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酸化的早餐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A+A-


    吉姆的漁船引擎在破曉時分突然熄火,老人咒罵著掀開發燙的艙蓋。晨霧中飄來股刺鼻的酸味,像打翻的醋壇子或者是變質了的酸菜壇子發出的味道。他俯身掬了把海水洗臉,舌根立刻泛起詭異的甜澀,這太不對勁了。
    “老爹!”學徒科爾從船艙竄出來,舉著個裂成兩半的生蠔,“今天第三籠全是這種貨色!”吉姆用拇指刮了刮貝殼內壁,本該珍珠般瑩潤的層疊紋路,此刻像被蟲蛀過的羊皮紙。他抄起祖傳的牡蠣刀撬開貝殼,乳白色的閉殼肌軟塌塌地掛在殼上,如同融化的冰淇淋。
    李墨飛踩著濕滑的礁石跨進實驗室時,艾琳正對著顯微鏡爆粗口。培養皿裏泡著吉姆今早送來的生蠔,電子顯微鏡顯示殼層結構布滿蜂窩狀孔洞。“這哪兒是貝殼,”她扯下橡膠手套,“簡直是威化餅幹!”
    走廊突然傳來重物墜地的悶響。兩人衝出去時,看見科爾癱坐在冷藏櫃前,滿地滾動的生蠔在瓷磚上撞出細碎裂痕。“我們完了……”少年抓起個生蠔砸向牆壁,貝殼應聲碎成渣,“上周還能裝滿二十個貨箱,今天連五個都湊不齊!”
    吉姆蹲下身,撿起片指甲蓋大的碎殼。陽光透過實驗室的百葉窗,在碎殼上投下柵欄狀的陰影,就像囚禁海洋的牢籠。
    “碳酸鈣溶解度實驗,現在開始。”艾琳按下計時器。李墨飛看著玻璃器皿裏的海水咕嘟冒泡,ph值顯示器上的數字從8.1跳到7.8。吉姆帶來的三代貝殼被依次浸入液體,最新的那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
    “相當於每天往海裏倒三萬桶可樂。”艾琳調出大堡礁酸化模擬圖,珊瑚骨骼的溶解動畫讓老漁民捂住胸口。吉姆突然掏出那把祖傳牡蠣刀,刀柄上刻著“1978”的字樣:“那時候開蠔要雙手使勁,現在……”他輕輕一磕就劈開了實驗樣本。
    科爾悄悄把手機鏡頭對準培養皿。視頻裏,生蠔肉在酸化海水中滲出渾濁的汁液,配文“我們的早餐正在融化”——這條短視頻在午餐時間就突破了百萬播放。
    深圳灣的潮水裹挾著塑料瓶撞向防波堤,劉宇的工程靴陷在爛泥裏。遠處海麵上,3d打印船正往人工礁盤噴射灰白色的漿體。“配方調整過了,”工程師小林抹了把汗,“現在摻了30碎貝殼,孔隙率剛好能讓章魚產卵。”
    劉宇在濕滑的浮台差點滑倒,鹹澀的海水灌進了他的領口。遠處海平線上,“藍海公主號”的船艏劈開浪濤,鍍金的船名在烈日下晃得人睜不開眼。他能清晰看到頂層甲板上的遊客舉著香檳憑欄遠眺,全然不知這艘四萬噸級的巨輪正掀起致命的尾流。
    “固定組!上牽引索!”劉宇的對講機爆出電流雜音。6個工人撲向浮台邊緣的基座模板,浪頭卻搶先一步撞來。3d打印船像片落葉被拋向防波堤,船體與混凝土擦出刺耳尖叫,未凝固的水泥基座在撞擊中裂開蛛網紋。
    摩托艇的引擎聲就在這時切入浪濤的轟鳴。網紅博主馬克站在艇首,gui墨鏡滑到鼻尖,露出精心修過的眉毛:“家人們看看!這些水泥疙瘩毀了我的百萬粉潛水打卡點!”他的鑲鑽手機殼反射著七彩光斑,無人機鏡頭幾乎戳到劉宇臉上。
    “這是生態修複……”劉宇剛開口,無人機突然俯衝。旋翼掀起的氣流掀飛了施工圖紙,攝像機擦過濕水泥表麵,留下一道醜陋的凹痕。工人們怒罵著扔出手套,馬克卻對著鏡頭比心:“老鐵們雙擊666,看這些破壞分子急眼了!”
    潮水退去時,防波堤上布滿擱淺的海月水母,像被遺棄的塑料袋。吉姆就是在這片狼藉中出現的,那頂印著“西亞天涯”的草帽歪戴在白發蒼蒼的腦袋上,活像頂著個鳥窩。
    “後生,你們這玩意兒中看不中用。”老人蹲在礁石間,牡蠣刀敲擊著人工基座。刀柄上“1978”的刻痕在夕陽下泛著銅光,刃口劃過水泥表麵發出令人牙酸的摩擦聲。他突然從帆布包裏掏出塊巴掌大的水泥板,表麵布滿蜂窩狀的凹痕。
    劉宇觸電般跳起來:這分明是40年前的蠔排模板!那些不規則的凹陷裏還嵌著藤壺殘殼,仿佛凝固的海洋年輪。吉姆用刀尖戳了戳新基座:“滑得跟娘們兒的臉蛋似的,藤壺崽子咋安家!”
    暮色漸濃時,吉姆摸黑演示祖輩的澆築手法。老人把舊模板按在濕水泥上,手腕輕抖間劃出螺旋紋路:“當年我們拿牡蠣殼當刮板,浪打過來自己會刻出溝。”他突然咳嗽著指向遠處的“藍海公主號”,那艘巨輪正在暮色中亮起霓虹,“知道我爺爺咋對付大船不?”
    劉宇搖頭,看著老人從包裏摸出個生鏽的船錨模型。“在蠔排外圍打暗樁,讓大船不敢靠近。”吉姆把模型按進沙地,“現在叫啥……生態緩衝區?”
    當晚,劉宇蹲在臨時工棚修改圖紙。3d打印程序裏新增了“隨機波紋”算法,參數來自吉姆模板的激光掃描數據。潮聲拍打防波堤的節奏,與打印機噴頭的往複運動漸漸同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塊改良基座入海那日,馬克的無人機又來了。這次鏡頭對準的是基座表麵新刻的紋路,藤壺幼苗正在溝槽裏探頭。“老鐵們!這紋路神似愛馬仕絲巾!”博主突然改了口風,“點讚破百萬我就下海種珊瑚!”
    吉姆蹲在礁石上開生蠔,把肥嫩的蠔肉拋向盤旋的海鷗。老人眯眼看著網紅團隊手忙腳亂地布置潛水裝備,突然朝劉宇眨眨眼:“你猜他爺爺是不是也打漁的?”
    浪濤聲中,新基座正在水下悄然生長。一隻迷途的小章魚鑽進波紋溝槽,腕足拂過四十年前與四十年後的海洋記憶。劉宇突然奪過模板衝向實驗室。3小時後,改良後的打印頭開始在基座表麵雕刻細密紋路,仿製的百年蠔排結構讓小林直拍大腿:“孔隙率從62提到68,藻類附著麵積增加四成!”
    潮水上漲時,吉姆教工人們往水泥裏摻海藻碎。老人把祖傳模板留在工地,臨走前說了句:“給我孫子留點能摸得著的東西。”
    深夜,劉宇正盯著基座養護數據時,台風預警在響起。暴雨砸在臨時工棚的鐵皮頂上,像無數小錘在敲打頭骨。他忽然聞到股刺鼻的酸味——雨水在ph試紙上暈出橙紅色,數值直逼5.2。
    “快蓋防水布!”工人們衝進雨幕。新澆築的基座在酸雨侵蝕下嘶嘶作響,表麵浮現出蜂窩狀的蝕痕。劉宇抓起對講機要通知貨輪改期,卻發現“藍海公主號”正趁著暴雨夜闖施工區,探照燈把雨幕照得雪亮。
    晨光穿透雲層時,深圳灣仿佛經曆過一場化療。人工基座表麵斑駁如麻風病人的皮膚,但那些仿古紋路深處竟吸附著零星的藤壺幼苗。網紅博主蹲在防波堤上直播,鏡頭掃過被酸雨蝕刻的基座:“看這些傷痕,像不像珊瑚的皺紋?”
    吉姆從澳洲打來視頻電話,背後是第一批投放的人工礁盤。鏡頭晃動間,李墨飛看見有小魚在水泥孔隙間探頭,而艾琳正把3d打印的蠔苗固定架沉入海底。潮聲透過揚聲器傳來,與深圳灣的浪湧共鳴成某種古老的韻律。
    劉宇撿起個被酸雨腐蝕的基座碎片,斷麵上的貝殼顆粒像星辰般閃爍。他忽然想起吉姆留下的舊模板——那上麵1978年的刻痕,此刻正在新一代人工礁盤上重生。
    喜歡氣候邊緣請大家收藏:()氣候邊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