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反常的徐惠妃

字數:3983   加入書籤

A+A-


    轉眼又是月餘,武舉鄉試已然結束,足有千名考生參加會試。
    就算規模比不得科舉,依舊讓秦國公激動不已。
    他每日踏出院門時都趾高氣揚,鼻孔朝天,仿佛自己即將成為得聖上重用的能臣,前途一片光明,能帶領秦國公府更上一層樓。
    這副德行,闔府上下的主子們皆看在眼裏,不僅老夫人深感顏麵掃地,趙氏亦覺羞慚。
    隻當什麽都不知道,免得丟人現眼。
    瞧見秦國公與平時全然不同的姿態,司清寧更是偷偷問了二夫人一句,大伯是否因為太過勞累,扭傷了脖頸,否則走路姿勢為何如此別扭。
    嚇得二夫人趕忙堵住司清寧的嘴,既啼笑皆非,又怕這番沒腦子的話傳到秦國公耳中,遷怒他們二房。
    係統也忍不住吐槽:
    “宿主,若是不知情的人,恐怕還以為是你爹欲要參加武舉,才如此鬥誌勃發,他身為主考官,安生做好分內事便罷了,何必如此張揚?”
    “你不懂,有的人因為一個庶出的身份,憋屈了半輩子,前半生的鬱鬱不得誌,讓我爹以為他是礙於出身才遭逢白眼,未受重用。
    實際上,皇帝不用他,隻是因為他並非可造之材,庸碌無能。
    承繼祖宗庇蔭,當個國公爺多瀟灑自在。
    他非要結黨營私,攀附皇子,誰知偷雞不成蝕把米,惹怒了徐惠妃,才將武舉主考官這枚燙手山芋接過來。”
    說到後來,司菀不由搖頭。
    前世即便司清嘉成了皇後,連帶著公府雞犬升天,新帝也不敢重用秦國公,隻一味封賞他罷了。
    可見,他的風評,早已深入人心,輕易無法撼動。
    會試當日,諸位考生趕至校場。
    校場平時作為練兵之用,占地寬廣,擺滿了刀槍劍戟、斧鉞刀叉等十八般兵器,能容納數十位考生一同對戰。
    隻見千名考生們身著威風凜凜的甲胄,從校場一側進入。
    站在高台上的皇帝雙目暴亮,緊緊攥住欄杆,神情頗為激動。
    徐惠妃和趙德妃分立左右,如寒梅牡丹般,高貴雍容,氣度不凡。
    “陛下,據臣妾所知,通過鄉試的考生足有千人,各個本領不俗,今日的會試需從中甄選百人,更是優中選優,對戰時,必定精彩絕倫。”
    徐惠妃語調輕柔而平和,仿佛很是期待接下來的考校。
    但若是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她一雙鳳眼中流轉著漆黑如墨的惡意。
    令人膽寒。
    趙德妃側了側身,望向徐惠妃,不明白她為何突然對武舉起了興致。
    按理而言,七皇子癱瘓在床,憑徐惠妃過往的表現,她應當會將全副心神均投注在長子身上。
    今日卻一反常態,委實奇怪。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朕開設武舉,就是為了激勵青年保家衛國,建功塞外,延續我大齊百年基業。
    為了展示朝廷的決心,還有一些身份特殊之人,也會參與今日的對戰。”
    聽到皇帝的話,徐惠妃心底湧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她竭力克製住自己緊張的情緒,問:“不知是何人有此殊榮,讓陛下稱之為身份特殊?該不會是諸位皇子吧?”
    皇帝頷首。
    “你猜中了!其中便有小九,以及一些高門世家的子弟。”
    徐惠妃死死摳住錦帕,嗓音尖利:“陛下,您也知道小九不擅武藝,怎能讓他與人交手?萬一受傷了該如何是好?”
    皇帝怔愣片刻,沒料想徐惠妃的情緒會如此激動。
    趙德妃也忍不住擰眉,眼帶詫異。
    皇帝還以為她是關心則亂,趕忙安慰:“惠妃莫急,這些年幼子弟交手,隻是為了表演罷了,並非真要一決高下。
    更何況,小九他們身上都有甲胄,豈會那麽容易受傷?”
    此時此刻,徐惠妃麵上的鎮定淡然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則是無窮無盡的慌亂失措。
    她做夢也想不到皇帝竟會如此胡鬧,竟放任尊貴的龍子鳳孫參加武舉考校。
    他們身上確實穿戴了甲胄,可那甲胄乃是硬紙炮製而成。
    就算沒有偷工減料,也終究是紙,而不是鐵。
    更何況,徐州商戶在製作這批紙甲時,還特地少用了幾層硬紙,再以普通油料取代防水防裂的桐油、大漆。
    秦國公是外行,瞧不出門道,也未曾發現甲胄存在的問題。
    那徐州商戶收了官府付的銀錢,美滋滋出了海。
    估摸著這輩子都不會返回大齊。
    徐惠妃閉了閉眼,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不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失態。
    更不能讓旁人覺察出異常。
    否則待會考生比試之際,血染校場,勢必會引發懷疑。
    至於小九,畢竟是天潢貴胄,普通的世家少年就算再沒腦子,也不敢對他下死手。
    應該也不會受傷。
    徐惠妃默默安慰自己,但身軀卻格外緊繃,先前的淡定從容已然徹底消失不見。
    見狀,趙德妃越發覺得奇怪,但她並非張揚的性子,僅是暗自留心徐惠妃的舉動,也沒有出言提醒皇帝。
    各府的女眷同樣身在校場之中,隻不過待在兩側的亭台上,距離高台挨得極近,不過丈餘。
    司菀看著行至近前的考生,其中有幾個熟麵孔。
    正是金雀手底下的少年。
    司菀讓他們報名參加武舉,若能爭得好名次,得到聖人賞識,將來也能有更好的出路。
    隨著一陣急促的鼓聲響起,第一項考校開始。
    正是馬射。
    數十匹駿馬被牽至場內,考生翻身而上,有人不擅騎術,想以蠻力控製馬匹的方向,卻被狠狠摔在地上。
    好在此種情況隻是個例。
    九成以上的考生都能駕馬奔疾馳,彎弓搭箭,瞄準遠處的箭靶,箭矢瞬間激射而出。
    可惜有的力道不夠,箭矢還沒等射中箭靶,便從半空中落了地;有的準頭不夠,直接射在旁邊的圍欄上,險些傷及看客,唬人一跳。
    更別提還有考官將彩球拋向半空,想要射中,須得有極佳的眼力和反應速度,不少人都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