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關於藍星各國群眾轉移的安置
字數:2911 加入書籤
曙光大陸的炎黃城臨時指揮中心裏,晨光透過能量屏障,在地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地的碎鑽。指揮台是用曙光大陸特有的青紋石砌成的,表麵光滑如鏡,倒映著牆上懸掛的全息地圖 —— 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新開辟的聚居點,綠色的是龍國居民安置區,紅色的標記正等待填充。
龍首的軍靴重重踩在拋光後的花崗岩地板上,每一步都像敲在戰鼓上,發出沉穩而有力的聲響。他緩緩走到金屬桌前,桌麵上,一杯剛沏好的綠茶正騰起嫋嫋熱氣,嫩綠的茶葉在滾燙的熱水中起起沉沉,如同戰場上的士兵般起起落落。茶香裹挾著窗外清新的青草氣息,在會議室裏緩緩彌漫開來,衝淡了幾分凝重的氛圍。
各部門領導神情肅穆地圍站在桌旁,每個人手裏都緊捏著一份紙質文件,文件邊角早已被焦慮不安的指尖反複撚得發皺、起了毛邊,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細微的破損,足見他們為這份文件付出的心血與焦灼。
“根據信息部統計,最後十個小時裏,共有 127 萬外國幸存者通過星門。” 民政部部長率先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疲憊,她指著文件上的數字,“其中歐盟成員國占 43 萬,大熊國 28 萬,阿三國 19 萬,剩下的是零散的難民。” 她頓了頓,眉頭微蹙,“最麻煩的是美聯國那批,足足帶了 5000 支槍械,安檢時差點跟我們的士兵起衝突。”
龍首的手指在全息地圖上滑動,指尖劃過炎黃城外圍的平原:“不能讓他們跟我們的居民混住。” 他在地圖上圈出 15 塊區域,每塊都用紅線與主城隔開,“在這裏設 15 個外圍安置點,用能量屏障圍起來,每個點配一個管理團隊,由軍民官和翻譯組成。”
“能量屏障會不會太刺眼?” 建設部部長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屏幕的藍光,“曙光大陸的陽光比藍星強 30,要是用高強度屏障,裏麵的人怕是會覺得悶。我看不如用半透明的晶石牆,既能隔絕又能透光,昨天勘探隊剛在西邊山穀發現了這種礦脈。”
國防部部長突然重重拍了下桌子,茶杯裏的水濺出幾滴:“屏障必須用最高強度的!” 他指著文件裏的備注,“美聯國那批人裏有前特種部隊成員,昨晚趁夜色想翻越臨時圍欄,被巡邏機器人攔下來了。他們還藏了不少壓縮食品,明顯沒打算遵守我們的分配製度。”
龍首拿起筆,在文件上圈出 “武器管控” 四個字,筆尖在紙上劃出深深的印痕:“所有安置點必須執行‘零武器’政策。” 他抬眼看向治安部部長,“讓你的人帶著探測儀,逐屋搜查。收繳的武器統一存放在城東的軍火庫,由機甲營看守,誰敢私藏,直接取消物資配給資格。”
“那生產工具呢?” 農業部部長插話道,他手裏的文件上畫著各種農具的草圖,“歐盟的農民帶了不少鐮刀和鋤頭,這些算不算攻擊性武器?總不能讓他們徒手耕種吧?”
“刀刃長度超過 15 厘米的必須登記。” 龍首沉吟片刻,在文件邊緣寫下補充條款,“讓軍工部趕製一批圓頭農具,把他們的銳器換下來。告訴他們,要種地,我們提供工具;想鬧事,別怪我們不客氣。”
信息部部長突然調出一段監控畫麵,屏幕上出現一群穿著白袍的阿三國難民,正圍著臨時搭建的灶台祈禱。他們身後的空地上,幾個孩子在用樹枝畫畫,畫的是藍星的恒河三角洲。“他們的宗教習俗得考慮進去。” 他聲音溫和,“要不要在安置點留塊空地當祈禱室?還有大熊國的東正教徒,他們習慣每周日做禮拜。”
“可以建祈禱室,但必須報備。” 龍首的目光掃過畫麵裏的孩子們,“但要規定時間,不能影響公共秩序。另外,每個安置點設一所雙語學校,讓孩子們從小一起上課,別長大了還互相敵視。” 他頓了頓,補充道,“教材用我們的,必須教曙光大陸的通用語和龍國曆史,忘了根可不行。”
“物資分配怎麽定?” 後勤部部長舉著賬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糧食儲備,“我們自己的居民是按人頭配給,外國難民要不要減半?畢竟我們的儲備也就夠支撐半年。”
“按人頭平均分配。” 龍首的聲音斬釘截鐵,“但要按勞取酬。” 他指向地圖上的農田和工廠標記,“讓他們參與建設,修公路的多領一份肉幹,蓋房子的加發布料,想白吃白喝的隻能領最低限額。” 他突然笑了笑,“昨天蘇睿博士說,曙光大陸的土壤種出來的土豆特別麵,讓他們嚐嚐甜頭,就知道幹活才有奔頭。”
指揮中心外傳來一陣喧嘩,小李匆匆跑進來,手裏舉著平板:“首長,歐盟的科研團隊求見,說他們帶來了低溫超導材料的配方,想換一間獨立實驗室。”
龍首看向科技部部長,對方立刻點頭:“讓他們去城西的實驗區,那裏的設備剛調試好。但要派兩個研究員盯著,核心數據必須共享 —— 他們想在曙光大陸搞技術壟斷,門都沒有。”
夕陽西下時,15 個安置點的能量屏障同時亮起,淡藍色的光罩在暮色中像 15 個巨大的肥皂泡。指揮中心的全息地圖上,紅色標記終於填滿了圓圈,每個點都閃爍著代表 “穩定” 的綠光。
龍首站在窗前,望著遠處安置點亮起的燈火,像散落的星辰。“告訴各管理團隊,” 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釋然,“嚴格執行規則,但別失了人情味。畢竟大家都是從藍星逃出來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總要學會在這片新土地上共處。”
窗外的夜風送來孩子們的笑聲,那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孩子在圍欄外追逐,用剛學會的通用語喊著彼此的名字。指揮中心的燈光漸漸暗下來,隻有全息地圖上的 15 個綠點,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像 15 顆正在發芽的種子,預示著共存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