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參觀紡線廠
字數:4799 加入書籤
邢掌櫃摸著一個軋棉機的重輪,敲了敲外殼,嘴裏嘖嘖不停。
這工具廠真是豪橫,全部都是精鐵鑄成,明明有部件可以用木頭代替,也是整體鑄造,這一個怕是要不少錢。
看著就敦實,比起自己作坊裏那些木頭玩具,強到不知哪裏去了。
呂兆琳、夏老爺等人雖不太懂,但也被兩列的精鐵軋棉機和女工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的場景震撼到。
呂兆琳問:“周會長,這看起來操作挺簡單,為啥不用一個女工,要用三個女工?豈不是要多開工錢?”
其他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齊看向周懷民,等著解答。
周懷民笑道:“呂老爺問到最關鍵之處,這可是我們所有廠坊降低成本至關重要的法寶。”
呂兆琳愣了一下,自己隨口一問,沒想到問到人家的商業機密,實在有些失禮,訕笑道:“怪我唐突了。”
周懷民笑道:“無妨,我讓你們親自來參觀的原因,就是想把這個講給你們。”
幾人心道,哦?那你人還怪好咧。
邢掌櫃喜道:“來這一趟真是值,看來啊,這經商,還是要多拜訪,多交流經驗。周掌櫃請細說。”
周懷民把勞動分工和生產競爭的經驗和心得一一給他們細講清楚。
幾人互視,驚歎道:“原來如此,真是妙啊,雖然不能直觀看到,但周會長既如此說,必定不會誆騙我們,一定是這樣的道理。”
邢掌櫃喜不自勝:“回去我就試試看,以後我會多來參觀學習,可以吧?”
周懷民笑道:“咱們雖然初次相識,但各位來了就是我周懷民的朋友,歡迎隨時前來楊家莊商務堂,喝茶、參觀、聊生意都行。”
隨後又帶他們去了彈花房,和軋棉房一樣,都是一水的鐵鑄機械。
兩個鐵鍋形狀的模具倒扣一起鍛接,空間裏是可滾動的梳狀鐵針,有進口,有出口,還是人工驅動重輪,把棉挑散,出口處有女工搖著蒲扇,挑挑揀揀把棉中的碎葉雜質吹走。
邢掌櫃剛進來還疑惑,彈花房,裏麵竟然沒一個女工拿著彈花弓彈花。
站在女工旁邊觀察她們的操作之後,不禁搖頭。
也不怪自己坊裏的老師傅們,這誰能想到啊,彈花機根本就不是彈花弓,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隨後又來到梳棉房。
邢掌櫃點頭,果然是有精梳環節。
隻見彈花房的女工們,把彈好的棉抱到梳棉房,送入梳棉機,人力搖動梳棉機的重輪,驅動兩個鑄鐵小滾筒把棉花送入精梳滾輪,滾輪上有如針狀的鐵齒,挑出短纖、斷纖。
當然完全去除是不可能的。
梳棉房的女工把梳好的棉卷成絡條,放入籃筐內,抱到紡線房。
邢掌櫃幾人又趕忙跟著女工過去,進了紡線房,邢掌櫃總算看到了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新式紡車。
隻見新式紡車和老式紡車完全不同,新式紡車有鑄鐵底座,底座上安插兩個鐵柱。
邢掌櫃問:“這個用實木底座就可以吧?”
周懷民解釋道:“剛開始確實用的實木座,但實際生產中發現,實木底座會讓繞線器搖晃,造成撚勁不均勻的情況。才改為鑄鐵的。”
隻見一個中空的繞線器架在底座上,通過一個大重輪帶動。
紡線女工將棉條一端手工撚出短紗線,穿過繞線器上的孔,並係在繞線器的鐵環上,繞線器轉動,撚勁十足,並把撚後的細線纏繞在另一個支柱上的線輪上。
雖然看起來結構簡單,但邢掌櫃觀察女工操作許久,才看明白。
因為人都會有思維定勢,經常看老式的紡車,就很難去推翻原有設計。
邢掌櫃和牛掌櫃越看越喜,真的想上手親自嚐試一下,但還是忍住了,初次來,還是穩重一些。
幾人出了紡線房,來到大院。
邢掌櫃還在回望各個廠房,興奮的說道:“周會長,我算是服氣了,我就說嘛,你們的線又細,價格還便宜,一定有內情。今天總算是瞧明白。”
呂兆琳心道,這姓邢的是個行家,看來他這次真的收獲很大。
不過周會長他這樣做一定有他的意圖,但自己怎麽都想不明白他圖什麽。
邢掌櫃搓著手掌,問道:“周會長,這些機械出自何人之手,此人竟如此才智?”
周懷民笑道:“才智並非來自一人,才智都是從人民中來,又到人民中去。”
邢掌櫃不信,但他也隻是好奇,並無想挖人的心思。
周懷民並沒有說謊,現在他根本沒精力也沒時間去關注這麽多產業的工藝改良。
想靠一個人去改變整個市場的生產力,那是不可能的。
周懷民頂多偶爾為工匠們提供一些思路。
現在核心廠坊裏二三百個工匠,有鐵匠、木匠、漆匠、窯工、冶金工、繪圖、雕刻工、泥瓦工等等,隻要能想到的,他們什麽做不出來?
如果你非要說讓他們給我搓個原子彈看看,那屬於抬杠。
隻是說,在當前的工藝和材料水平下,隻要能做的基本都能做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許多工匠之所以沒有創新能力,是因為他們缺乏維持溫飽的生存環境,缺乏交流創新的工作環境。
現在周懷民利用格物堂把各廠的工匠們組織起來了!
鞏縣市場三月份的時候也沒那麽多工匠,但在廠裏集體勞動最大的好處就是技術擴散。
許多進廠的村民在老工匠的帶領和實操下,逐漸掌握了技術。
隨著大大小小的廠房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工匠隊伍迅速擴張起來。
格物堂組織技術交流會議,共同攻關某廠的難題,並設置獎金。
在格物堂的引導下,各村的會長,各廠的廠長現在都能理解技術創新過程中允許有失敗和材料損失。
從而讓農會下廠坊的工匠們,已逐漸形成一股良好的創新風氣。
同時商務堂也對廠坊的招商、采購、銷售也起到了很強的組織能力。
周懷民隻需要把思路和要求下發到兩個堂,就可以驅動廠坊實施產研一體化。
當然,這僅限於一個縣,可以水平管理麵麵俱到的這樣操作。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眾人又乘馬車回到楊家莊商務堂。
再看著堂裏會議桌上麵放著的民報和博覽手冊,眾人心裏就有了不同的感受。
周懷民道:“我們就是在交流中產生了新的思想火花,摸索出來新的生產工具,讓廠坊的生產能力翻了好幾倍,成本才能降下來,諸位,我的意思是說,我們以後要多交流,多走動,一起把生意做大。”
現在幾個掌櫃老爺已經親身到了廠坊,親眼見,親手摸,親耳聞。
原來生意不僅僅是雇傭牙商從農戶手裏收貨,然後自己去銷售。
而是可以如紡線廠這般,建設廠坊,招募工人,購置新設備,實施勞動分工,分組生產競爭。
心中固有的認知,今天被瞬間摧毀,聽到周懷民這一席話,各人躍躍欲試。
呂兆琳道:“我要做洛陽的紙墨代理商,一千兩買斷。”
邢掌櫃聽呂掌櫃這般豪氣,也喝道:“我要買新式軋棉機、彈花機、梳棉機、新紡車!”
牛掌櫃道:“我要做登封的布匹代理商,不買斷,周知事,咱倆之前商量好的。”
周懷祺點了點頭:“沒問題,那事已為你辦妥。”
夏老爺也道:“我做偃師的布匹代理商,不買斷。”
隻剩宜陽的何老爺,他見眾人都看向他,訕笑道:“我此來並不為做代理商,也不為買紡織機械,隻是為了一件事。”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