼓的,朝著馬六甲港疾馳而去。
    然而,就在他們駛入海峽中段時,突然聽到“轟隆”一聲巨響——一艘荷蘭補給船觸碰到了水下的水雷,船身瞬間被炸出個大洞,海水洶湧而入,很快就傾斜著往下沉。
    “不好!有埋伏!”迪亞斯大驚失色,剛想下令撤退,馬六甲城頭突然升起了紅色信號旗,緊接著,海峽兩側的紅樹林裏傳來“轟隆”的爆炸聲,火藥桶被引爆,碎石和海水飛濺,阻斷了艦隊的退路。
    “開炮!”陳麟站在“鎮遠號”的甲板上,高聲下令。四艘主力戰船的佛郎機炮同時轟鳴,鐵彈密集地砸向葡萄牙和荷蘭的戰船。“拓海號”的火箭筒發射出火油箭,精準地命中“聖瑪利亞號”的風帆,風帆瞬間燃起大火,火借風勢,很快就蔓延到整個船身。
    迪亞斯見大勢已去,想乘坐小船逃跑,卻被明軍的鳥銃手擊中,當場身亡。剩下的戰船失去指揮,亂作一團,有的想衝出去,卻被火藥桶的殘骸擋住去路;有的想投降,卻被後麵的戰船推著往前衝。
    激戰持續了兩個時辰,葡萄牙和荷蘭的十一艘戰船中,有八艘被擊沉,三艘被俘,三千名士兵中,有兩千人戰死,一千人被俘。當最後一艘葡萄牙戰船降下白旗時,馬六甲港響起了震天的歡呼聲,士兵們舉著武器高喊“郡王萬歲”“大明萬歲”,百姓們也揮舞著旗幟,慶祝這場勝利。
    蕭如薰站在馬六甲城頭,望著海麵上漂浮的戰船殘骸,心中鬆了口氣——這場勝利,不僅徹底打垮了葡萄牙和荷蘭在南洋的殘餘勢力,還讓大明在南洋的威望達到了頂峰。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歐洲國家敢輕易挑釁大明在南洋的權威。
    幾天後,蕭如薰派人將戰俘押往京城,向天啟帝稟報勝利的消息。同時,他還寫了一份奏折,詳細闡述了南洋未來的發展規劃——在水師學堂培養各族將領、加快澳洲金礦和鐵礦的開采、擴大與印度和歐洲的通商、在南洋各地開設更多的學堂和冶鐵作坊。
    徐光啟在巴達維亞待了兩個月後,準備返回京城。蕭如薰在碼頭為他送行,兩人依依不舍。“蕭賢弟,老夫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徐光啟握著蕭如薰的手,“若是南洋有需要,老夫隨時會向皇上請命,再來南洋助你一臂之力。”
    蕭如薰點頭“徐大人保重!等水師學堂第一批學員畢業,我會派最優秀的將領去京城匯報,讓皇上看看南洋水師的實力。”
    戰船緩緩駛離碼頭,徐光啟站在船頭,揮手向蕭如薰告別。蕭如薰站在碼頭上,望著戰船漸漸遠去,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知道,自己在南洋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會一直堅持下去,守護好這片他為之奮鬥的土地,讓大明的旗幟永遠在南洋的海空飄揚。
    陽光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蕭如薰轉身走向城堡,他要繼續投入到南洋的建設中——水師學堂的第一批學員即將入學,澳洲的金礦即將投產,印度的棉紡商路即將擴大……還有太多的事情等著他去做。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南洋一定會成為大明最耀眼的明珠,而他,也會成為大明曆史上,最值得銘記的海疆守護者之一。
    若幹年後,當大明的戰船航行到歐洲以西的新大陸,當大明的絲綢和瓷器出現在美洲的市集上,人們依然會記得,是南洋郡王蕭如薰,為大明開拓了通往海洋的道路,讓大明的旗幟,飄揚在了世界的每一片海域。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